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七章 辟謠 (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四姑奶奶這話有些道理,可是用在這里卻不合適。——謠言分很多種,有的可以置之不理,橫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可是有的謠言,卻是不可忽視。所謂大風起于青萍之末,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有的謠言是空穴來風,自然會自生自滅。可是有的謠言,并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你若不理它,便會越傳越盛。以后能造成樣的后果,我看,兩位還沒有真正想過吧?無不少字”沈氏笑著綿里藏針接著道。

  “隆慶元年秋的時候,京城有謠言說地龍翻身,各家各戶都開始囤積米糧油應災,導致有些無良商人囤積居奇,大賺了一筆。后來刑部的刑偵司揪出來幕后的造謠撞騙者,乃是囤積居奇的商人在背后操縱。——這些商家的下場,想必在座的有些人早已知曉。”

  其實隆慶元年的那件“地龍案”,并不僅限于商業上的詐騙和哄抬物價。更重要的是,有人企圖利用這個地龍翻身的謠言生發開去,說成是上天預警,帝王失德,并且四處串聯,隱有反意。

  隆慶帝當時剛登基,讓他昏招迭出的龐貴妃還沒有進宮。那時的他還是個頭腦清醒的年輕人,因此立即在緹騎的配合下,以雷霆手段收拾了這一起別有用心的造謠者,和一些企圖渾水摸魚、漁翁得利的不法分子。

  這樁“地龍案”,將當時大齊朝里最大的三戶皇商滅族。男的十六歲以上一律處斬,女的全部沒入官家教坊司為ji為奴,世代不可以贖身從良。還有若干跟地龍案有關的官員吏目,也都被清掃一空。因此給當年新科的進士們,騰空了許多位置出來,也使隆慶帝能順勢安插啟用的人手,讓大齊朝也頗國泰民安了十幾年。——而那三戶皇商的家產之富,能當得了先帝時代十年的國俸。這番抄檢,自然為大齊朝國庫的充實,立下了汗馬功勞。

  裴舒芬聽見沈氏講古,眉頭微皺。她這幾年囫圇吞棗讀的書不少,可是像這種大事要案之類的書,她在前世就不喜歡讀,到了這個異世,她更是將這類的書都直接跳了。

  無奈之下,裴舒芬站在堂上,迅速地往堂下瞥了一眼,見屋里的人表情各異,心里便有了計較,微笑著道大舅奶奶說得有理,其實我們也查過的。只是大舅奶奶,這種謠言無頭無尾,實在是防不勝防。——我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沈氏聽了裴舒芬的話,似笑非笑地道若是能查出頭尾,你們寧遠侯府又當何為?”裴舒凡正經是寧遠侯府的人,此事從明面上說,得由寧遠侯府為她出頭才是。

  沈氏此次所為,在外人眼里,已經有些越俎代庖,仗著三朝首輔的余威,咄咄逼人了。

  裴舒芬想了想,看向太道此事事關重大,當由娘做主。”

  太在心底里盤算一番,覺得這謠言傳了這么久了,要查頭尾,可是大海里撈針呢,不知要撈多久……

  “這事若是能查出首尾,老身一定上報皇后娘娘,治她個不敬之罪”太便擺出了義憤填膺的樣子。

  沈氏點頭道太這話說得好——對一品忠貞國不敬,就是對寧遠侯府不敬,也是對皇后娘娘不敬,更是對圣上不敬。這樣的大不敬之罪,依大齊律,輕則腰斬棄市,重則株連九族,實在是要好好查一查,看誰有那么大膽子,只圖口舌之快,能拿著父母家人的命當兒戲”

  話音剛落,堂下東面一桌上坐著的東鄉侯繼室胡氏已經咕咚一聲從座位上跌下來,暈了。

  胡氏帶來的丫鬟趕緊上前一通拍胸揉背的急救,總算把她救醒了,又拿了熱茶,讓她慢慢喝了好壓驚。

  裴舒芬聽了沈氏的話,也臉色煞白,好不容易才鎮定下來,忙忙地走到堂下胡氏身旁,關切地道可是身子有不適?要不要我叫人送你們去別處歇息歇息?”

  胡氏好不容易緩過勁來,拉著裴舒芬的手虛弱地道頭疼得很,請恕我先走一步。”

  裴舒芬正要點頭應允,沈氏卻從堂上緩步走了,對著胡氏道胡,把話說清楚再走不遲。”

  胡氏看見沈氏走,義正詞嚴地問她,兩眼發黑,又想暈。

  沈氏冷冷地道若是再暈了,就只有直接拉到順天府的大堂去問話了。”又好象說了一樣,輕輕拍了的左臉一下,道該打居然忘了,這樣大罪,應該直接上刑部大堂才是。——順天府可是不夠格兒來審的。”

  胡氏不敢再暈,只好掙扎著站起來,色厲內荏地道你不要嚇唬我——大不敬之罪,是對君而言。裴舒凡不過是個一品國,哪里就當得‘大不敬’三個字”

  沈氏見胡氏還有些見識,微微點頭道你也算有急智。不過是不是‘大不敬’之罪,也不是你我說了算的,也當有刑部說了算。——再說,就算不是‘大不敬’,治一個‘藐視朝廷’的罪是跑不了的。我們大姑奶奶的一品國是圣上親封,你詆毀于她,就是‘藐視朝廷’。你可知,‘藐視朝廷’同‘大不敬’是一樣的罪罰?”

  胡氏在大齊朝的律法上,當然沒有沈氏術業有專攻,一時又被嚇住了,雙唇翕合了半天,才發覺被忽悠進去了,憋出一句話道如何說是我詆毀她的……關我事?真是荒謬”

  沈氏繞著胡氏走了兩圈,看,又看,意味深長地道這滿屋里,就你一個人聽說對一品忠貞國言辭不敬,是要‘腰斬棄市’、‘株連九族’的,就暈了。——若不是你心虛,你會嚇成這樣?這話不是從你那里傳出來的,又是從哪里傳出來的?”

  胡氏絕對不認這個理兒,哆嗦著靠在一旁扶著她的大丫鬟懷里,嘶聲道你胡說八道——你剛才說得那樣嚇人,我膽兒小而已……從來沒有聽過這樣血淋淋的事兒……”

  “東鄉侯當年也是戰功赫赫,殺人如麻的人物,會娶了這樣一個膽小如鼠的填房?——真是天大的笑話”沈氏嗤笑道,“你也別裝了。那些話最開始就是從你們府上傳出去的。——你以為我沒有證據,就來胡亂指證別人嗎不跳字。

  “你有證據?”胡氏有些不信。

  沈氏停住腳步,立在她身前,平靜地道刑部刑偵司、緹騎。”

  胡氏這才痿了,臉色灰敗,抓著身后丫鬟的衣袖,四處看了看,沖身后的一個婆子叫道不關我的事——是這個賤婢說得”

  沈氏往她身后看,只見一個身穿深藍色右衽棉袍,腰系青色腰帶的婆子,在胡氏帶來的一群丫鬟婆子身后躲躲閃閃,不敢抬頭。

  “你。——你們說,是你最先傳得話?我可要問你,寧遠侯府內院里的事兒,你個東鄉侯府上的婆子,如何的?還是你嘴賤招搖,胡亂編造的?”

  那婆子本是胡氏的心腹,在東鄉侯府內院也是一號人物。如今卻臉若死灰的被幾個丫鬟推了出來,跪在沈氏面前,全身不斷哆嗦,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

  “不?看來就是你的了。——我們大姑奶奶不知跟你有仇,要你這個東鄉侯府的婆子編出這樣的瞎話詆毀于她。也罷,你這樣無中生有,詆毀朝廷一品國,罪當腰斬棄市。至于會不會連坐你們東鄉侯府……”

  沈氏話音未落,那婆子已經醒過神來,殺豬般地大聲叫跟奴婢無關啊——是寧遠侯府的張嬤嬤跟我說的……”張嬤嬤是寧遠侯府正院中瀾院里的管事婆子,寧遠侯府的家生子,如今天天在裴舒芬面前鞍前馬后,很會來事兒,而且是有名的大嘴巴。寧遠侯府附近的幾家公侯府里頭,跟張嬤嬤有交情和親戚關系的人不少。

  “你會認識寧遠侯府的張嬤嬤的?你可,胡亂攀咬,可是要罪加一等的”沈氏很能順藤摸瓜。

  那婆子支吾了一會兒,才有些羞愧地低頭道張嬤嬤……是奴婢的姻親……”

  沈氏微微一笑,不再追問,只是眼看著裴舒芬不。

  裴舒芬在旁聽見終于這根線終于繞到了寧遠侯府,馬上厲聲道給我把張嬤嬤帶上來”又轉過身對沈氏贊賞道大舅奶奶真不愧是前朝刑部尚書的嫡長女。這一番問案緝兇,實在是厲害——多虧了大舅奶奶,我今兒才,這話原來是我們寧遠侯府的下人傳出去的。”

  說著,裴舒芬在堂上給沈氏跪了下來,滿面羞愧地道都是我治家不嚴,才讓這等下濺之人興風作浪,污言穢語,詆毀。——大舅奶奶要罰,就先罰舒芬‘治家不嚴’的罪吧。”

  沈氏笑道剛才不是說難找傳話的源頭的?現在我幫你們找到這‘罪魁禍首’了,你們可得好好審一審,這張嬤嬤,跟我們裴家的大姑奶奶,到底有些解不開的仇怨。要等她過世兩年了,才傳這些對這個下人來說,毫無好處的謠言……”輕描淡寫地避過裴舒芬自稱“治家不嚴”的過。

  裴舒芬苦笑了一下,低了頭不。

  太在旁看見繞了半天,把府里居然繞進去了,心里直發怵,忙扶著大丫鬟抱琴的手,祭起生病大法,道我有些頭暈,掌不住了,得歇著去了。”

  裴舒芬見太要走,忙起身道娘,這里可辦呢?”

  太頭也不回地道你是主持中饋之人,你做主吧。——這等詆毀主子的下人,你不要手軟。或打,或殺,或賣,要趕緊處置了才是。”

  沈氏卻上前一步,攔住太的路道太若是這樣走了,這堂上沒一個人夠格給我們裴家的大姑奶奶主持公道。還請太不要見怪,我就只有把有關人等送到刑部去審結了。”

  太走也不是,留也不想,在席上十分尷尬。

  裴舒芬見狀,急步上前把太親自攙扶到一旁的太師椅上坐下,又叫人去把張嬤嬤叫進來。十分坦蕩公正的樣子,讓沈氏心里微微有些犯疑。

  中瀾院里的張嬤嬤聽來人說是有關先裴舒凡謠言的事,唬了一大跳。待來到堂前,聽說詆毀一品國乃是大罪,張嬤嬤立時叫起撞天屈來大舅奶奶明鑒這事跟奴婢無關。——這些話,奴婢都是聽桐葉說的”

  桐葉是裴舒凡的陪嫁丫鬟,在寧遠侯府里也是裴舒凡的心腹。當年跟裴舒凡有過交情的貴婦人,都曉得這個丫鬟,乃是裴舒凡生前倚重過的。

  沈氏聽說這話居然是桐葉先傳的,頗有些意外。——她本來以為,這樣繞了一大圈,最后一定能繞到裴舒芬身上。就算不能找到直接證據,也能找到間接證據來敲打她。可是桐葉,卻跟裴舒芬隔了一層……

  是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