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六章 艱難的進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三萬秦軍集結在隴西城外,一個個方陣厚重謹嚴,一派肅殺之氣直貫九霄。

  “得得!”秦異人騎著駿馬,在黃石公、王翦和尉繚他們的簇擁下,疾馳而來。

  來到軍陣前,秦異人一拉馬韁,停了下來,掃視一眼秦軍,只見秦軍殺氣騰騰,戰意熾烈,大為滿意。

  “弟兄們:從今歲春季到眼下為止,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時日里,我們轉戰萬里,全殲百萬匈奴,活捉單于,直搗龍城,挖了匈奴祖墳;出兵河西之地,滅掉林胡、樓蘭、樓煩、渾邪、休屠這些異族,我們取得的豐功偉業前無古人!”秦異人開始訓話。

  一件件秦軍的豐功偉業道來,讓秦軍熱血沸騰。

  全殲百萬匈奴,活捉單于,直搗龍城,挖匈奴祖墳,出兵河西滅林胡、樓煩、樓蘭、休屠、渾邪這些異族,哪一件不是讓人稱道,讓人自豪?

  這些大事,只要做成一件,就足以自豪一輩子,而秦軍卻是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時間內全做了,誰能不自豪呢?

  秦異人這話說到他們心眼了,打在他們的心坎上,人人眼睛明亮,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戰意高熾。

  “你們很自豪,是吧?”秦異人這是明知故問。

  秦軍雖然沒有出聲回答,他們臉上泛起的光輝就是最好的明證。

  “我也自豪,為你們而自豪!”秦異人的聲調轉高,先揚后抑,話鋒一轉,道:“可是,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秦軍眼中頗有不解之色。如此豐功偉業。前無古人,就是三王五帝這些被人稱道的圣人,也沒有如此偉業。如此偉業,竟然不夠,還有什么才叫夠呢?

  “因為,我們還有一處沒有征服,那就是西海!可惡可恨的羌盤踞的西海!”秦異人右臂上舉,狠狠揮動。

  羌,雖然實力并不強。卻是因為有高山密林可以依托,滋擾秦邊,讓秦國無可奈何。一提起羌,將士們眼里就是憤恨的光芒,若是羌在眼前的話。一定會被他們劈成碎片。

  “羌卑鄙無恥,仗著腿腳快,善于鉆山越嶺,對大秦不斷滋擾。百年來,大秦不能擊之,誠可痛也。今日,我將率領你們。前去西海,滅羌!”秦異人右臂重重揮下,如同驚雷閃電,極具威勢。

  “滅羌!滅羌!”

  秦軍高舉胳膊。大聲吶喊,無不是戰意熾烈,恨不得立時殺到西海,把羌給滅了。

  羌的實力并不強。若是正面作戰的話,壓根兒就不是秦國的對手。早就不知道被秦國滅了幾多回。可是,羌不與秦軍打,只是瞅冷子,鉆空子,一有機會就來下狠的,沒有機會立時鉆進高山密林里躲起來,讓秦軍無可奈何。

  滅羌,一直是秦軍的心愿,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如今,秦異人要率領他們去滅羌,為他們輝煌的戰績,再添一件大功,要他們不戰意熾烈都不成。

  吼聲驚天動地,直貫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秦異人成功的激起了秦軍的斗志,大吼一聲,道:“出發!”

  一拍馬背,率先馳出。

  “隆隆!”秦軍隨后跟來,分成三隊,朝著預定的路線進發。

  一場滅羌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羌是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其口眾少,實力弱,壓根就不是華夏的對手。只是,仗著高山密林的便利,極盡滋擾華夏之能事。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后,國力劇增,成為一流戰國,雄視天下,打得山東之地和異族談秦色變,就是強橫的匈奴也不敢招惹秦國,不敢近秦邊。

  然而,羌卻是因為有著高山密林的掩護,打不過秦國,卻可以逃走,進退自如,是唯一一個敢與秦國叫板的異族。

  羌并不可怕,就兩個字“討厭”,那種如同附骨之蛆的感覺不僅讓秦國很是痛恨,就是后來的漢朝同樣痛恨。

  秦始皇統一中國,其文治武功傲視千古,豐功偉業少有人能及。可是,秦始皇在對付羌一事上,成就有限,原因在于秦始皇英年早逝,而秦朝很快就亡了,沒有時間來對付羌。

  真正對羌大打出手的是雄材大略的漢武帝。一提到漢武帝,人們就會想到漢武帝擊破匈奴一事。沒錯,漢武帝擊破匈奴是他最偉大的功業,卻并不是他的全部功業。擊羌,就是漢武帝一生的重要成就之一。

  當然,對付羌族是在漢武帝后半生才開始的,是在他擊破匈奴之后的事了。

  在“漠北決戰”以前,匈奴強橫,是漢朝最主要的對手,漢朝沒有實力來對付羌。在“漠北決戰”之后,漠北這個匈奴的老巢被漢朝搗毀了,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過來,對漢朝的威脅大為減弱,漢朝這才有實力對付羌。

  第一個對羌用兵,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的是趙充國。趙充國此人隨李廣利西征貳師城,英勇善戰,身披數十創,很得漢武帝賞識。他真正大放異采的時候,是在漢宣帝時期。到了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已經是三朝元老了,威信極盛,他所論軍事,漢宣帝無不采納。他在西北那些年,對羌大舉用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他并沒有把羌給滅掉,因為羌占著高山密林之便,要滅之談何容易。

  這一打就是數百年,從西漢的漢武帝年間一直打到三國去了。我們祖先憑著堅韌的意志,硬是一點一點的把羌給征服了。

  秦異人主導的對羌作戰,提前了一百多年。

  秦異人把秦軍一分為三,他和黃石公率領一隊,尉繚和蒙武帶一隊,王翦率領一隊。王翦是未來的主將,盤盤大才,不過,眼下正處于成長時期。讓他單獨領兵,更能磨練他。

  離開隴西,朝著高山密林進發,不過小半天功夫,就到了山腳下。從這里開始,秦軍就要靠步行,翻過大山,來到西海之地。

  秦異人飛身下馬,牽著駿馬。高一腳的矮一腳趕路。

  此時,地上積雪盈尺,一腳下去,就會陷下去老深,走路極不方便。就算是這樣。也沒能難住秦軍,人人士氣高昂,斗志昂揚,牽馬而行。

  順著隴西河谷前行,半天之后,來到一處地勢很很特別之處。

  最險要之地,只有一條小徑通過。兩側就象雄鷹的翅膀。舒展開來。

  “這里應該是石堡城!”秦異人把這里的地勢左瞧右瞧,終于肯定這位置就是在唐朝大名鼎鼎的石堡城所在之地。

  “怪不得當年哥舒翰進攻這里,面對四百多吐蕃兵士,卻是付出了數萬的傷亡。這地勢太險要了。”秦異人大是感慨。

  唐朝名將哥舒翰攻打石堡城,雖然取得了勝利,卻是一場慘勝。當時,駐守石堡城的吐蕃兵不過四百來人。而唐軍出動十萬,傷亡四五萬。最后還是靠偷襲得手,打下石堡城的。

  “要是羌在這里修一城池,派上三五百人駐守,我們沒有一絲機會。”緊接著,秦異人又是慶幸,慶幸羌沒有想到這一點。

  石堡城是由隋煬帝修的,他修石堡城是為了防備吐蕃,卻是沒有想到,給唐朝帶來了無窮的麻煩。吐蕃趁著隋末農民起義,天下大亂之際,占據了石堡城,進可攻,退可守,攻打河西之地,無不如意,給唐朝制造了天大的麻煩,讓唐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然,眼下的羌還沒有這種眼光,要不然的話,秦異人他們沒有一絲機會。

  在冰天雪地中,順著山中小徑行軍,很考驗人的意志,一會兒是寒風拂面,如同刀在割肉似的,一會兒又是踩空了,摔得七葷八素,一會兒又是遇到落雪……各種各樣的意外事故層出不窮。若是意志薄弱之人,早就會垮掉了。

  好在,秦軍久歷戰陣,意志如鐵,雖然遇到的困難特別大,卻不能動搖他們的斗志。

  這條路雖是隋唐時期的主要進軍道路,可是,眼下卻是異常難走。因為時間相差了一千多年,這里還未被開發出來。

  這一路行軍,主要的就是自然環境太過惡劣,倒沒有發現羌。

  羌雖然在冬季會擄掠,那畢竟是少數。而且,還是趁著剛剛入冬,雪下得不夠大,冰不夠厚的時機。到了眼下這時節,不論食物夠不夠,羌都窩在溫暖的帳幕里吃肉喝酒,窩冬去了,才不會出來走動。

  在剛剛進入大山中的三兩天里,將士們沒覺得這行軍有多難,士氣高昂,趕路特別來勁。可是,到了四五天后,他們就有些抵受不住了。

  不說別的,光是一個寒冷就足以讓他們夠受的了。

  青藏高原有多冷,我們不會不知道,那會凍死人的。更別說,頂著寒風,在冰天雪地里行軍,那寒風吹來,如同刀在刮骨似的,一開始還能抵擋,時間一長了,就受不了。

  有身體抵抗力稍弱的士卒被凍傷了。

  為了解決凍傷問題,秦異人下令,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要用熱水洗腳。這要求要是在大漠上的話,會是一個很奢侈的想法,在高山密林里就不是問題了,很好解決。因為這里到處都是樹木,只需要砍倒樹木,堆在一起,然后引燃就是了。

  至于引火之物,秦異人早就準備好的了,出發之前,命秦軍帶上足夠的油脂。油脂易燃,用來做引火之物不會有問題,即使是剛剛砍下來的樹木也能引燃。

  有了火,就有了溫暖,將士們可以吃上一頓勢飯,還可以洗個熱水腳,那感覺比起過神仙還要快活。

  水?有冰有雪,還怕沒水?

  睡覺就更好解決了,用火把地上燒熱,再用土把炭火埋住,把帳幕支在上面,睡到帳幕里如同在吹空調似的,很是溫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