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九六章 最后通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洛陽是大宋西京,是長安與汴京之間最大的城池,必經之地。

  自潼關到汴京,沿著黃河一路東行,幾乎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如此情況下,洛陽城的地位就越發的重要了,成為汴京一座重要的屏障。

  可就是這樣一座至關重要的大城,秦王趙昭只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

  洛陽的守衛者是西京留守王圭,趙頊比較信賴的大臣之一。

  王圭的立場曾經也搖擺過,但是因為兒子的緣故,王圭最終選擇了趙頊,在烏臺詩案中的態度直接得罪了趙昭,再沒有改變的可能。

  所以即便是看到秦王有著巨大的優勢,也無法再歸附,大宋是一個看中文人氣節的年代,兩面三刀的話,連他自己都要鄙夷自己。

  王圭只能硬著頭皮頂著,自認為將洛陽城布置的固若金湯。趙昭若是破不了洛陽,想要進攻汴京根本沒戲。

  其子王中岏一度得意,說秦王要兵敗洛陽,鎩羽而歸。

  但是當天晚上,洛陽各級官吏和將領,有六成以上的人主動投誠秦王,開城門投降。

  洛陽不戰而下,王圭父子根本沒有反應的時候,就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直到邵雍站到趙昭身邊時,王圭父子也醒悟過來,邵雍大師在洛陽擁有著何等深厚的根基,洛陽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與他們有關系。如今看來,他們之間是早有勾結,如今則是里應外合。

  自己是西京留守沒錯。也掌握著整個洛陽城防的兵力和權力。可是他并沒有關注士兵內心的能耐。事實證明。王圭父子十二分失敗,甚至沒有察覺到,旗下有許多的官員和將領存在問題,以至于根本沒有防備。

  已經里應外合進城的時候,自己這邊才有消息。

  可悲啊!

  王圭不過是個小角色,趙昭并不想格外理會,他的目標在汴京。

  西軍迅速經過洛陽,前往汴京城。

  洛陽失陷的消息傳開。天下震驚!

  汴京趙顥接到消息,五雷轟頂,原以為洛陽會阻擋西軍一段時間,為他們贏得更多的準備時間,好應付局面的。

  可是這個時間僅僅只有一夜,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而且情況對他們十分不利,遼國突然南征,牽制了河北路大軍,吳充即便是有心,也根本無法抽出軍隊南下。

  原本還指望著各地的秦王之師能夠前來解救。奈何圣旨是發出去了,可是沒有一個州府的官員和將領聽從圣旨派兵前來。存了什么心思,顯而易見。

  孤立無援,這一刻他們似乎體會到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而今與趙昭之間的距離也只能下最后一道汴京城墻,城墻在,他們依舊是大宋的皇帝、親王和太后,哪怕是茍延殘喘。但如果城墻破,身家性命什么都沒有了。

  汴京的三十萬大軍是他們最后的指望,南征交趾有功的郭逵已經被委以重任,負責統領外城防御。而內城則是由殿前都虞侯狄詠負責的。

  唯有如此,才能讓病榻上的趙頊稍稍放心。

  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最后的盡頭,每一次呼吸都痛徹心扉,而呼吸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了。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閉上眼睛,前去另外一個世界,到底是天國還是地獄,趙頊不知道。他也不愿意多想,到了這個地步,自己已經無所謂了。

  他現在真正關心的是母親和妻兒的安危,他們還活著,他們要活著,可是他們該怎么活下去?

  洛陽破了,這對趙頊的打擊不小。

  一夜之間,洛陽有六成的官員公開投誠秦王,甚至連邵雍也站出來,說秦王乃是天命所歸。超級“神棍”的話是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本來搖擺不定的一些官員和百姓都紛紛看好秦王。

  人心向背,到這個時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軍心,軍隊士兵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就是汴京這三十萬大軍的軍心所向。

  洛陽那邊有六成的人投降,汴京這邊呢?如今這情況,早已經不是人心浮動,蠢蠢欲動這么簡單了。不知道有多少將領和官員已經于秦王那邊安通款曲,私下有勾結來往了。

  這也是趙頊最為害怕的地方,這種事情是防不勝防的。到了這個地步,他已經沒有任何的自信可以說服,可以約束群臣和將領。高壓手段只能防備一時,無法持久,稍有不慎還可能會其反作用。

  其實無論如何,也只能關注大部分人,始終會有漏網之魚。對于他們而言,汴京的城防只要有一處漏洞,就是萬劫不復。

  所以趙頊很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他們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他已經是將死之人,一切都不怕了,可是母親妻兒該怎么辦?

  他們已經用盡一切辦法來阻止趙昭了,比如契丹入侵,汴京和長安之間先握手言和,暫時罷兵,一致對外。

  可是有什么用呢?趙昭不是不答應,給出的條件是,這件事要以他為主導。大宋的軍隊和權力必選要交給他,這不等若是讓他成為大宋皇帝嗎?

  趙頊已經不在乎了,但是母親和趙顥卻死活不愿意,在這件事上絲毫不讓步。

  于是乎,一切又告吹了,到了這個地步,在想要阻止趙昭已經沒有可能!

  就在趙頊奄奄一息的時候,趙昭已經兵臨城下,并且送來的所謂的最后通牒。

  一名官員代表秦王送來消息。

  內容很簡單,那就是要求高滔滔母子立即投降,以趙頊的名義退位讓賢,如此可以保全他們一家子的平安。

  畢竟遼國已經開始南征。內斗的事情不宜耗費太長時間。也不宜耗費太多的實力。萬一最后便宜了遼國人,那可就大大的不劃算了!

  趙昭不想成為罪人,也不想因為此事被人詬病,實際上最不愿意的是因此影響到自己未來的大計。為此,他甚至不惜放過趙頊一家,最起碼給他們一個善終,保留他們的尊嚴。

  但前提是趙頊一家要識趣,愿意舍得。可惜條件開出去了。高滔滔與趙頊不為所動。

  一片苦心被辜負,趙昭也沒什么好說的!

  于是乎,給趙頊和高滔滔下了最后通牒,內容很簡單。如果他們執迷不悟,依舊負隅頑抗,那么攻破汴京之日,他們一家一個不留,所有的榮譽和尊嚴都將會被剝奪,青史除名,遺臭萬年。

  這是最后的通牒。限期五日之內答復的,若是沒有結果。就會大舉攻城。

  高滔滔接到這所謂的最后通牒,勃然大怒,趙昭這是做什么?威脅人嗎?

  “我倒是要看看,他攻破汴京之后能怎么樣?還真是大言不慚!”趙顥憤憤不平,許久之后才發現自己言辭似乎有漏洞,急忙改口道:“以他們的本事,想要攻破汴京?做夢吧!

  他也不知道這算不算自信,只是唯有如此說,嘴上才能舒服點,心里多少也有安穩的感覺。”

  韓琦很無奈,這個時候他已經沒辦法多說任何一句話了。說什么都沒有意義,說什么都是多余的。

  事已至此,一切都聽高滔滔的,太后與官家說怎么樣就怎么辦?他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了,哪怕是人生會有污點,但是氣節不能變。韓相公想要體面地死去,不想死的太卑微,太窩囊!

  對于趙顥的態度,他也完全是睜只眼閉只眼了,說實話他現在倒是有些體諒趙頊了,覺得這位官家有些可悲,有些可憐!

  粗重的呼吸之后,趙頊連勝咳嗽,仿佛一口氣憋屈在心里,已經吐不出來。

  生命即將結束,趙頊知道自己的生命真的走到了盡頭,也許過不了今晚。

  他強忍疼痛,留下了最后的遺言。

  “母后,要不就退位吧,事已至此,汴京遲早保不住了,到時候……”趙頊現在不是懦弱,也沒有意氣用事,他只是單純的害怕。

  害怕失去,害怕妻兒會遭遇悲慘的命運。人之將死,富貴榮華,帝王基業還重要嗎?其實和多說人一樣都有些虛幻。按理說,對一個皇帝而言,他最應該操心的該是江山社稷。但趙頊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江山,也就沒什么好操心的。

  現在最緊要,最讓人放心不小的就是妻兒,尤其是四今年幼的兒子。對于趙昭提出的最后通牒,他內里心實質上是愿意接受的。

  趙昭的話是可信的,這是他的直覺,趙頊也不得不佩服,趙昭做事的確是光明磊落。

  何況自己要是退位,無論是這份恩德,還是從形式上而言,對大宋,對他總是有好處的。自己的兒子應該能因此保住性命和地位,否則趙昭就要被天下人所責備,厭惡,這就是輿論的力量。

  但這件事已經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決定了,必須要經過母后高滔滔的同意。

  趙頊已經不是在商量,更大程度上,他倒像是在哀求!

  “趙昭能真正饒過他們嗎?”高滔滔冷冷一笑道:“你放心,我會將你的第九子趙佶送去民間寄養的,即便所有人都出事了,他也會安然無恙長大,為你留下一脈香火的。”

  對高滔滔而言,從幾十年前開始,這件事就注定沒有回頭路,不可能再有改變。一條道走到黑,是一個合格陰謀家該有的擔當和勇氣。

  高滔滔起身離開了,只留下一聲淡淡的嘆息。與此同時,趙頊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最后一絲神采從天地間飄過,也不知是憂心忡忡,還是欣慰離開?

  漸漸的消散,最終黯淡無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