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八章 魏國出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好你個范睢,在這里等著寡人!”秦昭王終于明白了,范睢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大拍他的馬屁,原來是給他設了一個局,不由得有些惱怒。

  范睢仿佛沒有看見秦昭王的惱怒樣兒似的,大聲道:“君上,邯鄲破與不破,趙國亡與不亡,全在君上一念間,二十萬大秦銳士還在等著君上的旨意,還請君上下旨。”

  這話沒有一點夸大成份,若秦昭王執意要滅趙國,只需要他一道嚴旨擲下,王陵即使不愿,也只有執行的份。到那時,邯鄲必然是血流成河,尸積如山,能活下來的趙人能有幾多?

  “這……”秦昭王的眉頭擰在一起,成一個川字,沉吟不絕,久久不語。

  范睢靜等著,并沒有打斷秦昭王的思索。

  時間在無聲中流逝,過了許久,秦昭王這才一掀眉頭,盯著范睢問道:“丞相,你說,若是寡人下旨進攻,滅掉趙國,會有何不利后果?”

  “君上,不利后果,異人公子已經說得明白,臣本無再說的必要,然君上問起,臣不敢不言。”范睢眼中透著睿智的光芒,道:“這不利的后果主要有兩個……”

  “哪兩個?”秦昭王忙問道,一雙眼睛死盯著范睢,生怕錯過一點細節。

  “……一是若要強行滅趙,必得動刀兵,二十萬大秦銳士要踏平邯鄲并非難事,頂多一兩天就能做到。可是,趙人剛烈,寧死不屈,必然要與大秦銳士爭斗,死傷無數。四十余萬趙人,幸存下來的能有幾多?”范睢的聲調轉高,有些尖細刺耳:“以臣之預料,能幸存十來萬就很了不得了。如此一來,可以說邯鄲血流成河,尸積如山。形同廢墟,寸草不生,這樣的一統還有意義嗎?”

  真要強行攻破邯鄲,滅掉趙國,并非難事,對于攻入城里的秦軍來說。很容易的事兒。一兩天就能做到。問題是,這會釀成慘禍,會是一場大屠殺,能活下的趙人能有幾多?邯鄲必然會化為廢墟,必然是寸草不生,這樣的一統沒有絲毫意義。

  秦昭王右手食指不住指點著范睢,緊抿著嘴唇,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很不甘心,但是他知道。范睢說得在理。

  “其二呢?”秦昭王過了半天這才問道。

  “二是長平殺降,震動天下,大秦被山東之地罵為虎狼,殘暴不仁,天下人仇秦之心更甚。”范鈑著剖析,道:“若邯鄲化為廢墟。寸草不生,血流成河,尸積如山的話,天下人仇秦之心更甚,于大秦一統極為不利。到時,韓人、魏人、齊人、燕人、楚人,必將抵抗到底。寧死不降,大秦若要一天下,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死傷無數……”

  統一之戰。能不殺則不殺,能減少的損失就要減少。

  秦昭王仰首向天,雙手緊握成拳,太過用力,手背發青了,咬緊牙關,久久不語,他在進行權衡。

  “……更有可能,就是大秦銳士所過之處,成為一片廢墟,無完好之城池,無存活之人!”范睢的話更加富有震憾力,道:“這樣的一統,會使華夏極為虛弱,若是北方的匈奴、胡人趁勢打來,大秦如何抵擋?”

  北方的邊患,一直是中國數千年的心腹大患,歷朝歷代都在與北方的邊患作斗爭。戰國之時,因為中原內亂,七大戰國力征,是北方匈奴、胡人橫行的“黃金時期”,就連小小的樓蘭、林胡、休屠、渾邪這些胡人都敢肆意滋擾邊境。

  中原富饒,對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匈奴,即將成為心腹大患。若是華夏在統一之戰中,付出的代價太過慘重,實力大耗的話,北方的胡人趁勢打來,拿什么來抵擋?

  此事不得不慮!

  不得不慮在機先!

  “難道真要讓寡人眼睜睜的看著趙丹逍遙?”秦昭王很是不甘心,異常不甘心。

  他的時日無多了,沒幾年好活了,他很想在有生之年滅掉一個戰國,這將是他人生圓滿的句號,滅趙對他有著致命的誘惑力。

  然而,卻是因為趙人剛烈不屈,讓秦軍自縛手腳,不能大舉攻城,這并非秦軍實力不濟,他怎能甘心?

  不要說秦昭王,就是換作任何一個人,處此之情,也不會甘心。

  “那么,丞相以為該當如何?”秦昭王極為不甘心,沖范睢問計。

  范睢入秦之后,很是干了幾件大事,驅逐秦昭王的舅舅穰侯,奪回權力,讓秦昭王親政;為秦國出了一條流傳千古的遠交近攻奇計,長平反間,讓趙國成功的罷了廉頗的兵權……每一件都非常人所能及,讓人欽佩,秦昭王對范睢是極為信任,很是盼望范睢能為他出一條妙計,一雙眼睛瞪得象銅鈴,死盯著范睢。

  “君上,異人公子的謀劃就是最好的計策。”然而,這次,范睢讓他失望了。

  “他能有屁的謀劃,他是迂腐。”秦昭王眼睛一翻,精光暴射,痛斥秦異人:“他在邯鄲呆的時間太長了,學到儒家那套迂腐,他中了儒家的毒!什么王道天命,都是狗屁!是狗屁!”

  “君上,趙人之所以寧死不降,是因為大秦未得趙人之心,趙人不認可大秦。”范睢為秦異人辯解,道:“大秦若要一天下,必須要收天下人之心,若是連趙人之心都不能得到,何來得天下人之心?”

  一句反問,把秦昭王問住了。

  不得民心,何以得天下?秦國要統一的是整個天下,而不僅僅是趙國一國,若是連趙人之心都不能得到,何來得天下人之心?何來一統天下?

  “君上,攻心之策雖然收效慢,費時長,然而,卻有一好處,天大的好處。”范睢的話很有誘惑力。

  “哦。說說看。”秦昭王大感興趣。

  “君上是知道的,秦趙是死仇,長平殺降更讓趙人恨透了大秦。若要說天下間,誰最恨大秦?一定是趙人!”范睢臉上泛著笑容。剖析,道:“若是大秦得到趙人之心,天下人就會感慨,大秦真是仁德,連死敵趙人之心得能得到,還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呢?他們一定會心向大秦。大秦的統一之路就會順暢許多。”

  這絕對不是夸大之詞。而是事實。

  若秦國得到死敵趙人之心的話,將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讓天下歸心,統一之路就會順暢很多很多了。

  “照這么說,攻心之策并非一無是處。”秦昭王想了想,認可了這說法。

  “大秦以一統天下為己任,意在結束數百年的戰亂,還天下安寧,國人庶民方能過上好日子。趙人為何如此寧死不屈,誓與邯鄲共存亡呢?”緊接著,秦昭王就是想不明白了。

  春秋戰國是大亂之世,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亂之世,五伯爭霸,戰國力征。黎民苦戰國,苦不堪言。若能結束戰亂,這是天大的好事,秦國的出發點是好的,趙人卻是誓死抵抗,這讓秦昭王還真是想不明白。

  說到底,造成這種情況的。正如秦異人所說,秦國并未做好統一的準備。

  從軍事上說,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了。長平大戰,秦國把唯一能夠抵擋秦國的趙國精銳全殲。掃除了最大一塊絆腳石。若秦國不顧一切,不惜付出天大的代價的話,完全可以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掃滅六國,統一中國。

  然而,這會付出天大的代價,得不償失。

  造成這種原因的就在于,政治上遠遠沒有跟上軍事上取得的成就。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秦國并未大舉宣揚,天下人仍在仇秦,不認可秦國,這種局面要到秦始皇采納尉繚的建議,大舉出金,收買讀書人為秦國背書,才有所改觀。

  二是因為周天子仍在,天下人無一心。周天子地不過一郡,實力很弱,但是,只要周天子存在一日,他就是天下共主,就是天子,這是大義,這是名份。

  “君上,這事要說個通透的話,非三言兩語所能明白,容后再細說。”范睢當然想過原因,他知道這事牽扯的事兒太多了,要說明白,至少要半天時間,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攻心之事不得不為了,那就讓他們做。”秦昭王萬分不甘心,卻是不得不強忍著,只得同意進行攻心。

  “君上,還有一件事必須得馬上做。”范睢的聲調轉高。

  “何事?”秦昭王忙問道。

  “攻心一事,費時太長,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難以成功,說不定會出亂子。”范睢的眉頭緊擰著,道:“山東之地,很有可能趁此機會合縱,大秦不得不慮。”

  “合縱?”秦昭王輕蔑一笑,道:“立時發出國書,誰敢參與合縱,誰敢與大秦作對,寡人就滅了誰!”

  眉頭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劍,殺氣騰騰:“寡人眼下不能滅趙,難道還不能一舉滅了你?”

  滅趙這事得慢慢來,不能急了。若是山東之地有誰敢合縱,有誰要與秦國為敵,一定會招來秦國大軍,秦昭王正愁無國可滅呢。

  魏國都城,大梁,王宮。

  魏安釐王正在與老繚子商議。

  “國尉,你以為大魏該不該出兵?”魏安釐王盯著老繚子問道。

  為了出兵不出兵之事,魏安釐王差點把腦袋想破了,卻是沒有主意,只得把很不想見的老繚子請來商議。

  “君上,邯鄲隨時可破,大魏不能再猶豫了,得立時出兵!”老繚子眼中精光一閃,道:“即使他國不出兵,大魏也要出兵!趙國一滅,下一個就輪到大魏了,大魏絕不能置身事外。”

  “不出兵不行啊!”魏安釐王終于下定決心,道:“召晉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