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五章 生意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人們通常認為,貧困是催人奮進和使人走上發財致富道路的動力。

  但這個觀念其實是片面的,或者說表達的重點錯了。

  人窮,其實并不能完全使人產生致富的愿望。

  就拿張士慧來說吧,像他這樣自己能有三間小房,一個月有六十多元工資可自由支配的生活。

  在京城的草根階層中,已經算是極好的了,他甚至可以算是新一代的貴族。

  生活遠比他要窘迫,比他經濟條件負擔重的家庭,還有著千千萬萬。

  這還是城市里呢,就更別提廣袤的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了。

  所以這就會產生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了。

  那這么多的窮人,這么多一貧二白的家庭。

  理應都迫不及待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從而成為富翁才對。

  可為什么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呢?

  為什么同樣的時代大潮下,真正能變成富人的如此鳳毛麟角?

  為什么張士慧會比那些比他更窮的人,勇于走出這一步?

  如此看來,因為受窮才會去拼命致富,顯然是缺乏生活邏輯的。

  而事實是,真正的致富動因源于個體自身價值取向的醒悟。

  我們的國人可以說都窮慣了,老百姓其實不怕窮,只要餓不死,忍著就是了。

  哪怕再窮,也會用老婆孩子熱炕頭,打牌下棋閑聊天,這些與眾相同的歡樂,達到聊以的心靈平衡點。

  我們大多數人真的都很容易滿足。

  當餐桌上的窩頭變成了白面饅頭,大腌兒蘿卜變成了西紅柿炒雞蛋、蒜苗小炒肉。

  往往就會心滿意足地贊嘆生活的滋潤了。

  說白了,雖然人人都愿意過好日子,可卻又都不愿為此承擔大的挫折,讓自己的生活經歷大的波動。

  只有少數人,少數能夠覺醒自我價值和野心的人。

  才能不畏懼大風大浪,能夠堅持著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這樣的人遇到挫折,不會在追求財富的路上一蹶不振。

  反倒會更加振作,更勇敢的塑造自己,百折不撓去實現愿望。

  寧衛民就是因為覺得張士慧展現出這樣的特征,才愿意為他指點迷津。

  這既是因為生意人和生意人天生就像有血緣關系一樣的親近。

  也因為生意人之間利益親和使然。

  像他們這樣的人,這個年頭可不容易遇見,如果愿意,當然有機會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把。

  寧衛民其實很需要像張士慧這樣算得上親近,又比較了解的合作對象。

  當然,對他來說,張士慧身上的缺陷也是同樣明顯的。

  這小子太嫩了,雖然具備追求財富的決心和勇氣。

  但還欠缺一個生意人的眼光和經驗。

  特別在初涉商海中的第一次撲騰里,他表現得相當幼稚而且莽撞。

  但他還僅僅把自己嗆水的原因,歸咎于運氣背而已。

  仍舊遠遠沒意識到做一個生意人需要多么大的本事。

  要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句流傳甚廣的民諺,叫做“三年能學出一個手藝人,十年也學不出一個生意人”。

  還有一句是,“一等智商者從商,二等智商者從政,三等智商者從文”。

  這些話雖然具有一定主觀片面性,或是看問題的角度上存在差異。

  但起碼能說明做生意這事兒并不像人們想象這么容易。

  事實上,咱都別說寧衛民前世在商場混起來有多么困難了。

  就是這個眾所周知做生意的大好時代,造富無數充滿了機遇的年代。

  真正能從商場里發跡的人也沒多少。

  如果有誰不信大可以看一組數據。

  因為據有關資料記載,1980年京城從事個體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為五萬人左右。

  到了1992年,這批人真正成為大款的只有兩成。

  另有兩成的人,因為種種原因甚至改行了。

  給他們解悶兒的還有一包“怪味胡豆”,來自寧衛民拍眾位女同事馬屁的殘余。

  以防他在這條路上再吃大虧。

  就像張士慧經歷的兩次失敗似的,既是屬于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

  這一天晚上,在渺無人跡之時,重文門旅館前臺的柜臺后。

乍一開  真正的把前臺這塊地方兒,讓給了這倆錢串子切磋生意經。

  是寧衛民剛在鮮魚口里,那還掛著“秋江食品店”牌子的老號“通三益”買的。

  也正是因此,那位目前和張士慧做臨時搭檔的劉姐,才會喜滋滋的拿著兩包這玩意,跑到后勤部找洗衣房的熟人聊天去了。

  這玩意如今在京城尚是一種新興食品,挺時髦。

  吃飽了寧衛民和張士慧都泡上了一杯釅茶,守著一大壺的開水和兩包只余一半兒的煙開聊。

  要說寧衛民這口才和肚兒里的玩意可不白饒。

  頭一個想吃螃蟹的人,也很有可能被螃蟹夾住了手指頭,從此對這東西看見就害怕。

  由此可見,并非所有有頭啖湯喝的人,都有本事端著這碗滾燙的湯,安然喝下肚兒的。

  所以寧衛民很有必要,也很愿意,把這里面大致的情況給張士慧說清楚。

  “……我跟你說啊,這要想把生意做好,賺到錢。真不是你想那么回事,光憑撞大運可不行。有人把做生意的條件歸之于,精明加機遇,這都太簡單。”

  口,不但整了一個《百家講壇》的做派,把張士慧給震住了。

  “你呀,之所以賠錢,首先就吃了這個虧了。”

  “為什么呀?就因為每個人的自身條件都在哪兒擺著呢。你是個什么胚子,就能成什么材料,這一點沒商量余地。強努啊,只能是給自己找罪受。”

  “打個比方,就像那些知名畫家或文學家,你看誰作品好,要問他成功秘訣。人家也只能坦然一笑。”

  “當然,或許他可以跟你說出個一二三四來。可即使都是實話,你要照著他說的做,也保準兒走瞎道兒。”

  “因為這里面的道行啊,太深了。絕不是一個人隨便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而我認為重點得先認識清楚自己。”

  而且說得東西也確實是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真由不得對方不服氣啊。

  “同樣的道理,咱要做生意,也得找做適合自己的項目和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否則那就容易出岔子。要不有句行話叫做生不如做熟呢。就是這個道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