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一十七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道太學的題目,稷下學宮把它弄成了“自己”的卷宗,既然自己解不出來,便給天下人去解。

  所以卷宗上,前面兩道已經解出來的,放在了世人眼前,而那剩下兩道沒有解出來的,則是高高掛起,與前面兩道一并放出。

  “今年見太學之題,巧而神異,如古老天文,又似河圖洛書,故學宮所見,心中不甚歡喜,自知不能獨解,此等有益之題,特意放出,還請天下庶人,士子,學生,大賢,圣人,君王,共同破之。”

  那位放考題的學宮子把這諸卷宗發放到個人手中,他的身后有姜氏的子弟帶著書摞,而經過之前司馬夝的安撫,這些來應考的士子終于消停下來,在拿到卷宗之后,開始認真解題。

  因為今年的特殊性,所以蕭菽同樣接到了一份,她有些忐忑,幾個月的惡補不一定能夠通過稷下學宮的大考,縱然她已經學習了很多,但不會的,她感覺更多。

  尤其是之前那位學宮子所說的話,讓她更是心中惴惴。

  連監考老師們都做不出來?

這,自己怎么可能做出來呢  但還是要鼓起勇氣,不能辜負司馬先生給自己的機會。

  蕭菽打起精神,看見那些題目。

  而此時,司馬夝俯下身,對她道“自選題,前面兩道必解,后面兩道可以試著解。”

  蕭菽的目光移動到后面的“兩道”題目上。

  那幾十個數字陣列立刻就把她看傻了眼。

  她呆愣著,好一會回神,有些僵硬的把目光移到了前面兩題。

  這是太學的卷宗,還不是稷下學宮的卷宗。

  司馬夝鼓勵她“先解稷下學宮的試題,然后再看太學的題。”

  他這里在教弟子,邊上曹亭,高長恭兩人也是抓瞎,直愣愣的看著那些試題。

  曹亭抓了抓腦袋,看著那天生天殺的問題。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人不能長久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恥辱。

  他提起筆寫了這兩句,然后就有些不知道怎么向下寫了。

  高長恭在嘀咕“那肯定是繼續站起來啊百折不撓,這是正確答案吧學宮又不知道我在瞎寫”

  曹亭白了他一眼。

  “這第二個,遵從天地自然的法則,一定是順應道的么不是吧,這是要從哪個圣門的角度去看?”

  高長恭又開始嘀咕“要是儒門,那當然就是不對啊,要是墨門,那就是天志,我的意思就是天志,我志則天志法天地有法,人亦有法,二法相沖,舍天而應人?”

  曹亭也開始看,他們先看的太學卷宗,畢竟之前說的那么神奇,而且解題時間有一個月。

  不過,看來這入學考試,門檻似乎比他們想的還要更高啊。

人群里,來自幽門的少年虞霜翻著試題,目光動彈,越看越覺得有趣,當然,后面的陣列對他來說也很難,不過前面的問題么  成為一個失敗者,在不能抵擋的力量前失去希望,那么該何去何從?

  天生天殺,道之理焉?

  “這要看誰才是天生,誰是天殺了,生與殺者,若非一人,那誰才是道呢?”

  虞霜的嘴角微微咧開“就像是天門與幽門,南華與奈何,天生鬼殺,但有時候,白玉京未必是樂土,黃泉海也未必就是地獄。”

  冬日的風往往伴隨著大雪,數九寒天,很少有人愿意出去。

  但迫于生計,路上的行人雖然稀疏,但并非沒有。

  南搏身望了望遠方,按照他的記憶,這里應該快到洛陽的西郊了,太學是他想要去的地方,但是因為路途遙遠,并且因為上一次汾水決堤,導致黃河水流暴漲,所以他被耽擱了許多時間,不得不繞遠路行進。

  后來他才聽說,汾水決堤,是因為有一只妖神出現,他借助大水屠了榆次城。

  而徐無鬼出現的事情則不為庶人百姓所知道,各國能夠知道仙人動手的,基本上都是高層人員,當然,程知遠打退了妖神,這個事情還是值得描述一下的,畢竟想要掩蓋也不行,這么大的事情,說壓就壓,也不現實。

  你總得給這個妖神找個對手,趙國圣人沒有把這個勝利果實加在自己腦袋上的,其他各國哪怕傳謠,也很快就會原形畢露。

  說仙人與妖神戰,妖神被斬,仙人無蹤,這也確實是戰斗之后的情況。

  南搏身搓了搓手,覺得凍得厲害。

  他的身邊吹起了一陣青風,南搏身轉過頭去,眼中所看到的,是一位從不知何時出現在身邊的先生。

  那像是一位儒生,穿戴極遵禮教。

  “你去哪里?”

  那位中年先生向南搏身詢問,南搏身道“去西郊。”

  中年先生輕笑“西郊太學嗎,洛陽城下的三大學宮之一,不過如今是最末了。”

  南搏身搖搖頭“太學藏經七千,古早時號稱一萬八千卷。”

  中年先生失笑“學宮藏經五千六百余,更有各家圣門圣人講學在此,哪里比不得太學?”

  南搏身還是搖頭“太學飽經滄桑,其中許多典籍,稷下學宮并不曾收錄。”

  中年先生道“你說一個,我聽一下。”

  南搏身便道“聞《四始經》原本,欲往一見,學宮可有此書?”

  中年先生想了想,搖了搖頭。

  南搏身又道“聞說幽古籍《冥湮》藏于太學,不知學宮可有抄本?”

  中年先生想了想,再度搖頭。

  南搏身便是笑“聞《韶樂》《六列》《六英》,此三舜之書學宮可有?”

  中年先天聽到這里,便也是笑了。

  南搏身又道“聞青丘有遺失古樂《七星》《云卿》《天孤》,學宮背靠涂山,可有此三樂?”

  中年先生搖搖頭“沒有。”

  南搏身于是道“看來學宮統統沒有,但我聽說,太學有。”

  中年先生覺得有意思,今年遇到了很多怪事情,沒想到在去太學的路上,還能碰到一個專門為報上太學而行走的青年。

  但是中年先生看出來,這個半大青年的來歷。

  “太學也沒有《七星》,而且你也只是聽說而已,太學遺失卷宗比我們更多。”

  南搏身道“聽說過,總比未曾聽說要來的有些希望。”

  中年先生聽了這話,微微一笑,并不在意他對于稷下的抵觸。

  “不過,你的學識意外的淵博,那么,需要我帶你一程嗎?”

  中年先生向南搏身發出邀請,而這位來歷有些古怪的半大青年,卻也沒有推脫。

  “那便勞煩先生了。”

  南搏身自然知道,能夠隨著青風而來,神不知般的駐足在自己身側,眼前的這位中年先生,必已不是凡胎。

  這天下很大,但是能夠被圣人帶著走一程,這種機會,并不多有。

  中年先生也沒有意外,他知道南搏身不會推脫,而他也很好奇,是什么吸引眼前的這個畫中人前往太學,而不是稷下學宮?

  僅僅是因為,太學藏經七千的原因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