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六章 緩兵之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卷河西經營第七十六章緩兵之計  “那就是說,你們答應和我們一戰了?”李希漲紅著臉,但還是沒好氣的說道。00ksreshuge

  “好了好了,你走吧,快走。”呂光連連擺著手,“呵呵呵呵,你要是再不走,可就走不了了,哈哈哈哈。”

  李希哼了一聲,勉強拱了個手算是行禮,然后匆匆跑路了。他不跑不行啊,因為衣服里的小衣都已經濕透了,再不跑就走不了啦!

  等到李希匆匆沖出去,呂光段業等人終于忍受不住,紛紛捧腹大笑起來。能不好笑么?李希當呂光等人都是小孩子呀,居然還提出這么可笑的條件,也就是呂光如今連戰連勝心情好,加上交兵不斬來使的傳統,才放了他一馬。

  好容易笑完,呂光抹了抹眼角的眼淚,道:“世民吶,你看這個姚皓,派李希這么個活寶來,是要做什么呀。”

  段業也繃住笑,正色道:“節下,事反常必有詐,這個李希今天來,明顯是挑釁來的,無非是故作玄虛,迷惑我們,依卑職看,張掖城目前已經毫無一戰之力,他這么做必為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呂纂有些疑慮。

  “不錯,一定是緩兵之計。”段業自信的說道,“除此之外,還能有什么理由呢?張掖城他們是守不住的,野戰他們是打不贏的,如果他們再不有所動作,我們大軍一兵臨城下,把巨石炮一架,拿下張掖城如同探囊取物罷了,至于緩兵之計的目的,爭取到了時間,他們還能干什么呢?難道是……”

  段業說到這里,抬起目光,恰好和呂纂對視,二人心里同時想到一種可能性!

  “不好!他們要跑!”段業大聲說道。

  呂光也是明白人,一聽就曉得了段業的意思,根本也不必商議了,立即大聲道:“來人!點兵!立即點兵!”

  等到呂光,段業等人親率大軍匆匆趕到巍峨的張掖城下時,城門大開,城頭幾乎沒有守軍,城內炊煙裊裊,一切如故。

  他們只有一個去處,那就是跑了!

  原來,李統派出李希這個活寶的根本目的,就是跑到呂光那里大言不慚,胡吹海扯,越離譜越好,越可笑越好,李統料定呂光自視甚高,如今連續獲勝也有些驕狂,看見李希這樣的人來一定不會放在眼里,而且呂光太自負了,自負到認為就算張掖想盡辦法,也守不住城池,就算玩點花樣也無所謂,卻不會想到張掖方面根本就沒打算守!

  這一手玩的漂亮,起碼呂光現在就很不爽。

  “唉!”呂光憤憤的一揮馬鞭,“還是來晚了一步,讓姚皓等人跑了!”

  段業也有些默然,雖然第一時間就看出來那個李希玩的是最低檔次得緩兵之計,可是看出來了又能怎樣?人家還是得逞了,如今張掖城這陣勢,顯然軍隊已經全跑了,留下一座空城給他們。

  自來到這個時代以來,段業雖然也遇到過威脅,甚至生命都曾經遇到過挑戰,可是起碼在謀算上,還從來沒有錯過,段業也一直為此非常得意,可是如今,李希這么一個根本上不來臺面的家伙,用著這么拙劣的手法,居然把自己都給騙了!

  呂纂更是神色難看,雖然這事情從大局來說,其實沒啥大不了的,張掖城怎么也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城池,拿下了張掖,涼州的一半就已經在手上了,算起來起兵兩個月左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任務,不能說成績不好,可是呂纂總覺得,自己被李希這個人給耍了,這讓心高氣傲的呂纂感到屈辱!

  “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親手殺了李希這個狗賊!”一向溫文爾雅的呂纂也咬牙切齒地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派去進城的幾個斥候也回來了,他們匆匆跑到勒馬在城門口等著的呂光處停下,行禮說道:“節下,已經初步探查完畢,張掖城內百姓俱都正常,但是兵馬已經全無,太守府如今除了些仆役衙役外空無一人,印綬被帶走,公文被匆忙焚燒,官吏們一個不見。”

  呂光眉毛一皺,看來張掖城內的人果然跑了個精光,可是眼下再想別的也沒有用了,呂光大手一揮,喝道:“進城!”

  河西名都張掖,就此落入呂光手上。

  雖然這是李統的戰略性放棄,可是造成的后果還是極其嚴重的,首先,張掖郡殘余的三個縣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郡城都已經被攻克了,區區幾個縣再頑抗還有什么用?因此再呂光再次派出使者去時,他們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了印信,乖乖投降,而呂光認為他們沒有第一時間投降說明心里還有點忠義,而最后也沒有做無謂的抵抗說明也是識時務的人,這樣的人呂光認為是真正靠得住的人,因此直接讓他們繼續當縣令,還說以后如果政績卓著的話,還可以快速提升,呂光保證對他們和對原來的幕府里一視同仁。

  張掖城由于是主動被放棄的,城中的百姓和士紳們也就沒有什么反彈,加上如今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他們也不會再執拗于對梁熙的忠誠,加上呂光進城后,并沒有追究,反而及時的撫境安民,慰問老幼,還宣布適度減免賦稅,表示以后要好好改善大家的生活,因此張掖上下很容易便納入了呂光的統治之中。

  數日后,除了在各縣留了少量兵力留守外,呂軍主力云集張掖,他們必須為下一步如何行動來提前商量了。

  但是事情比他們想象的變化要大。

  首先是沉寂了許久的張大豫。事實上,涼州的亂局,本來就是這個張大豫鬧起來的,他是前涼末代國主張天錫的兒子,本來在當地也有一些威望,之前趁著呂光大軍西征試圖起兵,奪回自己先輩的土地,可是由于自己水平一般,手下將軍謀士都不咋樣,因此連梁熙也沒搞定,在梁熙及時作出了反應,增兵駐守姑臧后,張大豫雖然起兵來攻,卻被打得落花流水,也只好灰溜溜縮在隴東一隅,而那時候呂光已經回來了,梁熙認為張大豫已經不足為慮,先打敗呂光為重,因此也沒有趁勝追擊,他并不怕張大豫能鬧出什么大事來。

  事實上歷史上張大豫也確實沒鬧出什么來,但問題是由于段業的緣故,歷史似乎很多微小的地方都和過去不一樣了!

  前涼末代君主張天錫,在被秦軍俘虜后,苻堅并沒有為難他,依然給他封了官爵,賞賜了金帛,待他還算不錯,歷史上淝水之戰后張天錫趁亂渡江,跑到江南了此殘生,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大概是苻堅敗得更慘,一時間沒有功夫管他,而好容易跑到中原晉軍已經迅速出兵北伐了,北方一片混亂,那張天錫繞了個大圈,先跑到齊魯,然后繞到鄴城一代,然后北上出了關,沿著大草原和幾十個親信一路西馳,游牧于此的鮮卑各部族這個時候也忙著內訌,根本沒功夫搭理他,而張天錫運氣實在是太好,連馬賊大概都在休假,于是緊趕慢趕,居然在幾天前突然出現在陽塢。

  當時正在軍營里為手下萬八千兒人德生路發愁的張大豫見那個熟悉而蒼老的身影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使勁的揉啊揉,卻最終確定,那個已經有些佝僂,神色憔悴之極的小老頭,就是已經多年沒見的父親——張天錫!

  “大豫我兒!”張天錫也是非常激動,過去自己還是涼國國主時,對這個兒子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起,可是沒想到,這個資質平庸的兒子,居然第一個在故土舉起了義旗,如今雖然發展很一般,可是好歹堅持到了自己回來,一想到這,張天錫的眼眶就有些濕潤。

  “父親!”張大豫的神經綁了這么久,如今終于松弛下來!這么久,他撐得實在太苦了!他并不是一個喜歡戰爭和殺戮的人,事實上他本來就喜歡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秦國事實上待他不算差。可是沒有辦法,他是張家的子孫,就有義務為了張家哪怕是一絲光復故土的可能而拋頭顱,灑熱血!苦苦撐了這么久,好歹保住了一點點元氣,如今終于等到父親回來了!

  相隔多年的父子二人相見,自然少不了一番溫情。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讓張天錫及時露面,來振奮早已低迷的士氣!

  肯在這個時候還追隨張大豫的,除了少數野心家和投機分子,大部分都是對過去的涼國還有感情,或者說是受過張家恩惠的人,當年的張天錫雖然也不算明主,但是基本也算親民,時常走入民間和百姓親近,只是由于水平所限,國力不強,之前十年的內亂耗盡了涼國的國力,才被秦國所滅。

  如今雖然十年過去了,張天錫也衰老了很多,可是畢竟大體輪廓還在,當張天錫穿著常穿的那身皮袍朝大家面前一站,那模樣,那神調兒,和十年前的涼王張天錫別無二致!

  沒有錯,我們的涼王,回來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