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2章 有兩條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黃宜安沖張溪一笑,很感謝她對自己的勸慰和維護。

  英國公夫人見狀不覺羞愧,暗悔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出先前那番話出來。

  因此英國公夫人趕緊將剩下的話說完:“雖說起因是為了踐行承諾,但是在后續的調查中瀾哥兒發現很多被俘的叛降將官其實都是心向大齊的,只是久等不到王師西進收復失地,所以才為了各種原因,不得已委身異朝的。

  “盡管如此,這些人還是心懷故國,在與大齊的交戰中大多不肯盡心,這才被俘擄了的。用他們的話說,那便是寧愿做大齊的階下囚,也不愿意對同胞刀兵相向……

  “瀾哥兒正是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又贊佩他們心念故國的品行,這才堅持上書為他們求情的!

  “還請皇后娘娘明察。瀾哥兒絕不是那等一時頭昏腦熱,為了女色便不顧家國之人!”

  黃宜安笑道:“夫人不必憂急,四公子的品行我自然是信得過的。”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張瀾的品行都是沒有讓人詬病之處的。

  “眼下只有兩條路,一則四公子主動請罪,不累及家人,這件事情就這么揭過。至于四公子,就只能等張首輔致使之后,再憑借軍功慢慢升遷,結果難測。

  “——畢竟,先前他堅執拒絕了陛下的好意,鬧得滿朝風雨的,陛下即便是有心維護,也得顧忌著朝臣的看法。”黃宜安委婉道。

  其實不管朝臣怎么看,祁鈺反正對于張瀾的“不識趣”十分生氣,覺得張瀾這個人只有私情、不顧大局。

  眼下這件事情已經不單單是要不要重新厘定被俘的叛降將官的罪過了,而是祁鈺以及西北軍與張圭集團的角力。

  張瀾此時不依不饒地“幫著”對手鬧騰,她要是祁鈺,也得頭疼。

  對于祁鈺來說,政治沒有單純的對錯,更多的是權力的角逐與平衡,張瀾這樣耿介堅執之人,其實并不適合朝堂。

  英國公雖然也耿介忠貞,但是在此之前,有個前提,那便是擁護皇帝的決策。而到了張瀾這個,便只有單純的對錯了。

  “不過,從眼下的情形看,四公子并不會輕易同意。”黃宜安嘆息一聲,無奈道。

  英國公夫人臉上也盡是晦暗,在心里暗罵張瀾的一意孤行。

  “那第二是什么?”張溪連忙追問道。

  自家人自家了解,張瀾就是個一根筋兒的弟弟,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就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這第二,自然是同意四公子的奏請,正如陛下先前所說,對哈密衛的被俘將官特事特辦,至于其他,一律不再涉及。”黃宜安道,“不過,張首輔肯定是不會答應的,要不然之前也不會遷延不決了。所以要辦成此事,必須得找到更多有分量的人站出來幫忙。”

  黃宜安說著,轉向張溪,道:“比如在軍中素有威望的李總兵。”

  張溪聞言一愣。

  英國公夫人亦看向張溪。

  母女二人臉色都不太好看。

  黃宜安唇邊的笑容漸斂。

  遼東軍和西北軍是大齊的兩支王牌軍隊,不分伯仲、威震天下,更何況如今張溪嫁給了李子楨,張李兩家成了姻親,更應該守望相助。

  按照常理,張瀾出了此時,李家怎么都應該有所表示才對,可是除了朝堂上無關痛癢的幾句話,李家從未立場鮮明地幫過張瀾說過一句話,哪怕祁鈺一直信任并支持張瀾和英國公府。

  黃宜安本以為李家是為了避嫌,這才表面上置身事外的,私底下肯定是關心此事的,可是看了英國公夫人和張溪的臉色,才明白只怕李家從頭到尾都沒有盡過姻親的責任。

  也對,李總兵雖然在戰場上悍勇無敵、功績卓著,但是在朝堂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利己分子,慣會見風使舵,也難怪會在何況尚不明朗時明哲保身了。

  前世一直到張圭去世之前,李總兵與張圭的關系都十分融洽,因此遼東軍的糧餉也總是發放得最為及時、足額。

  可是今生祁鈺早早地和張圭生了罅隙,前世和睦的君臣,今生眼看著漸至陌路,以李總兵的個性,自然不會輕易得罪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了。

  更何況,張溪只是李家的三少夫人,而不是大少夫人——李家未來的宗婦,李總兵自然更不會為了張瀾和英國公府,在祁鈺和張圭的角力尚未分出勝負時,草率站位了。

  可是,如果張瀾不退一步,那就只能拉李總兵這樣有份量的人入伙兒,合力對付張圭和他背后龐大的勢力了。

  上次張圭回鄉歸葬亡父,鎮守沿海的戚總兵直接送了他一支火銃營沿途護送,可見張圭的勢力已經滲入軍中了。

  如果西北軍和遼東軍也被其攻陷,那祁鈺想要奪回權力就更難了。

  以祁鈺今生的性子,只怕不會如前世一般隱忍至張圭去世,在這種情形下,一旦君臣權力徹底失衡,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前世張圭對于臣下“沒有他就沒有大齊”的奉承,不就欣然笑納了嗎?

  眼下的事情,對于張圭和祁鈺來說都既是危機,又是機會,誰贏了,誰就能夠在下一步的較量中積攢更多的資本。

  因此雙方才各不相讓,將一件小事硬生生地鬧成了軍國大事。

  黃宜安只覺得無力。

  作為皇后,她可以想方設法地緩解李太后和祁鈺之間的母子矛盾,卻沒有辦法插手前朝,勸和祁鈺和張圭——當然了,她也沒有能耐勸服這對倔強的君臣。

  重生,也并不是萬能的。

  黃宜安嘆息一聲,道:“辦法呢,我已經告訴夫人了,至于選哪一個,就要看夫人和國公爺了。

  “陛下,也不容易吶……”

  英國公夫人會意,起身告辭道:“多謝皇后娘娘,臣婦告退。”

  張溪亦起身告辭,笑容勉強。

  黃宜安起身相送。

  臨別之際,張溪小聲央問道:“這件事情,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黃宜安笑嘆道:“有。那就是讓張首輔主動放棄。”

  三五第一_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