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零一章 新的一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您現在的位置:第二百零一章新的一年第二百零一章新的一年  小說名:

枕上山水  收藏:

  又是一年元宵夜,古老的北京披紅掛彩,無數的花燈將它裝點成了不夜城。無數的游人擁上街頭,連往日里在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們,也在今夜被家人允許,可以出來轉轉。

  康熙很大方,在看初六開印之后,頭一件事,便是規定了一年當中全國人民齊放假的法定假日。比如春節,從臘月二十六封印開始,一直到正月初六開印結束,正好十天的假期。正月十五上元節,則是從十三開始到十七結束,這五天京城之內沒有宵禁。其余的可以帶薪休息的假日還有,正月初九的皇后千秋節,三月十八皇帝本人生日的萬壽節,還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千秋節,這些都是需要放假的。

  再然后,傳統節日,例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等等,具都放假一日,再規定,國家公務員每上六日班休息一天。當然,某些崗位得有值班的,不是說放假大家就都放假了,像皇帝的秘書、陪讀的學士、宮里伺候主人的奴仆,朝中內閣、南書房、六部等等主要機構必須要有值班人員,而且假日值班人員,當日薪水給雙份。

  康熙這道圣旨一出,立刻受到廣大人民的表揚,包括朝中所有官員在內,都對他投以激動、感謝的眼神。

  大約是因為新年新氣象,當皇帝也希望這一年能夠開個好頭,讓給自己干了一年活兒的大臣們,能夠面帶笑容的開使新一年的工作。在制定完法定假日之后,他又下旨,給全天下的在職人員長工資。

  長錢這可是好事兒,能光明正大的多往自己口袋里裝錢誰能不高興啊。于是康熙的這一決策再度得到眾人的好評。唯一覺得痛苦并快樂著的部門,大約就是戶部與吏部。吏部必須趕在發二月份的工資之前,將全國范圍內在職的公務員們全部統計出來,戶部要根據吏部提供的名單,算出每年國家應支付給公職人員的工資是多少銀子。并將這一部分凍結,不許再使用了。

  喵了個咪的,大家同樣長工資,為嘛有的人就只要笑嘻嘻閑得到處逛,就有錢拿,他們這些人卻要加班加點,還不能出錯的努力工作,才能跟他們拿一樣多的銀子。太讓人郁悶了,有木有。吏部和戶部的官員們,上到滿漢尚書,下到筆貼士人人忙得腳倒后腦勺。什么十五元宵燈會,什么才子佳人相會全都扔到天邊兒去了,腦子里余下的就是兩字“加班!”

  吏部的手里翻著各地方官員的名單,從重新核對每個人的詳細信息,然后列表、備注,每人一個紙袋,從家族成員、就職經歷、工作業績、獎勵懲罰全部羅列清楚,這個還是皇帝親自寫下關于在職官員檔案相關內容的要求。吏部從大年初六開始,就一直在全部人員加班加點的干活。目前也只整理出了十之一、二。

  戶部滿漢兩個尚書,剛被皇帝從乾清宮里踢出來,康熙對他們報上去的二月份預提款項的列表意見很大,認為他們所寫不夠詳細,沒有落到實處。

  兩個加起足有一百歲的大臣好想哭,他們還是頭一次接觸到預算、預提的定義,目前還糊涂著呢。二月份還沒到。鬼才知道二月份他們都要花什么錢!兩個被頂頭上司鄙視得心靈嚴重受傷的老頭,互相對視一眼。

  一個抱拳拱手,“老哥,工部、禮部、理藩院那邊就歸弟弟我了。”

  另一個點頭回禮:“老弟,其余的就由哥哥去告訴一聲好了,那些我比較熟!”兩老頭分好工,各自飛奔離去,速度快的一點都不比年輕小伙差。妹的。皇帝壓迫我們戶部,你們其余人也別想好過,都給爺一起頭疼!我們可是戶部,誰知道你們工部、兵部的二月份都要花啥錢!痛快點,都給爺報上來,在后天之前不報的。下個月想花的錢,一分也別想有。

  戶部的滿漢兩個尚書現在是精誠合作,今天中午兩人還坐在一起吃了一頓工作餐,兩家女眷甚至還約好了今晚一起去逛街、看燈。在康熙的重壓之下,滿漢之爭啥的早不就知道扔哪里去了。還爭啥啊,我們兩個捆到一起,還沒玩過皇上一個人呢,再窩里斗,就都該回家抱孩子、賣紅薯了。

  乾清宮的東暖閣內,康熙看著一前一后退出去的兩個心腹大臣,挑眉笑了。他扭頭吩咐,“魏珠,去把那套印章拿來。”說著,就打算起身往昭仁殿走。

  東暖閣上的門簾被挑起,毓秀已經換好了外出的衣服,身后的丫頭抱著大紅的狐貍皮斗篷。“表哥,你見好人了么?”他們已經說好了,今天晚上,康熙要陪著毓秀出去賞燈、猜謎、吃元宵。

  “嗯,好了。”康熙見毓秀進來,攜了她的手又坐回了炕上,“那套印章刻好了,內務府的造辦處今天下午剛送過來,給你看了咱們再去。”

  正說著話,魏珠已經捧著花梨木做的套印盒過來。

  康熙自魏珠手里接過套印盒,見毓秀把眼睛瞪得圓滾滾的分開可愛,他忍不住在那張透著粉紅色澤的小臉上捏了一把,才把盒蓋揭開。

  “呀,都是田黃石的。”盒子一打開,毓秀的眼睛就掉在里面出不來了。十二枚小印,都是用田黃石所雕,隨手拿起一枚老虎鈕兒的,放在手中把玩,入手只覺得細膩溫潤,微微摩挲便覺印章油光欲滴,她笑言:“都說田黃石有溫、潤、細、結、凝、膩之‘六德’,果然不錯。”

  康熙也撿了個龍鈕兒的在手里把玩,“這是上板田,質偏嫩,細膩而晶透,正好給你玩。”

  “咦,沒有刻字?”這十二枚印章正好是十二生肖,只是沒有刻字。

  “嗯,先雕好了給你看看,想刻什么閑章、花章的,只管叫人刻去。”康熙隨手將那方小印放回盒內,笑著道:“別看了,這東西已經是你的了,什么時候想玩都行,可十五的花燈可就這幾天。錯過了今晚,你再想看就得明年了。”

  “嗯。”毓秀依依不舍的把手中的小印放回了盒內,又把盒子小心蓋心遞給身邊紫蘇,“把這個拿回去收好,要小心哦。”

  “是。”紫蘇接過印盒,行了禮退了出去。

  毓秀坐在炕桌邊上,單手托腮,看著康熙換裝。隨口問道:“表哥,你給朝中官員都長了俸祿,那火耗、冰敬、炭敬什么的怎么辦?肯定有人還會收的。”

  康熙伸開手臂站在那里,讓幾個宮女圍前圍后的給他換衣服。聽見毓秀問他,隨口答道:“過了十五,我就招集朝中大臣商議,更改稅制。”

  “咦?更改稅制?怎么不是火耗歸公呢?”佟姑娘驚訝了,托后世清穿小說的影響,她對大家都愛的四四實行的那幾項措施比較熟悉,例如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啥的,在現代的時候,很多妹子都可以說個明白的。

  康熙笑著搖了搖頭。“火耗歸公這點我也想過,只不過一樣是把熔煉碎銀損耗和運輸費用加在百姓頭上,這樣不好,我打算把這一部分的損耗由國家來承擔。這樣算來,稅收方面必然有所減少,而且現在的主要的一頂稅收是從地畝而來,另一項則按人丁課稅。這樣下來。真正勞作的百姓往往為了勞動耕作,必須多添丁,就得多繳稅,而富戶地廣人少,卻少要教稅。再加上有些人把地掛在有功名的人名下,逃避稅收……”說到這里,康熙見毓秀聽得似乎眼睛都要轉圈了,不尤得啞然失笑。“不說了,這些都是我要操心的,秀兒只管養好身子,過二年給我生個小阿哥就好。”

  好吧,關于國家大事方面,佟姑娘真是不懂。就算上輩子,她也沒弄明白天朝的稅制是腫么回事,只是知道她也是納稅人之一,每年的收入有一部分都上交了國家,去養公務員了。

  好吧,她原本還想著是不是可以跟康熙研究一下那個天朝的養老制度、醫療制度啥的。現在看,還是算了吧。在你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亂說話等同于瞎出主意。

  “秀兒,咱們走吧。”康熙接過紫苑手中的紅狐貍皮斗篷給毓秀披手,拉了她的走往外手,興致勃勃的道:“咱們先去正陽門摸門釘,再去前門大街那里看燈、猜燈謎……”

  “還要吃元宵。”毓秀嘴快的接道。

  “元宵你還沒吃夠,那東西晚上吃多了不容易客化!”康熙真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表妹今天一早上起來,早膳吃的就是元宵,什么煮的、蒸的、炸的,各種各樣的餡兒,他都吃膩了,她卻吃得高興。

  “今天是上元節,吃元宵正應景兒。”這時候可不是現代,吃東西講究個時令,什么時候吃什么都有規定的,不能亂吃。就拿元宵來說,只有正月十五這幾天有,其余的時候,就算她是皇后,也一樣吃不到。毓秀拉住康熙的手搖了搖,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宮里邊做的不能說不好吃,只是太過精細,失了原味。有些東西,還得是宮外做得好吃。

  康熙一向拿她沒辦法,只能妥協一下,伸出兩個指頭,在毓秀面前晃晃。

  佟姑娘立刻點頭,“好,只吃兩碗!”

  康熙腳下一個踉蹌,猛得側頭低吼:“什么兩碗,只準吃兩個!”

  “真小氣!”某表妹嘟起兩腮表示不滿。

  “我已經很大方了,真小氣的話,一個都不許你吃!”康熙斜了跟在身邊的嬌小身影兒一眼。

  毓秀衡量了再三,覺得自己斗不過她表哥,只能不甘心的點頭,“好吧,兩個就兩個。”

  康熙抬頭摸摸毓秀毛茸茸的腦袋,瞇眼笑著夸:“真乖!”

  毓秀:邊去,少摸我,我又不是你家的貓!

  <<看書啦文字,歡迎讀者登錄www.kanshu.la閱讀全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