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81章 交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帥,要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折從阮語重心長的告誡李中易,不要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上犯傻。

  李中易淡淡的一笑,反問折從阮:“老令公,草原上一直是以強者為尊,是吧?”

  折從阮點點頭,他十分認同李中易的這個論斷,說一千道一萬,不管是廟堂還是江湖,講究的都是實力為王!

  李中易見折從阮贊同了他的觀點,于是笑著說:“只要不給魚類之間火并的機會,讓這些蠻族將領始終處于小魚的狀態,何患之有?再說了,一旦小魚要長成中魚,直接納入到漢軍的序列之中,必可一勞永逸。”

  折從阮仔細的砸摸了一番李中易話里的深意,眼前不由猛的一亮,李中易的見解,恰好擊中了草原民族彼此征戰,不斷壯大的軟肋。

  按照折從阮的理解,李中易的搞法其實就是分而治之,不使任意一個草原蠻族壯大到威脅漢軍的程度。

  “哈哈,李帥的看法實在是高屋建瓴,老夫佩服之極!”折從阮倒也是十分爽快之人,對于不如人的地方,卻也沒有諱疾忌醫。

  李中易暗暗點頭,折從阮雖然出身于黨項族折掘家,可是,經年累月的漢化過程,已經使這位折老令公完全以漢族一員自居,漢化得異常之徹底。

  “李帥,不知此戰拿下夏州之后,有何打算?”折從阮本不想問得這么白,可是,兩天的行軍以及扎營,讓他對李家軍有了全新的認識。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折御寇介紹的一點沒錯,靈州軍不愧是西北首屈一指的強軍!

  人貴自知,就算是折從阮一向引以為傲的府州折家軍,至少在行軍速度和行軍紀律方面,遠遠不及靈州軍。

  府州軍的練兵方式,靠的不是嚴酷到極點的軍紀。而是在戰場上消耗掉一批新兵之后,從血腥中成長起來的一支精銳。

  殘酷的實戰,固然可以培養出精銳的府州軍,可是。有得必有失,嚴重的缺陷是,人口,尤其是適齡的壯丁消耗太大。

  折從阮越琢磨,越覺得李中易練兵方式的可怕。靠著嚴酷的軍紀,把原本是土農民的士兵訓練成令行禁止的精兵,無論是成本還是效率,都高得驚人。

  折從阮好半晌沒有說話,李中易悄然站起身子,緩步走到帳外。新軍事理論的變革對于習慣了老方法作戰的名將來說,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開飯的時候,李中易一如往常的捧著一只大碗,混在牙兵營的官兵堆里,排隊盛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等折從阮也從大帳里走出來的時候。卻見李中易蹲在地上,將手里的冷烙餅,耐心的掰碎,泡進羊肉湯內。

  “滋!”折從阮情不自禁的狠吸了一口寒氣,這是個啥子搞法,看不懂啊?

  推食解衣,說易行難。李中易就這么蹲著,旁邊的官兵們并無異樣的神態和情緒,由此可見,李中易并不是故意為之。而是平日里一直如此。

  折從阮認識到這一點之后,對李中易看法,立時有了天翻地覆的感受:和將士們同甘共苦的一軍之帥,前途可以限量么?

  眼珠子猛地一轉。折從阮不顧馬五哥那反對的眼神,也排隊走到火夫的面前,盛了一碗熱湯,抓過兩張薄薄的冷烙餅,和李中易蹲了個并排。

  李云瀟一直暗中監視著折從阮的一舉一動,他見折從阮并無任何異常的舉止。于是悄悄的舉起右手,裝作抓耳朵的模樣,沖隱蔽在暗中的神弩手發出了不許妄動的暗號。

  李中易將手里的薄餅全部掰碎,扔進了大碗里,扭頭一看,卻見折從阮居然也和他一樣,捧著一只大海碗,正在掰餅。

  不愧是雄霸府州的一代人杰,李中易按捺住心中的訝異,笑著對折從阮說:“折公,這羊肉白菘湯泡餅,配上閹蘿卜條佐餐,乃是行軍之中的美味。”

  折從阮和李中易對視了一眼,露出會心的笑容,說:“大軍出征的路途越是遙遠,苦日子就越在后頭啊!”

  李中易點著頭說:“是啊,幸好我軍除了風干的牛羊肉之外,還帶了不少的活羊,一路走,一路吃,等拿下夏州統萬城,將士們再好好的打打牙祭。”

  折從阮始終想不太明白,李中易為何對于拿下夏州,有這超乎尋常的信心呢?

  別說是堅不可摧的統萬城,就算是防御力弱不少的府州城,被拓拔家和晉陽軍圍攻了幾十年,至今依然平安無事,屹立不倒呢。

  李中易故意忽略掉折從阮那疑惑的眼神,笑道:“不瞞折公,我原本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材料,不過是因緣際會,被迫掌軍一方罷了。不會打仗怎么辦呢?為了好好的活下去,同時不被兒郎們的家人戳脊梁骨,所以,下官一直秉承持重用兵的原則。打不過就跑,也沒啥好丟人的,只要主力尚存,來日方長方長嘛,您說是不是這么個理呀?”

  折從阮一陣無語,感覺到腦袋很疼,他還真就有些看不透,李中易這小子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在折從阮的印象之中,別說李中易這種身份的邊軍大帥,就算是一般的營指揮一級的將領,都不可能說出李中易這種沒出息的話來。

  可是,李中易偏偏將他的一番“歪理”,堂而皇之的擺到了折從阮的面前,讓這位折老令公頭疼不已。

  見折從阮只是盯著大湯碗里的泡餅,沒有吱聲,李中易忽然嘆了口氣,說:“不瞞折公,下官一直覺得,與其和兒郎們說一千種道理,都不如和大家一口大鍋里邊攪馬勺,這才是可以長久活命之道!”

  說這話的時候,李中易的腦子不由自主的浮上了四個字:官兵平等!

  從古到今的名將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愛兵如子!

  將帥愛兵如子,兵子替帥父沖鋒陷陣的古老邏輯,身為宿將的折從阮心里自然明白。

  只是,李中易提及的觀點,似乎比愛兵如子,又更加深入了一層。

  折從阮雖然一時還想不太明白,但是,他隱約感覺到,李中易和兒郎們打得火熱的事實,似乎代表了一個嶄新的統軍趨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