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0四章 麥芽糖帶來的革命(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三0四章麥芽糖帶來的革命  這些年來,蒲熙亮一直沒有中斷過對田黃的尋找,尤其是關外地區,唐代所謂的關外,并不是后世一般理解的東北地區,而是泛指長城外,尤其是指的是yu門關外的西域地區。4∴8065蒲熙亮的重點也是放在了那里,這很好理解,和田白yu的美名早已經是人盡皆知,而且也曾經在和田有發現過上好黃yu的先例。

  可是尋找一直沒有結果,蒲熙亮都快失望了,但在收到王況送來的田黃之后,他又看到了希望,加緊了尋找的過程。

  其實自王況給蒲熙亮送來了三塊田黃后,蒲熙亮就已經明白,王況恐怕是找到了這種黃yu的產地,尤其是當初自己給了王況一塊,王況卻送回了三塊,而且個頭都比自己當初送的那一塊要大不少,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說,不是王況欠蒲熙亮的,而是蒲熙亮欠了王況太多。

  蒲熙亮不是個糊涂人,換了是他自己,如果知道了這種黃yu的產地,他也不可能會隨意的張揚出來的,將心比心,所以,他并沒有任何埋怨王況的意思,對他而言,不過就像是將那黃yu借給了王況幾年,然后王況還回了他一個大大的前程,并且還還回了三倍有多的黃yu,這樣的買賣,不要說是當初不知道黃yu的產地,就是現在,再重新來一遍的話,蒲熙亮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

  很明顯,假如王況當初沒收下那塊黃yu,他也能找到產地,這是人家的緣分,人家的本事。因此,得了諾大好處的蒲熙亮當即決定,召回派出去尋找黃yu的家人,并將這件往事爛在肚子里。

底下眾官員派了家人在長安瘋狂的尋找黃yu的事情很快也就傳到了宮里,李世民心里那個急呀,若是真的被人發現了田黃產地,那等到王況獻了上來的時候,恐怕還要大大的再出一次血,可這事明擺著的,并不是王況自己去宣揚的,而是王冼自己在腰上掛的一個小掛件被人發現了的,怎么也怪不到人家王況身上,哦,我自己擁有這么多,給自己最疼愛的弟弟搞這么個掛件,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呀。e看  但是小六子回了一趟林家后,給李世民帶來的消息讓他吃了顆定心丸,王況兄弟從來就沒有對外宣揚說找到這種名為田黃的礦區,而是說在和安息人做生意的時候,安息人知道他喜歡稀奇古怪的玩意,就送了過來的,這個說法得到了長安那些大佬豪門一致的接受,并沒有深究下去。總算是讓李世民稍稍的安心不少,不過卻也打定主意,一定要提前把田黃的開采權掌握到手中。

  整個貞觀十一年的年底,長安城的大佬們過得并不是那么的安生,都是石頭惹的禍,鬧到最后,安息商人一見到有管家模樣的人向自己走來,就趕緊的腳底抹油開溜了,他們這些天也實在是被纏得煩不勝煩,實在受不了啦。

  也就在年底,林翰趕回了長安,隨著他回來的是滿滿一大車的麥芽糖,這些麥芽糖全都是控制好了水分,軟軟的,但又不粘,一指長,兩指寬,一分厚的樣子,外面裹了熟面,再包以蠟紙的模樣,這應該可以算是糖果了。

  林翰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小六子表達了愿意將林家控制的三成份子中分出兩份獻給朝廷的意思,并且讓小六子帶進了一份依舊是由王況口述,柳老夫子執筆并潤色的奏折。

  本來王況是有直接上奏折的權利的,尤其是當他成了輔國縣伯后,就更是如此,但直接上折子,就要先通過中書省,才能遞到李世民的手中。麥芽糖和糟粕所牽涉到的利益實在太過巨大,王況不敢保證會不會有人起了貪心,只要將奏折壓下個幾天,然后暗中運作一番以獲得更多的行軍餅坊的利益。

  別人或許沒這個本事,但李胖子和太子卻是有這本事的,他們在朝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擁戴者,如果真心想搞出點名堂來,還是很有機會的,這么一來,林家勢必就要卷入到這爭斗中去。

  如果王況記得沒錯的話,如果歷史車輪的大方向沒變,貞觀十六年或十七年,后改為魏王的李胖子將會發動一次政變,而次年,太子就將被廢。現在馬上就是貞觀十二年,一個要政變的團伙,不可能沒有前期周密的準備,這個時間跨度也絕對不可能是一年兩年,而應該是早早就開始籌劃了的。

  要政變,就得有兵有馬,還得用利益來拉攏官員投靠,這中間所要用的銀錢不少,自己的摟錢本事恐怕早就成了引得兩大集團垂涎yu滴的香餑餑了。

  建林酒樓和林家鋪子里的份子,林家占的不是大頭,而是和程家,秦家及尉遲家等人平分的,這中間里,四個后來會上凌煙閣的大佬在這兩大集團的爭斗中都是站在中立位置,誰也不幫的,而且他們也不會允許其他人染指其中,所以,在建林酒樓和林家鋪子上,林家是安全的。

  璃窯早就獻給了朝廷,也不存在問題。那么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行軍餅坊,長孫臭老酸可是堅定的站在太子這邊的,王況現在換沒資格和長孫家掰手腕,而且王況也不想和長孫家掰手腕,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先把行軍餅坊的份子拿到手中。

  而林家獻上大部分的份子也能給長孫家起個警示作用,使其不敢太過與明目張膽的攫取太多的利益,如果理想的話,甚至長孫家都可能在林家獻上份子之后,也表示表示一下說也要獻。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況,王況并不報很大的希望。

  林家并不強大,如今林荃淼依舊做著他的小梅關令,林明也不過是個正七品上的中縣縣令,建安想要升到上縣,還必須等到林明的這一任滿了后,才能申請,雖然建安早就夠資格升到上縣了,但制度擺在那里,誰也沒法逾越。

  即便是現在林明能做到上縣縣令,也不過是從六品上,在長安,從六品上還是不夠看。所以林家現在所能倚仗的就只是自己這個空有虛銜的正四品上輔國建安縣伯。

  讓李世民在田黃上欠王況一個大大的人情,也是為林家著想,但光有這點不夠,這只是李世民欠王況的,并沒欠林家的。而當林家獻上自己的大部分利益后,就變成了朝廷欠林家的了。

  王況的奏折里,詳細的講述了麥芽糖和糟粕的作用,可以說,麥芽糖的產業,就是個完全沒有廢料的產業,而且,用碎米來釀糖,正好可以消化掉每年朝廷為了防備萬一而囤積的糧食,保證年年淘汰下來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出路,不用再像往年一樣,一淘汰就造成全國糧食價格的大起大落。

  林翰在建安的時間里,王況又研究出了用普通的秈米和小麥釀麥芽糖的法子,不過就是麥苗多用點,麥芽糖的產量低一點罷了,這個法子放在后世是沒人采用的,成本太高,但是放在這個蜜糖價格居高不下的唐代,這點提高的成本和糖的價格比起來,算不了什么。

  作為領軍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前秦王,李世民才看了一半的折子,就明白了麥芽糖所帶來的巨大變化,不過對王況所說的麥芽糖能快速的補充體力的說法,還是需要驗證一番的。

  驗證并不難,皇宮里的護衛多的是,隨便找來兩人對陣訓練,一組累了后就吃干糧,一組累了后就吃麥芽糖,結果一比就出來了,吃麥芽糖的那組很快就恢復了體力,速度比吃干糧的一組快了一倍不止,這中間的差異,放到戰場上,那就是克敵利器,這一點,不用任何人教,李世民也是明白。

  王況之所以敢提出讓李世民驗證,是有底氣的,曾經有個科研小組,找來了十幾對的雙胞胎,分成兩組,一組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一組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按理說,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那組人攝取的熱量更高,但結果卻是,一整天的長跑,游泳,自行車賽和抗重物的比賽下來,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那組遙遙領先,到比賽結束也沒顯得有多疲憊不堪。

  讓李世民更高興的是,吃麥芽糖的那組,只吃了四五塊的樣子,竟然可以連續三四個時辰也不感覺到餓,而且,連續實驗了幾次,也沒發現這組人的身體出什么毛病,一樣是該吃吃,該喝喝,經過太醫薯的查看,說是并無不妥。

  如果在追敵和長途奔襲的情況下,將兵士隨身攜帶的干糧全部或部分換成麥芽糖,那么這些兵士所爆發出的戰斗力可想而知。

  這一下,李世民的野心就起來了,有了麥芽糖和糟粕,還愁什么要打大唐不怕你,哪怕是冬天,一樣可以行軍打仗。看來,以后是該找個機會教訓教訓一下膽敢竊取大唐機密的倭人了,對了,王二郎叫他們什么來著矬子,這個叫法倒是很貼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