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九章 坐看百年小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既然來到了杏花村,少不得總是要進去的。

  這是個三間茅草搭成的簡易酒肆,一間三面通透,只是簡簡單單的圍了半人高的籬笆,擺著幾張矮幾,幾個草蒲團,這就是店堂了。連著的另一間瞧樣子應該是廚房兼著庫房。第三間單獨的立在后面,約摸就是店家自己住的了。

  店家是一對中年夫婦,帶著個七八歲的孩子,見王況他們進來,在招呼客人的男人就笑笑:“客人一路辛苦,坐下歇歇,吃口溫酒暖暖。”將他們引到個矮幾邊上,取下搭在肩上的抹布抹了抹,盡管這案幾并不臟。

  店里的客人并不多,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和店外官道上的人群比起來,王況算了算,千人中也就最多進來一兩個歇腳,有的還只是喝口茶歇歇就走的。瞧這樣子,這店的生意并不好。王況就有點不明白了,這么慘淡的生意,如何能延續數百年?但是王況這時候卻是忘了,清明也叫寒食,一般白天都不能吃東西的,就是要吃也是吃冷的,所以今天沒什么客人也是正常。剛才在城門那里,家丁說的怕今天餓著的話他也沒聽進去。后世清明節是沒這么個忌諱的。

  酒是肯定要叫的,店家很快就送來了個盛著熱水的木盆,里面溫著酒。菜式卻是簡單,這里只供應醬肉,炒豆子和咸菜,很快也就送了上來。

  瞧著碟里冷冰冰的醬肉,林荃淼上上下下的大量著王況:“二郎,你會吃?”他很是懷疑,王況放著船上他自己做的那么多吃食不吃,卻跑到這么個偏僻所在來,為的只是這一壺酒一碟黑乎乎的醬肉?再說了,今天可是清明,雖然并沒說清明不能吃東西,但一般人都不大進食的。

  “會吃,怎么不吃?難道菜點了是用來看的?”王況當然不能告訴林荃淼自己就是沖著杏花村三個字來的,再說了,就是告訴他,他也不會知道杏花村在后世的地位有多高。林荃淼卻是誤會了,又想起王況先前說的:長輩在心里。想了想,也不再說,是啊,長輩在心里敬著也就行了,再說了,若是自家長輩看自己這么餓著,怕也是會心疼,還是別讓長輩心疼的好。于是也就心安理得的吃了起來。

  事實上,醬肉并不難吃,只要能曬出好醬,用好醬做的醬肉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至少那肉可是真真正正的純天然飼養的羊身上出的,比起后世用飼料填出來的要好了許多倍,王況在后世也愛吃羊肉,但他只買從內蒙草原上運來的凍羊肉,本地羊他是幾乎看都不看一眼的,哪怕是現宰現賣的,只有有時候饞得慌了,又買不到好羊肉,才會吃上一兩次。

  有這么好的原料,做出的醬肉對于王況這個吃慣了各種添加劑的人來說,怎么做都是好吃的,但對于林荃淼來說,那就遠不如王況整出的鹵味了。所以林荃淼吃了兩片醬肉,就不再理會,轉而專心對付炒豆子去了。

  不得不說,這店家釀酒著實不錯,酒從壺中倒出來,清澈透亮,沒帶一點渾濁,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通常來說,釀的米酒在冷的時候是清澈的,但只要一溫,總會有少許的渾濁。也許,這就是杏花村能夠一直開到等小杜同志的到來的原因吧。

  只是這下酒菜少了點。王況決定做點什么。

  以前,如果說王況沒穿過來的話,就沒有建安富來客棧的現在。但這也帶來一個可能,那就是隨著富來客棧的崛起名聲日隆,總會有那么個時候的到來,那時候往來的行人每到一處酒樓客棧,肯定會不由自主的拿來和富來客棧做比較。這一比,自然就落在了富來客棧后面,那對這個客棧酒樓來說,就是負面影響了,時間長了,想做大卻是困難了許多,王況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再說,烹飪就是要交流,有交流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提高的可能,若都是藏著掖著,那可不妙,現在是王況在烹飪方法上暫時領先,那就把自己掌握的傳出去,等到會的人多了,就有可能有創新突破,到時候自己也能多學點。況且,就是目前,王況就碰到不少烹食方法是自己沒掌握的,看來后世還是失傳了不少技巧。

  只是該如何開口呢?萬一被人誤會了說自己是來挑刺的,那就不是王況所希望的了。

  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店外跌跌撞撞的闖進來兩個人影,一進門就叫:“小郎君你讓我們一頓好找。”王況抬頭看去,卻正是原先跟著后面的那兩個家丁,這兩個一人提著個食盒,一人背著個水馕。

  “你們怎么來了?”王況見他們提著食盒,自然大喜,卻是不明白他們怎地能找到自己?另外,難道他們不怕狗報復了?

  “某等回去尋思,小郎君說要買香燭,想來是要祭拜先人,若是只有香燭,也不大合儀。因此沐浴后就自作主張去后艙挑了些肉食并一壺酒給小郎君送來,也虧得那兩個守城門的兵丁,他們正好換班,知到我等在尋小郎君后,便帶著某到各城門的兵丁那去問了個遍,這才知道小郎君往秀山門外而來。”其中一個回答到,看來黃司兵當初挑選家丁的時候是費了一番工夫的,挑的都是盡職盡責而且心細的人,能從王況買香燭的事上聯想到祭拜也是需要酒和肉食的,竟然不顧先前怕被狗報復的心理,給送了來。

  他們能找到王況,想來就是那兩個兵丁擒得了賊人心下對王況好感大增了,這才會帶著著倆家丁到處打聽,而守城門的兵丁其他本是估計不濟,但認人的工夫總是要比常人強過許多,因此連說帶比劃一下,秀山門的兵丁自然也就能知道有這么一行人出了城,否則想要這么快找到王況也是不大可能。

  林荃淼嚼了會炒豆子已經嚼怕了,這下見到食盒,哪里管得那么多,一把就搶了過來,打開食盒,三下兩下的就把食盒里盛著的鹵肉,風魚等等一股腦的端了出來:“這風魚和咸肉還沒煮熟,怎地也端了來?”

  王況白了他一眼:“小淼淼你是越來越沒出息了,這是祭拜用的。”

  林荃淼卻是理直氣壯的回他:“祭拜卻是用不了這么多,各色有一碟就成了。”

  王冼眼尖,一眼就瞄到那個剛才說話的家丁嘴巴還在動著,手一伸:“拿來,回去還你雙倍。”

  那家丁苦著臉,從懷里掏出個油紙包,遞給王冼,王冼說回去還他雙倍等于沒說,他們這些天跟著王況,在吃的上面,王況從沒虧待過他們,都是自己想吃就自己去拿的,只是昨天夜里覺得今天不能吃熱食,這才去打了野狗來吃。可昨晚吃的這時候早已經消化完了,肚子里空空如也,又不能吃熱食,就隨便抓了把油炸花生在懷里揣著,沒想到卻是被王冼看到了。

  “二子你又欺負他們了。”王況見那家丁的苦瓜臉,有些不忍。這個王冼,這些天在船上沒地可去,加上在船上看書也眼暈得很,就天天和黃大還有這幾個家丁以及那些羽林軍膩在一起。他年紀尚小,不過十二歲,被柳老先生調教了幾年,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禮,因此很是得大家伙的歡喜。但王冼骨子里卻是被王況影響太多,對繁文縟節也是不大喜歡的,和這些人鬧熟了,王冼也就不在緊守那些禮數,和他們常常是沒大沒小的,有時候甚至能為了一小片的生魚片而你追我趕,好不熱鬧,船上也因此多了幾分活氣(生魚片中國自古就有,就是現在的客家菜里,還一直保留著這道菜,各位書友若是去客家作客,生魚片可別忘了吃。)而那些人呢,一來因王冼年齡小得人喜歡,二來王冼是王況的弟弟,自然事事都讓著他,通常打鬧一會兒,總是會讓王冼得逞。

  “小郎君莫怪,三郎這是和某等鬧著玩呢。”那個家丁見王況說王冼,連忙把王冼一把拉到自己身后,生怕王況真的怪罪王冼。小郎君別看平時笑瞇瞇的,但發起火來也是很兇的,就說從金陵出發后的那次,羽林軍捕了幾只河豚,王況讓他們給放了,王冼不愿意,說是河豚鼓氣的時候肚子圓鼓鼓的好玩,非要留下來養不可。就為這事,王況發了很大的火,把王冼都嚇哭了。

  王況無奈的搖搖頭,到底我是王冼的哥哥還是你們是王冼的哥哥啊?

  不過那家丁掏出來的油炸花生倒是給王況一個好由頭。王況擺了擺手:“今個你們倆立了一功了,回去后定要讓黃司兵好好獎賞你們。還有,若是你們家有親友什么的需要謀生活的,如果愿意,可以去富來客棧找我。”

  倆家丁狂喜,他們本就不是黃家的家生子,沒簽死契的,家中老小都指望著他們的月錢貼補,誰個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的,若真是能到富來客棧去謀個生活,那可是太好了,而且還不一定要離鄉背井的,黃司兵可是跟他們說了的,富來客棧往后可能要在金陵開個分號,所以他們盡心盡力的服侍王況,也有這么一層意思在里面,真要是富來客棧在金陵開了分號,黃家人自然也就能成為富來的貴賓了。如今又得了王況的許諾,又聽說富來客棧里的人,就連掃地劈材這些雜工都是吃穿不錯,不說月錢高,每月還能有三天的月假,年底據說還能得個大大的紅包。眼瞅著往后家里人也有希望能天天吃上肉了,自然是歡喜。

  林荃淼吃炒豆子正嚼得腮幫子疼,一見到油炸花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把從王冼手中搶了過來,攤在桌上吃了起來。王冼跟別人沒大沒小,他則是跟王冼沒大沒小。邊吃邊口齒不清的說著:“嗯呢,你們倆真是立了一功,等回船上,某送你們一人一貼。”林荃淼寫得一手好字,雖然比不得那些大家,但在船上眾人眼里,那可就是龍飛鳳舞的。加上這些天里大家也隱隱知道林荃淼此次常舉中的希望頗大,而且和王況又是關系親密,王況是什么人?連皇帝都指名見的人,跟他親密的林荃淼以后前途那就不好說了,飛黃騰達應該是跑不了。所以大家也就都趁這時候燒燒冷灶,總會求他一副兩副字準備藏著以后等他發達了掛家中,也是臉上有光。而林荃淼卻總是拿字做要挾,你不給想法子去找些稀奇古怪的食材來讓王況做吃食,他就輕易不給你字。沒想到這會卻是輕易的就許了兩貼出去,這可是貼啊,那可就不是一句了,而是一篇文章。

  接二連三的喜訊把倆家丁是給轟得小心肝撲通撲通的不聽使喚亂跳著,腳下也站不大穩了,被林荃淼瞄見,又笑他們:“沒出息,這就站不住了?要是到了長安,恐怕你們就該趴下了,二郎是什么人?決不會忘了你們一路的辛苦。你們跟著他去長安,那是你們祖上積下多大的陰德。”林荃淼精著呢,聽得王況許諾給這倆家丁好處,心想,這好名聲也不能讓你王二郎獨得,某也該表示表示,所以才有了上面那一番送兩貼字的話來,沒看那黃大,僅因了王況在緊要關頭幫了他一把,就如此的賣命,看來平素里和下九流人物交好也是很有好處的。

  王況沒在理會他們,轉頭沖那個店家的小孩子招招手。那孩童梳著沖天小辮,身上的袍子一看就是用大人的改的,很不合身,袖口和領口都磨破了,打著幾個花布補丁。此時他正依在門邊,指頭放嘴里含著,眼巴巴的看著王冼他們搶那包油炸花生,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但看那個富貴郎君舍了自己平時最喜歡吃的炒豆子也去搶那東西,想必定是極好吃的東西了。小孩子哪里經得住誘惑,被王況一招手,也就挪了過來,還不時的回頭看看自己的阿爹阿娘,見他們沒注意到自己,這才挪到王況這邊來,眼睛卻是不離案桌上的油紙包。

  王況摸了摸他的沖天小辮,拿起案桌上的油紙包,遞給他。林荃淼正埋頭吃著,沒看見王況的動作,手一伸卻摸了個空,這才抬頭,看見王況將油炸花生遞給店家的孩子,眼珠一轉,聯系到金陵的蒸魚事件,就知道王況想做什么了,便大聲的嚷了起來:“二郎你又做什么?沒見著吃酒的客人反倒要給店家送吃的。”

  王況暗中沖林荃淼豎了下大拇指。心里直夸著小淼淼真懂配合,要是這孩子自己偷摸著把油炸花生吃了,自己的目的也就不好達到了。林荃淼這一嚷,果然把店家夫婦的目光給吸引了過來,見王況遞個油紙包給自己的孩子,連忙趕過來:“小郎君,這可使不得,哪能讓您老破費。”

  王況要的就是讓他們注意過來,他笑笑:“不妨事,只是某無聊時候做的點小吃食,費不了幾個錢。某等見您家這孩子長得甚是乖巧,給點吃食也無妨。”

  要說林荃淼這個建安第一才子那可不是白饒的,別看他平時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真要動起腦筋那也是很管用,就別說這種小場景了,隨便就入了戲。這時候他就故意的夾起一片切得薄薄的鹵豚臉,舉起老高對著天瞅:“嘖嘖。二郎你這吃食做的可真沒得說,你看看,色澤金黃,油光透亮,只消瞧上一眼,便能就一甌酒下肚去。若再聞上一聞,那就能就三甌酒了,就更別說吃到嘴里了。”

  店家夫婦被林荃淼的話吸引了,定睛一瞧,可不是?沒見過色澤這么漂亮的醬肉(他們還以為這是醬肉),不似自家做的黑乎乎的,說有多難看就多難看。要是自家店里也能有如此的醬肉,那以后的生意肯定不消得說,自然是大好。可是,此等醬肉,一看就是出自大師級別人物之手,自己能學到么?想著想著,原本狂熱的目光也漸漸冷了下來。

  他們的表現自然是被林荃淼全瞧得一清二楚:“二郎啊,既然你肯在金陵傳藝,這杏花村碰上了你,也是有緣,何不就也傳他們兩手?”他心里小算盤可是噼里啪啦的打個不停,你王二郎連素不相識的人都肯傳藝,要是到了長安,我們林家的酒樓你若是不傾囊相授,那也太不夠義氣了。

  店家夫婦倆一聽有戲,連忙就跪了下來,連聲求王況傳藝。

  王況連忙拉他們起身,但王況沒答應,這夫婦倆是怎么也不肯起來,直到最后王況想起來答應了,他們這才起來,畢恭畢敬的站在王況身后。

  王況傳給他們的也就是油炸花生和鹵味。油炸花生簡單,一看就會;就是鹵味復雜了點,等夫婦倆按王況開出的單子并遵守了王況的囑咐分頭去城里幾個藥店把其他香料買了回來,天色已經快擦黑了。可惜在谷城只能買到桂皮,買不到桂葉,桂皮鹵東西初學的很難把握住用料,用多了味道沖,用少了又沒味道,不像桂葉,愛放多少就放多少,哪怕你整鍋桂葉放去熬也只有香味而不刺鼻。但是也沒辦法,也只有閩越一帶人有用桂葉的習慣,其他地方雖然也產桂葉,但都是沒人用,只用桂皮。

  從夫婦倆釀的酒就看得出來,這夫婦倆做吃食很是上心,因此王況也不擔心他們,等他們把材料都買來后,簡單的交代了下方法,就讓他們自己去試了,又讓他們先鹵一道不浸泡的趕到明日天亮時送到碼頭王況那去讓他過過眼就告辭離去了,出來太久,王況也怕徐李二人擔心。夫婦二人苦苦挽留想擺一桌酒席謝過王況的傳藝之恩,卻怎么也留不住,只好淚眼漣漣的跪送王況他們離去。王況走前只留了一句話:“杏花村永遠是杏花村。”不過,他卻是惡趣味的在杏花村的門柱上歪歪扭扭的寫了一句:建安王況坐看百年小杜。這時候自然是沒人知道王況說的什么,但是王況很想知道,百多年后小杜同志若是看到這句,不知道會怎么想?至于說這句話會不會影響了小杜同志的詩興,王況卻是一點也不擔心,他可是知道小杜同志是先做出那首詩才進到杏花村的。

  王況所能做的也就是這么多了,也沒必要傳授更多的烹飪給杏花村,以杏花村所處的位置來看,多是路過的行人歇腳所在,一般也就點一壺酒,幾碟小菜吃吃。若要是傳太多的烹飪給他們,反而是會給他們招來禍害。有這兩樣,應該能保證杏花村的延續了,只要他們恪守住本分,守住一顆平常心,就沒什么問題。至于自己寫的這句話,有傳藝之恩在,這夫婦倆應該能夠保留下去的。

  分割----

  5600字章節,這是灰雀寫得最長的了。

  求推薦求收藏哦,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動力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