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四章 分治亡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斷有好消息傳來,秦軍略地異常順利,可以說是望風而下只要秦軍到達哪里,哪里就是秦國的土地了。

到眼下為止,除了江東太過遙遠外,楚國其他地方都成了秦國的土  這天,秦異人正在處置公務,鄭國到了。秦異人得到消息,立時命鄭國前來相見。

  鄭國帶著一個年輕人快步而來,滿臉的笑容,沖秦異人見禮,道:“臣見過君上。”

  “免了。”秦異人揮手,打量著這個年輕人,只見這個年輕人約莫二十余歲,卻是很精悍,個頭很是高大,一雙眼睛特別明亮,透著睿智。

  “此人非同等閑。”秦異人在心里暗道。

  “史祿,快見過君上。”鄭國沖這個年輕人道,又沖秦異人道:“君上,這是臣的學生史祿,在治水一事上頗有天賦。”

  “史祿?”秦異人嘴巴張得老大,驚訝得下巴差點砸中了短案。

  秦異人這次把鄭國召來,就是有一件非常重大的水利工程要修,而且,這個水利工程和史祿有關。沒想到的是,鄭國就把史祿帶來了。

  “這下好了,有史祿在,這水利一定修成。”緊接著,秦異人就是大為歡喜。

  秦異人要修的這條水利工程,在歷史上就是史祿的杰作,眼下見到史祿,要秦異人不充滿信心都不成。

  “史祿見過君上。”史祿沖秦異人見禮。

  “免了。來,坐。”秦異人招呼師徒二人坐下。

  “君上召臣前來,可是要治理楚地的水?”鄭國打量著秦異人,眼中精光閃閃,大為振奮:“臣雖非楚人,卻對楚地的水利極是了解,要治水的話,臣就有事兒做了。”

  不愧是著名的水工,一提起治水就是激動不已・秦異人笑道:“鄭國莫急。楚地有不少河流湖泊,要治理的水很多,你有的是水治。然,寡人這次召你前來・非為治理楚地的水,而是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兒派給你,你敢不敢接?”

  “君上請吩咐。”鄭國忙道。

  秦異人手一招,孟昭帶人抬著一幅巨大的地圖前來,放在地上展開。

  鄭國一瞧,這是一幅百越和中原交界處的地圖,很是詳細・大為不解,問道:“君上,這是……”

  “不瞞先生說・寡人想要并百越之地。”秦異人站起身,來到地圖前道。

  “并百越?”鄭國和史祿驚呼一聲,大為詫異。

  “太好了!太好了!”緊接著,師徒二人就是大為振奮。

  百越之地早就與中原在進行商貿了,中原人對百越并不陌生。而且百越在理論上還屬于楚國的領土,雖然楚國并沒有有效控制,畢竟是屬于楚國的。

  乍聞秦異人要并百越之地,誰能不振奮呢?

  “楚國已經擁有百越之地數百載了,然楚國并不能真正擁有百越之地・不能借百越之力,要不然的話,楚國會更強。”秦異人眉頭一挑・道:“寡人要一統天下,若是不能把百越之地平定,何來一天下之說?”

歷史上・秦始皇一統天下,并不僅僅是掃滅六國,一統中原之地,還要包括百越之地。正是秦始皇下令,五十萬秦軍越過五嶺,平定了百越之地,這才有現在的廣東、廣西、福建、越南和浙江一部分的領  若不能把華南之地收歸版圖・秦異人進行的一統偉業就不夠完美,秦異人當然不會放棄。

  “君上圣明。”鄭國和史祿心悅誠服。

  要是換個人的話・很可能因為百越之地屬于蠻夷之地,不加理睬,而秦異人卻要平定百越之地,這份雄心壯志誰都得服氣。

  “然,百越之地與中原異,大軍出動,需要的糧草甚多。五嶺險阻,要想通過五嶺運糧,不夠大軍所用。是以,寡人在想,把湘水和漓水聯結起來,修一條河流,通過水運運輸糧草,就方便多了。”秦異人指著地圖道。

  把湘水和漓水的人工運河叫“靈渠”,是中國古代中原連接嶺南最為重要的戰略通道,可以這樣說,要是沒有靈渠的話,中原王朝對嶺南之地的控制會不夠得力,甚至于嶺南之地有可能不再屬于中國所有。

  由此見靈渠的重要性了。

  秦始皇掃滅列國,一統中原后,決心要把百越之地平定了,由屠睢率領五十萬大軍從長沙出發,越過五嶺,平定百越之地。一開始,秦軍的進展很是順利,很快就打到了桂林。到了桂林后,秦軍的攻勢受挫了,再也打不動了。

  不是秦軍的戰力不夠強悍,而是因為秦軍的后勤出了問題,通過陸路,經由五嶺運輸糧草遠遠不夠秦軍用,秦軍幾乎是餓著肚子在作戰,這哪能有戰力。

  為了解決糧草的問題,秦始皇兩度駕臨長沙,召集將軍們商議,就是沒有辦法。

  就在緊要關頭,一個關鍵性的人物登場了,這就是史祿。他秦始皇建議,把湘水水和漓水連聯起來,修建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采納了他的建議,最終修成了靈渠,秦軍的糧草解決之后,秦軍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嶺南之地。

  秦異人知道這事,要是不能先一步解決秦軍的糧草,要想平定嶺南之地是不可能的,這才召來鄭國商議這事。

  “君上深謀遠慮,臣很是欽佩。”鄭國大為欣喜,卻是話鋒一轉,道:“據臣所知,湘水比漓水要高,要是把這兩水相連的話,不能通航呀。”

  湘水比漓水的地勢要高,有幾百米的落差,要是直接連接的話,不能通航。

  “你們先去勘察一番地形再說吧。”秦異人瞄了一眼史祿,心想不知史祿能不能再如歷史上那般提出那么巧妙-的方案。即使史祿不能再提出那么巧妙-的方案,秦異人卻是知道的,到時只要需要提出來就成。

  “諾!”鄭國和史祿領命,然后就是向秦異人告辭,前去勘察地形了。

  沒過幾天,尉繚趕來與秦異人匯合,秦異人把事務一安排,帶領一隊秦軍護衛,和尉繚一道返回咸陽去了。

  天下初定,事務堆成了山,秦異人越早回到咸陽越好。

  “隆隆。”王翦率領秦軍攻城略地,異常順利,一路上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很快就到了現在的無錫之地,被當地的國人庶民攔住了。

  “啟稟秦軍,我們這里發現了一樁怪異事兒。”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沖王翦道:“錫山上盛產錫,一直是我們這里最賺錢的買賣。然而,前數日錫越來越少了,到了今兒再也沒有一點兒錫了。我們就是驚奇,不斷的挖,挖出一塊石碑,上面寫的有字呢,真是怪事。

  “哦,有這等事兒?”王翦大為詫異,道:“讓我瞧瞧。”

  立時有幾個身強力壯的后生抬著一塊甚重的石碑前來,王翦睜大眼睛一瞧,只見石碑上沾著不少新泥,是才出土的。

  石碑上寫著“有錫則亂,無錫則寧”八字。

  “父老鄉親們:天降祥瑞,預示大秦一統天下,你們就有好日子過了。嗯,這里以后就叫無錫吧。”王翦略一沉吟道。

  “無錫?應景,帖切。”一眾國人庶民大為贊成。

  無錫就是這么來的。

  王翦告辭,率領秦軍繼續前行,有人不解的問道:“上將軍,難道真有這樣的祥瑞之事?”

  “這重要嗎?”王翦反問一句。

  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祥瑞之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拿這事做文章,為秦國宣揚。

  很快的,秦軍來到姑蘇了。姑蘇是春秋末期吳國的都城,后來又是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在這里大治宮室,奢華之極,比起楚國的王宮還要奢華。

  春申君率領族人,夾道相迎,想要投降秦國。當然,前提是,要秦國把黃氏在江東的封地給他。王翦二話不說,直接把春申君拘執了,然后命人數其罪而斬之。

  就這樣,“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身首異處了。

  春申君一死,能夠攪風攪雨的楚國大臣已經沒有了,可以說楚國徹底覆滅了。

  楚國起于荊襄之地,地大物豐,是七大戰國中最大的一個,擁有驚人的實力,曾經一度,為天下人看好,以為統一中國者必是楚國。然而,楚國卻是很快就衰敗了,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資格。

  楚國擁有廣闊的國土,豐富的物產,眾多的口眾,為何如此之快就衰敗了呢?原因就在于楚國實行的是分封制,國中有五大世家,和數量不少的中等世家和小世家。

  這些世家把楚國給瓜分了,楚國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戰國,實則是四分五裂,世家有著各自己的利益,力不會往一處使,這就使得實力最為雄厚的楚國不過是個二流戰國罷了。

  秦國的土地人口,連楚國的一半都不到,就能壓著楚國打上百年,由此可見楚國這分裂有多嚴重。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最終失敗,就是因為世家大族的反對而告終。吳起的變法主要是集中在軍制的改革,還沒有真正觸動楚國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還沒有對世家大族的封地下手,他們就聯合起來,把吳起給殺了。

  由此可見,世家大族的勢力是多么的龐大。

  若楚國沒有那么龐大的世家,吳起的變法能夠成功,再有雄心勃勃的君主的話,那么,一天下的必然是楚國。

  可惜的是,“分治”斷送了楚國,最終亡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