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508、挨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說完了話,祗好陪著寶恩福晉離去。

  廿廿端坐,目送良久,唇邊隱隱勾起。

  月桂以為主子還是不放心睿王爺和福晉的事兒,這便輕聲道,“睿王爺和福晉自會明白皇上和主子的心意去。想那睿親王的王號恢復,哪兒是那么容易的,睿王爺如今這才是睿王的王爵恢復之后的第一代,怎地就敢有負皇恩去了?”

  廿廿回神,點點頭,卻捏了捏月桂的手,“別擔心,我不是為睿王爺和老福晉的事兒出神呢。我是想起他們家一個小孩兒來了。”

  “小孩兒?”月桂愣住,“主子是說,寶恩阿哥與福晉的孩子?”

  廿廿輕輕搖頭,“他們小兩口,至今還沒孩子呢。”

  “那是……?”月桂懵住。

  廿廿靜靜垂首,“你可還記著,當年我為了福康安之事,想要找人帶句話給他去?彼時自需要個沙濟富察氏之中能叫人信得過的人去傳這句話才好,可是那會子我能用的沙濟富察氏不多。”

  “我思來想去,還是想到了睿親王福晉。她是福康安親妹,人品又一向端莊。只是,我那句話卻也不便直接傳召睿親王福晉進宮來當面說,這便在中間有需要另外一個人來傳句話。”

  “那會子就想到了睿王爺的幾位阿哥,我問過二阿哥才知,他們家在上書房念書的幾位阿哥里頭,唯有長子寶恩、四子端恩為睿王福晉嫡出。只是那會子寶恩阿哥已經十七歲了,不宜進內廷,而那四子端恩,虛齡方才六歲,這便引了他來……”

  月桂便笑了,“奴才想起來了!那位睿親王家的四阿哥,當真是粉雕玉琢的一個小孩兒,主子見了都連連說好,說那孩子頗有當年傅恒大人的風采。”

  “當年還因為那位四阿哥年紀小,主子原本還擔心那位四阿哥傳不好話,結果那四阿哥將話傳得好極了,叫主子一樁心事穩穩當當地落了地兒。”

  廿廿點頭,“可不是么。”

  主奴兩個都刻意忽略了當年的另外一句對話——廿廿還曾玩笑道,只可惜這端恩是宗室,也可惜七公主不在了,要不然真是要將七公主許配給這位小阿哥的才好。

  “這一晃,連寶恩阿哥的福晉都已經進宮領宴了,想必那位四阿哥也長大了不少了。”

  月桂想想,“奴才隱約記著,那位小阿哥仿佛是乾隆五十三年的生人,正好兒比寶恩阿哥小了整整十歲。這樣算起來,如今也有十三歲了。”

  十三歲,是宗室阿哥指婚的年紀了。

  廿廿不由得抬眸靜靜看了月桂一眼。

  隨即她倒自己淡淡笑笑,“……只可惜,比三妹倒小了兩歲去。若差一歲的倒還罷了,差兩歲去仿佛有些不合適了。”

  過完正月十五,這個正月里還有的一宗大事兒,就是穎貴太妃的千秋了。

  雖今年不宜大事慶賀,慶賀大戲也不能唱,但是皇帝和廿廿該行的孝心還是要行。

  廿廿這日正想著與皇上商量該如何給穎貴太妃行禮,卻不想,剛出東耳房,就遠遠見十七爺永璘跑過來,“咚”地就在廿廿面前跪下了。

  廿廿都嚇了一跳,趕緊道,“十七爺這是怎么了?”

  這位爺啊,雖說是弟弟,可也比廿廿還大十歲呢。再加上兩人當年的情分,廿廿可禁不得他雙膝這么跪。

  十七爺卻還是小孩兒似的,高高撅起嘴來,“嫂子救我……”

  廿廿心下嘆口氣,先帝爺不在了,這位十七爺沒地兒撒嬌去了,跟皇上撒嬌,皇上也不搭理他啊,他這便跑她眼前來了。

  可是怎么辦呢,就算她比他還小十歲,就不容他撒嬌了么?

  誰讓她是嫂子啊,長嫂比母——她便念著孝儀皇后額娘的情分,也得容得他不是?

  廿廿趕忙上前,親自伸出雙手來,扶起永璘來,“十七爺這是怎么了呀?有話慢慢兒說。”

  永璘一臉悲憤,霍地扭頭伸手一指養心殿前殿,“……我哥他,正帶著宗人府大臣在里頭商議,治我個什么罪呢。嫂子若不救我,弟弟我這回就完了!”

  廿廿也嚇了一跳,“這是怎么話兒說的?”

  廿廿著急,兩手抓緊了十七爺的胳膊肘兒去——這一刻,這位比她年長十歲的弟弟,在她眼里依舊還是個小孩兒,“你又犯了什么錯兒,惹得皇上發這么大的火兒啊?”

  十七爺扁了扁嘴,如小孩兒似的手指頭對了對,“……我也沒做什么呀。不就是穎貴妃額娘要過千秋了,我這當兒子的進內送禮唄。結果我哥就惱了,這還要大張旗鼓地定我的罪了。”

  “嫂子,你快管管我哥啊,哪兒有他這么不講理的啊……”

  廿廿聽得也是直皺眉頭。

  當年孝儀皇后薨逝之后,十七爺就是由穎貴妃撫養長大的。那老太太過生辰,當兒子的進內送禮,也是孝道,也是理所應當啊,皇上怎么會火了,又怎么會要治罪?

  不過廿廿也是太了解十七爺的為人,知道他嘴上說的一定不是事情的全部。

  廿廿便繃起臉來,“想讓我救你?行,但是你得先將話給我都說明白了。你若是做十個就說三個,我才懶得管你,就讓宗人府那幫子人將你建高墻圈禁起來好了!”

  永璘自知理虧,扭著手兒擰了兩下腰,這才招了,“……我不就是直接叫我身邊兒的太監進宮給穎貴妃額娘送壽禮,忘了事先回明我哥了么。”

  廿廿只能嘆口氣。

  就知道這十七爺就是個不愛守規矩的人!

  他是自小兒在內廷居住的,先帝爺都不拘束他,旁人就更沒人敢管他,他從小到大都自由自在慣了。

  便是后來分府出宮居住了,那也都是乾隆六十年的事兒了,算到今日都沒幾年。更因為先帝爺還在,他是先帝爺的老兒子,還是皇上的親弟弟,這便每日依舊跟從前似的出入內廷,還跟在自己家似的隨便進出,自也沒人敢攔著。

  他這就習慣了,從來腦子里就沒有那么一根兒進內廷要守著規矩的弦兒。

  廿廿故意板起臉來道,“是你自己先違反了宮規,有過錯就是該罰,你怎還好意思惡人先告狀,倒跑到我跟前來說你哥哥委屈你了?”

  永璘說不出話來,急得直翻白眼兒。

  盡管眼前的小嫂子比他可小十歲呢,可是他打小兒就氣勢上總是莫名其妙地矮她一頭似的,就算在他哥跟前他還能扯著脖子給自己爭辯兩句,可到了小嫂子這兒,反倒就什么都說不出來了。

  他自己給自己的解釋是,誰讓這雖說是嫂子,可也比他小了十歲呢?他要是跟他嫂子爭,那不成了以大欺小了么?

  廿廿只能又嘆口氣,“十七爺,您今年都三十多歲的人了。三十而立,您得立住嘍才成啊。如今皇上朝務繁忙,原本多少事兒都指望著您幫著給分擔呢;您便是不愛擔事兒,但是您別給你哥添亂,行么?”

  廿廿雖身為皇后,可是這一番話的說辭,卻更是家長里短的說法兒,便如同長嫂盤腿坐在炕頭兒,手里舉著大煙袋,斜眼兒瞟著站在地上的小叔子的模樣兒。

  永璘反倒更聽進去了。他最煩有人在他面前打官腔,他自己就是皇子,要聽官腔,還有誰比自己汗阿瑪和皇上哥哥更會說的么?可是他汗阿瑪和格格都不跟他打官腔,所以他也懶得聽旁人跟他擺那些。

  倒是小嫂子這樣一番話,說的他鼻尖兒有些發酸。

  他深吸一口氣,“……我原以為,沒什么大不了的。全天下誰不知道我這些年是由穎貴妃額娘撫養的呀,誰會因為這個挑我的刺兒?”

  廿廿輕嘆一聲,“那,咱們二阿哥綿寧還是由我撫養的呢。那十七爺你說說,綿寧若不報皇上知,便沒事兒就往我宮里跑,這合適么?”

  永璘咬了咬嘴唇,“……倒是那么回事兒。”

  廿廿點點頭,“十七爺,你的年紀比我大,便有些話就算我不說,相信十七爺在朝堂之上也能瞧得出來。如今皇上與宗室之間頗多博弈之處,那些人自然便將眼睛都定在幾個皇上至親的身上。”

  “這里頭有我和綿愷,有二阿哥一家子,自也有十七爺你呀……我與綿愷之前所出的幾件事兒,件件背后風波暗涌,十七爺你該明白。”

  “所幸二阿哥一向年少老成,倒沒出什么差錯去。這便自然有人要抓著十七爺你的小事兒又去試探皇上……”

  “按說,您給穎貴妃額娘送壽禮,這是天經地義,便是沒回明皇上,也當真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卻還是有人將此事回明了皇上……十七爺自己不覺著怎么,可是對有些人來說,這卻是十七爺身上一個難得的把柄不是?”

  永璘便又說不出話來了,只能悶悶地垂首站著。

  廿廿瞧著他,便總沒法兒將他當成一位三十多歲的成年王爺,依舊還覺得他是從前那個捅破了天都不當回事兒的少年。

  他什么都不在乎,是因為他就是皇子,他上頭有汗阿瑪和哥哥兩個人護著。

  可是,如今那個最護著他的人,已經不在了;而他哥哥為了平衡朝堂,便也有諸多不宜護短之處……他哥哥可以將天下人都眼饞的和珅那宅子給了他,卻不能不追究他這樣一些細微的小差錯去。

  廿廿明白,那她就應該扛起另外一半責任來,她得護著眼前這個人。

  廿廿便輕嘆一聲,收起責問,只柔聲勸慰道,“總歸,你的錯兒也犯了,我也不該去替你求這個情。你就將心放在肚子里,安安靜靜地等著唄。”

  “你哥怎么罰你,你就怎么承擔就是了。怕什么呢?又胡思亂想什么?他是皇上,卻難道不先當的你哥?”

  永璘霍地抬眸,一雙眼睛亮了起來。

  廿廿便哼了一聲,“罰是該罰的,可要換成我,我在意的是皇上怎么個罰法兒,而不是罰與不罰。”

  永璘便又苦起臉來,“對呀,嫂子,我就是不知道我哥能怎么罰我,我這心底下才打鼓的。”

  廿廿悠然袖手,立在廊下,“那就等著唄。你站穩當嘍。我呢雖說不能去替你求這個情,可是我可以立在這兒陪你等著啊。”

  廿廿故意調皮了一下兒,“這要是皇上的旨意下來了,你一旦暈倒了呢,我也還能扶你一把,不至于叫你直接倒在這天寒地凍里,再摔壞了。”

  永璘盯著廿廿,噎得直翻白眼兒,可就是什么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最后也是沒轍,只能落下一步,站在廿廿所立月臺的臺階之下。

  兩人都不再說話,靜靜抬眸,望這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以及金碧輝煌之上的那一片藍天。

  一個至奢,一個至簡,卻相輔相成。

  不多時,養心殿前殿終于有了動靜,奏事太監曹進喜踩著小碎步一溜煙兒地奔過來。

  他看樣子自是來找永璘的,倒沒成想廿廿也一并站著,這便有些驚動,不過趕緊就跪下請安。

  永璘急著問,“有旨意了?快說!”

  廿廿看了曹進喜一眼,便也沒說什么——曹進喜是奏事太監,專司傳宣諭旨,行引召對人員,承接題奏事件。他們一共只有四人,個個兒都自然是皇上極為信重之人才行,便是養心殿總管都沒有這個資格……故此這四人也是所有宗室、大臣們爭相結交之人。

  曹進喜見廿廿沒說話,這便松了口氣,趕緊壓低了聲音與永璘道,“回十七爺,方才宗人府已經議定了,不多時便有正式的旨意下來。”

  “奴才知道十七爺等得著急,這便先出來跟十七爺說一聲兒……著退出乾清門并交宗人府議處。加恩仍留內廷行走。”

  永璘登時就急了,“啊?還要再叫宗人府議處?都退出乾清門了,還不行么?”

  廿廿輕輕咳嗽了聲兒。

  還是曹進喜有眼力見兒,趕緊就下跪告退了。

  永璘還是火急火燎的,“嫂子你看,我哥他怎么能這樣兒!”

  廿廿輕啐一聲,“慶郡王不識大體,果然不冤枉你!”

  永璘就急了,“啊?嫂子你怎么也忽然罵開我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