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六四章 與時間賽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蟬、螳螂、黃雀、老鷹!

  木征、景思立、青宜結鬼章、林昭。

  四個人和無數將士的命運就這樣巧妙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類似食物鏈。

  這是林昭的設想,不過很快可能付諸實際。至于能不能弱肉強食,那可就不好說了。螳螂太厲害,黃雀飛的太快,老鷹迷失的方向,一切皆有可能。

  從布局上而言,這場戰事并不平等。林昭兩世為人,料敵于先,一開始就窺破了青宜結鬼章的意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至此一點,就可以說立于不敗之地了。

  將計就計,從上兵伐謀的角度而言已經領先了。不過吐蕃人有距離作為彌補,宋軍注定的勞師遠征,千里奔襲,跑過了時間才能獲勝。

  這其中最兇險,壓力最大的便是景思立這只螳螂。

  嚴格意義上,木征不是一只蟬,只是一個虛晃的誘餌而已。當螳螂出現的時候,他會立即青宜結鬼章聯合起來,變成一只更強大的黃雀。

  一只螳螂對付一只黃雀,當真有些勉為其難!

  明知是陷阱,卻還是要讓里面跳,對景思立和六千將士而言有些不公平。

  可若非如此,青宜結鬼章怎么能上當呢?而今就是一個相互欺騙的情況,到底是誰能騙過誰,這才是關鍵。

  林昭的目的絕對不只是退敵那么簡單,趁著王韶不在的功夫,正是自己施展拳腳,建立功勛的時候。這次機會難得,必須要抓住,搶在王韶回來之前在河湟打開局面,成就不世之功。

  如果這次放過,青宜結鬼章就會jǐng覺,董氈也會小心翼翼,再想從正面進攻河湟,將會比登天還難。這樣的機會豈可放過?所以哪怕是冒險,也要這么做!

  想要巨大的收益,就必須承擔風險!

  兩千騎兵偷襲阿里骨,雖然有些困難,但林昭覺得,至少完全是可行的。

  青宜結鬼章帶走主力之后,阿里骨身邊能留下多少人?至少兵力上不至于有太大的懸殊。此舉殺敵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端掉他們的大營,會給前線的吐蕃士兵后路被堵的感覺,繼而軍心動蕩。最好是直接干掉青宜結鬼章,沒了他,董氈就是一直沒牙的老虎,并不可怕!

  而且大宋刀鋒的兩千戰士都是jīng挑細選的,并且經過兩個多月的嚴格訓練,戰斗力著實不弱。以一敵三應該是可以做到,林昭是有信心的,而今也正好通過實戰來檢驗一下。

  此時已經是熙寧五年十一月,地位西北的河州一帶已經天寒地凍了,這種天氣下,奔襲會很辛苦。卻也讓人意想不到,正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真正壓力大,兇險萬分的實際上是景思立,以六千人的兵力拖住青宜結鬼章兩倍以上騎兵,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全軍覆沒,完全是吃不討好。

  這種兇險的任務沒幾個人愿意去!

  若是可以,林昭情愿自己冒險,但他要率領大宋刀鋒奔襲阿里骨。那支部隊是自己的,只聽命于自己,那份功勞也不能讓別人搶走,實在是乏術。就這一點而言,林昭有點自私。

  至于救援踏白城,林昭思來想去,唯有景思立合適。他穩重,指揮得當,最重要的是擅長防守,當初大順城那樣艱難的情況下,他都能撐住。他有這個能力擔當如此重任,換成別人,林昭絕對不放心。

  再有就是,換成別人也有可能引起青宜結鬼章的懷疑。踏白城那樣重要,宋軍必然十分重視,自然不會派一個低級將領前往。

  主帥林昭不去,那么位居第二的景思立率兵前往符合常理,更顯得宋軍被迷惑,被他們激怒,落入彀中,讓吐蕃人深信不疑。

  只是……

  這一去有可能是永訣!

  林昭心里很不是滋味,告訴景思立他會盡快回援。同時還擠出了兩千兵馬交給劉昌祚,潛伏在河州。

  “思立兄,如果實在頂不住就撤吧,劉昌祚會接應,為你殿后的。”按理說一個主帥是不能容忍下屬陣前脫逃的,但是這一次,林昭愿意開這個綠燈。

  “放心好了,我頂得住!”景思立比想象的堅定,他是個漢子,會用他的方式來證明大宋將士的血xìng。

  “此事事關重大,若是其他將士得知,恐怕軍心動搖……”林昭沒有說下去,為了大局,必須隱瞞那六千將士。真相很殘酷,此去很可能是去送死,將士們卻連最后的知情權都剝奪了,這樣很不公平,可是還得這么做。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話說的一點不錯!

  景思立點頭道:“末將省的輕重,此事除我之外不會有第三人知曉。”

  “嗯!”看著景思立離去的背影,堅毅與豪邁之中隱約有幾分決絕,林昭的心里更不是滋味。許久才低聲道:“景思立,你可一定要挺住了!”

  熙寧五年十一月初,王韶離開熙河的兩個月以后,河州吐蕃木征再次進犯踏白城。

  熙河路經略使林昭派麾下大將景思立率領六千人救援。至于主帥林昭本人,則前往秦州迎接皇帝趙頊派來的犒賞使者。

  十一月初三,在寒風中,景思立和六千大軍從熙州出發,直奔踏白城。雖然林昭手中如今控制這熙河、秦鳳、環慶三路十多萬大軍。可有數十座城池需要守衛,兵力很分散,六千人出擊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木征接到消息,心中頓時樂開了花,前來面見青宜結鬼章,商量進一步的具體策略!

  “景思立出兵了,只有六千人!”

  “我知道了!”鬼章的表情很冷淡,看不出來有什么情緒上的變化。

  “你我的兵力聯合起來將近兩萬,三倍于宋軍,他們這是自己找死!”木征很得意,在巨大的優勢面前,他難得如此底氣充足。

  “不止六千,還有踏白城里的兩千人……”青宜結鬼章輕聲提醒。

  “那也不過八千人而已,宋人當真是囂張,以為這點兵力便可以橫掃河州?”木征心里一肚子怨氣,在他看來宋朝人的這種做法是對他的蔑視。

  “林昭人呢?”青宜結鬼章最在意這個問題,他的幾條計策確實存了激怒宋將之心。林昭年輕,可未必氣盛啊,他沒有把握林昭一定會上當。

  “聽說宋朝皇帝派了使者來勞軍,林昭去秦州迎接去了,這次出兵是景思立的決定。”

  青宜結鬼章點點頭,這就對了,林昭確實不好說。如果是景思立,那么這件事也就順理成章了。宋軍的兵力雖多,可是過于分散,能夠集結六千人已經不錯了,尤其是景思立并非主帥,想必他的權力也是有限的。

  不知道為什么,青宜結鬼章一想到林昭,心里都有些發憷,讓他有種深深的不安。

  林昭不在,這讓他放心不已。宋朝皇帝還真是客氣,這樣的緊要關頭,先是將王韶調回去述職,而今有讓林昭去迎接什么勞什子的勞軍使者。

  自作孽,不可活!

  “做好準備,等著景思立過來,這次不僅要奪回踏白城,也要讓你一雪前恥。”

  木征心中頓時一熱,他很清楚不管結果如何,河州都不可能再屬于自己。這一點無可奈何,此戰最大的愿望也就是洗刷恥辱了,否則以后自己更難立足。

  “對了,有件事需要告訴你一下,阿里骨來了!”青宜結鬼章補充了一句。

  “阿里骨,他怎么來了?如今人在何處?”木征略微有些詫異。

  “應該到了我的中軍大營了!”青宜結鬼章道:“是他主動向贊普請命,來給幫忙的。”

  “哦!”木征應了一聲,顯然是已經猜到了七七八八。片刻之后又問道:“這次的戰事他會參與嗎?”

  “不會!”青宜結鬼章搖頭道:“贊普有命,前線的事情我說了算。阿里骨并不知道我在踏白城的謀劃,尚不知河湟與宋朝就要開戰。所以我讓他現在中軍休息,為我穩定后方,提供支持。”

  “他會聽嗎?”木征看著青宜結鬼章,眼神也漸漸復雜起來,似乎隱約明白了其中復雜的關聯。

  “會的,我想他愿意賣我這個面子!”青宜結鬼章應了一聲,眼神也有些復雜,也不知道他在想寫什么。

  阿里骨之所以來前線,自然是有目的的。

  河州陷落,宋朝和吐蕃開戰是必然,阿里骨有些不安,身為將領的他想要親自到前線迎敵也在情理之中。

  他首先的目的便是軍功,吐蕃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崇尚英雄。如果自己在軍中打了勝仗,一定能獲得更多人的愛戴與支持,這有利于他與藺逋比爭奪贊普之位。英武形象,和戰功將會彌補出身上的不足。

  當他成為英雄王子的時候,誰還會在意他是不是贊普親生的呢?至少在將士們和百姓的心目中,他比藺逋比強得多。贊普的心里應該也是這樣的,這是一個多事之秋,誰能守住家業顯而易見。

  這是一個機會,阿里骨不會錯過。讓他意外的是,他一提出請求,贊普立即就答應了,沒有絲毫的推辭。

  也許,這是贊普再給我機會,也許他內心的天平已經傾斜了,阿里骨心里更加一片光明燦爛。

  當然了,來河州前線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青宜結鬼章。這樣大規模的戰事,怎么能讓他一個人出風頭呢?讓他成為吐蕃最大英雄,這不合適?這份功勞自己也要分羹一杯,必要的時候得壓著他才行!

  其實上也不能完全說是壓著,青宜結鬼章是吐蕃最優秀的將領,這一點毫不懷疑。他的態度,將會對自己未來的地位有著重要影響。阿里骨也是想要趁著這次的機會,和青宜結鬼章多點接觸,拉攏人心。

  他從青唐城匆匆而來,已經趕到了河湟吐蕃東部邊防大營。但是他沒有見到青宜結鬼章,聽說他帶兵去了河州附近,阿里骨很想去瞧個究竟。

  但是青宜結鬼章卻送來命令,讓他留守大營,保證后勤補給。若是放在平時,阿里骨或許不會把鬼章的話當回事,尤其是“命令這兩個讓人有些厭惡的字”。不過想起臨走時贊普董氈的叮囑,允許自己前來,但是要服從命令,一切聽從鬼章安排。

  太子爺紙上談兵,隨便對戰事指手畫腳,導致一敗涂地的事情多了,前車之鑒,董氈自然要防著。贊普的囑咐,阿里骨自然不敢違背。尤其是他此番來的目的之二,要拉攏鬼章,自然不能得罪了主帥。

  于是乎,剛好很湊巧,阿里骨來的途中不小心足底受傷,不易趕路,只好乖乖留在大營里。這里的安全自然沒有問題,相對于青宜結鬼章所部,這里已經算是大后方了。

  阿里骨很好奇,鬼章到底做什么去了?養好了腳之后必須要搞清楚,尤其是河湟與宋軍直接開戰這件事,不能讓鬼章獨自搶占先機。

  這位吐蕃王子一心想著戰事的結果與自己的王儲之路,似乎一點都不擔憂河湟吐蕃的未來。他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命運,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建立在河湟吐蕃存在的基礎上……

  忘了這個,但是阿里骨卻記得林昭。聽說他現在是宋軍的主帥,也不知道這次有沒有和他的交手的機會?當初讓梁乙埋對付他未果,這次若是有機會親手料理也是好的。

  雖然林昭曾在青唐城幫過他,但阿里骨一點也不記恩情,反而想起那段rì子受林昭壓制,頗有任人擺布的意味。

  人的心理有時候就是這樣,在有些事情上很執著,莫名其妙的很容易扭曲。阿里骨記恨著林昭,也想要一雪前恥。至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念頭,他自己也說不上來,是嫉妒?還是什么……

  “林昭!”阿里骨輕輕念叨這兩個名字,眼神便的有些復雜!

  很湊巧,此刻的林昭也正念叨著他!

  進軍河湟第一彈便落在了阿里骨身上,不是自己有意針對他的,完全是他自找的,偏偏這個時候趕到鬼章的中軍。

  套用青宜結鬼章的話說,自作孽,不可活!

  景思立那邊已經整軍出發了,自己這邊自然也不能慢,雖說全都騎兵,可畢竟距離遙遠,還要繞道而行。

  所以,囑咐過景思立之后,林昭立即奔大宋刀鋒的駐地而來。

  這是一支特種兵,自然要與普通士兵的營地分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想要訓練處一支強悍的軍隊遠遠不夠,但是初步的訓練是完全可以的。

  兩個月里,這些士兵已經有了很強的紀律xìng,令行禁止已經成為習慣,同時也漸漸樹立起對大宋,對林將軍的忠誠。

  至于戰斗力方面,無論是他們的體能,還是各方面的作戰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毫無疑問,他們已經一支jīng銳中的jīng銳了。

  但林昭并不這樣認為,一支jīng銳部隊的訓練絕對離不開實戰!只有經過戰火與鮮血的洗禮,才能稱之為軍隊,讓戰士們得到應有的成長,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大宋刀鋒。

  這一遭,便是一次真實而嚴峻的考驗!

  “你們已經訓練了兩個月,而今已經是大宋數一數二的雄師,可以稱之為刀鋒,只是你們的刀鋒到底有多鋒利呢?”林昭的聲調陡然升高,大聲詢問。

  “無堅不摧!”這是兩千將士異口同聲給出的回答。

  “好!”林昭道:“那么現在,我們就來做一次檢驗,不是以往的演習,而是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你們有信心嗎?”

  “有!”

  “好!”林昭滿意道:“那就拿好你們的裝備,隨本將軍一道出發前去殺敵!”

  “是!”

  一刻鐘的時間,將士們都在做準備。李承上前道:“將軍,這樣做會不會有些冒險,你是千金之軀,豈可如此涉險?”

  “沒想象的那么危險!”林昭輕輕一笑:“這可是大宋刀鋒第一次作戰,我若不去合適嗎?不與他們一起作戰,你指望他們能忠誠與你?若是今天退縮了,那可就前功盡棄了。踏白城九死一生,景思立都沒皺一下眉頭,我這不算什么。”

  “可是你何等尊貴……不能這樣冒險!”

  “放心,沒事的,我一向運氣好,這次也不例外!”林昭笑道:“這天大的功勞,豈可拱手讓給他人?這一仗要是成功了,我們的大事也就成功一半。”

  李承見狀,知道勸說無用,也就不再說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緊緊跟著將軍,貼身保護好。

  “我再說一遍,這一遭不是演習,是實戰。我們要奔襲數百里,給吐蕃人致命一擊,你們能做到嗎?”將士們很快收拾妥當,再次集合,臨出發的時候,林昭又強調了一遍。

  “能!”兩千勇士氣盛吶喊,聲音洪亮,穿透云霄。

  “好,出發!”林昭一拍馬,當先而行,帶著兩千勇士絕塵而去。

  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開始了,是誰冠軍,讓人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云層迅速在天空中匯聚,河湟——終于要變天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