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六章 蒼天雄鷹 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經過初步計算,戰斗機性能高的讓大家無法想象。除了前面的數據外,整體飛機,因為采用了新的材料,空載重量10噸,最大起飛安全重量40噸,極限重量設計60噸。

  兩臺電漿發動機能夠提供40噸推力,幾乎相當于傳統發動機20多倍能力。這還是因為初步生產,所有的數據都是中等配置。但是全力推進的話,理論上可以在9秒鐘突破音障,50秒鐘突破五倍音速,2分鐘突破10倍音速!而飛機在機動的時候,甚至可以瞬間產生超過十倍重力的過載,普通人難以承受。

  但是這樣的全功率,戰斗機只能飛行30分鐘!可憐的數據,剛剛起飛就要降落!而要是有掛載的話……

  簡直是30多年前的手機,功能強大的沒話說,續航能力差的一塌糊涂!更別說了,因為設計倉促,戰斗機最多只能發揮出發動機三成的能力。但是,就算是試驗機,也是性能出眾。

  三十分鐘,足夠飛行6萬公里!那個——地球直徑1.27萬公里多一些,赤道周長4萬公里多一些。好么,半個小時可以圍繞地球飛一個半圈了。但是戰斗機不能這樣算,要考慮太多的問題,滯空時間太少,意義不大。尤其是,這款戰斗機因為不使用燃料,用壓縮空氣就行,大氣層內飛行,理論上只要電量充足,可以永不停歇。

  另外,最低速度飛行,可以在天空保持三個小時的滯空時間,能量整體利用效率可達到80——在燃料飛機還在沖擊熱效率60的極限的時候,電能飛機效率,起步就是80,后期有望優化到90以上。

  除此之外,飛龍戰斗機的戰斗系統只有一個——電磁導軌炮!沒有導彈、沒有各種所謂的航空機槍之類的。就只有一種,電磁導軌炮!當然,電磁導軌炮也有好幾種,這上面采用了三種。

  第一種,類似于普通的步槍長度,8支,每個機翼各三個,機艙下方兩個,基本上可以實現全方位調整。長度三米,劇烈戰斗中,單槍一秒鐘可以投射3顆一厘米大小的前后梭型彈丸,出口速度2000米/秒。

  第二種,長度6米,三支,機翼和機艙上方各一個,可以全方位調整,單槍一秒鐘最大極限兩次,彈丸重量一公斤,出口速度3000米,有效射程10公里。基本上,可以摧毀小型艦艇。

  第三種,張敬元看了都有些恐懼,這簡直應該用星際武器來形容了。

  與平常的導軌炮不同,它不是兩根導軌,而是三根導軌,中間可以拋射一厘米以上十厘米以下的所有彈丸,最佳彈丸為7厘米粗細,30厘米長度的貧鈾彈,重量超過100斤,出口速度可達到恐怖的10千米,有效射程大氣層內500公里(近地軌道高度近似350公里),太空距離——無限遠!一顆這樣的彈丸,如果瞬間擊中地面,基本上相當于一顆小當量核彈的爆炸力量。不過力量大,限制也大,位置只能是固定的。

  張敬元沒有見過這種軌道炮發射的情況。據說彈丸在出口的瞬間,就已經處于紅熱狀態;而如果用鐵做彈丸,出口的瞬間,就會化為一種恐怖的離子態粒子流,在高溫和高電壓電離下,基本上相當于一種另類的激光炮。地球上,沒有任何的武器可以阻擋!

  而這樣的技術,現在只有華夏美國俄國德國英國五個國家掌握。這是一種超出了核威脅的武器——隨時可以動用!而且,500公里的有效距離,完全可以從太空打擊地面上的任何位置。根本就是一顆小型的隕石了。

  因此,如果不是這臺戰斗機是試驗機,這里的專家們都想為飛機安裝6塊蓄電池了。

  “組裝完畢!”在張敬元發呆的時候,飛機已經被飛快的組裝完畢,有了半智能化機器人服務,極為迅速。

  飛機看上去,外表光滑,就像是一把飛刀,沒有任何武器的掛載點,實際上將來也不會有。電磁導軌炮,就是它所有的進攻手段。它的目標只有一個——斬首!

  整體是銀灰色偏暗,因為所有的結構,包括零部件,幾乎都是用張敬元的新材料制作的。只是造價——讓簽字的國家主席都嘴角抽搐!一塊電池造價10億——這僅僅是造價,還不算別的。飛機除了電池外,別的部位重量約5噸,其中稀有金屬含量超過1噸——價值超過300億元!這還不算材料加工過程中的損失。尤其是發動機葉片加工過程中,采用了最奢侈的電離子腐蝕技術,簡直是用黃金在堆砌技術。

  一架戰斗機整體價值,超過了同等重量的黃金,也許也超過了同等重量的鉑金!

  “燒錢啊!”這是所有的專家的話!連花錢大手大腳的專家都這樣說了,可想而知它的造價了。一臺真正的盡了國家全力的精髓!

  “首先進行風洞試驗……”這樣的機會,國家主席親自來巡查。現場,還有別的國家領導。

  “報告,風洞試驗數據……”主席旁邊,張敬元非常幸運的站在旁邊,讓所有人羨慕嫉妒恨,旁邊一個科學家在不斷的匯報數據。

  “造價超過了現在服役的所有戰斗機,當然,戰斗力也超過了所有的戰斗機總和!”這是主席聽了以后,一句感慨。僅僅從數據方面,幾乎全都是現在服役的最強戰斗機的十倍!

  在戰斗機領域,十倍的整體差距,已經不能說是同一個層次的產品了。如果說數據有些差別,大家回說這是新一代戰斗機,是現在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在努力研究的第六代戰斗機技術。

  然而超出了整體的十倍……這個說第七代技術都不足以形容。

  “第一代空天戰斗機!”主席一錘定音!是的,這已經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戰斗機了,根據測試,加足了壓縮空氣后,完全可以在太空進行飛行。完全可以從地球機場起飛,直接飛出大氣層,然后返回!!!

  “第二步,需要英雄來駕駛了。”一個航空航天中心的負責人點頭發話。

  一個其貌不揚的飛行員走了出來,沒有什么話語,據說之前已經寫好了遺書,其本人也是國家少數幾個多次往來于空間站的精英。

  咔……發動機開始轉動,然而卻僅僅只有溫熱的空氣被噴出來。難道是出問題了?不是!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能量都轉換成了發動機的動力!看到這種現象,動力方面的研究專家們瞬間歡呼的像是孩子!這,絕對是地球上最巔峰的發動機。但是造價上,也實在是高昂。所有的理念、技術、材料、加工手段,全都是地球上最巔峰的技術。

  僅僅400米,戰斗機就收起了起落架,瞬間騰空,第十秒鐘就沖破音障,天空中只傳來一聲凄厲的轟鳴,然后一圈云霧出現,飛機瞬間鉆天而去。

  一道淡淡的煙霧通道在飛機的身后緩緩出現,而后緩緩消失。那是突破音速后,對大氣造成的影響,促進了水霧的凝結而導致的。

  監控屏幕上,戰斗機十分鐘后,飛出國土南方范圍,同時也飛離大氣層。

  液態壓縮空氣正常……飛機速度突破20倍音速(太空無障礙飛行)……要求飛機返回,繼續飛行就危險了,可能回不來,能源不夠!

  25分鐘后,飛機降落,表面有高溫燒灼的痕跡,但是飛機性能穩定,沒有任何的問題出現。

  “這種材料,比鉆石都珍貴百萬倍!”撫摸著飛機的表面,國家主席下了結論。

  華夏這邊開始安心了,然而這樣的試飛注定無法掩蓋!

  國際上一瞬間嘩然了。那如同尖刀一樣的飛行器,仿佛一把尖刀,插入了美國人的心臟——危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