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五四章 咽喉要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西軍是宋朝三大主力禁軍之……人數不少。但是宋朝西北的邊防線卻很長,從黃河幾字拐彎處的府州和麟州開始,一直到熙州,大致包含了后世陜、甘、寧三省,少說也有幾千里的邊防線。

  要防御的對象就更多了,麟州和府州一帶除了防備西夏,還要提防著遼國,附近還有橫山諸羌。至于環慶路則是防御西夏前線,雖說去歲西夏剛剛經歷了無定河大敗,卻依舊是一只實力不可小覷的狼,即便是受傷了,一樣也能咬人。

  尤其是宋朝對河湟吐蕃動兵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唇亡齒寒,河州與河湟是這樣,河湟與西夏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河湟吐蕃在西夏背后側翼,如果河湟地區為宋朝人所據有,會是什么后果?

  到時候河湟高原與陜,西諸路就會像一把鉗子一樣包圍西夏,完全鉗制他們。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不過是被限制了發展而已。但是宋朝和西夏是天生的仇敵,宋朝一直有滅亡西夏,收復國土之心。

  一旦形成這樣的軍事格局,宋朝人會坐失良機嗎?從兩翼一起對西夏發起攻擊,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腹背受敵,待果可想而知!

  所以西夏是絕對不希望河湟被宋朝人占領的,畢竟以前河湟吐蕃偏向宋朝的時候,他們便十分惱火。要是真讓宋朝人入主河湟,他們將永遠沉浸在噩夢里,直到滅亡的那一天。

  西夏人有可能插手!

  那所謂的盟約根本起不了多大的約束作用,從動兵之初他們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因此必須要防備西夏人!故而環慶路,秦鳳路都有大量軍隊駐防,根本不敢輕易調動,就是為了防備和震懾西夏尤其是主將王韶不在的時候,就更需要小心翼翼了。

  這種情況下,能夠調到熙河前線的兵力也不過三萬人而已!

  而且漢人作戰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分兵駐守,尤其是駐防城池。而吐蕃這樣的草原民族卻無所謂,翻身上馬,何處都可以安家。這樣一來,兵力還會有分散機動兵力并不十分多。

  按常理而言,這些兵力單純對付河州吐蕃是足夠了。但是木征就是避而不戰,你又能怎么樣呢?

  尤其是河湟地區已經進入秋天,如果戰爭繼續拖延到冬天,嚴寒對宋軍而言是個巨大的考驗。這一點吐蕃人都占便宜許多,人家的體質肯定更耐寒。再者便是糧食運輸,沿著渭水的地方還好說,可以部分借助水運,即便是陸運,地勢也比較平坦,可是再往前可都是山區和高原了。宋軍的糧草供給也頗有壓力,王韶怎么能不著急呢?

  林昭同樣也很著急!

  此戰的勝敗除了對大宋的意義重大之外,對他更是如此。

  獲勝才會有聲望和功勞,更為重要的是兵權。

  怎么才能掌握兵權?至少目前自己前面有一個王韶,他會是一個巨大的阻礙!沒有了王韶,林昭才能順利接掌一切!

  可是該怎樣排除這個障礙呢?

  有三種方式:第一,殺了王韶自己動手或者借吐蕃人之手;第二,說服王韶,收為己用;第三,將王韶光明正大的調走!

  林昭對王韶并無殺心,畢竟他當初幫助過自己。即便是有這個心,可想要謀殺一軍主帥也是有難度的。畢竟主帥只要是運籌帷幄并不直接上前線,這種這樣下如何假手吐蕃敵人?如果自己下手,必定會引起趙頊的猜疑和天下人的不齒。林昭自然不會做這種冒險,而且得不償失的事情。

  至于說服王韶,林昭沒有那個把握!此人雖說是嘉佑二年的進士,可他對仁宗皇帝有多少忠誠和感恩呢?反倒是趙頊,這幾年對王韶多有提拔,并且委以重任單單是這份知遇之恩就讓王韶很忠誠。事關重大,林昭不敢輕易冒險。

  唯獨可行的是第三種方式光明正大的將王韶調走!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初期河州之戰獲得勝利,王韶返回汴京述職,并且接受皇帝的封賞才離開了。不過在那期間,發生了影響深遠的踏白城之戰,宋軍大敗。以至于在河湟地區的諸多謀劃全都付之東流,甚至對宋朝的國策與國運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然了,這些都是另外的后話。

  對林昭而言,至少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當然了,還可以輔助一些其他手段,這些林昭已經讓明月宗在暗中安排了。只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河州之戰獲勝的情況下,哪怕只是一場說得過去的勝利。

  宋軍很需要,王韶銀需要,汴京的趙頊也需要,而最想要的莫過于林昭!

  故而木征這種避而不戰的狀況,著實讓他很惱火。河州之戰遲遲出不了成績,對誰都造成了很大壓力!

  所以必須要想個辦法來解開眼前這個困局,只是該怎么辦呢?

  “王將軍,可有良策?”

  王韶搖頭道:“只能想個辦法讓木征正面交戰才行!”

  以前中原王朝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大軍主動之后深入茫茫草原,要做的就是尋找對方主力,然后與之激戰。漢時的衛青是這樣,唐朝對突厥也是如此,后世明朝藍玉征蒙,古也是如此。

  “關鍵是什么辦法才能讓木征出來呢?”林昭沉吟道:“他不可能沒有軟肋,即便是他暫時的龜縮,避而不戰,可是河州的一切他當真能完全不在乎嗎?不是所有東西都能搬走和掩藏的,肯定有什么他在乎的東西,一旦我們動了,他肯定會坐不住,出動出來的。”

  “可是……是什么呢?”王韶沉吟道:“河州城?那里是木征的基業!”

  “估計河州現在已經是一座空城,里面除了一些老弱病殘之外,至少青壯都撤走了。”

  “謾罵?抑或是撅了他老爹的墳?”想到這些低三下四的手段,王韶與林昭都輕輕搖搖頭。雖說戰場上無所不用其極,可那也要有效才行。木征的心智很強大,謾罵激怒他有用嗎?至于他老爹瞎氈,或許死后直接天葬了。挖祖墳這種事放在中原很有威懾力和刺激效果,但是對吐蕃人而言,效果并不明顯。

  “關鍵在于,木征此刻最在乎什么?最想要什么,或者維護什么!”

  王韶和林昭都開動腦筋,頭腦風暴,思索了許久,王韶悠悠道:“木征此刻最期盼的肯定是河湟那邊的援軍!”

  “援軍……”林昭沉默了,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轉眼那個念頭卻又不見了。

  “除非是董氈的援軍不來了,或者是被我們打敗了,那木征肯定會坐不住的!”王韶這番話很有道理,只是繞過河州攻打河湟,那是不現實的。無論如何,這場對吐蕃的戰爭,首先滅掉的只能是河州。

  不過,聽到這里,林昭卻豁然開朗,笑道:“我們雖說阻止不了,也殲滅不了河湟援軍,可是我們能阻擋他們與木征合兵一處!”

  “東陽此話怎講?”王韶瞧見林昭的神情變化,頓時有些小激動,看樣子似乎是有辦法了。

  林昭微笑道:“木征之所以避而不戰,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等董氈的援軍,然后聯合起來,壯大實力,再與我們一戰。可若是我們能切斷他和河湟之間的關系,阻止他們聯合到一起,你說他會著急嗎?”

  “東陽所指的咽喉在哪里?”王韶已經明白林昭的意思,這個咽喉之地便是木征最為在乎的,而且不能丟的地方。只要此地有警,木征肯定會坐不住!

  “踏白城!”

  歷史上,木征和青宜結鬼章曾經聯手在踏白城大敗宋軍,并且讓景思立飲恨慘死疆場。而今林昭卻動了心思,在吐蕃人布局之前,現在踏白城收點利息。

  “踏白城?”

  林昭這才道:“踏白城位于要沖之地,正好是通往洱湟的門戶處。當年我與木征就是在此處會面的,想必他看出來此地險要,十分關鍵,所以在這里修建了一所城池,名為踏白城!他并不知道,木征之所以如此命名,與他所騎的小白龍有些關系。

  “果然是個要緊之地!”王韶立即盯著中軍大帳里的沙盤觀察,沈括制作的東西那是絕對的精細,雖說踏白城是新修的,卻也有標注!仔細觀察一番后,輕輕點頭道:“如果控制了這里,確實可以遏制河湟來的援軍,木征應該不會放棄這里的。”

  “這就對了!”林昭道:“那我們就率軍進攻踏白城,逼著木征出手,然后與之決戰!如果我們動手快,可以趕在河湟董氈那邊反應之前結束,然后據踏白城而御敵繼而遙望河湟……”進可攻退可守,不知王將軍以為如何?”

  “果然妙計啊!”王韶連連點頭,深刻覺得讓林昭前來絕對沒錯。

  “只是有一點,必須要速戰速決,否則等河湟大軍趕來,與木征合圍反攻,反而會有危險,畢竟我們是孤軍深入!”

  王韶問道:“那何人率軍前往合適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