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5、鎮村公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25、鎮村公路25、鎮村公路“……趙一書我認識,而且還很熟,你怎么想起問他來了,呵呵,你小子,學會玩心眼了,嗯,他的事我略有耳聞,沒什么大不了的,你不用擔心,這不馬上就要換屆了嗎,各路牛鬼蛇神都跳了出來,老的不想放手,少的急于奪權,彼此為了利益互相爭著搶著,寸步不讓,這就是政治,不過,無論怎么斗,大方向不會變,天還是那片天……”電話里,老師親切的話語讓嚴寧一陣的感動,只有老師在無條件的指導著自己,哪怕是老師最不愿意參預的政治問題都會給自己講解明白,有生以來,能遇到老師這樣的慈父般的關心,卻是自己一生之幸。品書網  對于趙一書的問題,最開始嚴寧可不敢直言讓老師幫著探聽消息,在和老師聊了一會家常后,嚴寧借著要了解北江高層的動向,向老師打聽起趙一書的情況來,只是老師可不是一般的老學究,雖然只是一名學者,但作為高層智囊團的首席顧問,對政治的把握比嚴寧這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可強多了,嚴寧一張嘴他立刻猜到了其中的問題,調笑了嚴寧兩句,就直接做了表態,這讓嚴寧有些愧疚的心暗暗地放下了大半。

  “可是老師,我聽說趙書記的職務已經全免了,連他的小兒子趙強因為向銀行借貸開發樓盤一事,而被有關部門帶到京城了,說是要交待情況,趙強跟水盈姐是同學,跟我也是朋友,所以我聽到這個消息后,有些擔心,所以想請您幫著打聽一下情況的……”聽老師對趙一書的情況一番解釋以后,嚴寧覺得問題沒有想像中那么嚴重,但對當前的政局還是有些弄不明白,既然沒事,為什么還會把趙強帶走呢?嚴寧想不明白。

  “你這個小子,你是我教出來的,你有什么心眼我還不知道?我實話跟你說,趙一書是首長潛龍時期的舊將,被首長派到了北江進行老工業基地改革建設,借著改制的名頭,關停并轉了一批國有企業,雖然在有些事情上處理的不是很好,但既然是改革,進行的是試點,那么,難免會有陣痛,那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情。現在有人抓住這個名頭,跳出來指責趙一書身為主要領導,多次決策失誤,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給國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負有不可推御的責任。這是要將首長的軍啊……”嚴寧一直以為是趙強在銀行的借貸問題使得趙一書調轉,哪想到這里面有這么多的彎彎繞,這政治真是無處不在,任何一件事都會成為攻擊的借口,這一點老師看的比自己要深入的多了。

  嚴寧的腦子剛剛轉過彎來,謝教授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將答案跟嚴寧說了清楚:“……不過,最高層對趙一書并沒有表態,依我看也沒辦法表態,雖說是趙一書負責老工業基地改制,但在北江省,他只是一名副書記,把責任全都推到他身上?呵呵,公道自在人心嗎,以后這類事情,你要往深里想,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有時間隨時可以提問的……”

  老師的話讓嚴寧有些汗顏,雖然嚴寧管不到高層之間如何去博奕,但老師看的清楚,說的很明白,自己早晚得鉆進政治的圈子里,不能學會分析,在緊急的關頭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那么最終將在仕途這條布滿荊棘的路上徹底迷失下去,這才是老師言傳身教的根本所在。

  既然趙一書沒事,那么趙強也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這讓嚴寧徹底放下心來。將從老師那里打聽來的消息跟馬歡簡單的說了一下,馬歡半晌無語。這事情對嚴寧來說只是關心一下朋友的情況,是無所謂的一件事,但對馬歡來說,對馬歡的父親來說,可就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了。人在官場之中,站排很重要,越到高層,選擇越是謹慎,嚴寧能把這個重要的消息透露出來,顯然是沒把馬歡當做外人,對馬歡父親的政治選擇也多了一個重要的參考建議。

  “兄弟,這件事很重要,我會對我父親具實的說一下,謝了,改天到我家里來坐坐吧,我父親會很高興見你的……”馬歡從小對政治耳喧目染,考慮問題比嚴寧這個菜鳥還要深入,但他是個實誠的人,收了嚴寧如此重要的消息,投桃報李,自然會給嚴寧一定的回報,這個回報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棟別墅那么簡單了,更多的會是一種態度,一種支持。換句話說,直到現在,嚴寧和馬歡才算彼此敞開心扉,認知成為了朋友,這種關系一經確立,便是一輩子的互相扶持。

  讓這些瑣事纏了一上午,等嚴寧抽出身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升起了老高。以往每到周一,匯報的,請示的,要帳的,訴苦的,好像約好了一般,一擁而上,嚴寧辦公室里總是堆著一大群人。而今天卻是一反常態,冷冷清清的不見一個人影,走出辦公室,伸頭往旁邊的黨政辦里一看,黨政辦里也沒什么人,只有小周主任正抓耳撓腮的寫著材料,全神貫注的樣子,根本沒發現嚴寧站在門口。

  “周主任,今天這鎮里怎么這么冷清,早上開會的時候人挺全的,一轉眼,怎么各個辦公室都空了?”輕輕的干咳一下,嚴寧將心中的疑問倒了出來。

  聲音把小周從專注中吸引了過來,順著聲音一回頭,急忙的站了起來,小心的陪著笑道:“嚴鎮長,是這么回事,早會上,不是說咱鎮的黑木耳種植馬上就要到采摘期了嗎,在你出去接電話的空檔,陳書記為了真實的了解各村屯黑木耳產量情況,要求全鎮干部深入到所包扶的村屯之中,跟蹤指導,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這不,一散會,全鎮干部都下村了,我手頭上有個匯報材料,陳書記著急要,否則我也下村去了……”

  “原來是這么回事……”為了怕各村干部拍腦門出數字,嚴寧向陳書記建議把包村干部都派到村里統計黑木耳收成,計算黑木耳實際產量,從而掌握黑木耳發展的第一手材料,沒想到,自己出去接個電話的功夫,陳書記就把事落實下去了,看到錢立運對黑木耳的重視程度不一般啊,估計是正急著要結果,好上省里找領導匯報,看來,錢立運也沉不住氣了。

  不過這樣也好,錢立運再不站出來,嚴寧一個小鎮長跟縣長、副縣長的徐東升、李志斗,完全不對等,只在氣勢上就弱了不少,有了錢立運來扛旗,整合一下資源,拉起一大票人馬,當面鑼,對面鼓的,那斗起來才有氣勢嗎。

  “是這么回事啊,行了,你忙你的吧,我也下村去看看……”了解了情況,嚴寧也坐不住了,這個黑木耳發展產業,直接關系到錢立運的前途,關系到東海鎮的發展方向,雖然現在看來,這個發展項目成功已成定局,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真到最后一步出了問題,那自己不得郁悶死。

  下了樓,嚴寧喊了老李前往靠山村。按照嚴寧的設想,東海鎮發展黑木耳產業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黑木耳生產出來必須得銷售出去才行,只有賣出去的黑木耳才是錢,賣不出去的東西留在農民手中一點用都沒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發展黑木耳產業之初,嚴寧先讓老于支書一家組建起了食品公司,并把山野菜、蘑菇、黑木耳作為重點收購品種,這樣一來,算是解決了后顧之憂。

  眼下嚴寧關心的不是農民的黑木耳種植,而是委托老于支書建成來的東海食品公司的發展狀況。因此,嚴寧下村的首選還是靠山村。車子奔行在剛剛鋪墊的黃沙路上,帶起了一片黃色的灰塵。雖然剛剛鋪墊完,但路況還是不怎么樣,最起碼這灰塵就讓人受不了。

  “是不是等到秋收以后,想辦法把各村的通村路修修?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在運輸成本上就能省上不少,收山的老客也愿意到東海鎮來,這樣的話,東海的發展會更快一些。”坐在巔簸的車里,嚴寧不停的琢磨著修建通村路的可行性。

  “嚴鎮長,嚴鎮長……”老李輕聲喊了一下嚴寧,不過嚴寧正處在修路的沉思中,壓根就沒有聽到,是以老李提高了聲調又喊了一聲。

  “嗯?怎么了,到地方了?這么快啊!”被老李從沉思中叫醒了過來,嚴寧以為靠山村到了,不覺得感到今天的時間用得短了不少。

  “嚴鎮長,沒到呢,你看看整條路都被來往的車堵上了……”老李一指窗外,果然,不是很寬闊的鄉間土路,被來往的各種往靠山村送貨的車輛擠的嚴嚴實實。

  “老李,你呆在車里,我下去看看情況……”往來的車輛多是拉山貨農用車,這些車輛動力不足,貨物拉的稍稍多些,就容易打滑拋錨,前面的堵塞估計就是這么造成的。

  走到堵塞的現場,果然和嚴寧預料的一樣,一輛大膠輪農用車打了滑,車頭沖進了路邊的邊溝,車身卻橫在了道路中央,把一條并來就不是很寬的公路堵的嚴嚴實實。幾名過往的司機正湊在一起,用力的往外搬著車頭,只是車輛太沉,任五九個漢子怎么使勁,就是不動分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