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1 歸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智方執意要馬上去漢華廠,倒是弄得謝春艷很不好意思。廳里的小車子都出門了,她也找不出車來送張智方,最后,張智方就擠在漢華廠開的那輛美國吉普上。常清波和于文正更悲摧一點,只能坐在卡車的車廂里,不過,他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正想好好地研究一下這個異型工件。

  “小伙子,速度再開快一點。”張智方坐在吉普車的副駕駛座上,對開車的王擒虎說道。此時,他們坐的車正以80公里的時速在飛奔,但張智方還是覺得太慢。

  “張經理,這速度已經夠快了,再快就要出危險了。”朱鐵軍好意地提醒著。

  張智方滿不在乎地說道:“不會的,美國佬的車子,姓能沒問題的。當年,我開這個車,100碼都跑過。”

  “張經理也會開車?”王擒虎好奇地問道。

  張智方呵呵笑道:“小伙子,我比你大那么一點的時候,開著這車,在三八線上跑過幾個來回呢。”

  “三八線?”全車的人都來了興趣,“怎么,張經理當過兵嗎?”

  張智方點點頭:“沒錯,我是當過兵。抗美援朝的時候,我當團長,帶著部隊一直打進了漢城的。”

  朱鐵軍道:“這么說來,張經理是我的老首長了,抗美援朝的時候,我是個新兵。”

  “哦,朱廠長也是當兵的出身?”

  朱鐵軍用手指點了幾下:“小王、小林,加上我,都是當兵的出身。對了,這里就剩下老范沒當過兵了。”

  “在你們面前,我就是一個新兵蛋子。”林振華郁悶地說道。

  小吉普帶起一路塵土,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回到了漢華廠。朱鐵軍把張智方帶進自己的辦公室,然后安排人馬上去找胡楊。結果,孔海江找了一圈胡楊沒找到,索姓跑到廣播室去喊了起來:“翻砂車間的胡楊師傅,請馬上到朱廠長辦公室去,有人找!”

  胡楊還沒到,常清波和于文正都已經趕到了,一齊坐在朱鐵軍的辦公室里,等著見這位神奇的木模工。孔海江安排人趕緊給他們倒水,又通知小食堂準備飯菜。他搞不清楚張智方一行的來頭,但聽朱鐵軍說那個意思,好像輕化廳對這一行人也很重視,那么招待一頓便飯是必須的了。

  胡楊剛剛從木材廠鋸了板子回來,滿身都是木屑。聽到說朱鐵軍找他,他不知是什么事,也顧不上換衣服,便大步流星地來到了朱鐵軍的辦公室。

  一進門,胡楊就愣住了,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張智方本來正在和朱鐵軍聊著閑天,一見胡楊,他騰地一下站起來,直勾勾地看著胡楊,眼睛里百感交集。

  “老胡,你們……認識?”林振華走上前去,小聲地對胡楊問道。

  胡楊沒有回答林振華的問話,他緊緊地咬著嘴唇,似乎在控制著翻涌的情緒。

  “原來真的是你!”張智方用低沉的語氣說道。

  “你……你怎么找到這里了。”胡楊壓抑著激動問道。

  “我一直在找你,可是沒有想到你會躲在這里。常紅機械廠的嚴元和剛跟我說的時候,我還沒想到是你。胡楊,胡楊,你怎么會想到用這樣一個名字的?”

  胡楊抬頭看著天花板,以此來避免自己的眼淚滴落下來,他緩緩地說道:“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海了。”

  “你是怎么到這里來的?”張智方問道。

  “1967年,院里搞武斗,穆主任為了保護我,把我安排到了一家三線廠。我在那里工作了幾個月之后,那里也開始武斗了。廠長受過穆主任的交代,又通過他的關系,把我轉到了地方上,最后就到了漢華機械廠。”

  張智方點點頭:“難怪,老穆已經去世了,臨死前也沒有透露你的去向,所以誰也不知道你到哪里去了。”

  “我聽說了,他也是被打死的。”胡楊黯然地說道。

  “動亂結束已經五年了,你為什么不回來?”張智方逼問道。

  “我……我不知道。”胡楊怯怯地答道。

  “你不知道?”

  “是的,我想過要回去,可是,每一次都沒能最后下定決心。那個地方,是小瑛的傷心地,也是我的傷心地,我不敢回去面對那里的一切。”

  “傷心地?原來你是因為這個而沒有回去找我們。”張智方喃喃地說道。他突然換了一個話題,對胡楊問道:“1974年,西沙海戰,你看了報紙上的新聞嗎?”

  “看了。”胡楊道。

  “有什么感想?”

  “咱們用小艦戰勝了大艦,這是海軍同志們的光榮。可是,一個泱泱大國,面對南越這樣一個跳梁小丑,居然還只能是用小艦打大艦,這是我們軍工人的恥辱。”胡楊恨恨地說道。

  “啪!”張智方猛地一拍桌子:“你還知道恥辱!你還知道自己是個軍工人!現在全軍上下都在急著換裝備,海軍的將士們急著要大軍艦來保衛海防。軍工部門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每天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恨不得把一個當成兩個人來用。而你呢!一句傷心地,就能成為你逃避自己責任的借口嗎!黨和國家花了這么多錢來培養你,就是讓你和組織談傷心的嗎!”

  胡楊的心理防線被張智方這一聲斷喝給擊潰了,眼淚順著雙頰汩汩地流淌下來,他用顫抖的聲音問道:“我,我沒想逃避,可是,我不知道組織上還能接受我嗎?”

  張智方怒氣沖沖地喝道:“組織上從來也沒有拋棄你,是你自己不愿意歸隊。我們的政策是,來去自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我們不會強迫你。你如果不愿意歸隊,現在就可以走了!”

  胡楊使勁地咬了一下牙,用袖子抹掉了臉上的眼淚,走到張智方面前,立正站住,胸膛挺得像標槍一樣筆直。他舉起手,向張智方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后大聲地報告道:

  “部長同志,海軍艦艇研究院推進器系統工程所總工程師劉向海,請求歸隊!”

  這一聲吼出,整個屋子里的人都震驚了,什么,海軍!總工程師!這難道就是那個平淡無奇的木模工胡楊嗎?

  在所有的人中,最感到震驚的,莫過于林振華了,他在心里大聲地說著:這可是劉向海啊!這就是劉向海啊,牛人中的牛人,大神一般的存在啊。

  林振華清楚地記得,在華青大學機械系的系史中,曾有這樣的記載:

  劉向海,華青大學機械系1956屆畢業生,公派赴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學習船舶動力專業。1960年,他以一篇名為“大槳葉推進器降噪動力模型”的論文,推翻了蘇聯某著名推進器專家提出的理論,轟動了蘇聯軍工界,被譽為海軍工程天才。

  在取得博士學位,學成回國之后,劉向海被分配到海軍艦艇研究院工作。因為在幾種型號的艦艇推進器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貢獻,他被破格提拔為推進器系統工程所總工程師,時年僅有29歲。

  可惜,好景不長。十年動亂開始后,艦艇研究院受到造反派的沖擊。劉向海的業務領導、也是他的岳父秦教授被活活打死,劉向海在混亂中不知去向。直到林振華讀研究生那個時候,劉向海的下落依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林振華的研究生導師姚鶴良教授,早年曾與劉向海有過不少交往,偶爾與自己的學生談起劉向海的時候,總是感慨萬千,抱怨天妒英才。

  誰知道,眾人苦尋不著的劉向海,居然隱姓埋名,變成了這個名叫胡楊的木模工。如果沒有林振華的穿越,也許他就會以一個木模工的身份漸漸老去,然后平平淡淡地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外。

  我真是糊涂啊,怎么就沒往這里想呢,林振華在心里不斷地埋怨著自己。事實上,這種埋怨也是毫無道理的,在謎底揭開之前,誰能夠想到會有這樣戲劇姓的結果呢?

  聽到劉向海請求歸隊的要求,張智方的眼睛里也閃出了淚花,他舉起手,向劉向海還了一個軍禮,鄭重地說道:“劉向海同志,我代表海軍裝備部,歡迎你歸隊!”

  說完這一句,他走上前去,緊緊地握住了劉向海的手,深情地說道:“向海,我知道,你受委屈了。我代表組織,歡迎你回來!”

  在場的人都激動地鼓起掌來,尤其是常清波和于文正,更是連忙走上前,向劉向海行著軍禮,尊敬地說道:“劉總工,我們早就盼著你回來了!”

  這兩個人,都是后來才從其他單位調到研究院工作的,此前對于劉向海只是久仰大名,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目前都是推進器所的中層干部,他們深知,如果劉向海回到推進器所,最起碼也得官復原職,擔任副所長兼總工程師。這就意味著劉向海會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了。

  劉向海與常清波和于文正分別握了握手,說道:“慚愧,我是一個掉隊的士兵,以后還請同志們多多幫助我。”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秦瑛一頭沖了進來,她沒有看其他人,而是直奔劉向海而去,嘴里喊著劉向海的化名:“老胡,怎么回事,我聽說……”

  劉向海一把拉住妻子,指了指張智方,說道:“小瑛,你看是誰來了。”

  秦瑛回轉頭,一眼看見了張智方,表情也如劉向海一開始那樣,完全愕然了。

  張智方用慈愛的眼光看著秦瑛,輕輕喊了一聲:“小瑛,是我。”

  “張伯伯!”秦瑛失態地喊了一聲,便一頭撲到了張智方的懷里,哇哇地哭了起來。這一刻,她不再是大家熟悉的那個文靜的中年女工,而是完全變成了一個離家多曰,剛剛見到親人的小女孩子。

  張智方輕輕拍著秦瑛的背,動情地說道:“小瑛,對不起,我來遲了。我沒保護好秦教授,我也沒保護好向海,我對不起你們啊。”

  大家互相唏噓著訴完了離情,朱鐵軍走上前去,也向張智方行了一個軍禮,說道:“對不起,張部長,剛才一直都怠慢了。”

  張智方連忙按住朱鐵軍的手,說道:“哪里哪里,是我們不對,我不該隱瞞自己的身份。實在是我們這個任務,有一定的保密姓質,請朱廠長理解啊。”

  “張部長,是什么任務?”劉向海著急地問道,他現在已經迅速地進入了自己的角色。

  常清波把此前給林振華看過的那張圖紙拿出來,遞給劉向海。劉向海看了一眼,搖搖頭說道:“這個設計已經不行了,我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

  張智方呵呵笑著說道:“向海,這事不著急。剛才小常和小于都已經看過你做的那個模型了,怎么,是一比五的模型嗎?”

  “是的。”劉向海回答道,“張部長,這只是一個概念設計,真正效果怎么樣,還得經過動力模型試驗才行,我這里沒有這樣的條件。”

  張智方道:“我就知道,你向海不管走到哪里,都不會放棄業務的。離開崗位這么長時間了,你的本行一點都沒扔嘛,而且好像還有很大的進步。”

  劉向海拉過林振華,把他推到張智方面前,說道:“張部長,這多虧了小林。我能夠做這些計算,多虧了小林教我的有限元分析。小林還利用他與美國客商的關系,為我買了一大批英文資料,這些資料,雖然是公開出版物,但對于我們的推進器設計,非常有啟發。而且,我還向小林學習了有關機械加工方面的知識,推進器螺旋槳的五軸加工問題,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用普通機床經過改造之后來實現了。”

  林振華尷尬地笑道:“呃,劉總工,你就別寒蹭我了,如果知道你就是劉向海,打死我也不敢在你面前耍大刀啊。”

  可不是嗎,眼前這幫人,都是林振華需要抬頭仰視的人啊。這個此前自稱是什么業務經理的張智方,最起碼也是一個將軍吧。好家伙,抗美援朝年代里的團長,現在的裝備部部長,都是什么大神啊。

  張智方看出了林振華的局促,他走上前,拍拍林振華的肩膀,說道:“小林不錯,我剛才一路上和你聊過來,能夠感覺到,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伙子,也非常有責任心。只不過這個經濟意識太強了,我們海軍窮得很,說不定還真沒法給你付技術費哦。”

  林振華道:“張部長,現在你也用不著付專利費了。我們的專利,都在劉總工的腦子里呢,你把他帶回去,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