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〇五章 帝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祭祀之后,滿朝文武再次三叩九拜  隨后多位在世的仁宗嬪妃與公主,在太皇太后曹氏的帶領下,前來祭拜。<

  嬪妃與公主想起仁宗皇帝,難免垂淚。但曹氏、苗氏、趙福康幾人悲傷之中又有幾分希冀的欣慰。高滔滔和趙寶安則是一臉的陰沉,局勢對他們很不利。

  基本的禮儀步驟已經完結了,但是對趙頊而言,今日的重頭戲尚未開始。

  趙頊站在太廟前的高臺上,看著下面跪伏的群臣,朗聲道:“諸位卿家,今日是皇祖仁宗皇帝去世十周年忌日,朕念及昔年皇祖教導讀之情景,猶記皇祖教誨,感念皇祖慈愛,甚是悲痛。

  朕作為子孫,唯有兢兢業業,處理朝政,治理天下,讓大宋繁榮富強,才能對得起皇祖的教誨與期望。朕記得,皇祖在位之時,黨項人為禍西北,皇祖深惡痛絕。當時朕還年幼,曾對皇祖說,等朕長大了,定當痛擊西夏,復我大宋榮光。”

  這個節奏,滿朝文武都知道。皇帝雖然有幾分虛榮,但開疆拓土,收復失地,確實是值得稱頌的事情,皆大歡喜。

  可高滔滔臉上卻沒有半分喜色,反而是深深的憂慮。猜測不錯的話,兒子正在走向一個陷阱,最終為他人作嫁衣裳。

  “朕做到了”趙頊帶著一絲淡淡的得意,朗聲道:“去歲開始,朕派遣云麾將軍林昭出征西北,征吐蕃。攻西夏”

林昭站在遠處,聽的真切。心中一笑,趙頊還真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啊也罷,一會到底貼在誰身上還不知道呢  趙頊繼續朗聲道:“林卿不負所望,攻陷青唐城,占領河湟,為大宋開疆拓土數千里。又攻克蘭州城,收復大宋失地”

說到此處,趙頊轉身跪下。三叩首之后,恭敬道:“孫兒奏稟皇祖,蘭州收復了,孫兒替你實現了心愿,希望你在天之靈可以欣慰”隨即又是三叩首皇帝跪拜,大臣們自然也要跟著跪拜  趙頊很喜歡這樣的節奏,起身站在臺階上。以睥睨天下的自我感覺,朗聲道:“帶上來”

  林昭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帶著幾十個充數的吐蕃人和黨項人走了上來。

  “臣林昭押送西北之戰俘虜之敵獻與陛下,請陛下發落”林昭很配合,先讓趙頊得意一會,樂極生悲。這樣才有意思。

  時隔將近一年,趙頊再次見到林昭,英姿勃勃,器宇軒昂站在自己的面前。可是他的臉上沒有謙卑和臣服,相反還有一股子傲氣。這讓趙頊心里很不舒服。看來真是功高生悍將,易起驕縱之心啊一瞬間。打壓林昭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林卿辛苦,不過這旋虜并非獻給朕,是獻給皇祖,獻給列祖列宗的”趙頊面上依舊帶著笑意,朗聲道:“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希望他們看到大宋今日之強盛,可以欣慰安息”

  趙頊很陶醉,聲音格外的洪亮,中氣充沛,全然忘記前不久,交趾人在邕州屠城的丑事。

  臺階之下,突然有一名官員高升喊道:“大宋威武”

  隨即引起所有官員的附和,“大宋威武”的呼喊聲響徹太廟,聲震九霄。想來列祖列宗在天之靈肯定能聽到。

  林昭心中暗笑,趙頊還真是準備充足。果不其然,當所有人都熱血沸騰的時候,有官員出來高聲道:“官家英明神武,實乃當世之明君”

  “西北之戰多虧官家運籌幄,指揮得當,才有這前所未有之功勛。”

  “哪里”趙頊笑道:“此戰獲勝,是將士們不畏艱險,齊心協力,流血苦戰的成果。”

  雖然很謙虛的推辭,但官員們的奉承,趙頊還是照單全收了。已經很久了,難得有這么開心的時候。

趙頊覺得,此刻才是一個高高在上,睥睨天下,臣民拜服的君王。站在高臺之上,看著百官跪拜,聽著歌功頌德之語,才能真正體會到君臨天下的快樂  太受用了趙頊很興奮,不過瞧見林昭那高傲的神情時,心中便蒙上了一層不快的陰影。索性,趁著今日的機會,連消帶打,明升暗降處置了,也好明確帝王威儀。

  “此番西北之戰,開疆拓土,收復失地,多虧將士用命,自當論功行賞。”趙頊道:“樞密立即整理將士功勞,與禮部商議,擬定封賞。”

  “是”樞密使韓絳出來領旨。

  趙頊笑道:“陜西路宣撫使林昭,勞苦功高,功勛卓著。著加封為輔國大將軍,遷吳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聽到這句話,高滔滔失望地閉上眼睛,兒子終究還是送了林昭一份大禮。

何必如此心急呢林昭也是同樣的感慨,趙頊終究還是沒有容人之量,太過著急,結果只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輔國大將軍乃是正二品的武散官,地位崇高,卻沒有實權。鄭國公變成了吳國公,沒什么損失倒是這開府儀同三司,這可是大有作用,可以名正言順地建立自己的屬官體系。

  “謝陛下”林昭欣然領旨。

  百官對此則是各懷心思,有人羨慕林昭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榮寵萬丈。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官家這是明升暗降,從此之后林將軍只能賦閑在家,頤養天年了。司馬光與韓絳等人不免惋惜,林昭是個棟梁之才,就這么著閑置了,當真是可惜同時也有種感覺,官家也太著急了猜忌之心有多重不言而喻,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小氣。

呂惠卿則是有幾分得意,林昭沒了實權,即便是爵位高,依舊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以官家多疑的性格,怎會有好下場哼哼“好好”一直不說話的太皇太后曹氏突然出聲了  高滔滔心中最后一絲僥幸破滅了,婆婆終于要出手了沒有人能阻止她,太皇太后是大宋朝最尊貴之人,尤其是在太廟之中,百官之前。

  “收復蘭州,一直是仁宗皇帝心愿,如今達成了,他在天之靈一定很欣慰。”

  “皇祖母所言甚是”趙頊陪著笑容,期待著老祖母能夠多上兩句贊揚,這樣就更完美了。

  不想,曹氏話鋒一轉,朗聲道:“不過,除此之外,仁宗皇帝還有一個更大的心愿也達成了,他的在天之靈可以瞑目了。”

  “什么心愿”趙頊與百官臉上都多了幾分疑惑。

  幾個知qingren臉色各異,趙福康母女面帶笑容,十分得意。高滔滔母女、趙宗晟則以一臉陰沉。

  “仁宗皇帝流落民間的親生兒子,找到了”

曹氏一句話,可謂是石破天驚,在太廟之中掀起了巨大波瀾  趙頊的表情在一瞬間變了,愕然、疑惑、驚恐……一系列的復雜情緒浮上心頭,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曹氏,臉上的笑容也凝固了,百官們也都驚愕萬分,仁宗皇帝的親生兒子這個身份,足以讓人震撼,以司馬光為首的一些老臣,則都不約而同想起了當年舊事。仁宗皇帝的兒子這幾個字太敏感了,當年為了立儲的事情鬧出了不少風波……

  大部分的人都在疑惑,仁宗皇帝是有三個親生兒子,可幼年全都夭折了啊何來親生兒子之說流落民間又是怎么回事一連串的疑問在太廟之中此起彼伏,有很多人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無比好奇。

  臺階之上,曹氏不理會眾人的驚愕,也完全無視驚呆的皇孫趙頊,朗聲道:“眾所周知,仁宗皇帝昔年有三子,幼年夭折了。但除此之外,還有些事情,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知道”

  引人入勝的正是這部分事情,太廟前的廣場上,數百勛貴官員完全無視了暮春之時炙熱的陽光,豎起耳朵,唯恐錯過了什么。

  曹氏續道:“皇佑元年年底,改元之后,大宋似乎真得到了列祖列宗的庇佑。后宮有位才人林氏懷孕了,林才人懷孕之時,曾夢到五彩祥云之中,有旭日升起,仁宗皇帝聽聞之后很高興,賜居明月閣,囑咐林才人好生養胎,倘若生下皇子,便可晉封為妃。

  轉眼年,林才人的孕期已經有七個多月了,太醫們診脈之后,都認為是個男孩,仁宗皇帝很高興……”

  太皇太后像是在講故事,所有人都聽的津津有味。仁宗皇帝期盼親生子,這是舉國皆知的事情,否則當年推舉趙宗實為儲君就不會那么費力了。“眼看著林才人再有兩三個月就生產了,可是不幸發生了,明月閣竟然失火了……”

大臣們中間有人發出了驚呼,年紀稍大一些的臣子都聽說過這段宮中秘聞。原以為有不實之處,但此刻從太皇太后口中講出來,那必定是確有其事,“火滅之后,都以為林才人葬身火海,當時仁宗皇帝傷心不已。”說道這里,曹氏嘆息一聲,續道:“不過后來仵作仔細檢查了所有尸體,并未找尋到林才人,也就是說她并未喪身火場,可是她卻失蹤了  仁宗皇帝派出了很多人尋找,可惜音訊全無,直到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帶著遺憾駕崩了。吾以為此事可能要成為永遠的遺憾,好在老天開眼,列祖列宗庇佑,終究還是找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