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字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你們鳳林軍被你按照左神策軍的方法訓練,我觀察下來,戰力實以不下于左神策軍。但所耗頗多,即便你是我麾下戰將,我也不會幫你出錢養兵的,這一點你得自己想辦法解決。”

  兩人相聊甚歡,脾氣意性也頗為相合,所以不知不覺便聊過了一個時辰。

  最后趙琿想起還有軍務要處理,送了魏燃一個用木盒裝著的禮物,才將魏燃趕走,順便還跟他交待了這么一句話。

  魏燃臨走時不由感嘆,這唐朝的節度使心可真大,一點不在意手下將領自成體系的情況。難怪會演變成后世五代十國那般混亂的情況,根子就在這里啊。

  回到鳳林軍軍營后,執勤的士兵看到魏燃,都是大感驚訝,根本沒有認出他是自家主將,紛紛持槍攔截,不讓他進入。

  魏燃哭笑不得,軍中紀律如此嚴格,他十分滿意,但針對到了自己,就有些無奈。

  最后魏燃只能當著眾多士兵的面表演變臉絕技,變成魏燃的模樣。正好魏燃就是李定國的消息已經傳遍全軍,麾下士卒這才驚奇的放他進入軍營。

  李光嗣聽說魏燃恢復本來面目參加的昨晚戰斗,很是驚訝,卻又不知是好是壞。

  此時等到魏燃回來,自然少不了跟他尋問一番。

  魏燃卻并不在意,只安撫李光嗣幾句,表示自己自有分寸,便召集全軍集合。

  這集合自然是讓全軍都重新認識一下自己,免得再出現被堵在軍營門口不得進入的情況。

  李定國的名聲本就廣為傳播,當鳳林軍的將士知曉自家將主居然就是那個名震天下的年輕名將時,自然更加振奮不已,覺得自己跟對了人,日后只要有命,少不了飛黃騰達。

  再加上夜襲石堡城,一戰克定的傳奇經歷,創造了歷史上攻打石堡城的最低傷亡數據。將魏燃這個不屬于涼州集團的旁系將領,在整個武威軍中坐穩了位置,成為趙琿喜愛的親信將領。

  這也使得鳳林軍基本從趙玄清的下屬中獨立出來,魏燃真正做到了自成一軍,地位基本與趙玄清平齊,不再受其節制,而是直接受趙琿指揮。

  這令原本嫉妒他的人更加嫉妒,多是那些涼州系本地豪強。認為這個旁系將領動搖了他們在武威軍體系中的地位,不過暫時拿魏燃沒有任何辦法。

  戰場上,他用兵既敢于冒險,也能保持穩重,不給敵人甚至自己人留絲毫破綻。即便想陷他于敵軍重圍,難度也是極大。

  他總能在危險降臨前,先行規避,甚至直接將暗中陷害他的人當成擋箭牌,反推入陷阱中去。這在之后的戰斗中屢見不鮮,讓那些涼州系的豪強將領如狗啃刺猬毫無辦法。

  而魏燃在給全軍開完見面會后,便拆開了趙琿送他的禮物。

  盒子中只有一件非常非常老舊且骯臟的破布,展開來一看,卻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上面用燙金的細線繡了一個碩大的李字。

  魏燃一眼便認出這是自己的父親李承業的認旗,在他領軍時,便與軍中大旗懸在一處。由于燙金的李字,用的是李承業自己的筆法,風格顯得非常獨特,猙獰而狂放,仿佛隨時脫離旗面而出,異常生動。

  所以一出現在戰場,必然會令敵軍喪膽,士氣低落。這是李承業一生不敗功業所成就的光環,所以才擁有如此仿佛神話般的效果。

  這旗子一看就是十幾年前保留下來的,定然是當初趙琿跟隨李承業對戰吐蕃、回紇聯軍時使用過的旗子,不知何時被趙琿收藏了起來。

  這么一看,趙琿難道還是自己老爹的粉絲?不過這個粉絲有點慘,差點被所粉的人給宰了。

  魏燃看到這面旗子,瞬間便猜到了趙琿的意思。他是讓自己將這面旗子代替魏字認旗,懸掛出來。在對戰吐蕃軍時,或者會讓他們以為李承業加入了這場戰爭。

  對方士氣本就低落,這面旗子再放出來,說不好對敵方精神上的打擊更大。

  魏燃立刻懸掛起來,替換掉了原來的魏字認旗。這面燙金的旗幟雖然顯得破舊了一些,但迎風招展之下,竟然顯得格外的殺氣騰騰。

  李光嗣見到這面旗子,也有些呆滯,待知曉是趙琿收藏的,一時間神色也是非常古怪。

  “大哥,你若是娶了趙娘子為妻,以后這河西節度使的全部兵馬,豈非就都是我們李家的了?”

  魏燃一愣,腦子半天沒轉過彎來,完了后一記暴栗砸在李光嗣腦袋上,讓他起了個碩大的包,仿佛頭上長了只角。

  “知道錯在哪里沒?”

  李光嗣一臉無辜,捂著腦袋。

  “不知道就回去好好想想!嘴巴長著多吃點飯多好,非要亂說話!”

  此后,魏燃領軍上陣,燙金的李字認旗隨風飄揚。

  那熟悉的字體立時勾起了云丹結那都久遠的記憶,臉色變得煞白。

  吐蕃軍中的新兵好說,但是那群參加過十幾年前戰斗的老兵老將,都是一臉駭異之色,士氣迅速下降。

  便有一個對李承業心里陰影頗重的吐蕃將領不由大叫起來,“大唐的那個李魔頭來了!原來鐵刃城是他帶人攻下的!這個魔王,我們吐蕃人沒有人能打敗!逃吧,逃吧!再不逃,就要被他全部殺光了!”

  云丹結那都對李承業的陰影頗大,但作為出色的統治者,還能保持基本的冷靜,立刻命令手下高手,當眾梟了這個瘋瘋癲癲的將領首級,重新任命他人為將。

  但李承業的名字,已經被他宣傳得全軍盡知,明顯影響到了那些新兵,士氣自然是跟著大跌。

  趙琿很滿意這個結果,又仗著熱氣球和石堡城的雙層輔助,對吐蕃軍動向了若指掌。而吐蕃軍卻再無法得知武威軍虛實。

  此消彼長,即便吐蕃軍兵力占優,也被唐軍連敗,連續丟了三座堡壘。即便剩下還有堡壘依托,但所有人都知道,吐蕃軍守不住了。

  一個月以后,云丹結那都為了保存實力,拋下無馬的仆從軍,率領主力往青海湖大非川撤去。

  即便拋下了大量的仆從軍,云丹結那都實力仍然很強,因為他還有從邏些(拉薩)帶出來的十幾萬部落青壯牧民。

  只是這些牧民并非專職的戰士,云丹結那都帶著他們目的是以游牧的方式發展族群,穩固自身后勤根基。

  即便是自身親隨的三萬精銳受創嚴重,只要這十幾萬部民未損,他也能圖東山再起。

  魏燃經過這段時間交戰,阿離也趁機于亂軍中四處感應,終于確定云丹結那都便是那個要尋找的奪靈節點。

  再從后續對絲綢之路的實際控制考慮,魏燃認為應當在吐蕃軍進入高原以前,將其全數殲滅于大非川上,以免再成禍患。

  但涼州軍團大多數本土將領,對這場戰斗已經非常厭倦了。既然吐蕃退兵,武威軍游騎可從石堡城向青海湖游弋千里,便沒有必要再和吐蕃人死磕,該到收獲的時候了。

  趙琿原本贊同魏燃的意見,準備集結全部騎兵,追到大非川與云丹結那都決戰,畢其功于一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