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魔斗,各顯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劍殘客楚冥子和章炎真人的劍,都是快到極點,那劍氣相交所發的輕鳴聲竟連成了一線,好似以鐵綽板刮過銅琴弦所發的金鐵長調。

  只是楚冥子身邊三尺云淡風輕,連衣角都不曾擺動一下,嘴角猶自掛著笑意,他的劍氣無形無形,只是在虛空中交割出數不清的細縫。而章炎真人這便卻是聲勢驚人,片片寒光劍芒,好似暴雨傾盆,朝楚冥子罩下。雖然章炎真人把一口長劍使得咄咄逼人,可劍光飛到楚冥子身周三尺,卻只能被無形劍氣催滅。看這情形,雖然還未能料定誰占上風,但俞和已暗暗為章炎真人捏了一把汗。

  “章炎師兄,莫要與他在此纏斗!”長桑真人大喝一聲,隔著幾十丈遠,對準了楚冥子一掌按出。

  只見一片祥云翻騰,化作三尺掌印,帶著滾滾雷音,朝楚冥子拍去。

  那邊無央禪師也不轉身,雙目猶自遙遙望定對面的衛行戈,可右掌一立一推,也是一道掌印飛出。這破空掌印由兩儀生化的黑白二炁凝成,竟后發先至,追上了長桑真人的掌印,兩掌并作一掌,重重的拍在楚冥子的護身無形劍氣上。

  “蓬”的一聲大響,楚冥子的三尺殘軀,受了長桑真人與無央禪師的合力一擊,被打得倒飛了近百丈。不等他穩住身形,章炎真人就從道門金云上御劍而起,身化一道寒光,直朝楚冥子胸口刺去。

  “師弟莫追!”明素真人發聲呼喚,可已然晚了。章炎真人此時眼中,只看得見楚冥子這一人。

  長桑真人低頭看了看他那支如玉石般的手掌中央,綻開的一道劍痕。振袖擰身躍起,甩一下句:“我去為章炎師兄掠陣!”便追著章炎真人去了。

  俞和擦了擦額角的一片細汗,掌心中卻也是一團濕冷,手腕處的筋骨抽搐不止。他懂得章炎真人之心,身為一介劍修,當面對楚冥子時,會莫名其妙的產生一種拔劍而起,不死不休的強烈欲念,劍境越高,這種欲念就越發強烈,轉而化作一道執念。

  萬劍歸宗至境,所謂的“宗”卻只能是一把劍。當兩柄絕世之劍相遇,那必有一戰,當須決出孰為真宗。要想修入萬劍歸宗之境,除了將自身劍道琢磨得登峰造極,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心中存念,自己的劍,乃是天下最強最利之劍,方能引得萬劍朝拜。若有分毫自疑,都永生無法企及這劍道至境。

  章炎真人揮劍斬向楚冥子,不僅是斬向這個人和這個人的劍,更是斬向自己的心魔。

  俞和雖然離那個境界還差十萬八千里,但他既然身為劍修,就能體會章炎真人的心。因為俞和自己靈臺祖竅的一道性光慧劍中,也已深深的印下了劍殘客楚冥子的影子。

  若今日章炎真人敗了,早晚有一天俞和也會尋到楚冥子,揮出他的劍。若今日章炎真人勝了,那俞和便須拔劍與章炎真人一試,若能勝之,方得劍心大圓滿。

  不過對于這時的俞和來說,萬劍歸宗之境遙不可及,所以暫且打住這等久遠的后話,先說眼前這場道魔之戰。

  兩邊最為好斗的劍修近身交手,便等于是直接拉開了大戰的序幕。衛行戈與無央禪師也不多說了,就見這次倒是無央禪師率先發難,他抬手一揮,那十八骨珠化成的清光,好似連珠流星一般,直朝衛行戈撞去。

  對面衛行戈不忙不亂,張開左手五指,每根手指上冒出一道坤地之氣,在左掌上結成五道巍巍山脈之形。他把左手在胸前只一抹,自身后畫軸顯化的山河圖景中,便飛出了五道足有幾百丈的山形,好似將中原五岳搬到了此地,橫亙在面前。

  那十八團清光,飛出山岳之相中,宛如十八輪天上明月,飛墜入了群峰之間,登時就是連天介的轟鳴聲響起,山巒碎裂,峰岳崩塌。

  衛行戈長笑一聲,縱身而起,右掌翻飛,對著供奉閣暗府修士那邊的金云,一連幾十掌按出。那彌天的掌勁罡風倒還罷了,他每一掌拍出,身后的天地虛相中,便有諸般神通展現,或是千百點星芒如劍,飛射而出;或者萬道五行雷火,隆隆而降;又或是萬丈風沙,朝金云呼嘯而去。

  無央禪師身子一晃,一分為二,顯化出了兩尊十丈法身。

  左邊是一尊高冠廣袖的黑衣道人,生有三目,眉心一道豎眼中,有雷火吞吐。這道人左手持一道黑炁,右手持一道白炁,雙手當胸一合,便作兩儀生化不息,顯出陰陽太極圖來。

  右邊是一尊三頭六臂的漆黑佛像,盤坐在九品墨蓮臺之上。三個面孔各露出喜、怒、哀之相,六只手臂中,握著經書、蓮花、戒刀、金剛杵、念珠和寶瓶。

  這兩尊法身一佛一道,俱都散發著如淵如岳的強大氣息。

  道人法身雙掌一圈,一幅陰陽太極圖漲到足有百丈方圓,護住暗府眾修,從他眉心豎眼中,沖出道道紫雷,好似舞空的怒龍,朝黑云上的魔宗修士橫掃而去。佛陀法身高頌六字大明咒,每一字誦出,都令乾坤為之一顫,六臂所擎的佛器,便亦有一件化作金光飛出,朝黑云砸落。

  衛行戈見無央禪師顯化法身,也不示弱。他把背脊一挺,登時便有一尊十五丈高下的仙帝法身,挾著萬千仙光霞云,從天穹頂端落下,昂首站在黑云之上。

  這尊仙帝,身披上青下黃的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星宿經緯玉笏,有一道金龍繞身盤旋。其顏面生得偉岸非常,前額高廣能納乾天,鼻唇雄奇可吞坤離,頜下垂三縷長髯飄在胸前。這正是四御神帝之一,中天紫微北極大帝的法相。

  神帝法相一出,萬般威儀隨身,千種神通自生。就看這北極大帝法相把手一揮,乾坤之中生出龐然巨力,天地震動,那供奉閣暗府的金云,竟生生被北極大帝一手壓著倒退了百丈。

  無央禪師轉頭朝明素真人一頷首,留下兩尊法身鎮壓金云,真身化作一道仙光,直朝對面魔門眾修而去。衛行戈也有默契,北極大帝的法相腳踏黑云,巋然不動,他的真身亦乘風而出,迎向無央禪師。

  兩人身形聚會,各出雙掌,竟以近身搏殺之術,斗到一塊。

  雙方的大當家戰得酣暢,遠處天際亦是有驚天劍光時隱時現。其余道魔諸修,便也開始大展拳腳。

  當先發招的,自是魔門陣中僅次于衛行戈與楚冥子的十寶老祖。這老祖雙手翻飛,一幢九彩煙霞,罩住了他的身形。就看他伸左手一拍座下的黃皮葫蘆,已飛起了十丈,右手把曉光鏡望頭頂一拋,登時就有一道烈陽真光,朝道門金云射來。

  十寶老祖桀桀怪笑,一道繞身寶光落在身前,化作一方三尺紫檀木盒,他拍了拍盒蓋,伸手指點對面的道門諸修,口中喃喃念道:“好寶貝,給祖師我去把對面那些裝模做樣的正道修士,一個一個的削了首級。唯獨那個臉色白白的年輕人別殺,擒住了他,祖師我有天大的好處可得!”

  話說完,那紫檀木盒在十寶老祖面前輕輕一跳,似乎盒中有什么物事要掙出,卻又力有不逮,撞不破盒蓋。十寶老祖滿臉肉痛的咬破了中指,以血在木盒上畫了道符咒。

  符咒甫成,這盒子自行開啟,一臉九道細如發絲的銀光,從盒中飛出,憑空一折,竟隱入曉光鏡的太陽真火中,朝道門金云刺去。

  明素真人看得真切,口中大呼一聲,“百靈師弟速來助我!”

  就看他踏空而行,腳踩大彌羅罡步,好似作法求雨一般的,披散了發髻,一手指天念咒,一手執劍虛引,接連五口真元噴向錦繡三寶道君座像。

  那太清道德天尊法相霞光大作,左手太極圖對準了曉光鏡的烈陽真光一晃,那一往無前的光柱,竟然微微扭動起來,似乎道德天尊的太極圖陽魚眼中,有股不可抗拒的吸力。不出三息,筆直的烈陽真光便抵受不住,宛如白蛇似得一扭身,徑直投入太極圖陽魚眼中去了。

  百靈叟站在明素真人身后,看準了裹著烈陽真光中刺來的九道銀光,翻手一甩,便扔出了三十六塊黑乎乎的圓石。這些圓石在空中,彼此撞擊,趕在銀光飛至前,結成了一座兩極元磁困仙陣。

  九道細如發絲的銀光撞進元磁困仙陣中,登時迷了方向,好似沒頭的蒼蠅一般胡亂沖突起來。可神話奇寶之威,卻非是區區地心元磁石可擋?每一息之間,便會有數塊磁石被銀光斬碎。白靈叟雙掌翻飛,元磁石如飛蝗暗器一樣的接連射出,那銀光斬碎一塊,立時便補上一塊,強撐著兩極元磁困仙陣不散。

  “好生厲害的法器!”百靈叟一邊不停的射出磁石,一邊哇哇亂叫。

  明素真人大呼道:“師弟再支持十息,待我作法誅殺這廝!”

  只見明素真人長嘯一聲,周身道袍鼓脹如球,一連九口真元噴到錦繡三寶道君座像上,就見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靈寶天尊法相一齊放出百丈仙光。玉清元始天尊相抬起右手,作拈花之狀,對準了十寶老祖的眉心、胸口、丹田遙空虛點了三記。上清靈寶天尊相雙掌一托,那玉如意化作一道碧光,直朝十寶老祖頂門打去。

  十寶老祖一看玉清元始天尊抬手,就大感不妙。他用力一拍座下的葫蘆,這黃皮葫蘆翻飛到他的身前,將他枯瘦的身子盡數遮住。耳中聽見“邦邦邦”三聲悶響,葫蘆上赫然破出了三個小小的孔洞。

  玉如意化作的碧光破空而來,撞到葫蘆上,又是一聲裂響,這具葫蘆奇寶登時傷上加傷,朝向明素真人的那一面,已綻開了密密麻麻若蛛網交錯的裂紋。

  十寶老祖本身修為并不十分高深,被震動之力彈開了十余丈遠,面如金紙的墜入了黑云之中。他顫巍巍的從云中爬起,看著黃皮葫蘆捶胸疾呼:“我的寶貝!真痛煞我也!”

  這邊百靈叟見十寶老祖飛退,趁著銀光失了操持的空子,雙掌一上一下,做乾坤合合之勢握攏。那道兩極元磁困仙陣立時聚攏成了一團,把九道銀光封鎮在中央。

  幾聲輕響傳來,有六道銀光掙開了元磁桎梏,飛回到十寶老祖的紫檀木匣中。百靈叟急一招手,把擠作一團的元磁石球攝回,翻手就是數百道符箓鎮壓上去,喜滋滋的看著掌心那個好似符箓繭子一般的物事,百靈叟哈哈大笑。

  道魔兩邊陣中,時不時有劍光寶氣相對飛出,每一位修士都不閑手,但求克敵建功。

  張真人守著俞和,站在金云后沿,他雖沒有作法攻敵,可只要見到哪位道門修士被魔道中人術法所傷,或顯出氣力不繼之相,抬手就是一道木德真君一炁保生咒打出。

  俞和倒徹底成了看客,不過他亦在暗暗提防,總覺得對面那衛行戈,一邊與無央禪師激斗,一邊不住的窺視自己。

  忽有一縷淡影飄來,俞和心頭警兆大生,張真人已搶步迎了過去。

  就看那魔宗馬無傷,從虛空中現身出來,望定俞和,撇嘴冷笑。此人雙手成爪,朝地面上一抓一提,眼見下面的肅青王大院殘墟中,有泥石亂涌,幾十道直挺挺的人形從地底鉆出,沖天而起。

  “俞大人,若是能擒住了你,我可就是立下了奇功一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