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二章 容昭后,承云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馬車在京都定陽城的街道上疾馳,六皇子周淳風坐到了車夫的位置上,不住的吆喝著行人閃避。

  一路從皇城北面進了內宮,守宮侍衛們還以為發出了什么變故,可一看是容昭皇后的馬車,六皇子殿下還親自揚鞭,也不敢阻攔,紛紛退讓。就見大車揚起滾滾煙塵,直入容昭皇后的寢宮去。

  到了寢宮院子門口,也不等車停穩,周淳風已然一躍而下。寢宮前的荷塘魚池邊,放了張梨花木搖椅,容昭皇后被一群宮女簇擁著,半躺在搖椅上,蓋著赭黃鸞鳳錦被,手邊放著半碗稠稠的老參血燕羹,正瞇眼曬著太陽。

  六皇子奔到搖椅前,單膝跪倒行禮:“淳風孩兒問母后金安,母后可覺得身子如何?”

  “已是大好了。”容昭皇后一看周淳風進來,面上含笑,“我聽他們說了,這幾日可真苦了淳風。”

  “只要能換得母后萬安,孩兒受再大的折罪,也是值得的。”

  宮女搬來個錦團凳,放到搖椅邊,容昭皇后道:“淳風孩兒懂事了,母后心中必吃了蜜糖還甜。這幾日里倒像是做了一場長長的噩夢,夢中只怕再醒不過來,淳風孩兒快近來坐,陪為娘說說話。”

  六皇子卻沒先坐到容昭皇后身邊,他回頭望了眼寢宮院門,見俞和撩起車簾,同寧青凌一起走了進來。

  “母后,這是俞和仙師與寧青凌仙師,虧得他們兩位大展神通,否則母后只怕還要多受幾日病痛。”

  容昭皇后聞言神色一正,雙手一撐搖椅,在宮女的服侍下勉強站了起來。

  “救命之恩,容昭當須拜過仙師。”

  俞和與寧青凌走了過來,寧青凌望了望容昭皇后的氣色,笑著道:“皇后娘娘已然大好了,這幾日還需好生歇息調理,凝神固本。”

  “謝過兩位仙師救命之恩。”榮昭皇后躬身萬福,六皇子周淳風趕忙隨著母親一齊禮拜。

  寧青凌搶步上去,扶住了容昭皇后:“皇后娘娘大病初愈,切莫勞動身子,靜養才是。娘娘得真龍紫氣護體,鴻福齊天,我與師兄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當不得娘娘如此大禮。”

  容昭皇后拉著寧青凌的手,上下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這女娃娃惹人喜愛:“寧仙師過謙了,容昭自己也懂得,若不是兩位仙師出手,這番恐怕活不轉來了,救命之恩豈能輕慢?”

  宮女們搬來錦團,周淳風卻呵斥一聲,換成兩把雕花太師椅,與容昭皇后的搖椅并排而置。

  “兩位仙師快坐吧。”容昭皇后親自拉著寧青凌坐下,俞和笑了笑,也坐到另一張太師椅上,香茶果餅,自是撿最稀罕的呈了過來。

  “敢問俞和仙師與寧仙師仙門何處?”

  “回皇后娘娘,我師兄妹師承揚州府羅霄山真清太玄羅霄仙劍門。”

  “原來是揚州過來的,那邊靈山大川甚多,果然是仙修福地,不似這京都定陽,紛亂吵雜,惹人心亂。兩位仙師不遠千里而來,是到供奉閣執事,還是尋親訪友?”

  “乃是奉師門與揚州府供奉閣之命,前來送信。”

  容昭皇后掩口一笑道:“我一早甦來,邊聽宮女侍衛們說個沒完,講得都是俞仙師與寧仙師之事。聽說西夷來了四個高手,要與我九州豪杰比斗,結果將火奐與阮倉兩位真人打得重傷。俞仙師一人一劍,卻把那四人打得生死不知。后來寧仙師大展妙手神通,將那些蠻子打閻羅殿前喚了回來,兩位仙師當真是道行通天。可惜容昭卻在病榻上輾轉,不能親睹仙跡。”

  俞和拱手一笑道:“皇后娘娘謬贊了,我師兄妹魯莽,誤打誤撞而已。”

  “俞和仙師年紀輕輕,儀表堂堂,本是卻也是如此之大,只怕已惹得宮中未嫁的郡主們,好生掛記。”

  俞和訕訕一笑,容昭皇后轉向寧青凌道:“寧仙師也是花兒一般的年華,又生如此喜人,好似個瓷娃娃一般,不知可有道侶?”

  寧青凌大窘,一臉通紅的搖手道:“青凌自小一直跟隨師尊修行,哪來的道侶?”

  “我看俞仙師倒是良配,你倆郎才女貌,倒可湊作好一對神仙眷侶,羨煞旁人。”

  容昭皇后一句話,惹得俞和與寧青凌一齊滿臉漲紅。俞和不知如何接口才好,寧青凌扁嘴道:“娘娘莫要亂點鴛鴦,我家師兄心上早有人兒了,一到定陽,便著急的給那人采買珠玉呢。”

  “哦?那家姑娘修了此等福緣,能得俞仙師垂青?”

  俞和紅著臉道:“小子昔年流落塵世,乞討為生。有一義妹,與小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如今她身在青州海外仙門修行,多年不曾見著,俞和盼著此行回山,倒可順路一晤。”

  容昭皇后點頭大贊道:“如此糟糠之情,最是難得。俞仙師果然是重情重義的奇男子。”

  俞和訕笑不語,容昭皇后看寧青凌道:“寧仙師,你家師兄心有所屬,你還得再作打算,女兒家大好年華,莫要蹉跎。”

  寧青凌撇了撇嘴:“俞師兄呆頭呆腦的,只會舞劍,好生無趣的得緊。大丈夫當操得干戈,弄得絲竹,剛柔并濟才好。”

  “這大雍宮中,能文能武的皇子倒是多得很,寧仙師可要容昭做媒?我這淳風孩兒雖跳脫了一些,但是個至情至性之人。論及武功,與俞仙師自然是有云泥之別,但上得沙場,也是一員驍將,琴棋書畫也是無一不通,寧仙師可還入得了眼?”

  容昭皇后一番話,把六皇子周淳風又說了個滿臉通紅,寧青凌妙目一轉,在周淳風身上掃了一眼,周淳風更是面頰如火燒,趕忙拜道:“母后休提此事,寧仙師乃是神仙人物,飲朝露餐晚霞,孩兒一介凡俗泥骨身子,萬萬不感高攀。”

  “你這孩兒,忒也無志氣,那北宮賦春娘娘的孩兒載燁皇子,不就娶了大鎮國寺的俗家女弟子德晴仙師為妻?小兩口成日里出雙入對,親昵得好似一人。載燁得了德晴仙師以佛宗秘術調養,如今可有萬夫不當之勇。”

  周淳風嘆了口氣,搖頭道:“豈可與載燁皇弟比得?那北宮賦春娘娘與大鎮國寺純一大師、妙慧大師是何等交道,孩兒斷沒那仙侶福緣。”

  “真是妄自菲薄,為娘如何也是皇后之尊,豈輸于那賦春了?”容昭皇后蛾眉一蹙,周淳風自是低頭不語。

  俞和見這話題越說越尷尬,忙輕輕咳了一聲,拱手道:“皇后娘娘,小子倒有些隱情,想請娘娘指點迷津。”

  “俞和仙師但說無妨,我自然知無不言。”

  “聽六皇子說起,皇后娘娘與大鎮國寺、定陽供奉閣交際頗深?”

  “談不上什么交際。”容昭皇后嘆了聲道:“人年紀大了,自感氣衰,唯恐天命不久,便祈著能求得仙佛妙諦,延一延陽壽,多貪些紅塵浮華。于是容昭也常去大鎮國寺與供奉閣參拜佛祖道尊,一求大雍國運平安,二求陛下萬壽無疆。故而能聆聽諸位大師講法,算是有些熟絡。”

  “皇后娘娘可知道供奉閣外閣暗府之事?”

  容昭皇后蛾眉一挑,揮手遣開了身邊的宮女侍衛,這才接著道:“外閣暗府之分,自我大雍建國,廣交道門仙師開立供奉閣之時便有,于外人算是一段秘辛,唯有帝君才知曉其中玄妙。容昭陪伴振文帝君數十載,倒也聽過一些其中的故事。”

  “還請娘娘細說。”俞和攏手一揖。

  “容昭知道的也淺薄,只聽帝君陛下說起,供奉閣外閣主京城諸般法事、禮儀、傳道教化等;暗府不為外人所見,僅見帝君私印而動,主殺伐鎮守之事,常在番夷來襲,兵將不可抵擋之時擒殺敵奇人異士。容昭嘗聞,外閣與暗府因所享供奉不同,而歷來不合,如今振文帝君更重暗府,外閣之人暗地里頗有微詞,但彼此幾番爭斗,外閣之人斗不過暗府的仙師,因而也只能忍氣吞聲。”

  “娘娘可知道暗府中人的究竟?”

  “我從未見過暗府仙師露面,真容唯有陛下才知。”

  “那外閣中人如何?”

  “外閣中人,以涼厚仙師為首,但涼厚仙師閉關已有數年,不問外事。如今同軒仙師代掌外閣,他倒是個不冷不熱的性子,有人說他心機深沉,工于心計,但我看來,同軒仙師也是位有道真人,聽他講法,玄玄妙妙,很是不凡。”

  “龍門道之事,娘娘可知曉?”

  容昭皇后一笑,“豈會不知?龍門道原是暗府的一支,由仙師遴選身藏靈根的兵將,授以仙道秘術,攻伐蠻夷無往而不利。但后來不知怎的,卻劃歸了外閣管轄,分駐京城與邊疆。皇城禁軍之中,也多有龍門道中人。好幾次番外異士潛入京城作亂,全仗龍門道護衛陛下。”

  俞和沉吟了半晌,才續問道:“娘娘說起如今外閣斗不過暗府,為何卻不將龍門道重劃入暗府麾下?”

  “此中緣由,我倒從未想過,或許是帝王心術,不愿那外閣太過薄弱,暗府一家獨大,惹得外閣仙師們腹誹吧。”

  俞和點了點頭:“多謝娘娘解惑。”

  容昭皇后淺笑道:“這等帝君秘事,頗有忌諱,故而容昭也不曾問過。知之甚淺,教仙師失望了。”

  俞和擺手道:“娘娘寬厚平和,母儀天下。這等暗地爭斗之事,自然不擾娘娘寧心。”

  周淳風忽插口道:“俞仙師,那黑瘦僧人,會不會是暗府中人?”

  “他是誰人并不重要。”俞和搖了搖頭,“此人將白銀觀音交給皇后娘娘,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才是其中關竅。”

  容昭皇后嘆道:“不必勞神猜疑,既然我身子已然好轉,那便當是一場過眼云煙了吧。”

  幾人正說著,忽有個侍衛來報:“容昭皇后娘娘金安,承云四皇子回京,如今正在沐浴更衣,稍后便來請安。”

  “承云回來了?”容昭皇后略詫異的看了看周淳風。

  “是淳風見母后病得實在厲害,但孩兒又奔走求治無門,于是惶然無措,只好飛鴿傳書給承云兄長,喚他回來助我尋醫求藥,救治母后。”周淳風低頭細聲稟道,“只是孩兒傳書才兩日不到,承云兄長就到了京都定陽?承云兄長不是鎮守西疆么,這兩地遠隔萬里,回來的可也太快了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