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2章 回京前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當洈水河上的薄冰漸漸融化之時,林遠之的所上折子的回旨終于姍姍來遲,來宣旨的居然還是上次那個老太監,不同于上次那副惡心的皮笑肉不笑的樣子,這次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諂媚了,連例行的荷包都謙卑的沒要,讀圣旨的速度也利索了不少。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爾提刑按察使司林遠之,才堪偉任,棘闈擢秀,巖邑蜚聲,清寧不改,風規峻爽,德性恬夷,養深宿霧之文奮,迅凌云之翮甘,棠百里標巖邑之清芬,特今贈刑部左侍郎,二月回京任職,疊荷渥於龍章,永流光於馬鬣。

  爾妻崔氏秉心明淑,賦質端凝,出自儒窐嬪于世閱潔修佐俊,合四德以奉尊章,婉娩宜家,躬百勞而光大業,眷政聲之鵲起,惜懿質之鸞分,念此勞臣追維內助,茲以覃恩贈爾為正三品誥命。千秋彰芝檢之榮,一德表闌閨之。欽哉!”

  雖然還是不大聽得懂,但雨竹是什么人啊,當年大學英語六級聽力完全沒聽懂也能靠關鍵詞把答案猜出個七七八八的“奇女子”啊,很快抓住主要意思:老爹、老娘都升官啊,要回京了啊。

  雨竹心里天馬行空的胡亂想著,身子卻一絲不茍的隨著林遠之三叩九拜,完全看不出一絲不妥。

  老太監十分熟練地與林遠之做好圣旨的交接工作,不同于上次的皮笑肉不笑,笑的十分真誠:“林大人,恭喜啊,皇上此次可是龍顏大悅啊,咱家可是聽到消息,大人回京以后可是還有重賞的。”

  老太監的賣好之意,林遠之十分清楚,其實這也怪不得別人,這世道本就是逢高踩低,而且對這些人的示好還不能不屑一顧,畢竟京城那地方,多個人就是多條路,犯不著白白得罪人。

  林遠之也是官場老油條了,當下便笑著開口:“哪里哪里,以后還是要互相照拂才好。”

  老太監得到想要的答復,滿意的勾了勾嘴角,也不再廢話,立刻就拱手告辭了。

  留下林家一家人站在大堂上,笑得開懷。

  崔氏算算還有不到半月就要動身了,立時不再磨磨蹭蹭,當機立斷的收拾起東西來。轉了一個圈又回過頭來笑容滿面的道:“竹丫頭,快隨為娘來,瞧瞧你有哪些東西是不喜歡的,不喜歡咱就不帶。”

  雨竹聽話的上前伸手讓崔氏握住,聽得母親絮絮叨叨的聲音:“該扔的扔,東西少了船也能快點,也不知道你哥哥們怎么樣了?瘦了沒?要是受了委屈,娘定是要幫他們討回來的。”

  真好,有這么一個強勢精明又不失母愛的娘是在太好了。雨竹笑瞇瞇的隨著崔氏走,不時的點個頭,再“嗯嗯”兩聲表明自己的支持之意。

  青州的春天來得很早,二月里就吹來了春風,回京的日子已是近在眼前,雨竹卻是越來越發愁,王阿婆的病越來越重了。

  冬天總是會奪走很多老人的性命,艱難的熬過一個冬天,總是有許多老人走上街頭,呼吸著新春的暖風,生命的氣息!可是今年這個春天,王阿婆似乎無法再出門了。

  “姐姐,二娘不要留在家里……二娘不怕進宮的……姐姐……姐姐……二娘要跟姐姐在一起……”王阿婆虛弱的躺在床上,人已經迷迷瞪瞪了,不停的說著胡話。雨竹在她零零碎碎的訴說中慢慢拼湊出當年的事。

  王阿婆應該是閨名叫二娘的,有一個姐姐叫大娘,出生于刺繡世家的她們被前朝下令征召入宮,大娘已經有了婚約,只要趕緊出嫁就不算王家人,可是知道心愛的妹妹性子一入宮門必定逃不出個死字,大娘忍痛給二娘的茶中加了蒙汗藥,自己代妹入宮,從此再也沒有消息,汴繡受到其他繡種聯合打壓后,王家敗落,一番風雨之后偌大一個家族只余二娘一人。性子綿軟的二娘雖然手藝出眾但不通世故,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

  王阿婆躺在厚厚的棉褥子之中,瘦弱干枯的在被外只能看到一團微微的隆起。雨竹心中酸澀,好人就一定會有好報么?王阿婆性子柔順不會與人爭斗,完全是無害型的,卻在這世上落得這般下場,誰又會憐憫她,幫助她?便是自己,要不是對著寧秋的那份微薄的歉疚,哪里會想到要去照顧這么一個可憐的老人。

  說到底,人都是自私的,活在這世上,不是你想不爭別人就會放過你的,為了好好的活下去,只有去爭,只有去斗。

  恍惚間看到王阿婆的眼睛顫了顫然后慢慢睜開了,里面一片茫然,仿佛都不能聚焦了。雨竹心中一痛,忙湊上去輕聲問道:“師傅?你醒了,感覺怎么樣,要喝點水嗎?”

  王阿婆慢慢的轉了轉眼睛,好像才清醒過來,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她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一個苦笑,眼睛里緩緩滴下淚來,忽然她直直的看向雨竹,眼里滿是祈求!

  雨竹哪里不知道她是托自己看顧寧秋,連忙用力點頭保證:“放心,我不會不管寧秋姐姐的。”

  王阿婆這才安心的閉上眼睛,又陷入了昏睡之中。

  雨竹坐在去碼頭的轎子里,在青州的一幕幕都像放電影一般在眼前浮現,亂民、時疫、菩薩、符紙、滿地的質樸的禮物、好吃的魚凍、天真執著的寧秋,王阿婆靈巧的雙手、林遠之和崔氏越來越默契的舉止言行、離開前百姓送的萬民傘……到王阿婆的墓前戛然而止。

  雖然這里并不富裕繁華,不說京城,甚至連登州都比不上,但在這里,她可以下廚做菜,可以自由隨性、風風火火,可以知道那么多純善的人的存在……在這里爹爹是自己一個人,沒有妾、沒有庶姐的諷刺挖苦,一家三口像是真的一家人一般,每天都其樂融融的,想想京城那一大家子就頭痛。

  真的要去京城了,崔氏仿佛也沉默了,安靜的坐在車上不說話,是在想回京后怎么處理好各房關系?還是如何給丈夫報仇出氣?沒有人知道。

  在還未完全化去寒氣的春風中,碼頭到了。

  終于到了重頭戲了!回京啦,求支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