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七十九章 孔明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魏燃回營后,便將當面之敵的情報匯報給了趙玄清。

  趙玄清沒怎么去細看魏燃繪制的吐蕃軍兵力部署情況,她知道今天偵查的東西,到了明日說不定就全部變了。

  “我爹打算明日開始進攻,你覺得如何?”趙玄清忽然說道。

  對于面前這個其貌不揚的下屬將領,趙玄清已經領教過他本人的大膽和謀略,是以涉及到軍略方面,總下意識的會與他進行商議討論。

  仿佛如果能爭取到他肯定的意見,之后的戰事就會順利許多。如果他表示反對,或者既不反對也不認可,那么接下來的戰斗,十有八九不是失利便是相持。

  圍攻鄯州城的時候,那一系列圍點打援、野戰決勝等諸多方面,便多次證明了以上情況,軍中甚至有迷信之人傳言魏將軍可卜吉兇,每每出戰最好能從他那求個好兆頭。

  魏燃對此自然是哭笑不得,他從李承業那里學習兵家戰策,尤為精通兵技巧、兵形勢;通曉兵權謀,但極少使用;對于兵陰陽,基本就只知道預判個天時,還不一定非常精準,更遑論占卜吉兇。

  “趙將軍,此時進攻前方兩處堡壘,不知敵軍兵力布置,虛實難明,只怕強攻之下,損失頗大。”

  趙玄清搖頭道:“如此僵持著,卻也難以打開局面。更何況我軍仰攻,以低處觀望高處,如何可以得知敵軍虛實呢?即便縱觀以往歷次攻打石堡城區域,無不是以重兵精銳不計傷亡的強攻,方能破敵。”

  魏燃想起了哥舒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故事,他絕不愿意看到軍中如此多的大好男兒枕眠于此、馬革裹尸。

  “末將有一方法,或可抵消敵軍部分優勢,可以令我軍觀察到敵軍的兵力部署情況。”

  趙玄清雙目一亮,聽到魏燃這么說,便有些難以維持當前嚴肅的神態,不禁展顏微笑道:“便知道你鬼主意最多,與我說說看,你有何計策?”

  魏燃笑了笑,用手比劃了一下,“將軍可知孔明燈?”

  趙玄清當天便去尋找了河西節度使趙琿,勸說他延后三日攻城,并將魏燃告訴她的方法轉告給了他。

  其實即便如此,趙玄清還是心存懷疑,更不用說趙琿本人了。

  趙琿這個節度使并非像其他節度使那樣,屬于將門世家出身。他十六歲參軍,是真正一刀一槍從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做到的如今位置。

  戰場不僅歷練出了他一身精湛的武功,敏銳的戰場洞察能力,察覺危機的先覺能力,還使他變得格外以自我為中心,不那么容易相信他人。

  所以對魏燃提出的那個方法,基本不報太大希望。

  若非知曉廓州之戰,此人智計卓越,功勞巨大,且領兵作戰能力也十分突出,否則絕不可能答應。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在自己女兒的面子上。

  魏燃將方法告訴給趙玄清之后,便往位于后方的匠作營,找到了墨恒。

  “老丈,我這有個東西,需要你帶領人幫忙制作出來。”

  墨恒見到匆匆忙忙的魏燃,很有些驚訝,因為魏燃此時應該身處前線,與吐蕃軍交戰最激烈的地方。

  “魏將軍有何要事?莫不是這段時間我們打造的攻城器械出了什么問題?”

  “并非如此,老丈,你可知孔明燈?”

  “魏將軍說笑了,孔明燈誰沒見過啊。”

  “我是指特別巨大的,可以帶著人升往天空的那種。”

  墨恒嘴巴長得巨大,半晌合不攏來,與他在一起制作攻城器械的明月鄉工匠,也都是這樣一臉呆滯的表情。

  “怎么,老丈沒有把握做出來?”

  “將軍,你這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哦,還請原諒老朽語無倫次。雖說孔明燈可以升空,但是若要帶著人飛起來,那不僅是要做得十分巨大,而且材料該怎么解決?

  孔明燈因為小,可以用紙,但這用來載人的東西,用紙的話,飛高了一旦破裂,那后果可就不堪設想。”

  到底是老工匠,工程師的思維杠杠的,稍作思考便說出了最關鍵的地方。

  魏燃想了想,“首先材料要結實,還要輕便不能透氣。我看不妨這樣,先用織作得細密的麻布,在外部糊上紙張,做成一個密閉的球形,底部像孔明燈那樣開孔。然后再在開孔的下方點火,掛上籃子,不妨先試驗一下。”

  墨恒琢磨了一下魏燃的方法,完全沒有先例,但似乎又很靠譜。工匠都是動手能力和執行能力最強的一批人,魏燃這既是他個人的請求,同時也是軍令。

  所以明月鄉眾人便一齊動手,先是尋找到了織作細密的麻布,這類麻布并不少見,所以不到半日,便尋找齊全,由村中手工活細膩的婦人參照墨恒繪制的圖紙逐一縫合起來。

  墨庚這樣的少年小孩,則去尋找藤條,編織框架連接結構。之所以用藤條,是因為藤條輕便,而且結實,可以最大程度減小造物的整體重量。

  然后墨恒親自制作點火噴燈這些精密裝置,這類裝置要做到安全可靠不易熄滅,還能調節火焰大小,自然只能由他這樣手藝嫻熟的老工匠來完成。

  而且墨恒與魏燃討論的方案是同時做五個氣球,使用不同的燃料、布料,來驗證最終的效果。

  這么個新鮮玩意,聽說還能載人升天。不知被誰在軍中傳開,大部分人覺得魏燃這是異想天開,根本不可能成功。

  天是何等神秘尊貴的存在,人怎么可能隨意借助外物就能升天呢?

  但仍有一部分覺得好奇,一有空就到匠作營外觀看明月鄉的人忙碌,但怎么都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普通的軍漢或許只是覺得好奇,但是對于步闌珊、吳心菲這樣的武林高手,卻有另外一番意義。他們練氣習武,只有練到接近先天極境的層次,才能夠做到短時間的凌空懸浮。

  對于真正的飛行,即便是將天地靈氣控制得隨心所欲,卻也只能將自己變得更加輕靈,施展輕功可以飄行更長距離,動作也可以變得更加變換莫測。但絕不可能隨意遨游虛空。

  所以對于魏燃因孔明燈而升起的創意,都不僅僅只是覺得新鮮好奇,而是真的希望他能夠做出來,讓她們也有機會體驗飛行的感覺。

  因此這幾日,吳心菲、步闌珊,甚至是她們的師父,有事沒事就會過來查看他們的進度。

  而趙玄清這個一力支持魏燃的人,只要軍務忙完,也會抽空來看。這樣的舉動,更是讓全軍都關注起匠作營的進度,無論成功或者失敗,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嘗試。

  三日之期結束,軍營外部停放著五架剛剛組裝好,還未填充空氣的熱氣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