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六章 不會生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仲青第一眼看到外面站的人,心里忍不住涌出狂喜,他把劉琴當劉茵了,等他再看一眼,準備施禮時,才發現自己認錯了人。最快最全盡在貓撲()眼前這對黑眼睛,和對面住的劉茵,像是很像,但明顯有不一樣的地方。同樣的眼睛,眼前這個黑眼珠子骨碌碌轉個不停,就沒有劉茵那對眼睛的明澈和純潔,可愛的感覺也一下子蕩然無存了。

  “你們是誰?是不是找錯人了?”張仲青直覺,這對母女和茵茵是親戚才對。

  “請問你可是張參將的兒子,張家的二公子?”當母親的走上前來,對張仲青施了一禮,見張仲青點頭,她緊接著說到:“我是劉春山的內子,這是小女。她本是你未婚的妻子,我們是來投親的。”

  “我哪有什么未婚的妻子——”張仲青想說,自己的妻子已經娶進家門了。

  “唉,這說起來話就長了,張公子可否讓我們入內細談?”崔氏可不想這么站在院子里說話,讓她有點自己是下人的感覺。

  “哦,請進!”張仲青伸手做請的動作,等這娘倆進去之后,回頭給小四說聲,“上茶!”跟著走了進去。

  “張公子!”崔氏喝了茶水,這才開始說話,“當年本是小女和你定的親,換帖的八字,都是琴兒的,劉茵是她的妹妹。”她用手指指陳家大院的方向,“這劉茵自小父母雙亡,是我一手將她撫養長大,我待她比親生的還親,當時公公給琴兒訂婚讓劉茵知道了,她哭死哭活的想要嫁你,琴兒實在無奈,在大婚前把花轎讓給了她坐。不是我們劉家要欺騙于你,只是這劉茵哭得我們實在心軟,她沒有父母啊,只要她一哭,我們都得讓著,不然,她就說我們欺負她是個孤女。唉,也怪我當年心軟哪,讓張公子你生氣了。”

  崔氏的話讓張仲青有點半疑半信,劉家姐妹易嫁的確是事實,但劉茵好像不是那樣的人。

  “張公子,你肯定是讓我妹妹給騙住了,我這妹妹可會裝可憐了,當年把我和母親都騙住了,剛才我們去找她,她竟然翻臉不認人,嗚嗚——”劉琴哭了起來,大眼睛一下子就紅了,和母親漂泊這幾個月,讓她受盡委屈,一想這些,她的眼淚立刻嘩嘩的,根本都不用她強往出擠。

  張仲青有點慌亂,他還沒見過女人這么哭的,張焦氏在他跟前哭泣,作假的成分居多,根本沒有劉琴這么動人。

  “張公子,你一看就是好人的,我們母女千里迢迢來投奔,看來是找對人了。”崔氏很會奉承人,她一見張仲青的樣子,就趕緊打蛇隨棍上,想來個弄假成真。

  張仲青心底不愿相信崔氏說的話,卻又見這母女的確可憐,就猶豫了起來。他知道自己如果他不收留,她倆就要流落街頭了,一個正值花季的姑娘家,這是很危險的。

  “我這里條件簡陋,要不,我送你們去家里,那兒只有我繼母一和一個弟弟居住,房間還是很寬敞的。”

  “不不,我們就住這里。”劉琴急忙反對,她見過張焦氏,知道那不是個良善之輩。她和母親如果得天天看那女人臉色過日子,肯定是有受不盡的窩囊,吃不盡的苦楚。

  崔氏不悅地盯了女兒一眼,張仲青這兒只有三間房,他住一間,一間是他們現在坐的會客室,隔壁那間,肯定是放刀槍劍戟的庫房,她們娘倆怎么住呢?

  “我有個徒弟,他家給我提供了一個小院兒,離這里不是很遠,雖不軒敞,但也算清靜,二位可先住那里。”張仲青并沒有看到崔氏的眼神,他只是憑他的本心說話。

  崔氏馬上高興起來,她們匆匆從家里逃出,沒有帶多少銀兩,這在外面漂泊了幾個月,她手邊已經沒剩多少銀錢了,現在解決了住的問題,可以讓她省下一筆住店的錢。

  劉琴也忍不住浮出一臉喜色,不過,她的心思和母親卻迥然不同,她對張仲青一見鐘情。早知道張仲青這么英俊,說什么也不會讓茵茵替嫁,她在心里埋怨,都怪她娘,嫌棄張家門第不夠,嫌張家不夠有錢,不然,怎能錯失這么個好相公?“老天有眼,我的還是我的。”劉琴的手下意識緊攥成拳,不管怎樣,一定要想方設法嫁給這個張家二少不可。

  崔氏和劉琴雖然對鄉下小院兒不甚滿意,總好過她們這段時間在外漂泊,當晚,張仲青還派人給她們送來清粥小菜,娘兒倆吃飽喝足,慵懶地靠坐在炕頭:“要是有點熱湯沐浴就好了。”劉琴和崔氏不約而同地說到。

  “你去燒點熱水去!”崔氏命令女兒。

  “我哪里會做那種粗活?”劉琴不高興地瞪母親一眼:“你怎么不去?”

  崔氏氣呼呼地在劉琴背上拍了一巴掌,起身出去了,院子里有兩排房子,一邊是住人的,有兩間,一邊是廚房和放雜物的,劈好的柴禾,就堆在廚房外屋檐下面的臺階上,崔氏過去抱了柴禾,看到灶臺上有對火鐮,她拿著在柴上磕擊了半天,柴禾連煙都沒冒出來,她今天也累了,就失望地放下手。院里有口井,上面有轆轤,還有個水桶拴在井繩上,崔氏學著家里下人干活的樣子,從井里打出一桶水來,她忍著井水的涼意,把身上揩拭干凈,回房睡去了。劉琴等了半天,見娘就這么將就了,她也只好這么著把身子擦擦,睡了。

  第二天早上,張仲青沒讓人送飯,他認為張焦氏送來的柴米油鹽都在廚房里放著,她倆想吃什么自己做去,他沒想到,這倆根本就不會做。

  劉琴比她娘對生火的事兒,多知道一些,她從廚房外的柴禾堆里抽出一把麥秸,放在劈柴上面,這才磕擊火鐮,崔氏見女兒像模像樣的動作,很是欣喜,不過,劉琴也就是能讓這麥秸冒煙而已,她倆從早上起來折騰到半晌午,已是餓得前胸貼后背,煙熏的兩眼淚汪汪,鍋里還是涼水生米,劉琴實在受不了了,她把手里的柴禾往地上一扔:“娘,給我銀子,我出去給咱們買吃的去。”

  “就是個吃貨,光知道買,連個火都不會生,帶你出來真是帶個累贅。”崔氏也讓煙熏火燎鬧煩了,見女兒這樣,口無遮攔地發起火來。

  “不帶我出來,連這房子也住不上。我還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帶我也不肯帶弟弟,我若能嫁個好人家,你后半生就有了倚靠,哼,還不知道咱倆誰是吃貨呢。”劉琴出去,從井里打出一桶水,往臉盆里舀了半盆,呼啦呼啦洗了臉,虎著臉看著崔氏。

  崔氏就在女兒的洗臉水里洗了一下手,用手巾擦擦手,在懷里摸了半天,才拿出幾枚銅錢:“不是娘小氣,咱倆剩下不到十兩銀子了,這里只有米面,沒有菜,我們后面總得買些菜吃吧?咱們得節約著點兒,現在就向張二少伸手要,肯定是不妥當的。”

  劉琴也不說話了,她在琢磨怎樣把張二少攥住,當然不會開口問人要錢了。

  “都是你那狠心弟弟,竟然把咱們趕出來,舅媽還把你的首飾盒子搶走了。”劉琴氣呼呼地說,“那里還有幾個金飾品呢。”

  崔氏沒說話。

  “有人嗎?”大門有人拍響,一個男人的聲音傳進來。

  “誰?”崔氏緊張地問。

  “師傅讓我過來看看。”

  崔氏一聽,趕緊過去開了門,一個二十多歲的壯漢站在門外:“大嫂,師傅讓我過來看看,你們吃了嗎?”

  “還沒,正做呢。”崔氏有點不高興這人喊大嫂,她可是聽慣人們叫夫人奶奶的了。但現在她餓得很,有人來關照總是好事,她不好太計較的。她張嘴想說自己不會做飯,又怕被這鄉下人嘲笑了,就什么也沒說,把嘴巴閉上了。

  “我姓宋,行二,嫂子你就叫我宋老二吧。”宋老二進了廚房,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從外面放柴禾的地方,拿過一把麥秸稈,放到灶膛口,然后用火鐮在麥稈上方磕擊,火星掉到麥秸上,引燃了,冒出煙來,宋老二小心地撮嘴吹著,煙霧越來越濃,終于轟一下冒出火苗,宋老二用小鐵锨把著火的麥秸推進灶膛,又折了身后的一根干枯玉米桿兒塞了進去,崔氏知道灶膛的火肯定很旺了,那火光都把宋老二的臉映紅了。

  粥終于熬好了,宋老二看看,除了粥,屋里沒有饅頭,也沒菜,張仲青平時很少做飯,都是徒弟輪流從家里給他送的,張焦氏送來的東西,他也不管,有時心里高興,他大手一揮,就把那些東西送給徒弟了,張焦氏讓給他的廚師,他也嫌麻煩,把人打發回去了。

  宋老二最后把灶膛的火用有土的麥衣末子壓住,給崔氏說到:“做飯時,你放點麥秸,把上面這土撥開,把火苗吹出來就可以了,不用頓頓都生火。你們等著,我去給你們買點饅頭和小菜去。”

  他洗凈手,從廚房拿了個盤子和一片籠布,往大門外走去,崔氏聽他在大門外拍身上的灰塵,然后腳步咚咚地遠去了,沒多會兒,大門吱呀,宋老二又回來了,他帶了一小盤醬菜和幾個饅頭。

  “饅頭還熱著呢,趕緊吃吧。”他殷勤地把咸菜和饅頭放到院子里的小飯桌上,“嫂子,屋里有面呢,你蒸鍋饅頭,就不用天天買了。”

  崔氏臉色沉了下去,她連火都生不著,哪里會蒸饅頭。宋老二似乎猜著她的心思,他一笑:“我去找點發面的面頭,回頭過來把面發上,下午我再來幫你們蒸饅頭吧。”

  “那就謝謝你啦。”崔氏堆出一臉笑容,嘴巴甜甜地說到。

  “不謝,不謝!那我走了。”宋老二腳步似乎有點不穩,急匆匆出去了。

  從這天開始,宋老二就成了這個院子里的常客,有他的幫助,崔氏母女終于可以頓頓吃上熱乎飯了。

其他書友正在讀新書日點擊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