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三章 諸葛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襄陽之西,群山環抱之間。

  有文士取名隆中之地。

  午后一婦人正搭乘一輛牛車,緩緩而來。

  這婦人雖年逾三旬,然風韻猶存,美貌依舊。

  婦人雙眼明澈,望之便可知這婦人并非什么山野愚婦。

  牛車停到一片竹林外。

  婦人招呼一聲,便帶著一些東西向著林中走去。

  沒走多遠,竹林的深處便有茅屋隱現。

  婦人走近茅屋便聽一陣優美的琴音從里面傳出。

  “聽聞元直投奔玄德公,不知玄德公此人如何?”

  “哈哈!我主乃漢室皇親,且信義著于四海,仁義知于州內,乃良主。”

  “州平可有出仕之心?”

  “出仕!自州平遭遇董賊之禍,已經熄了出仕之心,元直勿要多言。”

  “唉!”

  這時門扉輕扣,打斷了茅屋內幾人的談話。

  “均兒,去看看是誰?”

  門被打開,一個十一二歲的孩童出現在了婦人的面前。

  那孩童見到婦人先是一愣,然后大喜道:

  “兄長!是大姐!”

  “大姐!”里面傳來一聲驚呼。

  “元直,州平,恕亮不能接待二位了。”

  “嗯!那我等便告辭了!”

  “多謝!”

  那婦人在孩童的帶領下,向著里面走去。

  這時茅屋內走出兩人。

  此二人一人稍長,一人面嫩,他二人見到婦人,拱手施禮后便緩緩離去。

竹林外  二人邊走邊談笑道:

  “孔明也真是有趣,見到其姐便將我等趕了出來。”

  “休要怪孔明,孔明三歲喪母,八歲喪父,又于兵荒蠻亂中與大兄走散。”

  “后雖與其叔父避難于荊州,然孔明稍長,其叔父病逝,彼時孔明不過十五。”

  “所幸其叔父與州牧有舊,其姐又嫁予蒯祺,孔明衣用無憂,其姐相助甚多。”

  “唉!孔明幾多磨難,是我等不能比的啊!”

  “也正因其身苦,方能有如今的孔明!”

  “州平,庶軍務繁忙便先一步告辭了!”

  崔鈞向徐庶拱了拱手,只見徐庶翻身上馬向北而去。

  崔鈞望著離開的徐庶,搖了搖頭,住著拐杖繼續向前走去:

  “孔明,元直皆是有大志向之人,可贊,可嘆……”

  “世道艱難,何不做個山野之人!”

  茅屋中。

  正跪坐一青年,其人豐神飄灑,容貌甚偉。

  只見此人不知何時從何處抽來一根竹根,敲向了一旁的孩童:

  “諸葛均,休要亂翻大姐之物。”

  那孩童吃痛之下,淚眼汪汪的看著婦人,婦人見狀微笑道:

  “均兒尚且年幼孔明不必如此嚴詞訓斥!”

  婦女說完,便從竹籃中取出一塊糖酥塞給了諸葛均。

  諸葛均接過糖酥高興道:

  “大姐真好。”

  說完便高興的跑開了。

  孔明見狀輕輕的搖了搖頭:

  “大姐可是有事?”

  婦人聞言嘆了一口氣,也未隱瞞,將其夫所遇到之事詳細的告知了孔明。

  孔明聞言,拿起了身旁的羽扇,搖了搖說道:

  “金旋!此人竟有如此膽識!”

  婦人見諸葛亮搖扇皺了一下眉頭說道:

  “孔明!初春尚冷,為何搖扇?”

  諸葛亮見婦人關心自己便微笑著將羽扇放在了一旁。

  “大姐的病可曾好了!”

  “上次大姐病重,亮可是寢食難安。”

  婦人搖頭道:

  “只是風寒,無甚大礙!孔明不必擔憂。”

  “無礙嗎?”諸葛亮聽到長姐的話,心中嘆了一口氣。

  這時諸葛均又跑了進來,乖乖的跪座在了婦人的身旁,然后從懷中掏出一塊桃符,遞給了婦人:

  “姐姐,水鏡先生說,桃符可以祈福祛病,故請水鏡先生做了一個,每日多為你祈福,姐姐帶上必會管用的。”

  聽到諸葛均的話,婦人的眼中霎時蒙上的霧水。

  婦人接過桃符,摸了摸諸葛均的腦袋,笑了笑,便站起了身:

  “孔明,姐姐離家已久,亦該返回了!”

  “蒯祺之事讓你為難了,我自知此事與你志向相駁,本不該提出來的。”

  “此事就此作罷。”

  聽到其姐的話,諸葛亮沉默了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