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7.小商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翌日。

  郭永坤不敢說休息,更不敢說翹班,只能跟老母親說請了一天假,怕他哥忙不過來。

  知道老母親怎么說不?

  “得了吧,真以為你開的店就香一點啊,別人排隊往里鉆?”

  妥妥地瞧不起人。

  當然,也是因為昨天買冰箱和宣布冰鎮汽水不加價的兩口氣,還沒出完。

  那么今天,就讓你看看人無我有的優勢吧!

  “媽,我今天能不能也請一天假?”

  吃早飯時,郭小妹醞釀了半天,終于還是把這句話說出來了。

  她主要擔心供銷社那邊說八點之前送過來的冰棍和雪糕,晚上回來時都賣完了。

  “請一天哪夠啊,要不我看這書就別讀了,回你姥姥家我給你買頭牛吧?”

  “那……我還是去上學。”

  小姑娘就是小姑娘,其實心如明鏡似的,知道這話說出來肯定沒好果子吃,但還是沒憋住。

  背上小書包,行尸走肉般地出了門。

  早上八點,小賣部正式開門,最后的一批貨——冰棍和雪糕也終于送到。

  不過數量真的不多,就三十幾根。

  所幸冰箱里的大部分空間,昨晚已經塞滿汽水,現在拿出來,那叫一個透心涼。

  郭永坤硬是沒舍得喝。

  做生意就是這樣,一分一厘就想著賺錢,這是一種心態問題,跟真正賺多賺少,其實并沒有太大關系。

  “哥,沖喜!”

  說是沖喜,其實也是為了引流,一餅鞭炮點起來,就是為了告訴附近居民,咱們開業了。

  果然沒多大會兒就有熟人登門,友情惠顧,不見得買多少東西,主要看稀奇的成份多。

  但郭永坤還是好生接待,并且一直提醒他哥保持微笑。

  他們這個小店做的是長遠生意,以后的大多主顧就是眼前這些熟人,自然不能怠慢。

  他的目標是要搶光附近客源,讓街口的那家國營供銷店,只能覓一些建設路上過路的散客。

  做生意,不狠,就沒飯恰。

  所以“狼性”這兩個字,總在各種商業培訓中提及。

  “永年,冰汽水有不,搞一瓶!”

  一個脖子上掛條白毛巾的青年人走進,咋咋呼呼。

  這才是大主顧。

  小區里鐘大爺家的小兒子,鐘萬友,菜販子,每天凌晨蹬三輪子去郊區上菜,完了天蒙蒙亮拖到還沒開門的菜場門口賣,等菜場開門后,他的菜基本能賣完,就可以回家睡覺。

  累是挺累,但賺得多。

  也算打了個擦邊球,工商稽查基本不會管賣菜的,還以為是郊區農民,自家自留地里種的。

  “那能沒有?”郭永年呵呵一笑,去冰箱里取汽水,開門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刮了蹭了。

  “萬友哥,我們這里大前門還有貨呢,你這天天起早貪黑這么辛苦,錢是沒少掙,可不能虧待自己啊,不搞一包?”郭永坤笑著湊上去。

  在他的商業字典里,從沒有被動這兩個字,做生意就要主動,不然同樣沒飯恰。

  早上他還和他哥說起這事,現在剛好做個示范。

  “可我沒帶煙票啊。”鐘萬友摸摸口袋說。

  管他是真的沒帶,還是舍不得。

  讓他跑掉算郭永坤沒示范到位。

  “沒事,先欠著,下回再給。”

  熟門熟路的,還怕他跑了不成?

  “那搞一包就搞一包唄!”

  就這樣,今天截至目前最大的一單生意進賬,三角五分。

  隨著時間推移,太陽從紅芒變成白芒,鋪子里別的商品還好說,冰箱里的東西很快走俏了。

  李秀梅洗完衣服后說過來查查崗,好家伙,門外坐了一排咕嚕冰汽水的,一邊喝還一邊叫著舒坦。

  “媽,累不,看你都留汗了,給你也來瓶?”郭永坤笑著問。

  “我就不喝了,年紀大了,冰的對胃不好。”

  她哪里舍得呀。

  “嗚嗚嗚嗚……”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哭泣聲。

  眾人扭頭一望,原來是趙嬸兒的獨苗孫子,又開始撒潑放賴了。

  扯著他奶奶的一只胳膊,悶頭往前沖,身上的小兩根筋都汗透了,步履維艱。

  不過當看到近在咫尺的小賣部時,虎頭虎腦的小臉上,又迸發出一股勝利在望的光芒。

  “這孩子,也真心不容易。”郭永坤笑著說。

  他已經猜到什么緣故。

  “還不是攤上了一個摳門奶奶,咱們小區就沒有比老趙更摳的人。”

  李秀梅撇撇嘴說,她心想自己要有個大孫子,什么事不得遷就著?

  關于這句話……郭永坤保留意見。

  “趙嬸兒,這怎么了?”郭永年走到門口打招呼。

  店鋪雖然登記的是弟弟的名字,但實際的經營者則是他,早上很多事情他也看在眼里,老實講,做生意他確實拍馬都不及弟弟。

  但弟弟說得對,他想要做好這個營生,就必須改變自己,不能半天打不出一個響屁。

  這也算是他的一個突破。

  “還能怎么了呀,現在全小區的人不都知道你們這兒有冰箱么,從早上起床就吵著鬧著要吃冰棍。”

  趙嬸兒沒好氣道。

  “那就給孩子買一根唄,這天氣怪熱的,咱們大人都受不了。”郭永年笑著說。

  “你說的輕巧,買一根,今天買了明天還買不買,他要吃上癮了,以后天天要怎么辦?”

  郭永年尬笑一聲,不知該如何接茬。

  而李秀梅則袖管子一擼,頓時有些受不了,怎么聽這口氣,還怪上他們家了?

  “媽,我來。”所幸,郭永坤及時出場,把她拉扯住。

  開業第一天就跟客戶吵架,那簡直就是作死的節奏。

  “趙嬸兒,其實這也簡單。”

  郭永坤望向那孩子,笑呵呵說,“小軍都五歲了吧,已經懂事了,你跟他立個規矩,譬如今天能從一數到十,就給他買一根,做不到就不賣,明天能寫一個字,你再給他買根,做不到一樣不買。

  “小軍,你說行不?”

  小毛頭歪著腦殼一想,似乎沒毛病,不就數幾個數,認兩個字么,能有多難?

  破涕為笑道:“行!”

  “趙嬸兒,你看,小軍其實很懂事的。你這邊到時出題可別故意為難他哦!”

  趙嬸兒聽他這么一講,特別是最后那一句,瞬間眼前一亮。

  心想對呀,這樣指不定還能養成小軍好好學習的良好習慣,至于出什么題,那還不是她說的算么?

  到底該吃幾根,還不是她隨心掌控的嗎?

  “對對對,還是小坤你說的在理兒。”

  趙嬸兒笑著點頭,然后又望向孫子說,“那可說好了,今天先給你買一根,回去就得好好數數、認字,完了我考你,答對了才能再吃。”

  “好!”小軍用力點頭。

  趙嬸兒這么摳門的人,今天硬是買了根最貴的奶油雪糕,郭永年取貨收錢,還看了看弟弟,真是不服都不行啊!

  而小軍舔著奶油雪糕,歡天喜地跑回小區后不久,一大撥小毛頭就紛紛拉扯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沖了出來。

  想想就知道,自家奶奶這么摳的人,居然舍得給自己買奶油雪糕吃,那小軍還不得趕緊找小伙伴們嘚瑟一下?

  這一嘚瑟還得了,哪個小毛頭經受得住奶油雪糕的誘惑?

  誰家還賣不起一根奶油雪糕是咋的?

  “哎呀,李嬸兒,你家就不該買冰箱啊!”

  就住老郭家一棟樓里的王全勝埋怨道。

  可這回李秀梅又不生氣了,瞅著這么大一撥生意上門,有的只是興奮。

  暗嘆這個冰箱似乎確實沒白買,不然能有這么好的生意啊?

  “全勝哥,你這樣,給小寶立個規矩……”郭永年哈哈大笑。

  你還別說,學得倒挺快。

  郭永坤也挺樂呵,他突然發現他哥的可塑性還是蠻強的嘛!

  他卻不知道,郭永年的壓力有多大,一直心心念念著自己背負上萬塊的債……以他的死腦筋,假如認定一件事情,是真當真了。

  所以巨大的壓力迸發出了無窮潛力。

  沒有什么性格是不能改變的,只是沒逼到走投無路而已。

  而郭永年是真的被逼急了眼,他有污點,不可能再進工廠上班,除了這家店外,他還有什么退路?

  這套話術百試百靈,還未臨近中午,早上剛進的冰棍和雪糕就清倉了。

  中午,李秀梅樂呵呵回家燒飯去了,其他人家也一樣,生意倒是冷清下來。郭永年就挺埋怨,大冰箱買過來了,冰棍卻不夠賣,你說這叫怎么一回事?

  “行了哥,別埋怨了,這種鬼天氣,冰棍和雪糕最吃香,供銷社那邊貨源也緊張。”

  “我就是覺得可惜。”

  郭永年嘆著氣道:“這大冰箱一千多塊嘞,還耗電,啥時候才能回本?冰棍和雪糕的利潤高,還比汽水好賣,看這勢頭只要有貨,就不愁賣不出去。”

  郭永坤呵呵一笑,決定再教他哥一招。

  沒有資源,創造資源。

  想著,來到冰箱前面,將放在頂上的一個塑料包摸了下來。

  買冰箱必送什么?

  你要說電線,那他無話可說。

  自然是雪糕模具了!

  “哥,你看。”

  郭永年走近瞅了瞅后,問,“什么呀?”

  他自然知道這是干嘛的,只是不懂弟弟為什么突然拿這個說事。

  所以說這個年代的人思維僵固,郭永坤笑著問,“你覺得奶油雪糕是怎么做的?”

  “那我哪知道。”

  “奶粉,加水,加糖,攪拌均勻,再倒進這些模具里,放在冰箱中凝固,保準跟供銷社的奶油雪糕一個味兒。”

  郭永坤雖然沒見過工廠的做法,但吃過就知道,這年頭的雪糕就這么簡單,也不帶包裝。

  郭永年的眼神終于亮了。

  “這么說咱們只要買來奶粉,自己做都可以!”

  “對,而且你能想象一下,一筒奶粉能做出多少嗎?”

  聽郭永坤這么一說,郭永年的眼睛就更是亮得嚇人。

  “不過……這事能干嗎?”

  但他又有些擔心,他現在真的不敢再犯錯誤了。

  郭永坤感覺有些好笑,他哥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哪!

  做什么生意還沒點貓膩?

  這幾乎是市場共性!

  “如果從正規層面講,那肯定不能干,但哪個買東西的人還知道你每天進了多少冰棍,冰棍買完后不走,蹲在門口記賬么?”

  “哈哈!小坤,真有的你呀!”

  郭永年終于開竅了。

  郭永坤倒也不是故意教他干壞事,只是如果他想從商的話,以自己的經驗來看,太過循規蹈矩也不行。

  會被大魚吃掉。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人家如果來一招價格戰,不懂商場法則的人只會去疑惑為什么對方不惜虧本賣,然后嘴里嚷嚷著“不可能”。

  但現實是這樣嗎?

  個案的確存在,但絕對沒那么普遍。

  這時你如果有些特殊手段,應付起來就比較自如了。

  商場的終極法則:始終要給自己留條不為人知的創收渠道。

  當然,也可以是正經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