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二章 天上龍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越往下地窖里變得越昏暗,到后來舅媽從衣兜里掏出個小手電,借著手電光倆人走到了地窖底部。

  隨著舅媽手里昏黃的手電光周宇用眼睛掃了一下這個地窖。地窖不算大,估摸著也就三十平米左右,當然這也和舅舅家里人少有關。里面幾乎是空蕩蕩的,只是在北邊的一個角落里堆放了一小堆東西,由于光線太暗暫時還瞧不清是啥。

  當兩人走到那一堆東西眼前時,娘倆大眼瞪小眼滿是吃驚之色。

  如果換成兩個城里人在這里肯定不會如此吃驚,因為眼前這堆東西只是一堆帶著毛的飛禽和走獸,但是對于周宇和舅媽來說這堆東西可就不簡單了。

  娘倆趕緊用手把這堆東西巴拉開,仔細地數了一下,這堆東西里有十一只野山雞、兩只傻狍子、一只半大的野豬,還有一只大黃羊、至于野兔子竟然有著二十多只。在野兔子旁邊還放著三只像是野雞的飛禽,不過娘兒倆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所以也沒在意。

  不過最讓娘倆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里還有個大個兒的家伙,就見一只破了肚子的大梅花鹿直挺挺地躺在地上,瞧這架勢也是死去多時了,肚子里面的內臟什么的都不見了,估計是怕天氣熱壞掉所以叫姥爺和舅舅給收拾走了。

  “舅媽,這這是梅花鹿,真得是梅花鹿啊!難道山里現在還有野生的梅花鹿?我只記得小時候見到過一回,以后就再也沒聽說過了。這玩意從哪來的?”周宇由于激動突然大聲地說到。

  舅媽被嚇了一跳,嗔怪道:“小宇,那么大聲干啥?差點沒嚇著舅媽,你說得沒錯,這可不就是梅花鹿么?不過這東西現在山里確實也不多了,估計也是你姥爺和舅舅打獵打來的。實話和你說舅媽還不知道這里有這么多野味呢,你姥爺和舅舅經常天黑了才回來,回來后就直接把獵物送到這里,我還真沒工夫細看。看來這爺倆為了你是下了大力氣了。

  來,你幫舅媽把野豬和野雞拿出去,舅媽再拿兩只野兔,待會兒好好給你解解饞。至于那只雄鹿還是等你舅舅回來給你弄吧,舅媽弄這個不太拿手,可別糟踐了這么好的東西。”

  “好嘞,今天中午可以吃大餐嘍!”周宇嘴角流著哈喇子高興的喊道。

  “這臭小子,看把你饞得。還像小時候一樣見了好吃的就忘了北了!”舅媽一邊揭著外甥的老底,一邊手腳不停地幫著周宇拿野味兒。

  坐在院中的藤椅上,周宇吃著舅媽早上從附近采來的野葡萄、野藍莓等野果子。這些野果子用泉水洗過后水靈靈的,味道酸甜、美味多汁,最是地道不過。

  藤椅是用山中超過十年以上的紫藤編織的,這種紫藤在山里遍地都是。藤椅在編織好后,要刷上一種特制的漆,這種漆是用松脂和一種叫做五星草的植物按照一定的配比熬制而成,刷完漆后再風干三五天就可以使用了。

  這種藤椅深紫中帶亮,古樸大方,結實耐用,可承載一千五百斤左右,山里人幾乎家家都會編織。可惜的是山高路遠草密林茂,山里進不來車,要不然山里人單靠這紫藤椅就會過上比現在好上幾倍的生活。

  估摸著半個小時后,姥爺和舅舅終于回來了。爺兒倆肩挎著獵槍,舅舅身上還掛著一盤粗尼龍線編織的大網,身后背著一個背簍,后面跟著三條獵狗。雖說現在禁止獵槍了,可是山里人不在此列,家家都有政府頒發的獵槍證,畢竟山里人大部分還是要靠打獵為生的。

  隔老遠王志江就發出爽朗的笑聲,“哎呦,大外甥你真得來啦?想死舅舅了。我說么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有兩只喜鵲在門口的大樹上喳喳直叫,當時我還和你姥爺開玩笑說是咱家今天估計得有喜事兒了,沒想到你小子就真得來了,看樣子這玩意兒還挺靈的嘛!”

  說話間王志江就跑到了周宇的跟前,爺倆來了一個深深地擁抱。然后周宇來到了姥爺面前,看著精神矍鑠、銀發白須、滿臉都印著歲月痕跡的姥爺,眼淚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傻孩子,都成大小伙子了怎么還抹眼淚?別像個大姑娘似的,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咱不哭。快過來和姥爺好好說道說道你這幾年的經歷。”說著拉著周宇的手向著旁邊的藤椅走去。

  看見丈夫和公公回來了,舅媽急忙從堂屋里跑出來,接過老爺子的獵槍笑呵呵地說道:“爸,您這剛回來渾身是汗的還是先和志江擦把臉涼快涼快再和小宇說話吧,小宇既然都來了他也跑不了不是?待會兒你們爺倆就好好嘮扯嘮扯,我和志江把地窖里的野味好好做上一桌,今天中午咱們一家人就來個純正的野味兒大餐。”

  王云海老爺子爽朗地笑了幾聲,欣慰地點了點頭,跟著兒媳婦去清理了一番,周宇也趕緊跟過去幫忙。幾分鐘后神清氣爽的老爺子和兒子外孫來到了院子當間的桌椅邊。

  三人落座之后舅媽端來涼茶給每人倒了一茶缸子,然后就蹲到一旁的空地上把從地窖里取出的野味拔毛開膛。

  王云海一邊喝著涼茶一邊看著兒媳婦做活,忽然開口問道:“翠翠他媽,地窖里的東西沒都拿出來吧?”

  舅媽點了點頭道:“爸,除了那只梅花鹿我不會弄怕糟蹋了沒拿出來,其余的每樣幾乎都拿出來一點,反正小宇這回也不急著走,咱慢慢給他做,保證這小子吃到盡興為止。”

  王志江聽了老婆的話哈哈大笑:“家里的,你可是誤會咱爸了,其實地窖里最好的東西可不是那只梅花鹿,而是那三只飛龍。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那玩意的味道絕了。你先弄著,我趕緊去地窖里拿出來,今天中午得好好喝一回飛龍湯!”

  說完王志江一溜小跑到地窖里取飛龍去了。

  周宇和舅媽一聽到飛龍的名字嘴巴瞬間張得大大的,久久不能閉合。末了周宇不可置信地問道:“姥爺,地窖里真得有飛龍?就是我小時候得肺炎那次你和舅舅給我捉得飛龍?”

  王云海老爺子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傻孩子,姥爺都七十歲的人了還能騙你不成?地窖里真得有三只,也是我和你舅舅運氣好,大前天去老林子里打獵的時候竟然一下子碰到五只,你舅舅打下兩只,姥爺打下一只。這玩意有些年頭沒有獵到過了,也不怨你舅媽沒認出來。”

  不一會兒王志江樂呵呵地提著三只飛禽回來了。周宇一看,不就是地窖里那三只自己沒稀得搭理的三只飛禽么?剛才地窖里光線不好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現在再一看感覺就不一樣了,這三只飛禽色彩艷麗、頭頂金色長冠,尾巴五彩繽紛,像極了野山雞,只是羽毛可是比野山雞華麗了不少。

  飛龍,學名榛雞,是大興安嶺獨有的一種森林留鳥。成年體重約兩斤上下,肉味極其鮮美。飛龍肉質雪白細嫩,營養十分豐富,味道鮮美,是世界上罕見的珍饈。甚至在國宴上都有飛龍湯這道名菜。飛龍湯制作簡單,只要將肉切成絲或薄片,下入開水鍋,加少許鹽即成。飛龍湯清澈見底,不加任何佐料便滿室飄香。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龍肉就是指飛龍肉。

  相傳在古時候,地方官員在鄂倫春、達斡爾、女貞族的獵民中大量收掠榛雞,送到京城給皇帝品嘗后,視為珍品,霸為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美味,特下詔書,賜名“飛龍”。

  飛龍性喜群居,一般多居信在高山或山谷的赤楊和樺林中。它的食物隨季節變化,以各種樹籽、野果、草籽為主。夏季也食昆蟲、嫩樹葉。夏天、棲息在樹上,每天數次出去覓食。冬天一到,飛龍就在積雪覆蓋的灌木叢或草叢下用雪筑起洞穴居住。

  飛龍肉周宇小時候只吃過一回,可是一直讓他吧唧著嘴回味了好多天。飛龍及其敏感和怕死,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立馬就展翅飛翔,所以一般很難逮到,這一次舅舅和姥爺一下子就逮到三只,怎么能不讓周宇吃驚激動加流哈喇子?這可是有錢也買不來的好東西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