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53 令人震驚的成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市議院辦公室。

  看著茶杯里已經泡不出多少茶汁的黃尖兒,秘書小劉暗自有些心驚。

  這已經是給黃領導換的第三次茶葉了。

  “黃領導,要不我給您再換一次吧?”

  “呃?!!”

  黃鉞成過了半響才猛然一驚,卻是手中的材料看得沉進去了,沒察覺到秘書小劉在換茶水。

  “要不我給您再換一次?”

  小劉又說了一句。

  黃鉞成擺了擺手。

  “不用了,事不過三嘛,我也快看完了。

  小劉你去讓辦公室重新安排一下我的行程,明天早上我們一早就去百城調研。

  另外,你去擬個通知,發到下面百城縣,還有壩頭鄉和議院,然后通知在家的市議院議員今天下午三點在市議院辦公室開會,通知交通局、林業局這些部門的領導同志列席會議。

  這樣吧,小劉,你再擬個函,請宜賓師范大學的李金城教授和王躍(yao,第四聲)明教授一塊來參加會議。要客氣一些!”

  吩咐完這些東西,秘書小劉一一都記在工作本上馬上就出去辦了,退出去的時候看了一眼在辦公室沙發上似乎在打瞌睡的吳飛,心里又是一驚。

  其實這倒怪不得吳飛,一連五天下來,在壩頭鄉應該說是白鶴村私下走訪,中間甚至沒有停歇過。

  白天要進行資料收集,晚上要進行整理匯編歸類,他哪里有多少時間睡覺,今早一早趕回市里,剛下車出了車站就直奔市議院辦公室來了,剛才趁著黃鉞成看材料那會兒其實就支撐不住了。

  黃鉞成花了兩個多小時,總算是把這些資料認認真真一字一句也不曾遺漏地看完了。

  “小吳你這次辛苦了,這次的材料做得很詳實,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明天早上7點前趕到市議院來,這次去白鶴調研你跟我一起去。有沒有問題?”

  “跟黃領導下去調研,我就是樂都來不及,哪能有問題呢,請您放心,明天我準時來報道!”

  臨走吳飛還賣了個萌,看得黃鉞成很是滿意。

  吳飛這幾年來他也算是考察了好幾次,關于白鶴村的材料幾乎每年胡德平送來一份的同時,黃鉞成還會讓吳飛下去弄一份,三年下來,這小子辦事也沒出過差錯,雖然人有些輕佻,但是黃鉞成還是比較滿意的。

  三年下來,手頭上這已經是黃鉞成第四次看到白鶴村的資料了。

  說是三年臥薪嘗膽也不為過。

  當初省里張曉波大領導說的那些話如今依然猶在耳邊,盡管那場措手不及的洪水讓張曉波差一點就失去了政治前途。

  但是黃鉞成很清楚,如果他手上的第四份資料屬實,那么白鶴村就必然會成為張曉波從南江省再次爬起來的政治資本。

  這份資料在黃鉞成看完的那一瞬間,陡然就變得重如千鈞一般,根據以往的資料來看,盡管他早就猜到了經過三年的發展,白鶴村這一次肯定會給自己一個驚喜。但是黃鉞成仍然低估了白鶴村這個偏居南江省西南部,即使前期合并結束如今人口也不過將近9萬多10萬不到的一隅之地。

  解開資料的封面,第一頁引入眼簾的赫然就是白鶴村的總體規劃。

  從吳飛拍下來的圖片上看得出來,這應該是白鶴村的展板上公布的內容。

  也就是說這分文件已經得到了白鶴村村委的正式簽發,至少是經過白鶴村村委通過的。

  以張文林做事的嚴謹風格來看的話,這些目標的確定那應該就是都能夠實現的。

  但是即使如此,黃鉞成還是看的有些心驚肉跳,不僅僅是因為目標定得太高了,而是這些目標后面的項目進度已經讓黃鉞成看到了目標實現的可能。

  一旦這些目標實現的話,黃鉞成很難想象出現在白鶴村到底變成了什么模樣。

  白鶴村的目標是在總人口達到9萬7千的數字,同時人均收入要超過兩萬。

  正式建成連接全村所有社區的村村通公路網,更新電路設施和電路網,連通全村的地下排水系統和澆灌系統。

  全村綠化面積實現百分之六十的基礎線。

  除此之外,要完成聯合新村新并入部分的土地規劃和社區規劃,實現產業培訓與開發。

  要確保所有適齡兒童準時就學,所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必須得到村委提供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

  截止目前。

  到6月底,白鶴村已經完成了將近兩個億的投資額,啟動了包括隊改社區建設、排水系統建設、公路網建設、白鶴商業大道建設以及張灣環湖網絡城市建設和花卉實驗基地建設在內的大型工程項目,目前外來的施工和技術人員數量已經超過了四萬。

  目前白鶴村境內已經擁有以白湖灣集團旗下的各大企業為代表、注冊資本在百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總計兩百六十余家。

  其中一部分是白湖灣集團投資的小微型企業,一部分是白鶴投資公司進行投資扶持起來的下游企業。

  僅僅是貨運和客運公司到目前為止經過資格認證發牌的都已經達到了一十五家,具備經營執照的注冊個體商戶也從三年前的不到三十家膨脹到了三百多家。

  白湖灣服飾年初投資五百萬在白鶴村開辟的創新工業園開設了服裝加工基地;白湖灣烤魚餐廳在白鶴村已經開設了三家分店;白湖灣連鎖超市白鶴分店在國慶當天也準備開業了。

  現在的白鶴村,早已經不復當年遍地泥土,塵土飛揚的模樣,黃鉞成從手中的材料上,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座正在飛速崛起的新城。

  放下材料。

  黃鉞成深舒了一口氣。

  這才拿起了桌上的紅色話筒。

  南江省省議院大樓。

  張曉波最近有些焦頭爛額。

  去年的那場洪水讓南江省損失慘重,沿江大部分區域的經濟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恢復,雖然國家沒有明確指出南江省的責任,而是把處理的權限交給南江省議院,但是那一大批落馬的高官可不是看熱鬧的。

  南江省段的防洪防汛最大的問題所幸不是出在工程質量上面,而是一個預防不到位的責任,否則即使是國家不會采取強制措施,恐怕他的責任也少不了。

  現在的南江省,在中部省份經濟改制的角逐中,已經漸漸處于下風,省議院的壓力陡增,這一次洪災的突襲,更是徹底點燃了這個火藥桶。

  現在南江省急需找到一個突破口去帶動全省經濟活躍起來,否則整個大局都有如一潭死水,根本就無法動彈。

  “你好,我是張曉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