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5章 游擊怪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有道理,繼續說,繼續說。”李中易見這左子光分析的井井有條,合情合理,興致越發高漲。

  “在這八百里秦川之中,我鄉軍即使偷襲敵軍糧道失敗,只要時刻保持著警惕,不掉進敵軍的埋伏之中,大可從容轉進后撤。”左子光得到了李中易的鼓勵之后,解釋得越發詳細。

  左子光又說:“若要偷襲敵軍糧道,有兩點可慮,一是我軍的糧草和軍器的補給,畢竟一場大戰下來,輜重消耗極大;二是究竟應該偷襲敵軍的那段糧道?”

  “嗯,你考慮得很周到,不知道有何妙策?”李中易仔細地咀嚼了一番左子光的分析,這發現問題其實并不難,關鍵是如何解決呢?

  “回香帥,卑職的祖上本是河南道的密州(今山東蓬萊市)漁民,由于戰亂,被抓去當兵,后來流落到了河池,并定居于此。”左子光解釋說,“卑職祖上駕船出海捕魚的時候,會帶上祖傳的一種煎餅充饑。那煎餅烙得很薄,抹上鹽水晾干后,冬日可保三個月不壞,夏日也可存放二十余天,只是吃起來比較費勁一些。”

  “好。”李中易聽到這里,不禁喜形于色,大聲叫好。

  他被李廷圭那個老貨給逼到了墻角,出兵作戰,撈點軍功,將功折罪,已經勢在必行。

  可是,穿行在山林之中,李中易最擔心的就是士兵們的吃飯問題。

  至于軍器的消耗問題,按照郭懷的計算,一場戰斗下來,限于體力的因素,絕大部分弓弩手在半個時辰以內,頂多射擊十二次,而他們腰間的箭囊里,足有五十支箭。

  到時候,只需要讓民夫們,多攜帶一些軍器、雜糧和煎餅,也就足夠了。

  李中易的鄉軍里邊,熟悉周邊山區地形的獵人,大有人在。如今,人和與地利都有了,下一步就看天時了。

  “你以前好象是個火長?”李中易忽然想起了左子光的來歷。

  在河池城內反細作的時候,有個火長提出了非常有實操性的合理化建議。李中易因為當時事忙,只是吩咐郭懷提拔那個火長當了隊正,并沒有親自予以接見。

  “多謝香帥提拔之恩,卑職永世難忘。‘左子光肅容行禮,真誠的感激李中易的知遇大恩。

  既然出兵的兩大障礙,全都予以解決,李中易召集來眾將,商量了整整一夜。

  最終,李中易決定,從大寨一路北行,繞過趙匡胤可能在半道設下的埋伏,直接去偷襲張永德統帥的周軍主力南下部隊的輜重營。

  鄉軍兵力太少,李中易不可能,也不敢去和周軍精銳主力部隊硬拼。為今之計,走投無路的李中易只能拼了,看看能不能趁張永德大勝之后的麻痹大意,抽冷子撈一票軍功了。

  盡管希望很渺茫,但是,李中易也只能咬緊牙關,豁出去了。

  老爹、老娘以及瓶兒,這一大家子都在孟昶的眼皮子底下,李中易現在逃走了,全家老小就都完蛋了。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因為是冬天,陽光不足,晾曬煎餅的速度很慢,李中易想了個辦法,在營房里壘起熱坑,用柴火加溫,以便快速的烘干煎餅。

  三天后,一切準備妥當,李中易帶領著鄉軍官兵,趁著茫茫的夜色,偃旗息鼓的踏上了危險的征途。

  孟仁毅雖然暗中塞了一副絕秘軍用地圖給李中易,可是,這幅既沒有等高線,又沒有沿途實際地形的所謂軍用圖,在這八百里大秦川之中,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如果不是有熟悉地形的鄉軍獵人帶路,鄉軍大部隊肯定要在茫茫大山之中迷路。

  晝夜行軍,趕了五天的山路,李中易終于抵達從鳳州到河池的主干道——金牛道附近。

  路上,越是接近金牛道,李中易的心情就越沉重。根據沿途抓獲的蜀軍敗兵供述,張永德率領的周軍主力部隊,正在浩浩蕩蕩的南下,直撲河池城。

  但是,一路之上,李中易沒有趙匡胤所部的絲毫消息。他不得不提高警惕,把斥候隊撒出去很遠,以免中了趙老二的埋伏。

  為了提防趙老二的突然襲擊,李中易決定發揮所長,改為晝伏夜行。

  白天宿營時,嚴禁煙火。晚上必須燒熱湯熱水暖胃的時候,李中易吩咐火夫,干脆把大鐵鍋架到帳篷內,摸黑熬湯,以免驚動了趙匡胤撒出來的斥候。

  等柴火徹底熄滅之后,再打開帳門,散去煙氣后,鄉軍士兵們再回去睡覺。

  這些天來,李中易始終有種預感,趙匡胤一直悄悄的躲在暗處,想要吞噬的目標正是他李某人。

  一旦李中易被趙匡胤給抓到了手,那么主客之勢,立即發生驚人的變化。李中易先前仗義放回人質的義舉,將被徹底抵消,化為過眼云煙。

  如果李中易變成了戰俘,趙老二此前所做的承諾,他今后還敢再提么?

  老子一定要干一票大的,李中易暗暗下定決心。

  隊伍里的本地獵人多,就是有好處,好幾次斥候遭遇戰后,李中易都順利地逃脫了趙匡胤為他布下的天羅地網。

  不過,李中易雖然逃過了幾次劫難,他的戰術目標卻也暴露在了趙匡胤的面前。

  目前,擋在趙匡胤面前的最大的敵人,不是李中易的鄉軍,而是他的部下們絕大部分都有夜盲癥。

  好幾次,眼看著就要咬住李中易的尾巴,可是,一到天黑,狡猾的李中易就再次溜得不見蹤影。

  經過幾次追逐之后,李中易也漸漸有了經驗。行軍途中,他忽然想到了***四渡赤水,騙過了貴軍和川軍的往事。

  最后一次甩掉趙匡胤的追兵之后,李中易指揮鄉軍果斷離開金牛道附近,轉而向北,直奔鳳州。

  到了鳳州附近,李中易潛伏了兩天,最后終于找到了好機會,襲擊了周軍的大隊輜重營。

  等周軍大部隊趕到的時候,李中易早就帶著鄉軍逃出很遠。

  接下來,李中易繞著漫長的糧道,和周軍玩了一場精彩的捉迷藏大戰。

  敵進我退,敵疲我擾,敵少就打,撈一票就走,絕不拖泥帶水,這就是李中易的游擊策略。

  和周軍在平原野戰,李中易還沒那個膽子。可是,在大山溝里繞圈,找準機會就啃上一大口,他的表現倒是可圈可點。

  以至于,別說張永德了,就連周主柴榮都已經知道了他的名號。

  李中易事后才得知,柴榮不僅記下了他的名字,并且用朱筆親手寫在了臥室的屏風之上。

  河池城內盤踞了蜀軍兩萬多兵馬,輜重糧草不計其數,還有一兩萬青壯男子可以補充守城的兵力,張永德一連猛攻了半個月,有幾次差一點就成功了,但是還是被擋了下來。

  如果,糧草軍器可以及時的補充上來,張永德還是有信心拿下河池城的。

  只可惜,有李中易這個游擊怪胎的存在,周軍糧道面臨著極大的威脅,張永德的周軍大營里面,漸漸的開始糧草不濟。

  最終在冬日里的第一場雪降臨的時候,張永德被迫撤軍,返回鳳州過冬。

  李中易的小日子,卻過得很滋潤,除了每天都需要轉移宿營地,防備趙匡胤偷襲之外,沒有遇見什么大的麻煩。

  冬雪降下的時候,李中易的鄉軍早早的就換上了厚實的冬裝,以及軍官才有資格穿的軍靴,保暖根本就不成個問題。

  嘿嘿,這些好東西都是周軍輜重營,這些“運輸大隊長”免費提供的。李中易不過是趁夜,偷襲了他們的宿營地,帶兵搶了一把罷了。

  偷襲的過程中,李中易注意到一個現象,在晚間,只要鄉軍用簡易拋火機,以及火箭點燃了周軍的大營,周軍官兵就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從而被他白撿便宜。

  發覺周軍大隊人馬北撤后,李中易并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帶著鄉軍貓在山溝溝里,躲了十天,這才帶著隊伍向東北方向撤退,打算從興元府那邊撤回到河池。

  誰曾想,半道還是碰上了正在搜索他的趙匡胤,把李中易驚出一身冷汗。

  這個趙老二簡直是太執著了!

  幸運的是,李中易非常怕死,一直高度重視斥候兵的偵察活動,不然的話,肯定會被趙老二給包了“餃子”。

  “多謝趙郎相送,多謝趙郎相送……”趁著夜色上路的李中易,聯想到三氣周瑜的劇情,突起惡作劇之心,吩咐鄉軍兄弟們,大聲呼喊著玩笑話。

  因天色已經全黑,被迫停止追擊的趙匡胤,望著黑漆漆的茫茫大山,苦笑著說:“李無咎啊,李無咎,某家費盡心機,竟然還是擒不住你。你呀,何不干脆改名為李狐貍,或是李妖孽呢?”

  趁夜逃脫后,李中易再不敢大意,小心翼翼的繞了更大的一個圈,這才順利的返回了河池城。

  “兄弟,可想死老子了。要不是你,我們這些人就都完了。”孟仁毅得知消息后,異常興奮的快馬加鞭沖到城門口,將李中易緊緊地抱在了懷中,死活不肯再撒手。

  李中易咧嘴一笑,說:“老子的命硬,一時還死不了,哈哈。”兄弟倆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你捶我一拳,我拍你一掌,鬧得不可開交。

  好一陣寒暄之后,李中易和孟仁毅并肩回了帥府。

  “卑職李中易,向李帥交令。”李中易再次站到李廷圭面前的時候,底氣十足。

  遠的且不說,三千多顆周軍的首級,可是實打實的軍功。

  再加上,李中易帶著一群土農民,嚴重破壞了周軍的補給線,直接導致張永德攻擊河池失敗,怎么看,都是奇功一件。

  坐在帥案后的李廷圭,一張黑臉更是黑成了苦瓜,好半晌,才冷冷地說:“李大郎,你的運氣真好啊。”

  堂下的李中易心里暗暗好笑,他心說,老子出生入死,領著區區兩千多的土民兵,輾轉作戰數千里。偷襲周軍的輜重隊幾十次,后邊還有趙老二的圍追堵截,僅僅靠著運氣,老子就活得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