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三四章 梅蘭竹菊的出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晉隋唐  (道歉先,前面全了,是魏王李泰,而不是泰王李泰,灰雀汗顏。)

  令那漢子意外的是,他見到了輔國建安縣伯后,對方并沒有詳細的問他關于任何魏王的事情,也沒問過任何石像和他這一路上的經歷,只是說了句辛苦了,軍職不必擔心,自會幫你打點好一切,不用幾年,你又能回長安和家人團聚了。”

  王況早就懷疑不是李胖子就是太子搞鬼,這個漢子只是證實了王況的猜測而已。對于不是人的人,王況不會多說,但也不會虧待于他就是了。對王況來說,找個機會,讓李業嗣找他家老頭子幫個忙,就說是建東借用了此人就可以了。

  本來王況對李胖子其實沒有很深的惡感,對他來說,注定要失敗的李胖子其實也很可憐,這個李胖子其實才是真正的符合可憐人有可恨之處這句話。

  李胖子并不是不學無術,相反,李胖子卻是個書畫鑒賞大家,深得李世民寵愛,其受寵程度和李恪有得一拼。本來按例,皇子成年后不得常駐京畿,必須到封地去,但李胖子也和李恪一樣,得到了“不之官”的許可,允許在長安開府長住。

  其實李胖子并不胖,按唐時的審美觀,他還偏瘦一些,就是放到后世,也只不過有些體寬,還完全達不到大胖子的標準,只是王況先入為主的李胖子會篡位,又屢次三番的打王況的主意,再加上程處默他們一直叫他李胖子,所以不太胖的李泰到了王況眼中,就是個胖子了。

  王況一直對李胖子退讓,一部分的原因是對方肯定會失敗,就等著以后打落水狗就是,至于將狗打進水里,那是要費點力氣的,王況才不愿意幫李老2出這個頭,老子打是可以的,外人打那就不行,古往今來,概莫如是。另一個讓王況退讓的原因也是因了李胖子的才氣,其他不論,就沖著他正在主編的五百五十卷的《括地志》,首次按道,州,縣分級闡述了天下地理,這種地理體裁是后世的地理類書籍大多采用的體裁,可以說他是后世地理書的祖師爺。

  從后世來的王況,比這時候任何人都人才的重要,本來他以前還沒有深入的考慮,等李胖子落水后是不是要去打上一下落水狗的,因為李胖子從頭到尾,只是圖他的產業,圖他擁有的技術,并沒真正的對王況做出出格的事來。

  但是這次,李胖子的手伸到了南山,差點就揭破了王況視為命根子的田黃,王家的財產能不能傳到后世的王況身上,王況一點把握也沒有,但是田黃,王況卻是有把握,只要后世的也是在這個時空的,那么就能找到田黃,不是一塊兩塊,而是如山的一大堆。

  無疑,李胖子觸碰到了王況的底線,天作孽尤可以,自作孽不可活,這可是你自找的,王況心頭暗恨,但是,要動李胖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李胖子隱藏之深,是一直到了太子被廢之后才被的,而且要不是長孫無忌的堅持,李胖子還差一點就被李世民立為了太子。

  但是,為著正在編寫的《括地志》,王況還是不想動李胖子,要動,也得等到四年后,等《括地志》編完了才行,這可是地理巨著,舍不得啊。

  只是,準備工作應該要開始進行了。

  連續幾天,王況都是窩在書房里面,林穎芝和小芣苢王況一躲到書房,必定又要有大動作,也都不來煩他,只是偶爾來書房陪王況坐坐,替他解解悶。

  幾天后,黃大后又匆匆的離去,王況這才恢復了正常的悠閑生活。

  說悠閑,其實不悠閑,黃大帶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消息。黃大在安排魏小五的人將那漢子轉移出三十里鋪的同時,也沒忘記對王冼的暗中保護,在王冼被新派來的丫環逼得落荒而逃的第二天,他就讓人開始調查那個丫環的來歷。

  結果是讓人啼笑皆非,那個丫環,本來就是林家的家生子,上溯三代,都是在林府中老實本份的,所有的事情起因,就源自與盧國公裴翠云的到訪。黃大在事情是從裴翠云到訪之后發生的,他的身份,不適合再去調查這事,便稟報給了王冼。

  王冼在林老太爺和林老太太的眼中是寶貝,三言兩語的,就被王冼把前因后果給詐了出來,最終還是落在了梅蘭竹菊四個丫環身上。

  也不知裴翠云是梅蘭竹菊四個丫環現在還是云英未嫁的,她送四個丫環來,可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就是預備著以后給王況當偏房用的,王況沒碰四個丫環,裴翠云坐不住了,這才上門來找林老太爺要個說法。

  林老太爺本身林家香火不旺,自是沒有后人的苦惱,又見女兒的肚皮從結婚后到現在沒個動靜,心下也為王況著急,再加上王家如今只剩了王況三,他就更是上心,如果說以前林家做過一段王家的保護傘,那么現在,王況就是林家的保護傘了。

  王況這才二十出頭,就封了縣伯,再往后,按這勢頭,封侯封公應該沒問題,至于早些年間傳聞的皇帝許了個封王的說法,林老太爺這些年是不大信了的,李唐天下,還沒有異姓王出現過呢,而且瞧這架式,以后估計也難。

  縣伯襲爵是要降一級,可要是到了侯這一級,那就開始有世襲罔替的可能了,只要王家子孫興旺,那么就有可能一直承襲侯爵,不管是嫡子也好,庶出也罷。所以,林老太爺就上心了,又存了要試看看倒底是王況不能生育還是自家女兒的問題的心思,因此于裴翠云商議了一出,讓林管家帶了話給梅蘭竹菊四個丫環,大意就是,若四個丫環還不能得了王況的雨露,以后盧國公府可不認她們是從那出來的了。

  既然王況那里要進行,王冼這個寶貝林老太爺自然也是不愿意落下,一個是擔心王冼年輕血氣旺,怕被人誘了往勾欄里去,自此沉緬下去,另一個也是擔心王家的血脈問題,他可聽說了,王大郎娶了陳丫兒兩個,到現在為止,只得王晟一個。

  本來么,林老太爺還有些以為這是王況故意的安排,就是要安排王家人才有個階梯狀的接替,相互提攜的,這是以前對王況盲目的信任而造成的,但裴翠云的來訪,使得他推翻了這個論斷,再要培養接替人,也不是這么培養的么,子女多不是更好挑選接替人么?

  所以,綜合細郎至今無子,以及王凌只得一子的信息,林老太爺又想歪了些,擔心起了王家血脈怕是傳承困難的問題,既然是困難,那就多播種了,于是,就安排了個丫環給王冼,丫環又經過了林老太太的耳提面授,加上王冼本身長得俊,待人和氣,林家上下沒人不喜歡的,自然是嘴上應允,心中歡喜,一萬個愿意,這才有了王冼沐浴時的那一出。

  沒想到梅蘭竹菊四個丫環后面還有裴翠云在支持著,難怪這四個丫環最近膽子越發的大了起來,再一想,不對,沒準林穎芝和小芣苢也這個事情,只把瞞在鼓里,難怪說幾次提過說要給四個丫環找婆家,林穎芝答應是答應了,卻笑得那么的詭怪。

  既然裴老虎都出面了,王況不得不考慮了,是把四個丫環推了出去得罪裴老虎呢,還是收了?

  盧國公一脈,一直都是香火鼎盛,圣眷延綿的,當朝的幾個國公里面,就數程家一支獨秀,一直延續到宋代了唐,后人雖然沒出幾個人才,但國公是一直都保留著,只是有時候換個爵位而已。所以,王況犯難了。

  不過,王況心中也有那么一點點的小興奮,這么看來,不光可以看了,還可以吃了?以前不敢動,一是為的林穎芝和小芣苢倆丫頭考慮,另外就是梅蘭竹菊四個丫環好歹是盧國公府送出來的,不比得買的丫環,不能太唐突了。

  但是,除了梅蘭竹菊四個丫環外,還有如花和秋香呢,對這兩個丫環,王況是沒有任何的邪念,只是為著她的日后著想,倆丫環的年紀比梅蘭竹菊四個都大,是該為她們找個婆家了,總不能有一個就收一個吧?無不少字隨著以后家業的擴大,丫環只能是越來越多,哪怕是三全上,那也要忙得。

  王況,呆在建安的不會太長,這些年里,其實是賴在建安不走,本來按說,封了公,侯,伯,子四個爵位的,如果不是領兵在外的,都必須住在長安,只有封王的,才是必須到封地去住。王況借了建安離不開他,又有個建東剛興的由頭,賴著不走,李世民也就沒催他,朝中大佬又不想得罪他,也都是睜一眼閉一眼的,要換了是其他人做這個建安縣伯還賴在建安的話,恐怕彈劾他的奏折就能把人淹死。

  而且,不可能所有的府上丫環都把眼睛盯著主家的,和主家見面的機會,遠沒有和家丁相處的機會多,長了,總歸是會有兩情相悅的出現。可不能只顧著的性福,而忘了家人的性福。

  果不其然,王況將消息放了出去后,候老四就板了一張臉來找王況了,這個侯老四,就是當初在富來參與設計曹六的,狠狠的坑了一把蒲熙亮的那個面部受傷,沒有表情的候老四,王況也請孫老頭為他看過,孫藥王對這個也是束手無策,神經損傷放在后世都是非常難治療,王況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不行也就罷了,所以侯老四到現在還是那副面無表情的樣子。不過這個樣子,拿出去唬人倒是好使,偶爾有那么一兩個到富來客棧鬧事的外地客人,侯老四一出面,木然的表情加上從死人堆里爬出來帶著的一絲殺氣,往往都不用多說,往那一杵,就能把鬧事的給嚇跑了。

  讓王況沒想到的是,如花和秋香這倆丫環中年紀比較小的如花沒看上最為機靈的陳大,卻是看上了侯老四,看來如花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后世人的心態,喜歡酷難,別說,侯老四成天的板著一張臉,倒還有幾分酷像。如花相中侯老四,自然平日里對他看顧有加,幫他洗洗袍衫啊,或者是幫著整理整理下房間啊的,一長,這二人就都對上了眼。

  如花是個女兒家,害羞,自然是瞞著不說,侯老四呢,則是和陳大他們一起,一直奉王凌為老大,以前是擔心如花會被王況看上,自然是一直不敢提這事,現在王況放話出來說,只要郎有情妾有意,就會成全,侯四也就找上了門來。

  王況當然樂于見到這樣的結果,候四和如花就是一對榜樣,當然要答應,而且還要給他們辦個風光的喜宴。有這一對標桿立在那,效果十分的顯著,一,秋香一下就成了香餑餑,在家里許多事情都有其他人搶著幫滿做了,就連出門采買,也都有那小郎自告奮勇的或是開路或是提。

  本來王況還想著借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把梅蘭竹菊四個丫環中至少發落出去一兩個,他可是記得,以前陳大一伙是團團圍著這四個丫環轉的,有事沒事都要在璃棚附近轉,就連他們的操練場地,也央著王凌從廚房邊挪到了璃棚邊上,大概是存了在四個丫環面前展露身手的心思罷。

  可詭怪的是,竟然沒一個人到王況的面前來求四個丫環中的任何一個,王況這回徹底死心了,想必是這四個丫環已經明確的表過態了,只是不而已。

  唐時的風氣,遠比后世和諧(郁悶,連這個詞也要合鞋)朝開放得多,經常能在街上碰到主動出擊追著小郎跑的正經人家的女郎,王況是早在擴建城墻的時候就親身經歷過了,現在已經見怪不怪。這些年,隨著王況的地位提升,建安人家又都了王況的立場,所以這些年也就幾乎沒有女郎再來“調戲”王況的事情發生,倒是王凌,這些年里是花邊新聞不斷,有時候回家,王況還要提醒他擦一擦嘴角的胭脂。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