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五章 迤邐北上,道兄光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韓清慧一走,眾人皆是輕松,于是又問起方道明道門名稱一事。

  方道明環視山林,良久方道:“我方道明既然開宗立派,這山且叫它道明山,門派便叫道明宗,大家以為如何?”

  “好!好個道明宗!”孫悟行嚷嚷道:“從此我孫悟行便是道明宗開山長老了,假以時日,我道明宗必將位于仙魔妖三道之首!”

  方道明道:“這道門排名,卻是虛幻,修行實力才是真才。”

  應忘塵亦道:“這道明二字卻是極佳,二弟取得好名字,日后必將淵源流傳。”

  帝云子等三個徒兒也上前恭喜,自是把自家師傅吹捧一陣。

  “二哥,今日我們道明宗立派之日,是否也搞個典禮,雖說我們人少了些,但這禮卻少不得,簡單一些便是。”

  方道明笑道:“立派之禮卻是不能少的,但卻非今日,因為我即日便要遠行。”

  眾人皆是突兀,方道明之前卻沒提及任何,現在卻突然便要遠行。

  “師傅是要去哪里?我等是否同行?”鶴云子問道。

  “我在天富城多寶閣得了一張地圖,乃是遠古四兇劍一狂的道門遺落之地,地處中央大陸北方,我此番遠行,便是去尋那遺落之地碰碰運氣、撞撞仙緣。”

  應忘塵道:“大陸北方,莫非是北極真武山?”

  “還要再北些,越過真武山,穿過萬里草原大漠,再越過冰原雪域,便到了。”

  孫悟行叫道:“那豈非傳說中的北冥寒域,那可是極端兇險之地,是萬萬去不得的。”

  方道明看著眾人震驚的眼神,不禁嘆道:“我若不去,可能便失去了以劍證道的唯一希望,所以此番北行,只我一人前往,你們皆留在此地,勤加修行,看守道門。我本打算將第二元神,始龍道人留在此處,但此次北行頗為兇險,獨我一人恐怕應對不來,你等留在此地,潛心修行,莫要招惹是非,若有來人茲事,你等能斗過且罷,不能斗過,便匿在山中,實在不行,便還去東海,尋求星河殿的庇護,當日我與周星河殿尊擊掌為誓,互相庇護門下弟子,卻也放心。”

  帝云子沉聲道:“師傅放心,我等必會勤加苦練,看好山門,只是師傅此番遠行,需多久才能歸來?”

  “未可定也,少則十年,多則百年,對我等修道之人而言,十年、百年不過是彈指一瞬,得道長生,天地永恒才是大道,況且現在距離天地大劫已不到三千年,你等需練就天仙,方可超脫而出,否則大劫一至,一切都是浮云,是否明白?”

  帝云子等三人恭聲道:“弟子明白,請師傅放心。”

  方道明笑道:“帝云子你身為大師兄,需以身作則,不可亂了心性。凌云子你雖是遠古靈獸,但脾氣暴躁,心性一道,還需苦修。鶴云子你心思縝密,生性淡定,頗有掌教之風,需代為師好生看守門戶。只是三弟你,”

  孫悟行笑道:“二哥寬心,我且出去云游一番,最多十年便返回這里,看守山門。”

  應忘塵知道方道明去意已決,遂道:“二弟放心,三弟雖說性格毛燥,但遇見大事,也能妥善為之,況且我也會時常過來,探視他們。”

  方道明又喚出駝爐老龜與六目龍角夔牛,叮囑他們隨帝云子等人勤加修行,不得有誤,二獸自是恭敬應了。

  “如此這般,我便是放心了,待我重回之日,便是道場開創之時,所謂大道無心,天地無情,能否超脫這番天地,就看你們的機緣了,我這便去了。”

  方道明說罷便要駕云北去,卻被孫悟行喚住:“且慢!且慢!今日雖無典禮,也該慶賀一番,我那寶船之中藏有美酒,當醉上三日,再做遠行不遲!”

  于是眾人大醉一場,待三日之后,方應二人聯袂離開,又行了百里,應忘塵往東投太易宗去了,方道明獨自往北去了。

  再說韓清慧離了道明山,一路往西,回轉天絕谷寒山寺。她此番被方道明擊敗,又被收了火鳳尾羽,心中憤懣,可想而知,這般駕云疾走了兩日,來到一處崇山峻嶺,山林茂密之地,那崇山峻嶺之間,突然沖出九道環形霞光,將其牢牢束住,任其如何掙扎,都擺脫不得,體內更是法力受困,無法施展,便是霓凰鳳尾琴都無法祭出。這九道霞光越發緊湊,竟將其團團包裹,仿佛蠶繭一般,然后又往山林之間墜去,瞬間消失在崇山峻嶺深處,再無聲息。

  方道明一路駕云往北,不一日但見遠處高山聳立,直插入云,連綿千里,知道進了中極軒轅山地界,當年軒轅山上,自己被無辜潰壓六十載,更是因禍得福,修為突飛猛進,當日種種至今歷歷在目,不禁感慨不已。方道明知道仙劍門勢力龐大,高人甚多,不敢托大,遠遠避開主峰,尋了處杳無人煙的荒僻山路,越過軒轅山,繼續向北。

  北上之旅,卻是清閑悠哉,更是嶄新世界,沿途風光迤邐,靈山大川,飛瀑清溪,平原丘陵,人煙興旺,方道明一路游覽修行,時而駕云,時而步行,時而縱情山水,時而混跡紅塵,見識心性都大為精進。

  這日他正駕云飛遁,忽聽身后傳來一陣清朗呼喚:“前面道友且慢,可是相識舊人否?”

  方道明聞言停了,轉身望去,卻見白云藍天之間,一朵遁云飛速而至,云上立了一對俊男美女,正是在鵬魔群島多寶閣遇見的趙光吾、宋仙芝二人,玲瓏山莊與瑯凰書院的一代翹楚。

  方道明本與此二人不甚熟悉,更談不上交情,但礙于多寶閣的相助,只能笑面迎上,施禮問好。

  趙光吾卻是豪爽之人,爽朗笑道:“我說兄臺背影如此眼熟,原來是相識之人,多寶閣匆匆一面,還未來得及請教兄臺大名。”

  方道明謙遜笑道:“兄臺二字卻是不敢當的,在下方道明,卻要矮上兩位一輩。”

  趙光吾道:“修道之人,哪來那么多年紀輩分,你若是不嫌棄,光吾便托大,喚你一聲老弟。”

  方道明推脫一番,也就應了,喚二位為道兄、師姐。

  趙宋二人一個開朗豪爽,一個害羞內斂,性格如此相反的二人居然能夠走到一起,也頗讓方道明感到好奇。趙光吾認了小弟,自是要尋一山明水秀,風光怡人之處談法口論道一番。

  三人尋了一處山林湖邊,趙光吾取出美酒,宋仙芝更是奉上靈丹,送與方道明飲食。方道明也是大氣,從混沌古卷中取出一些搜刮來的靈丹,分與二人。

  三人談法口論道,心情輕松,其間趙光吾問起方道明師門,后者只言在山中偶得一卷古卷,乃散修之身,一言帶過,說到后來,又是問起對方所去何方?

  方道明心有隱秘,不便說明,只說去往草原大漠訪一好友。

  趙光吾聽了好心提醒:“我觀老弟年紀輕輕,已是邁入元神境界,天賦甚高,但此去草原大漠,卻要翻越北極真武山,草原大漠多是游牧之族,民風彪悍,更隱居了一些脾氣古怪的能人異士,仙魔散修,卻要小心才是。”

  “多謝道兄提醒,小弟也曾經耳聞兩位大名,小弟這點修為,哪能入得兩位法眼,實是過譽了。”

  “哈哈,老弟切莫過謙,這元神一道,關鍵在于九天罡風劫與九霄神雷劫,此兩步打得扎實,地仙境界也就基本在望,至于更高一層天仙境界,那就是個人的機緣造化了,有的便是千年萬年,也難以大成,最終壽元耗盡,道消身隕,所以老弟切忌操之過急,每一步都需穩扎穩打,需知道基越深,將來成就越大。”

  當下趙光吾將自己的修行、渡劫、甚至元神修煉之經驗,合盤托出,傾囊而授。方道明甚是奇怪,自己和他并非過命交情,為何能有如此待遇,但聽這些經驗卻是半點虛假不得,經驗、教訓、優點、缺點、捷徑、彎路,俱是字字珠磯,金玉良言,當下用心牢記,用心體會,獲益非淺。

  趙光吾滔滔不絕,方道明偶爾插問兩句,這番你來我往,直到月華高掛,星斗參天,依舊是興趣盎然。

  “方老弟可知我們這一方天地的最大秘密?”

  “道兄所言,是否指那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的天地大劫?”

  趙光吾不禁動容:“原來你也知道!”

  方道明苦笑道:“不瞞道兄,我所知僅此而已,除此之外,便一概不知了。”

  趙光吾頓時來了興致:“為兄卻是知道一些,待我與你說叨說叨。”

  方道明自是心頭樂意:“愿聽道兄賜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