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四章 各方局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蘇固愿意派出五千精騎,星夜快馬趕往長安方向而去,力求在董卓大軍到達前完成任務。品書網  為了不暴露身份,蘇固讓五千騎兵并未穿漢中官軍制服,而是個個輕裝,以求速度。

  而王越,則繼續留在漢中,等候消息。

  然而,王越卻是知曉,蘇固定是怕他背信棄義,帶著財物離去,已暗中派了眼線監視自己,對此,王越亦是不以為意,以他的本事,隨時都可離開漢中。

  不過,此刻卻不是時候。

  長安,中國四大古都之首,然而漢朝前,長安卻尚未達到后世的輝煌,還僅僅是比其他城池繁華而已。

  長安城南,某個頗為繁華的街道,不知何時建立了一座武館,館內有著各種服務,頗為熱鬧。

  不用說,這武館正是史阿奉命遷移長安后所建。

  此刻,在武館內部,史阿正看著向云從洛陽傳來的密信。

  一旁,幾道身影默默而立。

  “有任務。”其中一個年約二十來歲的青年疑惑道。

  “嗯。”史阿放下手中書信,道:“主公傳來最新命令,讓我們在長安傳布一個謠言!”

  “什么謠言。”幾人聞言,皆是疑惑。

  “你們附耳過來。”史阿勾了勾手。

  幾人聞言,皆是附耳過去,史阿在眾人身邊一陣耳語。

  “沒問題,這太簡單了,走。”眾人點點頭,紛紛出門而去。

  在此之后,長安各地突然風傳出一個流言:益州有天之之氣。

  流言傳播迅速,瞬間襲倦整個長安城,鬧得沸沸揚揚,益州有天子之氣,益州牧又乃漢室宗親劉焉,這可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卻說冀州牧韓馥,被董卓封為冀州牧,坐擁中原最為富有的大州之一的冀州,此次聯軍討董,大半糧草皆有韓馥供給。

  隨著討董結束,韓馥也開始為自己打算,擔心袁紹逐漸坐大,開始故意減少袁紹軍需供應,企圖搞垮袁紹軍隊。

  然而,袁紹豈是能夠輕易對付的人,對于這天下重資之州的冀州,袁紹亦是垂憐不已,但一直礙于聯軍盟主的身份,他不能無故對付韓馥。

  袁紹麾下有一智者,名為逢紀,字元圖,南陽人氏,中平六年,與許攸同隨袁紹同到冀州,因其智慧過人,頗受袁紹賞識,聯盟解散后,得知袁紹欲取冀州,便向袁紹提議,派人暗中挑撥公孫瓚與韓馥。

  袁紹聞言大喜,早在聯盟初聚時,公孫瓚、孫堅等人力保向云為盟主,雖然最終因向云放棄而失敗,但一向氣量狹隘的袁紹卻早已將幾人嫉恨在心,如今聽聞逢紀的計策,當即接納,派人暗中挑撥二人關系,使得二人之間矛盾愈加激烈。

  在袁紹暗中挑撥下,雙方矛盾激烈,摩擦頻頻,終于提前爆發了戰爭,然而,戰局走向卻與歷史大相徑庭。

  而此時,向云剛領殘兵到長社。

  襄陽城,在蔡瑁、蒯家兩兄弟的幫助下,劉表誅殺當地不少豪強,重兵掌控了襄陽城,成為新的荊州治所。

  歷經劉表治理,如今的襄陽比起以往更加繁華,治安亦是好上很多。

  城東,劉表府邸地處城池中心,有重兵把守。

  此刻,府邸堂內,劉表高坐主位,下方,一眾文臣武將坐立兩旁。

  堂內,眾人皆平息靜氣,沒有說話,只剩劉表一人正靜靜翻閱著手中一封密信。

  “德珪、異度、子柔等人留下,其余人暫且回去。”良久,劉表終于發話了。

  眾人聞言,皆是起身,滿眼羨慕的看了場中三人一眼,告退而去。

  待眾人離去,劉表這才抬起頭,嘆了口氣道:“董卓以天子詔令,發來密信,讓我派人接任長沙太守一職接!”

  接管長沙,聞言,蒯越隱隱皺起眉頭,沒有說話。

  “主公,此乃喜事啊。”這時,蔡瑁卻是起身喜道:“向云此次追擊董卓被伏,大傷元氣,且長沙被其經營長久,繁榮無比,若是能將其掌控下來,不僅能增強我軍實力,亦可將荊州徹底掌控!”

  “主公三思,向云乃先帝欽點長沙太守,且手握尚方斬馬劍,此次討董,又是順大勢而為,我等若是稱其討董未歸時竊取長沙,豈不被天下人所不恥。”一旁蒯良聞言,當即起身反對道。

  “蒯長史所言差矣,先帝早已駕崩,現今天子乃皇子協,主公又乃荊州牧,即使派人攻占長沙亦屬奉天子詔命而行,名正言順,大勢所趨,何有竊取一說。”聞言,蔡瑁第一個反對。

  聞言,蒯良自是不贊同,與蔡瑁一陣爭論,互不相讓,誰也說服不了誰。

  上方,劉表見二人爭吵,有些不耐,擺手道:“爾等先且下去,容我考慮考慮!”

  “諾...”二人聞言停下,各自退下,出了府邸,乘車離去。

  馬車內,蒯良、蒯越同乘一車。

  “兄長剛才不該力保長沙的。”車內沉默良久,蒯越突然嘆氣道。

  “我知道異度的擔憂,我反對蔡瑁,也并非因與向云有舊,還有一個原因,因此刻北方亂成一團,局勢尚未明了,荊州又是四戰之地,當盡量保存實力,以應付北方的局勢。”蒯良亦是嘆氣道。

  蒯越皺了皺眉:“蒯家與向家關系蔡瑁此人可是清楚,我怕兄長如此做,恐會引來主公的猜疑!”

  “這就要看主公的氣度如何了。”蒯良望向劉表府邸方向,并未多說。

  在蒯家馬車離去后,在劉表府邸另一邊墻角處,蔡瑁突然走了出來,凝視二人馬車離去方向,嘴角微微上翹,轉身入了劉表府邸。

  長沙,臨湘,太守府。

  閻忠、張甫、何颙、鄭泰、管亥眾人正在商議著什么。

  “主公已在歸途中,不過此次討董,損失似乎很大。”四人中數鄭泰、何颙二人年齡最大,學識也最為淵博,二人愿意屈身向云,一是因向云救命之恩,二則是因天下戰亂,欲尋求一個安身立命之所,而向云,剛巧給了二人這個條件,此刻發話的,正是老持穩重的鄭泰。

  “是挺大的,不過也并非一無所獲,至少,主公在天下人心目中,比起其他諸侯更加忠心愛國。”何颙聞言,笑了笑。

  “襄陽有何動靜。”閻忠突然向一旁管亥問道。

  管亥回道:“暫時還沒有!”

  閻忠點點頭:“派人密切監視,劉表敢單騎據荊州,不可輕視,得小心應對!”

  “嗯。”管亥點了點頭。

請分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