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五章 來客(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子晴帶著三個表哥去搭架子,菜地里繩子剪刀竹條都現成的,子福每天干完也沒收拾,左右每天都用,自家院子里,倒也不怕丟了。

  子晴也就幫著扶扶棍子,打打下手,聽他們說說話,長福表哥今年十五了,家里已經給定親了,不過他不喜歡對方,可是二舅他們都不同意退親,說退親是一件大事,丑事。

  新福表哥今年十三,也定親了,他也不喜歡,兩人商量要一起出門做學徒,哪怕做個賬房什么的也好。

  子晴這才知曉原來他們都曾讀過幾年書,不過對考秀才什么的壓根就沒指望,所以學了三四年就沒再去了,常用字基本認識,會簡單的算學,所以想出去學打算盤學記賬,哪怕做個小二也行,將來還能指望做個掌柜什么的。

  金福表哥也去過兩年私塾,他還小,才剛十歲,原本父母是對他寄予厚望的,可惜他不喜歡念書,說一看到書本就發暈,沒少為此挨罵,甚至逃學,父母這才死了這心。

  不獨二舅一家,貌似大舅家的孩子也開過蒙,所以沈家的孩子留在家里種地的很少,看來外公很有頭腦,把日子經營得不錯,比一般的農戶強多了,否則也不能給母親二十兩銀子壓箱底。

  四個人干了好半天,都有些出汗了,這活也只干了一半,棍子和竹條也不夠了,子晴抬頭見太陽正在頭頂呢,便回去看看午飯好了沒有。

  進屋一看,兩位舅娘都在幫著包包子,子祿在灶臺燒火蒸著呢,阿娘用另一個鍋燒了一大鍋開水,正往里頭甩雞蛋呢,看見子晴進門,便吩咐子晴去叫大家吃飯,包子要趁熱吃。

  “大舅,二舅,萬福哥萬福嫂子,吃飯了。包子熟了。”子晴先去叫的大舅他們。

  西瓜栽了不到一半,估計下午能干完。

  沈建山一聽便起身,擼擼手上的泥,其他的人也跟著出來了,子晴轉身去叫長福表哥他們,一喊全過來了。

  洗完手,沈建山把桌子搬到外頭,沈氏已把蒸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端出來,又盛好一碗碗的小蔥蛋花湯端出來。

  家里一共就十個碗,何氏他們剛好來了十個人,沈氏讓他們先吃,何氏也說:“都別推來推去的,吃完把剩下的活都做完。”

  沈建山邊吃邊說:“娘,我沒說錯吧,還是玉梅做的包子好吃,我都十年沒吃了,真香。對了,玉梅,你家的菜是怎么種的?長這么大了,我家的才出苗。以前在家你也沒怎么下過地,跟誰學的?還有那個洋薯,聽三弟說過,外邊有種的了,產量極高,回頭你給我們留點種子。”

  沈建水也說:“給我也留點,還有西瓜,你今年要打理好了,明年跟我說說,我也種點。”

  “對對,那個要弄好了,是個掙錢的物件,咱家周圍還沒人敢種過。你也夠膽大的,妹夫的主意吧。”沈建山接著問道。

  于是沈氏就把年前子福幾個賣對聯掙錢的事說了,說這些菜和西瓜都是幾個孩子搗騰出來的,賣完對聯在安州府里就把種子買回來了,所有的秧苗都是三個孩子育出來的,那洋薯是子晴的主意。

  “這孩子聰明,知道問賣洋薯的掌柜如何擺弄,我也是聽她的。”沈氏頗為自豪地夸了自家女兒幾句。

  何氏他們聽了驚奇不已,沈建山更是把子祿和子晴一把摟過去,笑道:“我家的外甥外甥女就是不一樣,來,跟大舅仔細說說,你們怎么做的?”

  子晴讓子祿先說,除了溫水浸種,別的事情他都參與了,她在旁邊稍微補充了點,不過溫水浸種她可沒說出來,實在沒法解釋,倒不是怕沒有先例,而是她年齡太小。

  飯后,他們都去干活了,沈氏把子祿和子晴叫過來,給了子祿一個籃子,里頭有個葫蘆,“祿兒,你帶你妹妹去一趟雜貨店,用這葫蘆打十文錢的酒,買五個咸鴨蛋,再買十文錢的海帶,買十個最便宜的碗,二文錢一個的,十雙筷子,一共大概是五十二文錢,娘給你們五十五文,怕萬一不夠。記住了沒?早去早回,娘還等著燉湯。”

  子晴搬入新家后極少有機會回鎮里這邊,所以這次蹦蹦跳跳的跟在子祿后頭,到了雜貨店,老板還記得他們兩個,笑著說現在的紅紙可賣不出去了。

  子祿笑了笑,說了今天要買的東西,子晴在一旁套近乎,一個勁讓老板便宜點,最后筷子沒花錢,白搭的。

  子祿拎了東西就要回去,子晴看到旁邊的肉鋪,非要進去看看,用最后五文錢買了四根棒子骨,讓老板敲折了,用稻草捆好了遞給子晴,回到家跟沈氏說了,沈氏倒也沒說什么,洗了骨頭就扔進鍋里。

  子祿留下來燒火,沈氏打理晚飯,子喜在睡覺,何氏見沒什么事,領了子晴出來幫忙搭架子。

  大概四點多鐘的時候,都收工了,沈氏的晚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仍是擺在外面,凳子不夠,萬福他們站著吃,沈建山喝酒,沈建水不愛喝。

  骨頭湯的香味飄出來時,沈建山把碗遞過去,“玉梅,給大哥來碗湯,聞著挺香。”

  乳白的濃湯,上面飄著綠綠的蔥花,很是誘人,子晴看每個人都喝的挺香。

  晚飯快結束時,曾瑞祥回來了,沈建山打趣道:“妹夫,你挺會趕時間,事情都做完了,飯也做好了,你進家了。”

  曾瑞祥笑著致謝,何氏他們放下飯碗也沒多耽擱,怕天黑了回家的路不好走,關鍵還有一個老人。

  送客人出門時子福也回來了,子福依次問候了一聲,他們也就匆匆忙回去了。

  回屋后,沈氏把丈夫和大兒子的飯菜端上桌,抱著子喜喂奶才有空坐下來細細地跟丈夫說了何氏他們今天做的一切,又說了她娘家哥也打算試種洋薯等物。

  曾瑞祥吃完飯,急忙到院子轉了一圈,回來看著沈氏,既感動又激動,“玉梅,辛苦你了,你做的真好,比我想的要好太多。”

  沈氏聽了臉上閃過一陣羞澀,顯然沒習慣丈夫的表揚。

  晚上在床上,子晴又聽見她爹娘在商量子喜百天請客的事情,只聽曾瑞祥說:“算了,還是不請了,反正今天你娘家已經來過了,剩下的就是我爹娘那邊和大哥一家以及春玉一家,還有我姑家和本家幾家,他們也曉得我們剛分家手里不寬裕,等以后蓋新房了再好好請請吧。”

  又聽沈氏說養豬的事情,曾瑞祥沒同意,一是沒地方,二是太辛苦,三是目前也沒什么可喂的。接著聽他感慨外家的三個大舅哥夠意思,也說沈家的家教好。

  聽著聽著子晴就入夢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