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將由熊文燦督師山東的策略定下來之后,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天啟皇帝的身上。畢竟山東距離京師不遠,現在叛軍已經有兩三萬人了,如果在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威脅到京師的。

  “陛下,臣有本奏!”大殿里雖然陷入了安靜,可是不久便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正是戶部尚書吳亮嗣。

  大殿里的人目光再次集中,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人說話,就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天啟皇帝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淡然的說道:“愛卿有什么話就說吧!”實際上天啟皇帝對于這次的叛亂,并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明末的叛亂眾多,這次確實算不上什么大事情。真正的歷史上很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甚至還沒有奢崇明和安邦彥的反叛來的厲害。

  “陛下,現在已經是五月了,大部分的地區的春耕都已經結束了,接下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汛了。這次叛亂的是山東,兩淮之地是黃河決口的重災區,每年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有兩個月,黃河的汛期就要到了,如果不能再兩個月內平定叛亂,一旦黃河決口,事情恐怕會難以收拾。”對著天啟皇帝是施了一禮,吳亮嗣恭敬的說道。

  聽了吳亮嗣的話,大殿里面的人再一次面面相覷,沒有人會說吳亮嗣杞人憂天,一旦黃河真的決口,會產生什么后果誰也不敢說。黃河決口,百姓受災,災民流離失所,叛軍就找到了兵員。

  天啟皇帝也是微微一愣,不過他明白,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距離叛亂的地方還有些遠。可是如果叛軍向南打,可就是兩淮了,不用等到汛期現在掘開黃河的大堤,也會使兩淮大亂。

  山東自古民風彪悍,唐朝時有瓦崗山起義,宋代有水泊梁山,一直就沒有安定過。如果真的是吳亮嗣說的那樣,那事情真的就麻煩了。沉思了一下,天啟皇帝對身邊的王承恩道:“著內閣傳旨,加封魏國公為平叛大都督,從南京發兵,進擊山東叛軍。此次進軍,應由徐州府方向進入,不得有誤!”

  無論這個猜想會不會成為現實,天啟皇帝都不能他成為現實,一旦黃河決口,兩淮被淹,那就是大事情。要知道兩淮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命脈,那里是全國的鹽產地,一旦那里出了問題那才是大問題。況且天啟皇帝心里有另外一個擔心,一旦叛軍攻入兩淮,那里可全都是鹽商,都是有錢人。如果搶了這些人,那叛軍可就有了壯大自己的錢財了。在天啟皇帝心里,那可是自己的錢,誰也不能動!

  “是,陛下!”王承恩恭敬的答道。

  內閣大學士此時也都在場,對于天啟皇帝的決策也沒有什么異議。畢竟魏國公鎮守南京,兵精糧足,這個時候不出力還要什么時候出力啊!

  回想了一下山東的地形,天啟皇帝又接著說道:“傳旨孫承宗,讓其整頓薊州人馬,向南出兵鎮壓叛亂。但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大殿里的人都聽著天啟皇帝在傳旨,沒有一個人說話,其實也沒有人太將這個當回事。有南北兩路大軍夾擊,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孫承宗,另一個是世代功勛的魏國公,這股叛軍蹦達不了幾天。

  站在下邊的熊文燦卻松了一口氣,有了這兩路人馬,自然是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了。所不定自己這邊還沒有動作,那邊就已經將叛亂平息了。

  “陛下,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求見!”外面站崗的錦衣衛忽然走了進來,對著天啟皇帝施了一禮之后,大聲的說道。

  聽到駱思恭的名字,天啟皇帝就是一愣,這個人不是剛走了,怎么又回來了?不過天啟皇帝可不認為駱思恭會無理取鬧,這個在干什么駱思恭是知道的,既然這個時候來,恐怕就是有大事情了。

  “讓他進來吧!”想了想,天啟皇帝還是決定問一問,面無表情的說道。

  時間不長,外面就響起了腳步聲,駱思恭快步的走了進來,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臣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駱思恭的時候,天啟皇帝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因為駱思恭的表情實在是太難看了。沒有過多的耽擱,天啟皇帝沉聲道:“愛卿免禮平身,不知道這次愛卿來有什么事情?”

  “陛下,這是錦衣衛同知許顯純的密折,請皇上過目!”駱思恭也不拖沓,從懷里拿出一份奏折,大聲的對天啟皇帝說道。

  天啟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王承恩便快步的下去將奏折拿了過來。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奏折,天啟皇帝慢慢的展開,下面的人就發現天啟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狠狠的一拍桌子,天啟皇帝將奏折遞給了王承恩,聲音低沉的說道:“念!”

  看到天啟皇帝的臉色,大臣們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看到天啟皇帝拍桌子,大臣們就知道糟了,有大事情發生了。

  “臣錦衣衛同知許顯純拜上,自從受皇命以來,臣雖殫精竭慮,日以繼夜,奈何賊寇太過狡猾,臣有負圣恩,請陛下責罰。現在山東地面叛亂驟起,臣將所得消息奏于陛下。山東叛亂,源自白蓮教之分支聞香門,其門主徐鴻儒,包藏禍心已久,鼓動百姓,反叛朝廷!現山東出現多股叛賊,徐鴻儒帶領叛軍攻陷了鄆城和鉅野。其他聞香門反賊在得到徐鴻儒的命令后,也分別進行了叛亂。此時藤縣、鄒縣、豐縣等縣城已經全部落入叛賊之手。臣所慮者卻非山東一地,臣聽聞漕運要道夏鎮已經落入叛賊之手,漕運不通,漕糧不繼,京城百姓將無以果腹。我邊關將士糧草缺乏恐生大變,臣請陛下近快發兵,平定叛亂。另據錦衣衛暗探密報,徐鴻儒已經帶著人去會合其余幾路叛軍,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兗州、曲阜、郯城等地,希望陛下早做準備。”王承恩接過奏折之后,大聲的讀了起來,只是念道最后王承恩的聲音都在顫抖。

  “并非官逼民反,并非天災無糧,這些人居然叛亂,為了什么?居然也會有人跟著造反,這次平叛,以剿滅為主,但凡造反者,殺!”天啟皇帝最后一個字是大喊出來的,把下面大臣都下來一跳。

  不過大臣們心里有數,這白蓮教是頑疾了,又不是第一次了,不過這次的動靜有點大。至于天啟皇帝平叛以剿滅為主的策略,這些人卻不覺得有什么。畢竟這里面沒有腐儒,天啟皇帝甚至連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楊鶴都沒有找來,這些人自然不會站出來反對。

  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啟皇帝沉著臉說道:“剛剛傳給魏國公圣旨,留中不發。”

  下面的大臣也沒有人說話,魏國公的人馬是為了防止叛軍南下的,現在看來根本沒這個必要了。叛軍截止了運河,堵住了漕運,然后一路向北而來,意圖很明顯。攻占山東之后,便是河南,然后就可以進逼京師了。不過大殿里的這些大臣卻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這些叛賊真是想做皇上想瘋了。

  “熊愛卿,山東之事頗為嚴重,孫承宗為薊遼總督,不適合督師山東。你這幾日就出發吧!朕給你一萬京營人馬,會合山東總兵楊肇基肅清漕運兩岸的叛匪,對山東的叛軍進行剿滅!”看著熊廷弼,天啟皇帝頗為認真的說道。

  “臣,領旨。”熊文燦連忙站了出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況且熊文燦也沒將叛軍放在眼里。他不是沒有經過戰陣的文官,曾經指揮人馬打過倭寇,甚至親手殺過人。對于這樣的叛亂,熊文燦并沒有太放在心上。一時叛亂而已,有薊州的孫承宗兵馬,又有自己帶去的一萬經營人馬,還有山東總兵楊肇基的人馬,平叛自然是沒得說。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淡然的說道:“哪位愛卿還有話說?沒有的話就散了吧!”

  眾人在對天啟皇帝施了一禮之后,全都退了出去,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天啟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看了一眼身后的王承恩,天啟皇帝無力的說道:“讓劉昭儀過來,朕的身體不怎么舒服,他讓給朕按一按!”

  “陛下,不如臣去傳太醫吧!讓他們來給陛下看看!”王承恩看出天啟皇帝似乎真的有些不對勁,不由小聲的說道。

  “不用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批奏折累的。對了,張皇后和嵐貴妃那里沒什么事情吧?”說道太醫,天啟皇帝就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女人,沉聲問道。

  見天啟皇帝問起后宮的事情,王承恩的表情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一臉笑容的說道:“回皇上,皇后娘娘那里,太醫走動的聽頻繁,不過都是送保胎藥的。貴妃娘娘那里也沒什么事情,宮里的老宮女都在一邊伺候著,不會有什么的。”

  緩緩的點了點頭,沒事情就好,不知道為什么天啟皇帝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似乎有什么事情要發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