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七章 王翦Vs朱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而且,他所滅三國中,趙和楚是最難啃的骨頭,是兩場生死大戰。趙國是李牧統兵,與秦軍相持,雖然最后是由尉繚行反間計,用郭開卸了李牧兵權,秦國才滅了趙國。不過,若王翦的精心謀劃,拖趙國大軍的話,反間計也難以成功。

  滅楚就更不用說了,是在秦國戰敗之后,秦始皇把王翦請出來收拾殘局的,若王翦,滅楚一戰將會更加艱難。

  在滅楚一事上,秦國朝野生了分岐,以李信為代表的少壯派認為楚國易滅,秦始皇也給一連串的勝利沖擊得有些頭腦暈了,聽信了李信之言,出兵二十萬,卻給項燕打得大敗而歸,天下震動,秦國朝野震驚。

  在這種情形下,秦始皇親自到王翦老家頻陽,請王翦出山。

  這次頻陽相見,有一段流傳千古的論兵,王翦的論斷異常精辟,成為千古佳話。

  當秦始皇見到王翦時,王翦仍是堅持要出兵六十萬,秦始皇有些想不明白,就說:“‘古者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不盡行,未嘗缺乏。’五霸威加諸侯,其制國不過千乘,以一乘七十五人計之,從未及十萬之額,今將軍必用六十萬,古所未有也。”

  王翦就給秦始皇剖析:“古者約日而陣,皆陣而戰,步伐俱有常法,致武而不重傷,聲罪而不兼地,雖干戈之中,寓禮讓之意,故帝王用兵,從不用眾;齊桓公作內政,勝兵不過三萬人。猶且更番而用。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報級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是以膨皆操戈刃,童稚亦登冊籍,勢所必至,雖欲用少而不可得。況楚國地盡東南,號令一出,百萬之眾可具,臣謂六十萬,尚恐不相當,豈復能減于此哉”注:這段論兵之言摘自《東周列國志》。

  王翦最終說服了秦始皇。秦始皇搜兵簡卒,兵六十萬之眾給王翦,一戰而滅楚。

  更重要的是,王翦之滅楚沒有留下后患,干脆利索,把楚國的勢力連根拔起。

  要知道。楚國很大,幅員相當于現在的半個中國,而且,楚國盤踞上千年,根深蒂固,要連根拔起談何容易,王翦就是做到了。

  王翦號稱“戰神”。是中國功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

  戰國時代,名將如云,猛將如雨,涌現出了很多名動千古的大軍事家。真正能稱得上戰神的不外四人:吳起、白起、王翦和李牧。

  吳起不用說了,既是著名的兵家,也是著名的法家,文武兼備,既能打仗,一生大小七十六仗,從敗仗;更能治國,他在楚國變法差點成功,要不是楚王早死的話。。.)

  白起是曠世名將,征戰一生,殺人盈野,死在他手中的山東六國之兵高達一百六十余萬。如此大的軍功,放眼整個戰國時代,人能出其右。

  不過,白起這人打仗是敵的,卻是缺乏政治才干。

  李牧與白起類似,打仗了得,在政治上讓人很語。

  王翦與白起和李牧皆不同,和吳起有些類似,雖然他沒有做文臣,沒有治國,卻是有著非凡的政治眼光。在秦始皇掃滅六國的準備階段,他提出了一個建議,不能再以斬計功,而以攻城掠地為主,能不殺則不殺。

  因為這是滅國大戰,若是秦國仍是按照以前那般,以斬計功的話,會帶來兩個嚴重的后果:一是會積累仇恨,二是會減少人口。

  秦始皇欣然采納了他的建議,確定了掃滅六國的軍事策略。

  興許,正是因為王翦既具有非凡的軍事才干,又具有不凡的政治眼光,秦始皇才選他為主將。要知道,尉繚是秦始皇的左臂右膀,其軍事才干不在王翦之下,完全可以成為主將。

  世人皆知,王翦是戰神,用兵打仗是一流,然而,王翦也是一個天下少有的猛士,一身武藝非常高強,放眼天下,少有人能敵。

如此猛人,還是在見識了他的敵風采之際,秦異人能不震驚嗎  “猛人,猛人,這才叫猛人!”秦異人打量著在城頭上左沖右突,難有敵手的王翦,贊不絕口,雙手緊緊抓著云車上的攔桿,要不然,真的有可能一頭栽下去。

  來到戰國時代,秦異人見識的牛人、神人很多:呂不韋、毛遂、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朱亥、廉頗、王綰、藺相如……其中不乏出恥有震憾力的。比如朱亥,秦異人與他第一次見面時,朱亥提著兩柄巨錘,如同天神下凡。

  然而,與眼前的王翦相比,朱亥的出場就顯得很差勁。朱亥盡管提著巨錘,威猛不凡,讓人不敢小視。哪能與王翦在紅衣劍士中左沖右突,鮮血飛濺,殘肢斷臂亂飛,人能敵的風采驚人。

  有道是“十步殺一人”來形容殺人之了得,若用到眼前的王翦身上,那太落后了,王翦是一步殺一人,甚至是一步殺數人,他所過之處,殘肢斷臂亂飛,鮮血飛濺,手下就一合之將。

  “這才是真正的戰神!”秦異人是贊不絕口。

  此時的王翦如同戰神臨世,殺氣沖霄,人能擋。

  一眾鐵鷹銳士以王翦為尖刀,情的鍥入趙軍陣中,只一會兒功夫,紅衣劍士就給他們殺得七零八落,死傷慘重,不得不后退,再難抵擋鐵鷹銳士的沖殺了。

  “殺!”王翦騰身而起,宛若巨龍騰空,落下來,已經穩穩的站在城頭上了。

  刷刷刷!

  王翦手中的重劍上下翻飛,幻出一片耀眼的光華,一掛掛劍光奪人目睛,趙軍撞著即傷,碰著即亡,人能幸免。

  王翦吸引了趙軍,為其他的鐵鷹銳士減輕了壓力,順利的登上城頭。

  “殺!”王翦再度一聲斷喝,如同雷霆轟鳴,率先沖入趙軍陣中。鮮血飛濺,殘肢拋飛,他如同虎入羊群,人能擋,他身周為之一空。

  更多的鐵鷹銳沖上城頭,加入戰團。開始擴大戰果。

  鐵鷹銳士全部登上城頭后。三百鐵鷹劍士緊跟著沖上城頭,秦軍沖上城頭之勢已經不可阻擋,秦軍士氣大振,齊聲歡呼:“滅趙!滅趙!”

  二十萬人的怒吼,那是何等的驚人,天地為之失色。

  緊隨在百三鐵鷹劍士后面的秦軍精銳旋風般沖上城頭,加入戰團,戰果越來越大。

  “蒙驁上去!”王陵虎目中精光暴射,如同九天上的烈日。令人目眩。

  “咚咚!”蒙驁率領第二梯隊秦軍,緊跟其后,登上城頭。

  蒙驁登上城頭后,并未加入廝殺,而是在指揮。登上城頭的秦軍越來越多了,極需要一個將軍前來臨陣指揮。

  蒙驁也是一員猛將。一身武藝極為高強,是天下少有的猛士。不過,按照秦法,他不能隨意沖殺。秦國以斬計功,那是對普通士卒來說,對于軍官、將領,而是以他率領的軍隊斬總數來計功。

  哪怕將領再勇猛。他能斬敵八百一千,若是他的軍隊斬總數不多,也不能計功。相反,還會治罪。

  這是為了防止那些喜歡殺戮的將領甩下軍隊不管。而去沖鋒陷陣。

  蒙驁站在城頭上,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尊站神,很有威懾力。他大聲吼叫,臨陣指揮,秦軍在他的指揮下,不斷擴大戰果,已經占領了好大一段城頭,有上千秦軍沖了上來。

  “快!沖上去!攔!攔!一定要攔!”此時的信陵君,臉孔扭曲,如同瘋虎似的,大聲怒吼,要趙軍沖殺。

  即使他不下令,以趙人不屈的豪杰性格,也知道該怎么做,他們明知不敵,仍是揮著武器,嗥叫著,義反顧的沖了上去。

  當然,他們的沖鋒是徒勞的,法撼動秦軍,沖上城頭的秦軍越來越多。

  “王翦,抓信陵君!”蒙驁看得真切,沖王翦下令。

  “諾!”王翦高聲應諾,如同雷鳴,手中重劍一握,大踏步對著信陵君沖來。

  此時的王翦,渾身浴血,全身為鮮血染紅,如同從地獄殺出的戰神,讓人不敢攖其鋒芒。

  “信陵君,納命來!”王翦一聲斷喝,具有地動山搖之勢,風云為之失色。

  手中重劍狠狠劈來,幻出一掛耀眼的光華,奪人目睛。

  “啊!”信陵君哪里經受這種陣仗,嚇得不輕,失聲尖叫,一張臉已血色,如同在土里埋過似的。

  “公子,休慌!”就在信陵君心膽欲裂之際,只聽一聲如同雷鳴般的吼聲響起來:“虎狼秦人,休要猖狂!”

  隨著如雷般的吼聲而來的是兩只巨錘,對著王翦的巨劍就狠狠砸來,帶起一片勁風,吹得地上還未冷卻的鮮血卷起一陣陣漣漪。

  “嗆啷啷!”

  驚天動地的金屬撞擊聲響起,如同兩座大山相撞似的,震人耳膜,如山的氣勁飛濺,不少靠近的士卒慘叫不已,耳里流出鮮血,他們的耳膜竟然被震破了。

  王翦和朱亥不后退,每一步踏在地上,如同巨人在踏動似的,驚天動地。

  “好力氣!”兩人一站定,就是同時贊好,然后又是同時大喝:“再來!”

  如同有默契的老友似的,兩人猱身直上,王翦手中的重劍幻出一掛劍光,對著朱亥手中的巨錘就狠狠劈來。

  “來得好!”朱亥大喝一聲,如同驚雷炸響,手中巨錘對著重劍就砸了過去。

  然而,變故陡生,王翦手中的重劍突然幻出一道流暢而美妙的弧線,避過朱亥的巨錘,對著朱亥的脖子劈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