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敗豈是天注定(3)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人您說的一點沒有錯,這些當然不夠,這些么,只不過是必要的鋪墊。00”崔浩笑道。

  “那么殺招呢?”

  “殺招是蜀中!”崔浩終于說出來了答案。

  段業有些驚訝的看了崔浩一眼,這個小子果然厲害,思路的跳躍性也未免太大了,從江南到蜀中,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可是崔浩卻沒有接著談下一步的計劃,而是朗聲道:“以長江,黃河為界限,則大可以把天下大勢分為南北。所以說,河北、江南為天下制勝之地,而挈南北之輕重者卻在川、陜。對于偏安江南的晉國來說,他們之所以還能偏安一方,所倚靠的,無非是長江天險罷了,而蜀中之地,據長江上游,下臨吳、楚,其勢足以奪長江之險,如今苻詵占據蜀中,則足可以威脅荊襄,且此人精明強干,雖然年輕,但是上一次在江南三路大軍北伐的時候,除了苻宏指揮有方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苻詵及時出三峽,奇襲荊州側后,這才讓已經深入關中的西路軍桓家叔侄后方不穩,奠定了,整個逆轉勝的基礎呀。“

  ”是啊。“段業也搖頭嘆息,雖然他早就知道,淝水之戰后,東晉的那一次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歷史上就沒有成功。況且段業也不希望他們成功,如果他們成功了,還要自己干什么呢?

  只是段業那時候還在西域征戰,而且也沒有條件建立強大而完備的信息網,等到在敦煌當了太守后,才搞到了當時的戰報,也大概對于那次北伐的細節有了些了解。

  雖然歷史的大勢,依然沒有改變,可是段業心里還是覺得蠻可惜的,因為那一次的三路齊頭并進,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比歷史上謝玄主導的那一次要好,只可惜依然功敗垂成,除了讓段業唏噓之外,也讓段業感到了一絲慶幸,也正因為如此,段業才有機會和空間。

  崔浩笑了笑,卻突然說道:“大人,您覺得蜀中之地如何?”

  段業差點就脫口說出辣子和妹子了!

  確實,段業在后世,對于四川這個地方印象極好,這里氣候溫和而濕潤,女人漂亮而潑辣,川菜又辣又可口,生活安逸而平靜,人心總體也不錯,環境也基本沒有污染,不論從哪個地方來說,四川都是一個極為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段業如果現在沒有來到這個時代,很可能就在四川生活了。

  見崔浩一直在等話,段業說道:“蜀中之地,天府之國,物產富饒,自成體系,而且也是用兵之地。”

  “然也!”崔浩撫掌道,“蜀中之地,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偅,西近邛、笮馬旄牛。其寶則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犛、犀、象、氈、牦、丹黃、空青、桑、漆、麻、苧之饒。可以說蜀中區區一州之地,富饒程度堪比北地之和,據有蜀中,兵甲糧草無憂。此外,蜀地地多鹽井,獲利豐饒。小可方才聽說大人在這里也大開鹽井,而且靠著種種巧妙的方法,讓這里也能獲利甚豐,那么一旦到了蜀中,大人的獲利豈不是十倍百倍?”

  段業聽了卻笑道:“你這小鬼頭。你這意思,莫非是建議我奪取蜀中么?”

  “現在當然條件不足。”崔浩說道,“不過,大人的方略,不是先全有涼州么,等到涼州在手的時候,大人就該慎重考慮奪取蜀中的事情了。”

  見段業未知可否,崔浩忙道:“大人的基業起于涼州,但是根本不是關中,就是河北,別無他想,那么大人如果想統一天下,則必須從北朝南打,而可以預見,大人最大的對手,很可能便是劉裕,而劉裕的根據地則一定是江南,以北方對東南,則蜀中就是不可缺少的地方了。大人您看,蜀中據長江流域的上游,以北方進取南方時,取得蜀中便可順流長驅,直下東南,而對江南來說,以南方對抗北方,確保蜀中可以屏護上游,可見,蜀中是兵家必爭之地,大人如果不取,就會被人家給搶走啊。”

  張袞這時候也說道:“蜀中居天下之上游。對于在江南的國家來說,只要蜀中還在手上,江山就沒有問題,而如果蜀中丟了,滅亡幾乎就是不可以你轉的事情。同樣,對于北方來說,只要有了蜀中,自己又不出大的失誤,則奪取天下,則大為容易,請大人要仔細考慮。”

  段業想了一想,還真的是這樣,歷史上的劉裕在取得了軍政大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別的,正是迅速統兵溯江而上,趁著割據蜀中的譙家內亂,一戰而定乾坤,收復蜀中,這才安心。

  不然的話,上游如果一直有敵對勢力的話,江南的側后就一直受到威脅,哪里敢輕舉妄動呢?

  崔浩又說道:“戰國時期為巴、蜀之國。巴、蜀分據兩川,秦惠王趁巴蜀兩國相攻,遣司馬錯統兵伐蜀,擊滅蜀國而并其地。而秦國之所以強于六國,天下莫可當也,歸根到底,是得到了巴蜀這富饒的土地,從此就有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源,不僅增強了其國力,且改變了對楚國的戰略態勢。巴蜀之地成了秦脅楚、攻楚的一個策源地。彼時楚軍雖然精銳聞名天下,可是每每楚軍想在中原與其他五國合縱之時,秦軍只需要稍微在峽口制造點動靜,楚軍就不得不快速回防,可以說占盡了優勢。再說三國之時,鄧艾剛剛滅蜀,即上表建議經營蜀地為伐吳作準備,因為趁著一戰攻克蜀中的氣勢來打江南的主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因為那時候,江南人心浮動,而魏軍大有席卷天下的氣勢,按照鄧艾的想法,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并作舟船,豫備順流之事,然后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兵不血刃,拿下江南,鄧艾雖死,但后有王濬在益州經營水師,圖吳上游。而晉國代曹魏后,羊祜的戰略大概也和鄧艾雷同,他主張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并會襪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蕩,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結果果不其然,大軍齊頭逼近之下,東吳一戰而潰。”

  崔浩一口氣說完,段業也一直點頭,最后說道:“你的建議,我會仔細去考慮的,那么你具體打算怎么做?”

  “小可打算說服苻詵出兵東下!“崔浩終于亮出了底牌。

  “苻詵東下?”這一點也完全出乎段業的預料,“這卻是為什么?”

  “呵呵呵,很簡單,這個也是聲東擊西罷了。”崔浩這一刻神采飛揚,雖然他年紀還小的很,可是這一瞬間,真的有點俾睨天下的意思了,“苻詵本是苻堅愛妃張氏的兒子,最受寵幸,可是論嫡是苻宏,論人望是苻睿,苻詵本來是絕對沒有奪嫡的機會的。”

  段業打斷道,“可是,他也的確沒有奪嫡的想法,據我所知苻詵和苻宏的關系非常好。”

  “呵呵呵。”崔浩雖然歲數小,可是他的那種笑容,總讓段業覺得有些個不自在,看來這個人,終歸還是心機太過深沉,哪怕是拓跋燾這樣寬宏的人,最終還是難免殺了他。

  張袞這個時候也注意到崔浩笑的實在有些那個了,因此瞪了崔浩一眼,崔浩才收斂了點,說道:“大人,他們二人之所以關系好,一個是因為苻宏會做人,另一個,是因為他們沒有利害沖突,但是,據小可所知,他們二人的感情也只是尚可,而且彼此之間也沒有恩惠,因此,這樣的感情,是不牢固的。“

  “所以呢?”

  “所以,我們就可以在里面大做文章了。”崔浩道,“小可就有個辦法,一定能讓他們兄弟二人翻臉!”

  段業定定的看著崔浩,而崔浩迎上去的,是堅定而執著的眼神,段業從里面看見的,只有絕對的信心!

  “好,我相信你。”段業說道,“具體的細節我不問了,我相信你可以辦到。”

  “崔浩一定不辱使命!“崔浩行了個禮,然后說道,”這樣的話,如果他們二人反目成仇,苻詵為了自己考慮,一定會想割據四川,那么哪怕是自保的目的,單單靠峽口那是守不住的,他一定不能讓桓家完全的保住荊州,不然蜀中的安全也是無法保證的。這樣算來,崔浩有把握讓苻詵一定能夠出兵峽口,再次攻打西陵,南郡一線,到時候,桓家一定告急,因為上一次桓家全力北伐,卻是元氣大傷,到了那個時候,晉廷迫于無奈,一定會調劉裕千里回援,大人您說,劉裕是回來,還是不回來呢?“

  說到這,終于算是圖窮匕首見了,原來這崔浩準備的完全就是一出連環計!

  在劉裕北伐的時候,調動拓跋珪部,助劉裕一臂之力,還能極大地削弱慕容沖,避免他在河北坐大,而在劉裕志得意滿的時候,西線的苻詵一出峽口,就會把劉裕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劉裕回去,那么奮戰得到的結果,就幾乎是化為烏有,如果不回去,事實上現在也辦不到,因為劉裕在此刻還沒有完全獨立的實力。

  但是可以肯定,不管怎么樣,劉裕就一定會提前和晉廷生了嫌隙,這一點對于段業就是大大有利了。

  因為歷史之上,劉裕是已經威望足夠高,手上的兵足夠多,控制的資源足夠多,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才漸漸選擇和朝廷對抗,并且用強大的實力強渡關山,在很多問題上迫使朝廷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但是現在則和那個時候不一樣,因為問題的關鍵,在于現在劉裕的實力還沒有這么強。而本來,劉裕實力不強的時候,是一定會選擇韜光養晦,藏起鋒芒的,但是現在逼迫他提前表態,則大大讓彼此之間的互信破裂。

  段業甚至還想到了一些崔浩沒有想到和提到的。比如,現在劉裕的主要支持者是謝家,但是段業知道,謝家雖然也是門閥,但是謝安,謝玄,謝靈等人,其實是真心為了國家考慮,對于自己家族的利益當然也上心,卻的確從來沒有過取司馬家而代之的想法。

  因此,在國家利益之下,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劉裕退兵的地步,其實真的謝安很可能會讓劉裕退兵。

  但是在這種背景下,劉裕是不是聽得進去,會不會因此對謝家有了嫌隙,這可是個未知數。

  但是不管會不會,雙方的關系幾乎很難像從前一樣融洽,這也是必然的,且不說雙方的出身差距,隨著劉裕實力的增強,他遲早要自立門戶,而這就一定會和謝家起了沖突。

  不管怎么說,這都對段業有利的,如此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是非做不可。

  至于可能造成的后果,苻詵這個人,段業是毫不擔心的,段業真正擔心的,是拓跋珪。

  “小崔,你說說,縱拓跋珪入塞,固然是步好棋,可是拓跋珪如果壯大,那豈不是對我們來說是弄巧成拙么?”

  “大人且放心,此事簡單。”崔浩笑道,“我們還有一張王牌。”

  “王牌?“

  ”是的。“崔浩很有自信,“大人記得么,匈奴和鮮卑人,可是世仇啊!”

  “你是說盧水胡?”段業好像突然抓住了什么。

  “不錯,正是那盧水胡。”崔浩笑了,“沮渠蒙遜這個人,可是個有趣的人吶。”

  段業一愣,旋即大笑。而崔浩也笑了。就連張袞也笑了,因為他們發現了又一條好辦法,可以消除拓跋珪可能造成的隱患。只有小楚和胡凱,還沒有抓住要害。

  利用別人,永遠是政治斗爭里的至高境界。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

超紅連載小說推薦合作商↓返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