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八五章 石破天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虛弱不堪的趙頊在朝堂上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表示自己只是生病昏迷,不能視朝,所以才讓揚王監國,主持政務的。

  如此一來,便不存在亂臣賊子意欲謀奪皇位的說法,皇太后和揚王也不曾有謀逆舉動。

  那么秦王所謂的靖難,匡扶社稷而出兵也就說不通了。

  當然了,秦王也可以說趙頊是被脅迫了,并非實話。但這種事情本身就在模棱兩可之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秦王可以不承認,找各種理由進行否認。

  高滔滔和趙顥也可以說,秦王實際上貪戀皇位,居心叵測,意圖謀反。

  雖說只是相互指責,扯皮的事情,但絕對是有效果的。最起碼可以動搖輿論對秦王一邊倒的支持,打擊趙昭的威望,分化民心,改善眼下的不利局面。

  尤其是對觀望的中立者有很大的影響,多少還是有些效果的。

  除此之外,趙頊還當眾宣布,冊封皇子趙煦為皇太子。皇帝病重,唯恐來日無多,由皇太后垂簾聽政,宰相韓琦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直到太子成年親政。

  此舉明確告訴天下人,繼位的不是揚王,多少可以洗清趙顥謀朝篡位嫌疑,之前的流言也能不攻自破。至少能讓天下人起疑心,不至于盲目地支持趙昭。

  同時皇太后垂簾聽政,宰相為顧命大臣,等于是公開否決了秦王輔佐攝政的可能。之前看似無懈可擊的流言,逐漸動搖,漏洞百出,百姓心中自然生出疑心。

  趙頊請禮部尚書張宗益傳旨秦王,解釋誤會,并令其率軍返回長安。

  雖說秦王是皇叔,可終究君臣有別,就必須得聽從皇帝的旨意。若是趙昭不遵,那就等于是抗旨。

  靖難就變成了謀反,匡扶社稷就變成了謀朝篡位。

  與此同時,流言再次傳開。說是秦王有意謀反,故意設計陷害太后和揚王。秦王的家眷早就溜出城了,一切都是秦王編造的謊話和借口,其真實意圖就是想要謀反,奪取皇位。

  流言這東西誰都會編,吃過一次虧的高滔滔,也懂得了借助悠悠之口,贏得輿論支持,改變人心向背。

  果然,消息一出,又是一片嘩然。

  有人不信,趙昭到底威望高,功勛卓著,百姓還是愿意相信他的。

  卻也有人信了,聲稱秦王雖然是仁宗皇帝的親生子,流落民間是意外,皇位既然傳給了英宗和當今官家,君臣名分就定了。

  如果想要動兵奪權,登上皇位,也算是謀反。

  毫無疑問,本來對秦王一邊倒的輿論支持開始動搖了。各種猜疑,各種分析,流言滿天飛,成為老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秦王的回應。

  趙昭的這個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決定民心向背!

  可結果卻出人意料,秦王做出鞘釋之前,有一個人站出來了。

  濮王趙宗晟,他帶來了石破天驚的消息!

  趙宗晟公開向天下臣民宣稱,宋英宗趙宗實與如今的太后高滔滔昔年犯下了何等滔天罪行。

  仁宗皇帝有四子,除了秦王趙昭,前面的三個孩子全都幼年天折。

  在長子楊王趙昉出生之前,當時的皇后曹氏感念仁宗皇帝無子,江山社稷后繼無人。

  景佑二年,曹皇后未雨綢繆,先將當時的汝南郡王趙允讓年幼的兒子趙宗實接入宮中撫養,仿照真宗皇帝養趙允讓于宮中的先例。就是為了以防萬一,若是仁宗真的無子,就過繼趙宗實,養在宮中是為了培養感情,教育培養。

  曹皇后深謀遠慮,乃是一片好意。不過后來仁宗長子褒王(徽宗時改封楊王)趙昉出生,可惜出生之后就天折了。趙宗實的意義看起來越發重大,領了左監門衛率府副率,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等一大串頭銜。要知道昔年太祖皇帝長子趙德昭最初也不過是為貴州防御使,趙宗實的地位已經相當顯赫。

  可惜好景不長,寶元二年,昭節貴妃苗氏(趙福康生母)誕下一位皇子,是為雍王趙昕。

  也就是在這一年,趙宗實被禮送回汝南王府。畢竟仁宗皇帝有了親生兒子,江山社稷后繼有人,再將侄子養在宮中就不合適了。

  遺憾的是趙昕也早早天折了,或許是天意吧!

  皇帝無子,國家卻要有儲君,趙宗實無意是成為頭號人選。再加上漸漸長大的趙宗實謙遜有禮,仁孝忠厚,在百官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故而都對其十分看好。

  仁宗皇帝卻不甘心,再接再厲之后,后宮的朱才人生下了第三子,取名趙曦。

  因為已經天折過兩個孩子,趙曦格外受到仁宗皇帝重視,出生之后照顧的十分精細。很幸運,這個孩子健健康康,逐漸長大。

  慶歷三年正月初一,仁宗皇帝下詔,封皇子趙曦為鄂王。顯而易見,這是培養儲君的節奏。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正月初二,也就是封王一日之后,身體健壯的趙曦莫名其妙地天折了!

  仁宗皇帝悲痛欲絕,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曾再生下男孩。

  有人說,也許是天意,仁宗皇帝命中注定無子,所以連續三個孩子都天折了。

  可是——

  今天,濮王趙宗晟卻告訴天下人,這不是意外,鄂王趙曦是被人毒害的。

  而兇手,正是他的十三弟趙宗實好其妻高滔滔!

  消息一出,天下嘩然,宛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掀起驚濤駭浪!

  趙宗晟聲稱,連續兩位皇子天折,讓趙宗實心生妄念,一心想要取得太子之位。但有三皇子趙曦在,他根本沒有繼位的可能,因而動了殺心。

  只是宮女乳母照顧精細,他一直不曾找到機會。直到慶歷三年,正月初一乃是新年,宮中與民間一樣,也都一片歡聲笑語。再加上三皇子封王,宮中有慶賀,連帶著宮女乳母都得到賞賜,得意歡樂之下有了疏忽。

  不想卻樂極生悲,熟睡的三皇子被人掩住口鼻,活活悶死了。

  當年以為只是乳母的疏忽,認為趙曦死于意外。可趙宗晟卻說,實際上是趙宗實脅迫了一位宮女所為。

  已經頭發花白的老宮女也親自出面承認此事,聲稱是趙宗實抓走了她的母親和弟弟,威脅她必須聽命行事。她一時糊涂,犯下了彌天大錯。

  后來趙宗實還派人滅口,母親和弟弟被活活燒死,她因為躲進水缸僥幸逃過一劫。

  趙宗晟說了,趙宗實登基之后曾經要他尋找這位宮女,并且滅口。因為是親兄弟,又懼怕其為皇帝,手掌大權,所以違心答應了。

  但找到宮女之后卻動了惻隱之心,加上良心譴責,下不了手。

  除了謀害鄂王,趙宗實還曾害的秦王趙昭險些不能降生,秦王之所以流落民間多年,罪責也在他!

  歐陽修出面作證,昔年林妃夢見五彩祥云繞身,旭日東升而有孕,仁宗皇帝料定是個男孩,將來會有出息。

  趙宗實唯恐即將出生的四皇子阻礙了自己的太子之路,喪心病狂地火燒宮室,若非有人相救,林妃將喪身火海,秦王也會未生而死。

  同樣,與當年有關的人,趙宗實都委派他滅口。但這些人都被趙宗晟留了下來,這些年來夜不能寐,良心不斷受到譴責,如今看到高滔滔再次擾亂朝綱,而大為憤慨,所以揭發舊事,公告天下!

  石破天驚,天下嘩然!

  臣民都張大了嘴巴,想不到大宋皇位更迭中還有這種的事情?

  信不信?

  天下士子已經信了八成,首先是爆料人的身份很有可信度。濮王趙宗晟是英宗的親哥哥,知曉內情合情合理。若非確有其事,趙宗實父子與高滔滔倒行逆施,濮王憤慨,哪里能這般污蔑他們?關鍵的是證據確鑿。

  對于濮王的這種舉動,沒有人質疑。濮王和秦王之間并無關系,更談不上親密,相反還是英宗的親兄長。他與秦王完全沒有勾結的可能,更不會無緣無故誹謗君上,因此只能說是大義滅親,民間對此多有稱贊。

  再者,為了皇位,趙宗實完全行兇的動機,邏輯是通順的。何況他有過忤逆曹太后經歷,現在都被無限放大,質疑其人品。

  事情本身之中也有許多蛛絲馬跡可循!

  一次是偶然,兩次是巧合,那么第三次,第四次呢?

  皇長子天折了,皇次子也天折了,精心照顧的皇三子趙曦身體健壯,頭一天封王,第二天就莫名其妙死了?

  這正常嗎?

  再說秦王,林妃夢旭日而有孕,望子若渴的宋仁宗格外重視,眼見臨盆之期將近,宮殿卻莫名失火了?

  這些事情聯系在一起,能是巧合嗎?涉及到皇位爭奪,動動腳趾頭都能想到合理的解釋。

  秦王還說了,母妃流落宮外之后,還曾遭到過追殺,若非上蒼庇佑,險些遭難!

  由不得人不信啊!

  百姓這么想,官員們更是如此了。

  尤其是年紀大些的官員,多少都知道一些當年的立儲風波,以及相關的傳聞,如今看來都是確有其事。

  連濮王都出來指正了,還能有假嗎?

  此事屬實,那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