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21.曙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傍晚。

  老郭家眾人剛吃完晚飯,正圍在客廳里看電視。李秀梅端著一只水果盤從門口走進,一看到有水果吃,幾只饞貓眼神頓時亮了。

  “媽,我來。”郭小妹火速上前拿下水果盤。

  “平時不見你這么勤快。”李秀梅白了小女兒一眼,對她懶惰的性格一直頗為微詞。

  主要急啊,馬上都快嫁人了。

  果盤里盛放著一塊一塊的、金燦燦的水果,其上還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糖水。對于愛吃甜品的人來說,簡直誘惑死人不償命。

  不僅郭小妹瞬間淪陷,趙小坤和小秋秋也一樣,一人用鐵叉子“刺”中一塊,吃得一臉膩歪。

  “小坤,你們那個豐厚罐頭廠新出來的這個黃桃罐頭,那是真搶手啊,每天進多少賣多少。”郭永年笑呵呵地說。

  他們吃完飯一般會在這邊坐一會兒,再回自家睡覺。

  蔡玉霞在一旁附和道:“是的,而且大家的反映都挺不錯。”

  郭永坤絲毫不感意外,他們這邊根本中不了黃桃,沒怎么吃過的稀罕玩意,不搶手才怪。

  而且平心而論,黃桃這種水果,確實極為適合做成罐頭。感覺滋味比新鮮的還要好。

  豐收罐頭廠那邊單靠這一個品種,這個月就能止住虧損,下個月應該就能實現盈利。

  一家人正談笑風生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聲音,有人在喊門,叫的是“坤哥”。

  “小光?”

  郭永坤已經聽出聲音,只是感覺有些意外,這大晚上的摸過來干嘛。而且他不是去外地了嗎?

  起身去開院門,正是李有光無疑,對方手里還抱著一個紙箱子,連道:“坤哥,趕緊地,找個腳盆養起來,再不給點水,估計全部死翹翹。”

  郭永坤半天沒反應過來,什么玩意啊。

  直到李有光走進院里,把箱子放下來,才發現是一箱已經奄奄一息的大閘蟹。

  “你不是吧,從哪兒回,特地抱回來的?”郭永坤驚訝,這大夏天的,出遠門抱一箱大閘蟹回來,就不怕路上臭了?

  “申海。”

  “真有你的。”

  “還行吧,特快車,臥鋪包廂,有空調。”李有光呵呵笑道。

  郭永坤已經有幾年沒坐過火車,似乎改變還挺大的。

  這時,郭永年已經一手拎著一只木腳盆,一手提著一桶水走過來。

  其他人也全圍聚到這邊,小秋秋看到這么多螃蟹,興奮得手舞足蹈,蹲在地上翹著屁股,就想伸手去抓,卻被眼明手快的趙小坤一把拉住。

  這要換旁人,小秋秋八成就生氣了,這么好的玩具,竟然敢不給他玩?

  一臉不解地望著他坤坤哥。

  “這東西夾人。”趙小坤指著那些大閘蟹的鉗子說,“看到沒,大鉗子,你這小手一夾,咔擦,就斷了。”

  小秋秋顯然被嚇到,翹著屁股、身體前傾的姿勢不變,但小手已經背到身后。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小光,你也真是的,這么大老遠的,還帶這個干嗎。”李秀梅笑著埋怨。

  “他們大申海那邊的人都喜歡吃這個,上鍋一蒸,蘸著醋吃,有點滋味,特別是喝酒的時候。我就尋思帶點回來給大家嘗嘗。”李有光舔了舔有些發干的嘴唇說。

  主要真不知道該帶什么,老郭家富得流油,啥玩意不缺,估計也就這些外地特產還算新奇。

  坤哥這么好的發財大道指給他,自己又去了這么大的城市,再不表示表示,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嗯……禮物重點不在貴重,而是心意。

  “你吃飯沒啊?”郭永坤上下打量著他,不由問道。

  李有光搔了搔頭,“沒嘞。”

  他帶了一名跟班,是他干廢品收購站時,后面生意越來越好請的幫手,也算跟了他幾年,知根知底。剛才下火車,怕螃蟹死了,行李交給那人,自己就抱著箱子打車到了郭家。

  “我去弄點飯。”不用郭永坤說話,李秀梅搶先道。

  “媽,我看你也別折騰了,就把這螃蟹蒸兩盤,有些活不了,你看……我跟小光喝兩盅。”

  李有光也幫腔說這樣最好。

  不過話雖這樣講,但李秀梅讓大兒媳幫忙蒸了螃蟹,自己還是弄了兩個硬菜。一盤小炒黃牛肉,一盤青椒炒雞蛋。

  那些快要翹辮子的螃蟹整整有兩大盤,因為聽郭永坤說螃蟹不能過夜吃,必須對付掉,郭小妹很理直氣壯地取走一盤,帶著兩個小毛頭去了客廳。

  郭永坤、郭永年,還有李有光,三人就坐在堂屋的大桌子旁,開了一瓶茅臺。

  “這么說,你已經開始干了?”

  三人啃著螃蟹邊喝酒,邊閑聊。

  “嗯,干了第一手。”

  郭永年在旁邊聽得一臉迷糊,忍不住問道:“小光,你干啥呀,我上次聽小坤講,你把廢品站賣了?”

  “對。”李有光點點頭,笑著說,“現在干大買賣。”

  “哦?”郭永年愈發好奇,連聲追問,“啥大買賣啊?”

  李有光卻不直接回話,反問道:“就六天時間,一個禮拜不到,我從贛省拿貨,然后到申海去出手。年哥,你知道我賺了多少嗎?”

  “多少?”郭永年連酒杯都放下來了。

  “這個數。”李有光豎起三根指頭。

  郭永年驚訝,要換旁人做這個動作,他肯定會以為是三百,但李有光也是見過大錢的人,所以他一下就get到意思。

  “三千?”

  “沒錯。”

  “靠!小光,你干啥了,六天時間賺三千,搶銀行啊?”

  郭永年雙目睜圓,他現在店里生意這么好,除去各種開支,再和鐵頭二一添作五后,六天都賺不到三千塊。

  “這個你得問坤哥。”李有光嘿嘿笑道。

  見大哥詫異的目光探來,郭永坤便將倒賣國庫券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后補充道:“哥,這買賣你就別想了,天天在外面跑,就算你想做,媽和嫂子也不能同意。”

  “那倒是……”老實講,郭永年確實有些心動。

  永年商行有他媳婦兒和鐵頭兩個守著,問題不大,他完全可以干點別的。可惜弟弟說的沒錯,老媽和媳婦兒肯定不能同意。

  “對啦小坤,我聽說馬上又要出新政策,說允許私營企業經營,那我們搞超市的點子,是不是……”

  郭永坤楞了一下,問,“你從哪里聽說的?”

  “我有個老客戶,是省報的。”

  郭永坤心頭一喜,終于要出臺了嗎?

  他知道這條政策是1988年出臺的,但具體什么時候,就實在記不清。

  這條政策就是:由于多種經濟對于社會發展的貢獻逐年上升,國家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并寫入《憲法》……

  重點是憲法!

  其實自1984年個體戶政策出臺到如今,一些比較牛的個體戶,已經將自己的買賣做到一定規模,某種程度上其實早就成型企業。于是近兩年,關于私營企業該不該存在的問題,總在報紙上爭論不休。

  但從未得到一個有力的官方回應。

  而這次顯然不同,國家允許并承認了私營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更將這條規定,納入《憲法》之中。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想做企業的個體戶,終于能光明正大的開干,將有《憲法》為其保駕護航。

  也意味著,馬上就可以正式申請,私營企業經營執照。

  這不光對郭永年這樣的個體戶意義重大,哪怕是對郭永坤而言,同樣有著非凡影響。

  健力寶雖然已經改革完成,而且他拿到了控股權,但依然沒有私營企業執照,企業性質實際上仍挺模糊。

  而想要真正實現企業私有化,私營企業執照是必須的。

  不光健力寶,包括他現在承包的幾家工廠也一樣。

  “只要政策正式出臺后,就可以干。”

  “真的?!”

  郭永年激動得老臉通紅,天知道他盼這一天多久了,眼看弟弟的事業越做越大,他這個大哥,也不想一直龜縮在一家店鋪里。只是奈何,弟弟的那些騷操作,他實在搞不來,教都不一定會。

  所以,他一直在期盼著一個光明正大的機會。

  現在,終于來了!

  關于開大型超市的想法,他在腦子里已經琢磨了好幾年。

  “來,來,搞一杯!”

  郭永年大喜過望,手起杯盡。

  “不是啊,坤哥,年哥,你們倆剛才在說啥?”

  雖然吧,《私營企業暫行條例》馬上就要落實,但郭永坤心知肚明,一時半會兒能把握住機會的人,并不多。

  原因有好幾點。

  一來,過往的一些不好經歷,給不少人留下陰影,有些瞻前顧后。

  二來,還有很多人跟李有光一樣,文化水平不高,哪怕做過生意,依舊有很多東西短時間內捋不清。

  三來,這個政策出臺的時機不太巧,1989年,我國經濟將遭遇嚴重的倒春寒,生意沒那么好做。

  四來,1991年,蘇聯老大哥解體,好多人嚇到了。

  直到1992年,那位老人第二次南巡之后,以堅決而明朗的態度,發表了重要講話,才徹底穩定大局,使得我國民營經濟真正開始騰飛。

  哪一年,無數人停薪留職,響應時代的號召。

  下海——成為當年最熱門的關鍵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