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55 只緣身在此山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方同志,還有多久?”

  天氣確實太熱了,加上眾人擠在一團。

  所以盡管空調拼命往外送著冷風,但是沉悶的車廂里,夾雜著汗液的體味已然有些刺鼻。

  倘若不是車窗已經被推開,絲絲涼風透進車里換氣的話,恐怕早就有人忍不住要罵娘了。

  尤其是幾位女同志,臉色明顯都有些不大好。

  “領導,應該快了。”

  “穿過前面那片松樹林,就是壩頭的石廟村了。”

  “石廟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剛剛劃歸并入到白鶴這邊的。”

  說話間,車隊已經掠過拐彎的一處窄道,一頭扎進了一大片松樹林的陰影里,車內眾人頓時就覺得一下涼爽了起來。

  其實眾人并不知道,這片松樹林是壩頭鄉最外圍的一層綠化帶。

  林區橫向覆蓋的面積比較大,幾乎包圍了壩頭鄉外圍的整段邊界。

  不過林區的寬度不大,因為是外層的綠化林區,所以當初規劃的時候,也就僅僅種了幾十排樹苗。

  車子里,駛過一座石橋后,眼前的地勢陡然增高了不少。

  隨即卻是沖向下坡的拐彎。

  下破后,松林陰影前方的大拐彎處,一片亮光透射下來。

  樹梢之間,掛在天際的那一抹蔚藍色,藍得透徹,靜如湖水一般。

  車子唰地駛過陰影,頓時便猶如進入了一片嶄新的世界。

  車內的眾人一時間很難用言語形容,這到底是一處怎樣的天地。

  但是眼里的視野缺隨著車子駛出松林后突然變得極為開闊起來。

  前方的巨大橫幅上飄蕩著一排碩大的氫氣球,垂掛著的紅色橫條字大如斗、清晰可見。

  “白鶴村歡迎您!”

  “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家園!”

  “讓勞動致富成為我們最響亮的口號!”

  “大力推進農村改制,創新產業發展方式!”

  “團結一致,積極進取,建設新農村!”

  鮮紅的色澤,明黃的字跡,簡短的話語卻字字鏗鏘有力。

  老實說,如果不是知道壩頭這邊的情況,其實眾人很難想象,到底是一股什么樣的力量,能夠讓這片掩蓋在松樹林后的黃土地煥發出如此鮮明的色彩。

  這股精神,積極、向上、陽光、明媚。

  不光是黃鉞成,車內眾人人都是心底突然一驚,緊接著就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半蹲著趴在車窗上朝外看。

  “黃領導,您看要不要停下來看看?”

  汪華是女同志,心還是比較細的,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嗯,讓他們停車吧,下去看看!”

  開車的師傅得了招呼,立馬在路邊訓了一處還算是開闊的空地把車緩緩停穩。

  隨即一行人在車門打開后就徑直走出車門,一陣熱浪猛地迎面撲來覆蓋住全身,身上立馬就開始出汗。

  但是即使如此。

  眾人的注意力卻完全被吸引到了遠處。

  耳側,清晰可聞的鋼筋切割聲,攪拌機的轟鳴聲,還是氣壓棒的震動聲。

  高音喇叭中時不時就傳出喊聲,各種聲音都充塞在這片天地里,交織在一起。

  這里的畫面并不唯美,但是卻令人難以置信。

  經過那么多貧瘠之后,這片土地上竟然能夠看到這樣一幅即使是宜城都不多見的火熱景象。

  “小吳,你過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黃鉞成卻是想起來吳飛來調查過數次,應該是清楚這邊情況的。

  “各位領導,這里就是半年前剛剛并入白鶴的石廟了。”

  “那邊施工的是一個大水庫,因為這一帶比較干旱,所以白鶴村打算在這里興建一個水庫用于蓄水調節水利,水庫那邊過去就是白沙河。”

  “這一塊的話應該是石廟村的村改社區工程,各位領導,往遠處看那邊,是不是能看到幾棟高樓,那邊是原來的壩頭鄉街,也就是現在新修的白鶴大道,是白鶴村規劃的兩個商業中心之一,可一點也不比我們宜城的商業步行街差,要我看還更好一點。”

  雖然眾人對吳飛的話表示懷疑,但是也沒有當面問出來,畢竟黃鉞成在場,影響并不好。

  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還是被眼前的一切所震驚了,甚至有些呆住。

  很難相信,這真的只是一個村而不是一個市級的建設工程嗎?

  一臉唏噓地上了車后,車子再次啟動沿著公路往前走。

  從這一段開始,原本破舊的公路已經變成了嶄新的六車道水泥公路。

  灰白色的公路線平整結實,雖然還有一側正在緊張地施工建造圍欄和綠化帶,但是看得出來路面基本上已經成型了。

  一路從石廟穿過駛入壩頭,公路兩旁的人流也漸漸多起來,吳飛自然也在車里做起了講解工作。

  “年初的時候白鶴村和省里來的專家測繪小組進行了規劃。”

  “因為這一片的土質比較特殊,將來會建設一個特殊品種的花卉培育園區。”

  “這邊大棚已經搭建好了,你們看,還有前面的那一片,一直延伸到白沙河那邊,將來會在這里建一個物流集散中心……”

  吳飛的話就像六月的涼風吹進了黃鉞成的心坎里,滿身的疲憊都漸漸消散,雙眸中漸漸綻放出一種激動的神采。

  白鶴村!

  真是了不起!

  然而,主導了這一切的張文林,更是了不起!

  在全國一盤棋,如今各地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制的大時代,

  不過巴掌大一塊地方,竟然鬧出了這么大的動靜,可想而知,他內心究竟到底有多大的震撼。

  恍惚間,當初的三年之約,如今竟都已經從紙上變成了現實。

  不得不令人驚嘆不已!

  越行越近,在穿過一片正在拆遷的民房,也就是原來的老式村落之后,眼前的視野再次開闊起來。

  一棟棟整齊劃一、還在建設當中的三層小別墅矗立眼前。

  透過車窗,放眼望去,這樣的小洋樓后面起碼還有數百上千棟之多,幾乎上每家每戶的地基上都有人在忙碌。

  水泥道路筆直如同尺量出來的一般,間距分明。

  路旁栽下的樹苗雖然顯得有些清瘦,但是眾人都相信,只要給這些樹苗一個四季,那將來肯定是一片綠蔭。

  這還是一個村么!

  如果白鶴村每一處都是這樣的話,別說是市里,恐怕就是全省的大部分地方都比不上了!

  進入白鶴大道后,場面立即亂了很多,到處都是施工的人,路面被開挖得坑坑洼洼,但是迎面走來走去的人都是笑臉開懷。

  十幾棟十來層高的樓面正在開建,各種機器的聲音嘈雜喧囂,但是這一切都不如街道盡頭,那綠樹成蔭,兩人合抱粗的梧桐樹來的震撼。

  白鶴大道是張晨花費巨資想要打造的一張白鶴名片,街道完全用方塊的青石板砌出來,寬達兒二十余米。

  四百八十八米長的白鶴大道兩邊載滿了從各處運過來的梧桐樹木,的確很壯觀。

  現在街道兩旁在建的商鋪都是白湖灣集團的資產,剛剛開建的時候,其實有一大半都已經賣出去了。

  不要以為白鶴村不宣傳就沒人知道,其實百城的許多商戶早就已經瞄準了這一塊飛速發展的處女地,連周邊的幾個縣城和市里都有人來買商鋪。

  白鶴大道周邊是三縱兩橫的公路網,兩邊都是商區的建筑,最外圍就是原來壩頭鄉周邊集聚的幾個村的新社區,光是這一片,起碼就要居住超過三萬余人,還不包括沒有預算進來的外來人口。

  在本地人的小別墅外圍,有幾塊住宅地已經圈起來,將來可能會用來建高層住宅。

  此時在原壩頭鄉鄉議院,也就是白鶴大道一號大院外面,已經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粗略看過去起碼有百十來人的樣子。

  遠遠地看到車隊駛了過來,胡德平一馬當先就迎了上去,但是在胡德平身后,跟著的并不是鄉議院的其他領導,而是白鶴村的現任村長張文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