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五章 再回巴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就愛讀書”初平二年,元月五日,距離狩獵之日已過去兩天,

  年關雖過,然喜慶之意仍舊未停歇,反之越來越濃,

  原因很簡單,再過十日,便是上元節,

  上元節,亦是元宵節,起源于漢朝,傳說,因呂氏威脅漢室江山,齊王劉襄諸呂之亂平定后,文帝劉恒深感太平盛世來自不易,便將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之日,也就是上元節,

  在漢朝時期,上元節其熱鬧程度比起正月的年關之喜,有過而無不及,

  如此重要的節日,向云自是知曉,不過,身為征西將軍,向云每日也有很多事情處理,過節剛過,向云卻要忙著處理政務,

  這日,向云正與眾文臣商議重建聚賢館之事,

  聚賢館,向云曾在長沙建立,后長沙淪陷,向云輾轉來到益州,一直忙著擴張地盤,尚未來得及重建,如今難得有機會靜下來發展,自然要將其繼續發揚光大,

  經過與眾文臣一番商議,眾人一致認為,聚賢館,向云已在長沙建立過一次,

  當時,效果不錯,但向云卻知道,那是因當時聚賢館初建,人們覺得挺新鮮,才能有那樣的效果,而如今,向云重建,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想招募到真正的賢能,必須提高招賢館的知名度,只有那樣,才會讓聚賢館進入大才們的視線,

  說白了,也就是如同后世一般,需要對聚賢館進行一番炒作,讓天下賢能,都能知道向云的招賢館,是如何如何的好,不過,最關鍵還得向云有實力,

  對于炒作的作用及效果,向云自是明白,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未見過豬跑么,

  向云雖然沒有炒作過,但前世經常在網絡上看到媒體炒作某事物、或某演員、歌手神馬的,雖然這些方法對于現在并不實用,但也可借鑒,

  這難不倒向云,一番思索后,向云想出了一個不錯的方法,比武,

  當日,征西將軍府發布文書,布告全天下,

  上元節,征西將軍向云于成都重建聚賢館,廣招四方豪杰有志之士,為慶祝聚賢館重建,并慶祝上元節,征西將軍決定,于成都舉辦比武大賽,無論身份地位,皆可參加,比武結束后,無論名次好壞,只要能通過官府考核,皆可選擇在軍中任職,若是能在比武中取得優良成績,不論是否留任軍中,皆可獲得豐厚獎賞,但若是能留任,待遇從優,

  此文書一出,天下震動,

  如今的征西將軍向云,占據大半益州疆土,今非昔比,在各路諸侯中,實力亦算得上中上流了,

  然而,最為吸引各方賢能的,是征西將軍其本人能力,

  當年,向云尚未及冠,便憑著自身睿智及魄力參與黃巾之亂,名震天下,后在討董之上更是有著奪目表現,

  當時,各路諸侯皆是畏懼董卓實力不敢進,唯獨曹操與向云只身追董,雖然二人皆已失敗告終,但也給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向云乃先帝親封長沙太守,后在回長沙途中卻被劉表偷襲,長沙失陷,當時的向云,無家可歸,可謂給世人留下一個英雄遲暮的滄桑形象,

  當時,這件事很轟動,向云待民如子,又是為國剿賊,劉表卻是不顧道義,成了董卓的走狗,擅自對付向云,此事給劉表帶來極大的惡劣印象,也讓世人更加同情向云,

  后來,劉表亦是為此不斷廣結善緣,以彌補自己的形象,倒也起到不少效果,

  而向云,則被迫西進益州,以謀取生路,

  當時,很多人以為,向云會從此一蹶不振,再難有機會崛起,不料,梟雄走到哪都是梟雄,向云的光芒,不是那么容易掩蓋的,向云西進益州,憑著其堅定的意志,以及麾下諸將的齊心,再次向世人展現其強勁的實力,向云硬是取下巴郡,在益州站穩了腳跟,

  而后,向云的崛起更是迅速,在董卓西進之時迅速平定南中,而后面對劉焉的突然發難,向云卻依舊堅挺,以險惡的劣勢擊敗劉焉,一舉占據了益州大半疆土,

  如今向云的實力,明顯已強過名義上的益州牧劉焉,實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情況下,若能在向云麾下為官,自是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在向云的通告一出后,頓時吸引了無數賢能目光,但因是比武,其中由數游俠武者們最為關注,紛紛摩擦拳腳,準備大干一場,

  頓時,各地很多人紛紛動身,前往成都,即使不參加比武,亦可來看看比武盛事,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下間也不乏那些不屑為官,但卻愛財之人,故而,還有不少人是沖著獎賞而去,

  無論出于何種目的,總之,在向云通告公布后,不僅是吸引了大批武者前來,其中小販、商賈亦是看中商機,紛紛往成都而來,

  此外,向云的舉動甚至還引起各路諸侯注意,其中,就包括曹操、劉備、劉表、劉焉、孫堅等,各路諸侯,他們多少與向云有過接觸,知道向云鬼點子多,當即也是派出使者前往成都,準備觀摩觀摩向云如何舉報這比武大會,也許有機會,以后說不定還會借鑒向云的伎倆呢,

  成都,太守府,

  向云剛派人發出文書的第二日,還未來得及關注文書所的轟動,便又有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擺在他的面前,

  “主公,這是剛從巴郡、鍵為二郡地方傳來的緊急文書,請過目。.”

  向云接過侍衛手中文書,打開看了起來,頓時,眉頭開始緊蹙,

  書信的確是從巴郡與鍵為郡傳來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大致內容,皆是言在向云大軍與劉焉對戰之際,二郡皆有強盜橫行,魚肉百姓,其中,由數巴郡涪陵、鍵為郡南部等地最為嚴重,在涪陵,更是出現不少盜匪,專以搶劫過路商賈為主,

  看到這個消息,向云眉頭大皺,巴郡是連接益州與荊州的通道,而涪陵又地處要沖,若是任強盜攔路搶劫,以后誰還敢來益州,

  在看到這個消息后,向云沒有猶豫,立刻讓人傳令于張遼、管亥,讓二人進入備戰狀態,

  不過,對于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強盜,向云頗為理解,心中并不想趕盡殺絕,有意給其一條生路,故而,向云當即又是一條針對二地盜賊的勸降通告發出:人皆母生,誰愿為盜,即日起,凡吾向云治下山賊水盜,無論以往所犯何罪,在上元節前,若能解散團伙,棄暗投明,以往罪行,既往不咎,如若不然,上元節過,治下尚存賊伙,大軍清剿,

  寫完給文書,向云立刻派人發下去,

  接著,向云無事可做,便翻了翻從二地傳來關于當地強盜團伙的信息,

  忽然,一個非常眼熟的名字出現在向云視線,

  “咦,錦帆賊,甘寧。”

  錦帆賊,若是向云所記不錯,好像是東吳大將甘寧的外號,而甘寧,正好便是巴郡人,

  向云一目十行,迅速掃過地方官員傳來關于錦帆賊的資料,

  初一翻開,便覺眼前一亮,甘寧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資料里面,

  錦帆賊,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氏,其人少有氣力,好游俠,在巴郡一代聚合一伙輕游俠,多達八百之眾,甘寧自任首領,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劫掠當地豪強、官吏,甘寧好臉面,無論走到何地,皆有侍從之人,披服錦繡,固當地百姓呼其為:錦帆賊,其麾下八百賊眾,稱其為:鈴鐺賊,

  “甘寧甘興霸,嘿,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想找時,找不到,不找時,你倒自個出來了。”

  看著地方官員所記錄甘寧的信息,向云可謂喜不自禁,

  甘寧,東吳水軍大將,最為擅長的便是水戰,也是向云心中水軍將領最佳人選,而向云,目前麾下卻沒有一個擅長水戰的將領,甘寧的出現,可是給了向云很大的希望,

  向云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甘寧收入麾下,

  一番思索后,向云決定,親自回巴郡一趟,目的,自是說服甘寧,

  念此,向云當即將自己想法告訴了戲志才等文臣,不過為了避免眾人阻撓,向云并未說回去的目的,

  可即使如此,得知向云欲回巴郡,眾人亦是反對不已,現在眾人已經知道向云當初在森林遇刺一事,自是不愿向云輕易冒險,

  然而,向云決心已定,眾人改變不了,只得讓向云答應多派人保護,這才勉強同意下來,

  將成都諸事交給戲志才主持,當日,向云便離開成都,向巴郡出發了,

  此次,依舊由王越、典韋隨身護衛,王越只身一人,而典韋,則領精銳騎衛三百,以供差遣,

  一出門,向云一面趕往巴郡,一面讓王越派人調查甘寧如今正身至何處,

  此次出門,向云只想招降甘寧,并不想多生事端,

  故而,在出發前,向云還專門將以前收留的那個名為小笛子的太監叫來,化了化妝,略微偽裝后,這才極為低調的出門,

  而三百騎衛,則化為普通家丁,往巴郡而去,

  好了,中秋到了,預祝各位親們中秋快樂,萬事如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