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8章:殖民朝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如今上國還未聽我們申辯,便已經發兵漢城,諸位愛卿可有應對之策?”李倧勉強恢復了鎮定,對眾臣問道。

  一群西人黨官員,此時也惶恐不安,有些亂了陣腳。

  “啟稟殿下,如今只能想辦法擊退大明官軍,再另尋對策。”其中一名官員出聲道。話音剛落,便被群臣抨擊得狗血淋頭。

  “抗拒上國王師?這是多大的罪名你知道嗎?你是想要陷殿下于死地嗎?”

  “何況上國王師如今聯合大將軍李適,你拿什么去抵擋?”

  朝鮮畢竟是小國,根本擋不住東江軍的兵鋒。而朝鮮最為主要的部隊,也在李適手上。

  朝鮮王國能調用的兵力本身就不多,而且戰斗力也比較渣,根本沒有抵抗的可能。

  “為今之計,漢城恐怕不保,陛下還是先移駕吧!”又有人建議道,打不過那就只能跑路了。

  “不妥,如今陛下若是逃出漢城,那便是畏罪潛逃。而且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世。而且此時局勢還遠沒有那么糟糕,上國干涉朝鮮,無非是不了解廢王暴行,陛下若是留在漢城,還有申辯的機會。”

  “留在漢城豈不是等死?”

  “可若是逃了,上國自可另行冊封,到時候殿下就更無機會了。”

  一群文官又吵吵鬧鬧了起來,朝鮮的朝堂和大明風氣也是十分相似的,黨爭激烈得很。

  爭論的重點,也從是否無力抵抗,變成了是不是該跑路的問題。

  朝臣分成了兩個派別,一個是主張跑路。一個是主張不跑,留下和上國申辯。

  “啟稟殿下,上國干預朝鮮,無非就是覺得殿下上位不合法度。但是廢王暴政,在朝鮮已是天怒人怨。于情于理,殿下推翻暴政皆有說法。上國乃是禮儀教化之國。對待我們朝鮮絕不可能有失偏頗,既然如此,殿下何須逃離京師。不若派人迎接上國王師,待上國使臣到來。再當面進行申辯。若是逃離京師再行申辯,反倒顯得不夠坦蕩。”西人黨核心人物李貴出列向李適陳述了利弊。

  李適苦惱的思索片刻之后,頹然道:“就依愛卿所言吧!傳本王旨意,沿途官兵不得與王師沖突。再派人前去迎接王師來京,王師的沿途補給。一律皆盡心供應。”

  “殿下圣明。”李貴等人跪地大呼。

  “散了吧!”李適站起身揮了揮袖子,興致索然的說道。

  趙彥帶著一群東江軍走到還沒一半的路程,沿途朝鮮官兵就放棄了抵抗,同時朝鮮使臣也到了,一路上供應補給,迎接著東江軍一路行到了漢城。

  朝鮮如此識相,倒是讓趙彥對這個李倧的觀感大為改善。

  到達漢城的時候,朝鮮國王李倧更是帶著群臣,出城二十里進行迎接,見到趙彥的時候。畢恭畢敬的跪在地上,大呼:“下國罪臣李倧,恭迎天使巡查朝鮮。”

  “起來吧!”趙彥出聲道,心里倒是暗道這李倧夠聰明的。

  大明作為天朝上國,最重視面子了。這李倧算是給足了大明面子,不抵抗,不逃跑,顯得聽話無比。

  只要這李倧發動政變有那么一點情理,朝廷也不可能再另行冊封朝鮮國王了。

  趙彥被迎入了漢城,以總督之名。很順利的接管了朝鮮軍政大權。然后開始受理朝鮮政變一案。政變中被廢黜的光海君李琿很快也被找來了,這家伙已經被石灰燒瞎雙眼。

  趙彥分別進行了審理,然后將政變的過程,以及前因后果都寫入奏章。然后呈報朝廷。

  奏章發到內閣,第二日朱由校便在早朝上將奏章發給眾臣討論。

  “啟稟陛下,李琿在位期間,幽廢母后,屠兄殺弟。且對朝鮮百姓橫征暴斂,又與建奴私通款曲。實在德行敗壞、罪有應得。臣以為。李倧政變情理可原,陛下可冊封李倧為朝鮮王。”

  “臣反對,李倧擅自發動政變,實在有違禮法。李琿即便不堪,他李倧向我大明申訴便是,如何能夠發動政變,以至于漢城宮殿被大火焚毀。”

  “此言過矣。雖然當日發生火災,也并非是刻意縱火,且焚毀宮殿也不多。”

  一群朝臣爭論不休,朱由校坐在龍椅上淡定的聽著眾臣的意見,大臣們又爭論了片刻之后,沒爭出什么名堂出來。該說的都說了,就看朱由校這個裁判怎么判了。

  “請陛下圣裁。”

  “請陛下圣裁。”

  眾臣躬身大呼,應群臣所請,朱由校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李倧德行有失,性情殘暴,為朝鮮王非朝鮮百姓之福。即已被推翻,也已被燒瞎雙眼,便將其流放。李倧擅自發動政變,情理上確有可原,因而朕決定冊封李倧為朝鮮王。但李倧違背禮法,亦不得不罰。雖冊封李倧為朝鮮王,但其不得插手朝鮮政務。朝鮮政務就由朝廷指派總督進行管理吧!”

  眾臣不由愣了,這是各打二十大板嗎?

  “陛下圣明!”

  百官隨即躬身大呼,不得不佩服皇帝這一手處置方案。情理上說得過去,卻把手伸到了朝鮮。

  朝鮮的政變風波顯然還遠未平息,但是朝廷的處置方案傳到朝鮮,卻是極大的穩定了局面。

  首先李適被大明封為朝鮮大將軍,擁有了上國冊封,這位置簡直穩如泰山。李適要想把這個位置做的穩固,那么必然是要支持大明派駐朝鮮的總督。

  因為大明從朝鮮王手上把權力收繳上來,李適就絕無半點風險。畢竟大明不可能對李適產生什么忌憚,而一個有權力的朝鮮王,顯然將對他李適都想要除之而后快。

  李適也是個明白人,非常干脆的徹底倒向大明。

  趙彥則被正式任命為朝鮮總督,在朝鮮簡直就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不過趙彥當然也不敢亂搞,畢竟此時的朝鮮已經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了。朝鮮百姓在李琿在位期間,土地被朝鮮權貴大量兼并,甚至有些權貴還把農民變成他們的農奴。

  如果這個時候大明干預下的朝鮮行政管理出了問題,那么大明對朝鮮的控制將會被遭到朝鮮百姓的推翻。

  在李適的支持下,朝鮮王李倧倒是只能無奈的交出了軍政大權,過混吃等死的日子去了。趙彥接管軍政大權之后,隨即按照朱由校對他的吩咐,對朝鮮進行了一次利益大洗牌。

  這次利益洗牌,最大的得利者,無非就大明皇家商行,以及朝鮮大將軍李適。

  以反腐、改革為名,朝鮮權貴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遭到了慘重的打擊。那些權貴在被征收高額的稅收下,不得不吐出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不是被普通朝鮮農民獲得,就是被大明皇家商行以及李適獲得。

  李適是此次改革的保鏢,哪里有權貴反抗,就火速展開鎮壓,所以改革所造成的利益洗牌有他的一份紅利。

  另外對權貴以及高收入群體的稅收,也是一個接一個,簡直就是敲骨吸髓一般。另外還完善了朝鮮的關稅、商稅等等。

  朝鮮百姓也在此次改革中,獲得了很大的好處。首先是土地上他們獲得了一些,雖然都是一些山區、丘陵地區的。但是他們同樣還獲得了各種賑濟,同樣獲得了很多就業崗位。

  趙彥總督朝鮮后沒過多久,就從大明采購了大批糧食對朝鮮百姓進行賑濟、救助,然而用的錢可不是大明的,而是朝鮮的。

  朝鮮顯然沒那么多錢,這筆錢是朝鮮從皇家銀行貸款得到的,年利率達到10,同時只拿到了70的貸款金額。

  然后這筆錢除了用于賑濟朝鮮受災百姓,以及救助一些活不下去的朝鮮低收入群體。還對朝鮮的道路等設施進行了建設,為朝鮮百姓提供了就業。

  趙彥對朝鮮的改革,看上去一心為了朝鮮百姓,十分公正。但實際上,卻是暗藏著剝削朝鮮的財政貸款。

  這種財政貸款,表面上看上去只有10的利率,也不算是很高。可是拿到的錢,只有70,剩下的30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但是公開出來的東西,朝鮮民眾只知道利率是10。

  這種手段,實際上就是后世近代列強剝削弱小國家的金融手段,利率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優惠,但是實際給你的錢卻是比表面上要少上一截,實際上和高利率沒有太大的區別。

  朝鮮的關稅建立,自然不是為了阻止大明的商品進入朝鮮。而是禁止大明的民間商人或者其他國家的商品進入朝鮮市場。而皇家資本向朝鮮出口的商品,卻是不用考慮關稅高低,因為不管朝鮮關稅高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照樣交了這筆關稅,同樣也能從貸款利息中弄回來。無非就是左手換右手的把戲。

  當然皇家資本也不是粗暴的對朝鮮進行壓榨,而是先貸款給朝鮮,讓朝鮮把蛋糕做大,然后在朝鮮百姓可以忍受的限度上進行壓榨。

  朝鮮王李倧自然是不甘心,但是李適卻是成為了皇家資本壓榨朝鮮的合伙人,了部分紅利。李適投靠大明,地位有了,財富也有了,為皇家資本做事也更加賣命了。被大明冊封為朝鮮大將軍后,朝鮮軍權也逐步被李適抓在手上。朝鮮王李倧,已經變成了一個傀儡。

  只不過李倧也有一部分利益,那就是朝鮮每年稅收的5撥給他花銷,當成吉祥物養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