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49、跑部錢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49、跑部錢進149、跑部錢進149、跑部錢進  就在嚴寧結束黨校結業考試,上交結業論文,準備擇時返回雙江繼續開展工作的時候,趙北上和馬芳河聯袂進京了。這兩位大佬的到來,使得嚴寧返回雙江的打算落空了。嚴寧知道,馬芳河進京是要就北江省農業生產補貼問題與中央部委進行談判,換句話說,是在向中央以及中央各部委施展他的執政理念來了,而趙北上進京的主要目的是替馬芳河在中央領導面前造勢來了。

  今年北江省的糧食產量取得了巨大的豐收,超過了八百五十億斤的產量超過了中原省,已然躍居全國第一,而邊寧縣因為推行了稅費改革,糧食產量翻了番,更在北江省豐收的基礎上畫上了濃重的一筆,作為稅費改革的先行者,嚴寧自然要用自己的積累的經驗替馬芳河吶喊一番,最起碼馬芳河手中的稅費改革試點方案以及北江省未來五年農業發展規劃可都是出自嚴寧的手筆。

  本來進京匯報工作這個事情,應該由省長張令森來做,畢竟張令森才是正牌的省長,但張令森置身事外,轉手將這個機會讓給了馬芳河,顯然是趙北上和一號首長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這讓嚴寧似乎看到了某種曙光。寫起稿子來自然是不遺余力,直將一份農業發展規劃寫的花團錦簇,其中很多內容摻雜了嚴寧的設想和預期。既然是匯報成績,稍稍夸大一些也無可厚菲,何況誰又能保證嚴寧所設想的北江農業在未來實現不了呢。

  在這個關鍵時期,嚴寧恨不得把北江省取得的所有成績都安在老馬的身上,更恨不得把老馬身上鍍上金漆,走到哪都是一片金光閃閃。若是一舉能將老馬推上位,那嚴寧才會樂得合不攏嘴。當然了,嚴寧也不僅僅是出力不討好,跟在老馬同志的身后要補貼,做項目,只要老馬同志隨便從手中漏出一點來,對雙江和邊寧都算得上是一塊肥肉。

  而且,以嚴寧一向扣門的性格,白白送到手中的要錢機會若是不知道把握,那也就不是嚴寧了。所以,在了解了老馬同志的動向以后,嚴寧立刻將電話打回了雙江和邊寧,準備越過省里,直接向部委伸手要政策。隨即,雙陽市和邊寧縣聯合組成的進京乞討團正式成立,在主管農業的副市長郭長志帶領下浩浩蕩蕩的殺進了京城。

  “書記,郭市長說要先去拜訪一位朋友,晚上六點,在省駐京辦事處請您吃飯……”雙腳一踏上京城,馬志立刻帶人趕著向嚴寧報道。提起郭長志,臉上帶著幾分的不平,嚴寧雖然年紀小,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市委副書記,在市里的排名可是比郭長志強上不少。這次進京來要錢要項目。郭長志不說先來向嚴寧匯報,反倒去辦起私事來,這擺明了是不給嚴寧面子。

  更讓馬志氣氛的是,郭長志一縮頭,直接影響了雙江各部門的干部,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組團來的,郭長志這個名義上的團長不出頭,其他人既使有心要跟嚴寧親近親近,也不好明目張膽的來拜會了。神仙打架,小鬼遭秧,無認是嚴寧還是郭長志,都不是他們這些中層干部能得罪起的。

  “哎!公事重要,私事也不能放下不辦,郭市長難得來一次京城,去見見故交也沒什么,今后這些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要說,更不要嘀嘀咕咕的在背后講究人……”馬志的不憤都落到了嚴寧的眼中,表面上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心里卻是滿意的連連點頭。及至今日,在自己連打帶拉之下,邊寧的干部中絕大部分都被自己收攏過來了,有了齊心協力的班子,這基礎打牢了,既使自己回到雙江,邊寧也會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至少發展的方向上不會出現什么大的問題了。

  至于郭長志,嚴寧與他接觸的不多,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幾年前雙江市農業副市長李維高一門心思去抱李月仙的大腿,跳脫的厲害,林憲國一氣之下大加整頓權限,直有將李維高扼殺在搖籃的跡象,舉步維堅的李維高最終選擇了跳出雙江,一番運作之后,調到了三建市繼續當他的非常委副市長,而郭長志就是在李維高調走之后,省里調濟過來的干部,接替李維高分管農業工作。

  但是,雙江的農業可是副書記李知起手中的菜,從決策到執行,沒有李知起的支持,郭長志這個副市長就是一個擺設,顯然郭長志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刻意的在李知起面前降低姿態,李知起的手腕自然是圓潤而又熟捻的,幾番又打又拉之下,徹底地將郭長志收了心,在工作中,郭長志一切以李知起馬首是瞻,與李知起的應聲蟲一般無二。

  嚴寧與李知起接二連三的斗了個不亦樂乎,這在雙江體制內不是什么秘密,李知起想要壓住嚴寧一頭,在嚴寧奮起反擊之下,回回弄了個灰頭土臉。但不可否認,嚴寧對李知起造成的影響不痛不癢,并沒有撼動他在雙江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郭長志刻意的與嚴寧保持距離,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是,郭長志因私廢公,在工作中摻雜了個人情感的作法,嚴寧還是十分看不過眼的。不過,郭長志的表現,也說明了他并不是什么有度量的人,這種人的成就有限,值不得自己太過去關注。

  “是是,我就是氣不過,跟您念叨念叨,跟外人可不會說這些嚼舌根子的話……”自己這番類似于告狀般的話語說出來,嚴寧居然沒有生氣,這說明了什么,說明自己的寶押正了,說明嚴寧已經有意識的在接納自己,把自己劃到了一條線上,這個結果直讓馬志的心頭一陣竊喜,主動地將自己劃到了嚴寧自己人的圈子里。

  “相關的項目材料都準備好了嗎?這兩天你再仔細完善一下,只要能把這些項目抓到手,邊寧農業發展的春天也就來了,你這個農業縣長可就是大財主了,這日子自然也就好過了……”馬芳河能和部委談成什么結果嚴寧不知道,但對雙江和邊寧的項目可是勢在必得,主要還是兩個方面沒法比,一個是全省端盤子,一個是市縣的小菜,憑著嚴寧稅費改革所出的成績,農業部、財政部若不給予適當的支持,未來的工作可就會陷入被動之中。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北江省進行的稅費改革試點到底能不能在全國推開,說不準哪天稅費改革的成果得到了現實的檢驗,中央首長一聲令下在全國推開,毫無準備的部委領導可就要抓瞎了。所以,花點小錢,積極大膽的去嘗試,既能應對未來不可知的變數,又能借著雙江市的光,冠上一個銳意改革的名頭,何樂而不為呢,這做官就得知識務,有遠見,若是連這點水平都沒有,他們也當不上這個級別的領導了。

  “書記,您放心吧,咱們邊寧的農業發展項目,完全按照您做出的規劃來的,我帶著農委、三岔口鎮突擊加了幾個班,又經陳縣長和謝書記親自把關,絕對差不了,回頭我給你拿過來看一看……”馬志的臉上帶著一股子興奮,嚴寧把自己比做了大財主,顯然是在表明要專款專用,不會也不允許別人在所爭取來的項目資金上插手,這可是一個好消息。

  如今這世道,沒有錢是什么事也干不了,只有有了錢才能有成績,有了成績才能更進一步。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在原地踏步很多年了,馬志可是想升官都要想瘋了,眼看著謝滿堂要退居二線了,這機會不就來了嗎。而且,自己能不能進步,嚴寧的意見是主要的,畢竟嚴寧還兼著邊寧的縣委書記呢。不過,從這次嚴寧指名要自己帶隊來京城跑項目來看,嚴寧對自己的印象已經改觀了,只要再努力一把,把這次申請干凈漂亮的拿下來,估計回到邊寧,也就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沒問題就行,下午沒什么事,同志們愿意出去走走就去走走,晚上郭市長不是要請吃飯嗎,記得讓大家都按時回來,明天吧,難得來一趟京城,我請大家吃飯……”自己的家安在了京城,怎么說自己也是坐地戶,同志們來了也得拿出個主人的熱情來。不過,下午,嚴寧還要和馬芳河去碰頭,商量一下北江農業發展的整體部署,自然沒時間招待這些下屬。晚上又被郭長志搶了先,嚴寧也屑去跟他爭什么,另找時間也說得過去。

  至于郭長志,嚴寧不爭是不爭,可也沒把他當回事,林憲國把他派來,指明了讓他給自己當副手,功勞他占不到什么去,從他到京城來,第一時間沒跟自己來打個照面,反倒去見什么不知所謂的朋友,明顯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沒了張屠夫,照樣吃帶毛豬,既使雙江不來人,嚴寧也一樣有把握把項目款要回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