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章 神亭嶺(四)保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太史慈心里有事,加之被張英訓斥,心情更加煩躁,所以很快就喝醉了。

  “子山,你為何要推薦曹操?”

  在太史慈安排的小帳里,劉闖忍不住詢問步騭。

  步騭笑道:“莫非公子還打算招攬子義?”

  “這個……”

  “其實,我看得出來,公子對子義非常喜愛。可現在而言,公子欲招攬他,難度實在太大。”

  用不用這么直接啊!

  劉闖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嘴巴里輕聲嘀咕。

  不過他也知道,不知說的沒有錯。

  如果他老子還活著,憑借劉子奇的名望,絕對可以做到虎軀一震,太史慈納頭便拜。可惜,劉闖還沒有那種氣場,更沒有招攬太史慈的資格。想太史慈再不得意,好歹也是軍司馬,手底下四五百號人。而他呢?還在千里逃亡,走在歸宗認祖的路上……不過剛剛起步而已。

  空有老爺子的名頭,卻無法使用。

  這也讓劉闖感到頗為苦惱,甚至有些憋屈。

  步騭笑道:“其實,公子也不必這么難受。

  想要招攬子義不難,關鍵是要他離開江東……某愿向公子保證,只要子義愿意離開,定逃不出公子掌心。公子想來,那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怎可能甘心,被天子約束?他迎奉天子,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是一個麻煩。天子怎可能甘心為傀儡?如此雙方必有齷齪。”

  這話倒是不假!

  事實上,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以后,的確是麻煩不斷。

  他和天子之間的矛盾沖突,幾乎貫穿曹操后半生。

  不管是衣帶詔,還是后來誅伏完,廢伏皇后,無比表現出皇權和曹操之間殘酷的博弈……

  “說下去。”

  劉闖來了精神,也不復先前那般低落。

  步騭微微一笑,輕聲道:“公子以為,返回潁川之后。曹鎮東可會重用公子?”

  “這絕壁不可能!”

  劉闖脫口而出一句后世的言語,讓步騭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

  “沒錯,絕壁不可能!”

  步騭深吸一口氣,繼續道:“公子乃中陵侯之后。更是皇親國戚。

  而公子中陵侯之后的這個身份。也注定了曹操會對公子心生忌憚,何也?蓋因中陵侯在潁川交友甚廣,潁川世族,莫不與令尊有千絲萬縷關系。而潁川世族。恰恰又是曹操的心腹。

  荀彧、荀攸、郭嘉……

  曹操身邊謀士之中,有三個人出身潁川。公子回到潁川之后,天子定會派人與公子聯絡,而曹操也絕不可能甘心,讓公子把潁川世族拉到天子一邊。所以。他會供著你,但更要提防你。

  子義隨公子前往潁川,這身上可是有公子的烙印。

  你認為,曹操會安心重用子義?呵呵,依我看,曹操非但不會重用,甚至會不予理睬。到時候,子義在潁川舉目無親,除了投靠公子。還能找別人嗎?就算他想找別人,別人會接受嗎?”

  “這個……”

  劉闖沉默了!

  步騭笑道:“就如同公子之前所言,絕壁不會接受。

  畢竟,公子是中陵侯的后人,若接受了子義。便是打公子的臉。打公子的臉,就是讓所有潁川世族顏面無光……呵呵,如此一來,子義便逃脫不出公子手心。待時機到來。公子可以帶子義前往,豈不是多一個臂助?我之所以向子義推薦曹操。說穿了,就是要子義離開江東。”

  尼瑪,你們這些讀書人實在是太壞了!

  劉闖忍不住暗自嘀咕:這幫家伙,簡直是殺人不見血,生生把個太史慈騙得到最后走投無路。

  所以說,寧得罪小人,莫得罪讀書人。

  雖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這幫家伙動起壞心眼的話,可真是防不勝防。

  一件挺簡單的事情,被他繞的七扭八拐,復雜無比。但劉闖也忍不住心里贊道:這個主意,我喜歡!

  夜,深了。

  神亭嶺大營,一片寂靜。

  劉闖和衣而臥,已進入夢鄉。

  從曲阿一路南下,趕了一天多的路。而后又在神亭嶺和孫策交鋒,雖說只有二十多個回合,卻打了十二萬分的小心,不敢有半點懈怠。注意力如此高度集中,自然也就會格外疲憊。

  所以躺下來,劉闖就酣然入夢,睡得格外香甜。

  也不知睡了多久,忽聽一陣喊殺聲傳來。

  劉闖激靈靈打了個寒蟬,忙翻身坐起,甚至顧不得穿上盔甲,便沖出小帳。

  神亭嶺大營,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喊殺聲四起,不絕于耳……

  象龍在軍帳外,焦躁不安的嘶鳴,看到劉闖出來,才算是平靜下來。

  “發生什么事情?”

  “劫營,孫策劫營……”

  “什么?”

  劉闖大吃一驚,一把推開身前小校,大步上前,舉目眺望。

  整個神亭嶺大營都好像沸騰起來,東吳兵馬從四面八方殺入大營,營中軍卒更是節節敗退。

  “孟彥,上馬!”

  劉勇手持鐵脊蛇矛,走出大帳,翻身跨坐青驄馬上。

  他一聲大喝,劉闖總算是醒悟過來,連忙回帳抄起盤龍棍,騎上象龍馬。

  “張承張超李倫,保護好子山!”

  他這時候已經清醒,連忙大聲吩咐。

  前世,聽評書,沒少聽偷營劫寨的橋段。可沒想到竟然真的遇到這種情況,讓劉闖一時間也有些手忙腳亂。步騭披衣而出,在張承三人的保護下,騎上戰馬。

  “子升,子升何在?”

  不過,步騭沒有忘了蕭凌,大聲叫喊。

  火光中,一員小將縱馬來到步騭身前。“子山,你可無恙?”

  “可是孫策偷營?”

  不等步騭開口,劉闖已經率先發話。

  蕭凌點點頭,“不錯,正是孫策偷營……他們兵分三路。已經攻破前營。正在朝這邊撲來……子山,咱們該怎么辦?”

  步騭向劉闖看去,就見劉闖一身白色大袍,頭上扎著一方綸巾。火光中透出雄武之氣。

  “怎么辦,殺出去!”

  劉闖說完,縱馬就往外走。

  可走了幾步之后,他又折回來,大聲問道:“可見到子義將軍?”

  “軍司馬?”

  蕭凌聞聽。也是大驚失色,“不好,子義將軍晚上吃多了酒,恐怕還在帳中,咱們快去救他。”

  劉闖二話不說,撥馬直奔太史慈的軍帳。

  才到軍帳外,就見太史慈盔歪甲斜,頭重腳輕,步履踉蹌的從里面出來。

  他背負雙戟。斜跨弓囊,手中擎槍。

  有親兵把他戰馬牽過來,可是太史慈頭昏沉沉的,幾次想要騎上去,都沒能成功。

  “把他扶上馬。韁繩給我。”

  劉闖大喝一聲,親兵恍然大悟,連忙把太史慈攙扶到馬上。

  劉闖把馬韁繩遞給步騭,“保護好子義將軍。咱們殺出去。”

  五六名親衛也紛紛擎槍上馬,護衛在太史慈身邊。劉闖跑了幾步。猛然勒住戰馬,回身問道:“子升,孫策從哪個方向攻擊?”

  “東面,北面,還有西面……咱們往南走。”

  “屁話!”

  劉闖絲毫沒有給蕭凌留情面,他想了想,猛然撥轉馬頭,“咱們往西走。”

  “西面有賊兵,而且咱們在東面,豈不是要穿營而過?肯定會遇到賊兵,那不是更加危險嗎?”

  “圍三闕一,你懂不懂?”

  “啊?”

  劉闖破口大罵道:“孫伯符專門留下南面出口,就是要我們從哪里逃走。

  我敢說,那家伙肯定會在南面設下埋伏……而且往南有中江攔路,到時候前有中江,后有追兵,就只能束手待斃。這絕對是周瑜的計策。我早就知道,小白臉沒有好心眼,這家伙陰險的很呢。”

  前世看過許多小說,也聽過很多評書。

  劉闖也經歷過無數次征戰,故而情況雖然緊張,但是他卻越發冷靜。

  周瑜!

  千萬不能小看了這小白臉。

  孫策既然偷營劫寨,怎可能輕易放出一條生路?

  以周瑜的心智,一定會設下這圍三闕一的計策,為的就是瓦解士氣,令軍卒無心抵抗。

  事實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正是如此。

  “聽劉公子的話,咱們往西走。”

  太史慈這時候酒還沒醒,有點頭重腳輕,甚至擎槍都顯得有些吃力。不過,這并不代表他糊涂!

  隨著他一聲令下,蕭凌也就閉上了嘴巴。

  心里雖然有千萬個不愿意,但還是隨著劉闖,保護著太史慈和步騭向西一路沖殺。

  劉闖在前,大棍翻飛。

  劉勇在后,鐵矛如龍。

  中間更有蕭凌幾人奮力沖殺,竟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在穿過中軍大帳的時候,劉闖意外發現一匹落荒而走的戰馬。

  “獅子驄?”

  蕭凌驚叫一聲,“這是張將軍的坐騎。”

  這獅子驄脖子上的鬃毛很長,幾乎過了膝蓋。

  據說,這也是一匹大宛良駒……張英是劉繇的愛將,故而劉繇專門為他找來這么一匹大宛千里馬,希望張英能建立功勛。可惜,張英終究只是個庸才,千里馬雖好,主人卻實在太差。

  張英對獅子驄極為喜愛,平日里都會帶在身邊。

  而今,獅子驄在,而張英卻不見蹤影……足以說明了問題。

  劉闖二話不說,上前就攔下獅子驄。

  好在這匹馬性子不算太烈,故而被劉闖輕松攔下。

  “帶著它,咱們走。”

  劉闖把獅子驄的韁繩丟給張承,而后繼續向前沖鋒。一路上,他已經記不清楚砸死了多少人,那件白色的大袍,早已經被鮮血染紅。眾人一鼓作氣,從西邊轅門殺出重圍,一路奔逃。

  蕭凌也不說話了!

  事實上西邊的東吳軍攻勢雖然很猛。卻沒有什么大將指揮。

  這說明什么……說明劉闖的決定沒錯!東吳的確是沒有把主力放在西邊,那孫策而今又在何處?

  阿嚏!

  孫策跨坐烏騅馬上,揉了揉鼻子。

  “伯符,沒事吧。”

  “沒事,不過是鼻子發癢而已。”

  他深吸一口氣。手搭涼棚舉目觀瞧。眼見一隊隊敗軍亡命而走,他卻遲遲不肯下令出擊。

  他在等!

  按照周瑜的計策,那太史慈等人定會向南逃竄。

  他守在中江江畔,就是要等太史慈等人自投羅網。

  可是。眼見著一隊隊從神亭嶺敗逃下來的兵卒,卻沒有看到太史慈等人的蹤跡。

  無數軍卒聚集在中江一側,大聲呼喊。

  孫策知道,不能夠再等下去了……于是大槍高舉,下令三軍出擊。

  東吳軍如同下山猛虎。沖到了江畔。本就被殺得狼狽逃竄的軍卒,眼見東吳軍出現,哪敢再抵抗,紛紛丟棄兵器,雙手抱頭跪在江邊。他們這一投降,東吳軍自然也就停止了攻擊。

  當天光大亮時,戰事已經停止。

  神亭嶺大營里一片狼藉,一隊隊俘虜在東吳軍的押解下,有氣無力的排成隊。慢慢往前走。

  在成堆的尸體中,有人找到張英的尸首。

  這家伙也是命不好,當東吳軍發動攻擊的時候,他就往北門逃竄,卻迎面遇到陳武。被陳武斬殺在亂軍中。

  “太史慈那廝,居然跑了?”

  孫策臉上露出不甘之色,忍不住詢問身邊扈從。

  “有人看到,昨晚混亂時。一個胖子保護著太史慈等人從西邊轅門逃走,如今去向不明。”

  孫策倒吸一口涼氣。“那胖子手里,用的可是一根大棍?”

  “正是!”

  孫策突然笑了,剛開始時,是呵呵輕笑,片刻之后,便哈哈哈放聲大笑。

  “沒想到,這小子倒是一個聰明人。

  公瑾,你的計策看起來落空了。圍三闕一,被他們看穿……這一次,你可真的是失算了。”

  周瑜尷尬一笑。

  他昨日信誓旦旦,能夠將太史慈等人生擒活捉。

  哪知道……

  眼中閃過一抹戾芒,周瑜輕聲道:“伯符,他們雖然逃走,但必走蕪湖。

  我愿領一支兵馬追擊,若不將那劉闖和太史慈生擒活捉,誓不收兵……”

  孫策突然變得意興闌珊,一擺手,制止了周瑜。

  “算了,讓他們走吧。

  想來他們幾個,也折騰不出來什么風浪……況且,先父生前,對中陵侯也是非常仰慕。當年世父和中陵侯也頗有交情,又何必趕盡殺絕?他們要走,就走……只要他們不去找劉繇便是。”

  周瑜,也是出身名門。

  其叔祖周景,世父周忠,皆位列三公。

  而周瑜的父親周異,也做過洛陽令,和劉陶的交情也頗為不錯,甚至以長輩代之。

  如果這么算的話,劉闖的輩分比周瑜還要高出一輩來。

  周瑜咬著嘴唇,輕聲道:“伯符怎知,他們不會去投奔劉繇?”

  孫策眼中,閃過一抹古怪之色。

  “若只是太史慈,說不定會去投奔劉繇。

  但是有那劉闖在,太史慈必不會再去找劉繇……我觀那劉闖,年紀雖小,但確有虎狼之姿。雖然不太清楚他為何會出現在江東,但是從他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他如今過的并不得意。

  此人,雖外表淳厚,但野心勃勃。

  我猜他一定不會讓太史慈再去投奔劉繇,倒是有可能把太史慈帶走。”

  歷史上,太史慈和孫策惡斗百合,所以惺惺相惜。

  可是現在,因為劉闖的突然加入,太史慈和孫策并未打的不分勝負,也沒有搶走兜鏊,奪走短戟的故事發生。雖然頗為看重太史慈,卻還談不上喜愛的程度。孫策只是覺得有些遺憾。

  太史慈如此猛將,卻是劉繇手下。

  不過,他若走了……那劉繇便少了一只臂膀。

  對于孫策而言,這是一件好事,心里甚至還有一種竊喜的感受。

  周瑜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于是就沒有再計較。

  “公瑾,丹陽乃我根基,不可以不重視。

  我聽說,此前句容何遂在句容附近被殺,可以看出丹陽而今混亂不堪。伯海雖然沉穩干練,但他要鎮守丹徒,恐怕也抽不出太多兵力。所以,我想請賢弟留守丹陽,為我看護基業。”

  周瑜聞聽,連忙道:“那會稽王朗,豫章劉繇……”

  孫策笑道:“以我而今兵馬,取吳會,平山越,戰劉繇已經足夠。

  想當初我只帶了三千人渡江,而今已有數萬兵馬。更不要說會稽是我老家,若這種情況下我還不能取勝,干脆就不用打了。放心吧,王朗劉繇之輩,皆不在我眼中,斷然不會輸掉。”

  周瑜點點頭,“王朗劉繇我倒是不擔心,不過有一個人你要小心。”

  “誰?”

  “就是屯兵烏程的嚴白虎。”

  孫策道:“公瑾放心,嚴白虎等群盜,非有大志,不足為慮。”

  “可是吳郡太守陳瑀,表面上雖已臣服,可依我看,此人未必真的愿意歸降。

  若伯符向會稽用兵,當小心此人與嚴白虎勾結……伯符此去征伐會稽,我向為你推薦一人。”

  “誰?”

  孫策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他這個兄弟,素來心高氣傲,等閑之輩,從不放在眼中。

  可是他現在向自己推薦,那這個人肯定不一般。

  周瑜微微一笑,“伯符可聽說過賀公苗其人?”

  “你說的可是山陰賀齊賀公苗?”

  “正是!”

  孫策倒吸一口涼氣,連連點頭。

  賀齊,何人?

  此人是會稽山陰人氏,年輕時為會稽郡吏,后來曾做過代剡長。當時剡縣有個縣吏名叫斯從,為人驕橫跋扈,為非作歹。賀齊到任之后,就打算收拾此人。但縣里的主簿勸他說,這斯從是剡縣大族,不可輕動……哪知道,賀齊非但不聽,反而大怒,立刻就斬殺了斯從。

  后來,斯從的族人聽說后,就聚眾千人,攻打剡縣。

  賀齊非但不怕,反而率領部曲打開城門突擊,將斯從族人大敗,從此賀齊之名,就威震山越。一年前,太末和豐浦兩地有人造反,賀齊被任命為太末長,僅用一個月,就解決叛軍。

  周瑜突然向孫策提及此人,孫策頓時大喜。

  “若有此人相助,攻破會稽,易如反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