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1章你還不夠狠(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趙文進到會議室就被里面的煙氣嗆了一下,見到大家都瞅著自己,直接到了位置上坐下,也不瞧四周,對著麥正浩說:“麥縣長,你請繼續。.”

  麥正浩喝了口水,說:“……趙副縣長既然來了,請龍書記主持會議吧。”

  屋里的人見麥正浩不再說剛才的話題,就都看著龍仁海。

  龍仁海喝了一口水,說:“我們大王是貧困縣,扶貧一直是我們所有工作的重點,這次省里扶貧辦的副主任顧希聯同志帶隊下來,深入的到了基層調查研究,趙副縣長全程陪同,所以,我覺得下來還是讓趙副縣長談談這次的工作情況。”

  “趙副縣長?”

  趙文點點頭,說:“各位,顧主任八天前到了我們大王縣,我受縣委縣政府的委托,接待了顧主任一行五人,我全程陪同扶貧辦的領導們,沒有去別的鄉,在土洼鄉呆了六天。”

  “窺一斑略全豹,省里扶貧小組的工作是認真的,而對于土洼鄉情況的了解,是比較客觀的。”

  “顧主任對我們大王縣的工作評價是:勤勤懇懇、忍辱負重。”

  會議室里眾人一聽趙文這樣說,都嗡的一下,麥正浩就皺眉問:“只在土洼一個鄉呆了幾天,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客觀?”

  “勤勤懇懇可以理解,忍辱負重,這個怎么解釋?還窺一斑略全豹?這是趙副縣長總結的?這是不是有些輕率?”

  “我也在想這八個字的含義,怎么解釋,我不清楚,我也沒想清楚。”

  “麥縣長可以自己理解,或者,直接的給顧主任打電話詢問。”

  會議室里又嗡的一下,大家都交換著眼神,不知道這個新來的常務副縣長為何以這樣的口氣和正職縣長說話,麥正浩看了趙文一眼,忽然呵呵一笑,說:“趙副縣長說的是,我也好好想想,在座的各位,也想想。”

  趙文這時看著龍仁海說:“龍書記,這次常委會議的主題是什么?要討論什么問題?”

  龍仁海瞅著趙文說:“一個是扶貧辦檢查組的事情,還有就是咱們縣皮件廠的問題。”

  麥正浩這會就說:“書記,這次接待顧主任一行人,是你安排的趙副縣長,不知道你給趙副縣長說清楚了沒有?”

  龍仁海沒答話,縣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鄒友峰就說:“扶貧的事情歷來是我們縣的重中之重,沒有了扶貧款,我們縣里吃什么,喝什么?”

  “從來我們對上級的檢查組都是熱情周到的,生怕出了紕漏,拿不到錢,恭恭敬敬的人家還卡著我們,可是這次趙副縣長卻帶著人家領導到鄉下農村去窩點,領導們走的時候竟然都有些營養不良,這個,我覺得問題很嚴重,對我們縣開展下一步的工作,就很困擾。”

  縣委副書記周國棟接著說:“趙副縣長剛來大王,對這里的情況不了解,這是有情可原的。”

  “既然趙副縣長初來乍到,縣委就讓他接待如此重要的客人,開展如此重要的接待工作,是不是不太慎重?”

  “我覺得這里有一個認識和態度的問題。”

  隨著鄒友峰和周國棟的講話,屋里其他人就開始附和了起來,龍仁海沉默著,臉色很難看,他知道,這些人都是在埋怨自己將接待顧希聯扶貧辦檢查組的工作交給趙文這個毛頭小子的做法,很不滿意,因為趙文很可能將這次的接待工作給搞砸了。

  搞砸了一次接待,這沒什么,省里每年對大王縣的扶貧救濟也不僅僅限于一百萬,只是實際情況是,得罪了省里的領導,給上面造成了很不好的一種印象,從而讓省里的人對大王縣整個縣的領導班子有了意見,覺得這里的領導不會做人,這才是關鍵的,這種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工作是組織的,組織是集體的,集體是為人民辦事情的,而為人民辦理的事情是由具體的個人承接的,個人的情緒和喜怒哀樂總是能影響到具體工作的。

  這樣轉來轉去的,得罪了個人,其實就是得罪了一個小范圍的組織系統,個人對大王縣有了意見,整個的組織集體就在對大王縣今后扶貧的政策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傾斜,至于傾斜向多分錢,還是少分,那就不得而知了。

  吃肉和喝湯都能養活人,可是想吃肉的人還是多,吃肉能吃飽,喝湯,只能暫時裹腹,錢,還是多的好。

  按照大王縣以往的慣例,上面扶貧辦的人來了,縣里就帶著這些人吃吃喝喝,開開座談會,大家開著車到了幾個地方隨意的瞧瞧,指手劃腳,指點江山,揮灑如意,勉勵一番,反正貧困縣就是那個樣子,你好我好大家好,扶貧檢查只是一個過場,一個樣子,沒人會認真,然后扶貧辦的人揣著大小各異的紅包,拍拍屁股走人。

  每個人都明白,扶貧,說起來就是縣里騙省里,省里哄中央,能將錢拿到自己手里,才是最終的目的,至于錢到了手怎么去花,那是個人的事情,要是真的想改變大王縣貧窮落后的面目,誰有那個本事?

  要是有那本事,大王縣還能幾十年如一日的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如果真的有一個人有本事讓大王脫貧致富,那就產生一個問題:整個大王縣的歷史上,就這一個人有能耐,別人都是傻瓜笨蛋?

  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

  多年來大家都躲在“貧困縣”這個大帽子下過日子,可是如今趙文這個剛來的小小年紀的副縣長,怎么就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大王縣延續了幾十年慣有的接待傳統給打破了,并且對著質疑的正牌縣長口出不敬?這不是要將大家所有人都逼的不會做人,都架到火上烤?

  關鍵是,趙文是從上面空降來的干部,他可以在大王胡亂攪和一番,弄得雞飛狗跳面目全非的一走了之,就像諸如剛剛離開的那個李明遠副縣長一樣,從此后眼不見心不亂,可是剩下來的這些大王的老人手,還準備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繼續過日子,還是需要和上面的人搞好關系。

  趙文這樣一鬧,今后的造成僵持的關系還是要這些人花力氣彌補和維護的,這個趙副縣長不是坑人是什么?

  還有,趙文他年紀小,剛到大王任職,情況不了解,龍仁海你這個縣委書記,縣里的一把手是怎么搞的,怎么能讓趙文這次胡作非為?

  龍仁海,到底安得是什么心?

  會議室里的九個常委有四五個這會都在發話議論著,大家無一例外的都在表達著一個意思,那就是這次趙文副縣長的工作,極其的不合格,龍仁海書記安排趙文副縣長搞接待,搞陪同,是極其錯誤的。

  龍仁海一句話都不說,趙文覺得這個屋里像是進來了十幾只綠頭大蒼蠅,嗡嗡嗡的在人頭頂盤旋不去,異常討厭。

  “我們在座的各位,只能靠扶貧款過日子嗎?”

  “我們吃的,喝的,都是扶貧款,大家都是公務員,有工資可以發,那么下面那些人,那些老百姓,他們地里不長莊稼,碗里沒有旱澇保收的工資,應該怎么辦?是不是應該去要飯?”

  趙文的語氣很平淡,會議室里安靜了一下,像是反彈,嗡嗡聲就愈發大了起來。

  “趙副縣長,你這樣說就沒有原則了,我們縣里也有些單位幾個月沒發工資了,這不符合客觀實際。”

  “趙副縣長這話說的就沒意思了,最起碼我們有了省里上面的扶貧款,日子還是能過得去的,可是你這樣一鬧,上面對我們有了意見,如果今后不撥錢,或者撥錢撥的不利索了,我們才真的沒工資可發了。”

  “要飯不要飯的,這話難說,我們在談的是這次接待工作,趙副縣長說旱澇保收,那是氣候的問題。”

  “我們大王就是天旱,沒雨水,真的到了沒收成的年輪,出去要飯也是可行的,總不能讓人餓死吧?坐以待斃的事情是不能夠的。要飯這個名聲不好聽,可是餓死了人,那就是政治事件,在座的誰都不能擔起這個責任,等到情況好一些了,要飯的人還是可以回來的嘛,故土難離。”

  “我記得,在小時候,我就被家人帶著出去要過飯,大家都知道我們大王人在全省乃至于全國名聲都不好,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是窮。”

  “因為一個窮字,我們縣里的人出去就很不受歡迎,大王的人出去見到什么值錢就拿人家什么,或者就是偷,還有做賊的,甚至搶,總之很不受人待見,可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客觀的問題,國家既然給我們扶貧款,我們就應該將錢拿回來,響應國家政策,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盡可能的在家里就吃飽肚子,不至于四處的流竄,這樣才能避免給整個社會造成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讓人家指鼻子罵我們都是賊坯子,上面給錢我們接受,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關乎安定團結,可是有人卻將這次的機會給搞砸了,這才是搞破壞,是在和我們全縣人民的嘴巴肚子作對。”

  趙文說了幾句,屋里就有這么多人反對他,麥正浩的臉色很耐人尋味,龍仁海一聲不吭。

  只不過,這些人慷慨激昂高談闊論的說的都是些什么?

  趙文覺得很可笑,他看著會議室里的人衣冠楚楚的說著冠冕堂皇的話,甚至這些話本身都是奇談怪論,是荒謬可笑的,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可是他們為何在講這些話的時候一點都沒有覺得難為情,而且有這么多人在附和?

  這很危險。

  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就是治吏。

  趙文覺得,大王縣的常委們,已經無藥可治。

  在大王縣這短短的十來天中,趙文感受的太多,而今晚這幾分鐘的時間里,這個自己參加的第二次常委會議讓他看清了一個實事:大王縣靠著這些人,只能是這樣半死不活的靠那些可憐的扶貧款繼續維持下去,永遠沒有翻身過上富裕生活的那一天。

  這是一種悲哀。

  只有從根本上將基層領導們的思想意識改變過來了,才能切實的將群眾的事情辦好,否則,任何的不能實際落實的政策都是空中樓閣,都是夸夸其談。

  趙文平靜的看著這些義憤填膺口若懸河的常委們,說:“省里的人到了縣里幾天就營養不良了,那么,低下農村的人是不是一直生活在這種營養不良當中,他們的生活怎么辦?”

  “按照有些常委的邏輯,因為沒有了扶貧款,他們的生活只有更糟,所以,不出去逃荒要飯,就是我們工作已經做得到位的一種體現?”

  “我這里問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幾個步行將全縣十一個鄉鎮的村子全部走完的?有的請講話。”

  麥正浩就問趙文:“趙副縣長說這話什么意思?難道有沒有去過每一個村子實地調研是衡量一個常委何不合格的標準?”

  “這是不是強人所難?難道省委書記就要將全省的縣市地區村落也走完,否則就是不稱職的?”

  “難道趙副縣長就走完了大王縣所有的鄉村?”

  會議室又發出了一陣嗡嗡聲,趙文往椅子上一靠,說:“麥縣長不要偷換概念,我說的是大王縣委常委,不是西銘省委書記。”

  “再者,要省委書記逐步走完全省十六個地級市、五十一個市轄區、二十個縣級市、八十一個縣、兩千一百一十個鄉鎮,四點九萬個行政村,是不是現實,我不做評論。”

  趙文這樣一說,會議室里忽然安靜了,然后就有人問:“咱們西銘有這么多自然村?”

  這人說完,自己覺的失言,趕緊閉上了嘴。

  眾人看著趙文的眼神,變得怪怪的。

  “省委書記,我們不做討論,但是,我覺得,沒有走完每一個大王縣鄉村的人,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常委干部。”

  “我剛來沒幾天,當然不可能走完全縣一百來個村落,但是,我在這幾天里,已經走完了土洼的鄉的每一個行政村,而且我能保證,在不遠的將來,我是必然要將全縣的所有村落都走一遍的,或者,一遍還不行,如果有需要,我將一直的不間斷的去,不僅僅是浮光掠影的,而且要深入的去研討,去了解,去腳踏實地的探看。”

  “說到這里,我再問一下,在座的哪位到過土洼鄉的七個村子的?”

  會議室里沒有一個人回答趙文的話,趙文又說:“顧希聯主任和這次的扶貧辦同志卻走完了土洼鄉的七個村子,所以在那里就營養不良了,我們縣的常委們,今晚是在注重于自己沒有和顧希聯主任一樣睡過滿是跳蚤的土炕,還是懊悔埋怨這次的接待工作我沒有在賓館里的餐桌上留下身影呢?”

  會議室里靜的可以聽到一根針落下的聲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