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86 故地重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潯陽人民醫院的內科主任李惠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有生之年還會再踏上非洲這片土地,雖然當年醫療隊回國的時候,她是一路抹著眼淚踏上飛機舷梯的。

  離開非洲的時候,她只有25歲,如今已是年過半百。關于在非洲救死扶傷的那些經歷,她很少對人說起,以至于她的子女們也只知道母親曾經去過非洲,但母親具體做過什么事情,幫助過多少黑人,子女們也是懵懂無知的。

  有時候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的時候,李惠也會想起自己在非洲的那段歲月,惡劣的自然條件、隨時可能發生的武裝沖突、奇異的風俗,這些事情如果放在現在,也許她真的不敢去面對。但那個時候真是太年輕了,激情燃燒,無所畏懼。國家一聲召喚,說要去幫助亞非拉兄弟,自己就搶著寫決心書報名去了。

  在非洲一呆就是三年,哪里艱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諸如為病人獻血這樣的事情,醫療隊里幾乎每個醫生、護士都曾經做過,如果你沒有過幾次主動獻血的經歷,開會的時候幾乎都不好意思抬頭。

  這些年,社會上的風氣有些變了,醫院里的年輕人們都時興說“一切向錢看。”有時遇到要組織醫療隊下鄉或者支援災區的工作,很多人都下意識地往后縮。偶爾有一些積極報名的,也往往會被別人在背后議論說,是不是想博上位,想出風頭。遇到這種時候,李惠就會想起自己當年的經歷,也會反思一下,當年那樣做是不是太傻了。

  “李姐,你真的覺得自己傻嗎?”

  從錫雅部落前往沃赫尼部落的車上,林振華這樣對李惠問道。

  在確認了當年為幼年時代的奧里獻血的女軍醫就是李惠之后,林振華緊急與國內取得了聯系,要求安排李惠來一趟非洲。這是命運送給林振華的一根巨大的金手指,他如果不利用起來,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消息傳到國內,無所不能的“有關部門”也震驚了。人質事件牽動著方方面面的心,現在發現這樣一個被所有人都遺忘掉的李惠居然是打開解決問題之門的鑰匙,大家怎么能夠不上心。

  于是,國家機器再次高速運轉起來,幾天之內,有關的手續就全部辦妥了,陳天親自陪同李惠飛到了喀土穆,然后再從那里驅車千里趕到了南部蘇丹。

  一到南部蘇丹,李惠那些深藏多年的記憶就被全部喚醒了,她不顧旅途的疲倦,滔滔不絕地向陳天以及其他陪同的人員述說著當年在這一帶行醫的往事。她發現,經歷了這么多年,南部蘇丹的面貌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她甚至還能夠認出一些破舊的神廟以及高聳入云的巨樹。

  到了錫雅部落之后,李惠拒絕了林振華讓她休息一會的建議,主動提出要馬上去沃赫尼部落見奧里。李惠對于工作的偏執是林振華見識過的,他在確認李惠的身體能夠撐得住的情況下,便派了車,親自陪著她去。

  在一路上,林振華向李惠問起她當年參加援非醫療隊的事情,李惠在講述完整個經歷史后,自嘲地說了一聲:當年可真的太傻了。

  于是,便有了林振華的這一問題。

  聽到林振華的問話,李惠沉默了一會,緩緩地說道:“是的,小林,我們這一代人,都挺傻的。當年在非洲,條件非常艱苦,我們有很多同志的身體都受了影響,還有的醫療隊里,有同志因為感染了當地的疾病而獻出了生命。現在想起來,實在是太傻了。”

  “呃……”林振華有些愣了,他沒有想到李惠居然會這樣回答。

  李惠看到林振華愕然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怎么,小林,覺得我的回答很讓你覺得意外嗎?”,

  “意外……我以為像你這樣的前輩,應當是很無私的。”林振華道。在他心里是另一個想法,他覺得,李惠縱然不是真的無私,至少也會說一些豪言壯語吧?

  李惠道:“當時年輕,沒有牽掛,加上大環境都在宣傳大公無私,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真的什么都沒有想過。這些年,自己的年紀大了,有了家庭。就算自己不去想,孩子也會跟你說,要你多掙點錢,要你有個職務,要你去走走關系,開點后門啥的。我們這一代人,只是單純,又不是真的傻,怎么可能沒有一點自己的私欲呢?”

  “李姐,如果重新來一次,比如說……你能夠回到30年前,變成20多歲的樣子,你還會這樣選擇嗎?”林振華調侃地問道。他想到一個題目,叫作“重生之我是援非醫療隊女軍醫。”哇卡卡,那真是狗血得一塌糊涂的一部小說啊。

  李惠微微笑道:“我想我還會這樣選擇的。”

  “為什么呀?你不是說當時很傻嗎?”林振華問道。

  李惠道:“人一輩子,還是應當做一些這樣的傻事的,這樣到老的時候,才有一些可以回味的事情。”

  “李姐,我曾經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30歲之前,如果你不是一個革命者,那你一定很失敗。30歲之后,如果你還是一個革命者,你也一樣很失敗。”林振華呵呵笑著說道。

  “誰說的,凈是胡說八道。”李惠笑著斥道,“難道我們這些老人就不革命了?”

  “呃……他說的革命者,可能不是我們平時說的那個意思吧。”林振華趕緊解釋道,“我想,這句話也許應該改一改。30歲之前,如果你沒有熱血,那你一定很失敗。30歲之后,如果你還是熱血奔騰,你也一樣很失敗。”

  “還是謬論!”李惠批道,不過,批完之后,她又改了口,說道:“小林,你說的也有一些道理。到我們這今年齡,的確不會像年輕時候那樣沖動了。有時候看著孩子們感情沖動地去做一些事情,我們也會去阻攔。現在想來,其實年輕人就應當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不讓他們去摔打摔打,他們也不可能長大。另外,正如你說的,一個人一生中也應當有過揮灑熱血的經歷,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揮灑熱血……”林振華驀然想起一事,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

  “怎么啦,小林?”李惠感覺到了異樣,隨口問道。

  林振華搖搖頭:“沒什么,李姐,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你看,我們已經到了。”

  李惠抬眼望去,只見前面已經來到了沃赫尼部落所居住的村子。在村口,聚焦著上千黑人,他們都穿著節目的盛裝,有些人敲打非洲特色的民族樂器,另一些人則跳著歡快熱烈的非洲舞蹈。李惠知道,這是當地人最隆重的禮節,是用來迎接最為尊貴的客人的。

  “是我的中國媽媽嗎?”

  車一停下,李惠剛剛踩到地面,奧里就迎了上來。他按著當地的習俗,先是向李惠鞠了一躬,又拍了拍掌,然后便伸開雙臂作出一個擁抱的姿勢。李惠是了解當地風俗的,她微笑著走上前與奧里擁抱了一下,然后用已經有些生澀的當地語言問道:“是我的小奧里嗎?真沒想到,你都已經長得這么大了。”

  對于奧里,李惠的確還有一些印象,因為當年拍的那張照片,她手里也有一張。不過,在她心里,只記得奧里是一個病病歪歪的小黑孩,如果沒有人介紹,她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把那個小黑孩與面前這位英俊、健壯的黑大漢聯系起來的。

  “媽媽,我一直都在找你,今天能夠看見你,我實在是太高興了。我的媽媽在家里等著你呢,你一定要到我家里去做客。”奧里熱情地說道。,

  李惠說道:“哦,是蘇珊大姐嗎,我一定要去拜訪她的。”

  奧里拉著李惠的手,對著自己部落的百姓們大聲地說道:“大家來看,這就是我的中國媽媽,當年,是她用自己的血救了我。她所在的醫療隊,也為我們部落的很多人都看過病。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在場的非洲大叔大嬸們一齊喧囂起來,狂熱的非洲樂曲再度奏響,無數的人跳著非洲舞,把林振華等人圍在中間。所有的人嘴里都在高喊著:

  “中國人!”

  “朋友!”

  老刀和羅詠梅也穿過人群走過來了,他們是在前幾天主動留下來充當人質,以換回那7位被扣押的中國工人的。現在沃赫尼部落對于中國人的戒意已經完全消除,他們也就可以自由行動了。

  當時,奧里已經不好意思再扣押人質了,但他心里的疑惑并未完全消除。老刀見到這種情況,便主動提出,自己留下來,讓被扣多日的人質們回到工地上去。羅詠梅作為漢華重工的工會干部,聽到老刀的話,也主動表示可以留下。于是,這兩個人就留在沃赫尼部落里了。

  當然,他們留下來的待遇比前面被扣的那些工人又好了許多,他們只要不出村子,在部落里里的活動是完全不受約束的,奧里也時不時地設宴款待他們。與其說他們是被扣的人質,還不如說是在這里觀光的游客。林振華猜想,老刀自愿留下來,可不僅僅是見義勇為,說不定也有在這里開展地下工作的意圖呢……)

看完更新,經濟實力不行的朋友可以去投給橙子一個小小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