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8章 大湍城危3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皇上,您可能沒明白一件事,唐成福那個老犢子早想撂挑子不干了。先皇在世時,他就請辭了好幾次,都被先皇給含糊過去。”

  老海臉上的皺紋擰眉得難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說道:“您這行為就跟熬鷹似的,還沒熬幾下就撒了手,這跑了的鷹它能回嗎?”

  沒找您報仇,那都算好的了。

  有點后悔把這老東西弄回來了。

  不過他也算是聽明白了,這唐家人十有八九是不肯回了。也就是說他的千秋大業基本泡湯,一統天下成了奢望,想象中的千古第一帝,它其實是個夢。

  哼,朕還就不信了。

  沒有了唐家,難不成還連個攻打敵國的將領都沒有了嗎?想他泱泱大國,近十年來更是人才倍出,怎么可能連一個武將都……

  太古皇黑沉臉,還真沒有。

  八年前他咬牙培養了幾名武將,結果剿個匪而已,竟全軍覆沒了,最后還讓一個十二歲的唐家臭小子給打了臉。

  池笙驚才絕艷,他滿心歡喜地以為太古國終于出現個人才。只要加以培養,在朝能當得起國師宰相,在軍營可當將領軍師,結果才冒了個頭就死了。

  而因為池笙的出現,他再看這幫所謂的才子,是怎么看都不順眼。

  特別是這幾年的良才,都老得要一腳踩棺材里了,還來趕考,也不怕死在考場里。

  如此老成,還培養個屁。

  武狀元年年有,通常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就算是有點小聰明,也擔不起大任。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想,因為越想就越發憤然。

  “傳朕旨意到大荒,唐家罪名洗清,即日起官復原職,命其三……半年內趕回皇城,接受調令。”太古皇厚顏無恥地下令。

  聽不聽話再說,反正他先下令。

  老海嘴角一抖,老臉直抽抽,默默低頭看自己的腳尖。

  有種預感,陛下會被打臉。

  唐成福這個老犢子還好說,至少還會念幾分舊情,哪怕不肯回來,也會給幾分面子。唐二那個蔫壞的癟犢子就難說了,指不定會整出點什么事來。

  他可是記得那小子,才兩歲還穿著開檔褲的時候,就哄著幾個小皇子玩他撒尿泡出來的泥巴,自己站在一旁得意又鄙夷地笑。

  那個時候,當今還沒出生,不然十有八九也要玩尿澆出來的泥巴。

  太古皇看了眼站在那里,一副老態龍鐘‘我已老眼昏花,雙耳失鳴’模樣的老太監。

  “老海,朕覺得寧王驚才絕艷,謀略過人,由他帶領兵馬攻打太亙國如何?”太古皇說話的時候盯著老海,這老家伙平日里裝老糊涂,事實上比誰都精明,事事有成算。

  嘴巴就跟開了光似的,通常要么不說,一說就一個準,經常氣得寡人想砍人。

  吃了好幾次‘不聽老人言’的虧后,對老海提出來的意見他都盡量聽取一點,就是每次都能被氣到半死。

  “陛下,攻城容易,守城難啊。”

  老海柱著拐杖望天,“老天一直這么不長眼,再多的城打下來也沒用。老天若是長眼,搶的城再多,也不好守啊。”

  太古皇陰沉臉:“何以見得會不好守?”

  老海反問:“陛下試想一下,老奴若在你寢宮門口放條狗,你會如何?”

  (╰_╯)#打死了吃肉!

  老海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來太古皇在想什么,老眼迷瞪,癟著嘴說道:“若看這狗順眼,寢宮又有大盆肉頭棒子,說不準會賞它幾根大頭骨棒子,前提是它能聽話。若然沒有肉骨頭,又或者它不聽話,那就只能是打死吃肉咯。”

  老東西,將朕的守城將比喻成狗,夠可以的。

  “亙古兩國之所以千百年來,誰也奈何不了誰,是因為有著一道天然的屏障。兩國一城,是亙古不變的定律,這也是國名的由來,不管朝代怎么變更,始終用的都是這個名字。”

  老海意味深長地看著他:“老奴相信陛下有攻下太亙國的之能,但攻下城后,該由誰來守城,陛下可是有想好?”

  太古皇面色陰沉:“老海這是想勸朕收手?”

  老海幽幽道:“不,老奴沒這么想過,反而還有些期待陛下攻下太亙國,一統天下。好讓老奴在將來死后,能到地下與先皇吹噓一番。”

  老東西,派你去攻城可好?

  太古皇雖內心腹誹著,但仍然沒有放棄的意思,安于現況沒有野心的帝王,算什么帝王?他的目標是千古第一帝。

  只是要怎么攻打太亙國,還得與寧王商量一下。

  “報!”

  太古皇正坐在椅上若有所思,外頭傳來捷報,他神色頓了頓,朝老海瞥了一眼。

  老海老神自在,沖殿外喊了聲:“進!”

  聲線拉長,跟唱大戲似的。

  一名身穿鎧甲的將士沖進來,‘撲通’一聲跪地,雙手呈上一折子:“稟告陛下,狼牙山土匪無比奸詐,臣等剿匪失敗,將軍身受重傷。令外,大湍城河水決堤,山體滑坡,恐整個大湍城被毀。”

  太古皇猛地一下站了起來:“怎么回事?”

  老海顧不上裝糊涂,連忙將折子拿上,快步呈給太古皇看。

  太古皇接過,打開來看了下。

  原來狼牙山極高,他們登到頂上不但沒有將土匪鏟除,反倒剛好看到大湍城一處山體滑坡,導致河水決堤,頃刻間淹沒了整個大湍城。

  一群軍兵嚇到腿軟,顧不上土匪,只想迅速將消息稟報回去,不想慌亂之際受到土匪的偷襲,使得傷亡慘重,連將軍都受了重傷。

  大湍城是一個十分肥沃的城,常年雨水充足,糧食產量極高,是歷來君王最為在意的地方。

  大湍城的整個冬季都在下雨,但誰都沒多在意,畢竟防水工程都做得很好。

  哪曾想會遇到山體滑坡,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

  “來人,快去大湍城查探一下。”盡管將士有說,折子上也寫得清楚,太古皇還是怕情況被夸大,重新派人去查探一番。

  然而事實卻是,情況比折中所說還要糟糕,大湍城土地基本全毀,生還人數不足一半。

  手機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