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九章 東往決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眾人都看向魏燃,剛才聽他的話,似乎頗有把握。

  魏燃抬頭說道:“領軍者是我父親,他既為大唐戰神,且身邊又有兩萬精兵,即便軍糧即將耗盡,我也相信他必定不會坐困愁城,一定正在尋找賊軍破綻,尋機一擊而定!”

  這句話如果說的是其他將領,在場眾人定然沒人會當回事。但說的是李承業,他每次作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擊強,而且多是大勝、全勝,己方傷亡極小。因此這話形容起李承業,必然令人心服口服。

  魏燃繼續說道:“但賊軍畢竟有十三萬眾,層層圍困,深溝高壘,防線穩固,也限制了我軍騎兵行動。我父親未必那么容易找到賊軍破綻,這段時日雙方必然在互相試探,所以這里的三千精騎機動力量,便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所在!”

  壽寧公主看著魏燃手指的那片高地,還有一片戰爭迷霧籠罩的王獻之的軍隊陣地,疑惑的說道:“可是即便打破了賊軍包圍,但縣侯所統領的兩萬同袍,大多為步卒,之后又如何能夠逃出擁有騎兵的賊軍追擊呢?”

  魏燃眼神銳利的看向公主,“這場戰爭打到現在這種情況,我軍已經沒有退路!”

  他在退路兩個字上著重加強了語氣,然后視線充滿侵略意味的掃過眾將士臉上,一掌拍在地圖上,大聲道:“所以此戰,救出兩萬袍澤不是目的!我們要打的,不是突圍戰,而是一場里應外合的反擊戰,一場戰略決戰!不是賊死,就是我亡!”

  這是何等的魄力,即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想著的仍然不是如何逃離,如何保存自己,而是如何反過頭來干掉對手!殺死對手!

  魏燃此時展現出的氣魄,便如他父親當年領軍與邊鎮節度使、與吐蕃、與回紇這些強敵作戰,哪怕兵力居于劣勢,哪怕天時地利都不由我,也能轟轟烈烈殺盡敵寇,絕地反擊!

  這哪里是李家的養子,分明就得到了李承業的真傳!

  魏燃一番話穩定了軍心,也暫時說服了眾人。在當前主官壽寧公主授權下,率領城內三千神策精騎,準備東往徐州,打一場絕地反擊戰。

  魏燃要求全軍解甲,只著皮甲。所有將士只帶一柄短兵,一柄長兵,一張騎弓,六袋箭囊一百八十支箭。再一人雙馬,馬匹不夠,則向團練強征騾馬,便是驢都可以拿來湊數攜帶五日份的糧草。

  如果糧草到時吃完,魏燃也就顧不上什么軍紀大義了,定然會向當地殘存的莊園塢堡征糧。膽敢不給?大戟在手,就算殺他個滿門絕嗣,也由不得他不聽軍令!

  這個時候,講什么禮義廉恥、仁義道德都是假的,兵家所為,只為勝負!事后若有什么罵名,大丈夫敢作敢為,擔著便是!

  下午時候,軍隊就集結完畢,魏燃準備跨上大宛馬領軍出征,全城將士皆來東城門相送。

  李光嗣忽然跑上前來,魏燃此前不允許他跟隨出征,并將他綁在了房中。不知他何時掙脫的繩索奔了出來,“大哥,我要一起去救爹!”

  魏燃看向他,“多你一個并不能提升多少戰斗力,你給我老實待在這里。”

  “不行,爹兵兇戰危,我是李家世子,不能不跟隨父親一起作戰!”

  “正因為你是李家世子,所以必須留在此地,李家可以死我,不能死你!”

  “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滾回去!”

  “大哥!”

  李光嗣忽然就要向魏燃跪下,魏燃一把揪著他的衣襟提起來,不顧李光嗣滿臉淚痕與乞求,大聲呵斥道:“李家兒郎,跪天跪地跪父母!沒有其他人是值得你下跪的,李光嗣,你給我記住了!老實給我待在城里等我和爹凱旋而歸,如果等不到……那就帶著公主活著逃回長安,李家今后就要靠你了!”

  魏燃一把將其推飛出去三四丈,縱身跨上馬背,戰馬長嘶,魏燃大戟東指,“我知道,此行生死未知,勝敗難料,極有可能便是九死一生之局。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我李定國不敢拍著胸脯保證這一戰的勝負成敗,但唯一能起誓的便是,沖鋒我必帶頭!撤退我必斷后!若有兄弟被困,哪怕拼卻性命不要,我李定國也決不相棄!若是信得過李某,便隨李某一同去解救那兩萬袍澤!”

  此時騎兵當中有人喊道:“左神策軍中,沒有孬種,只要領軍之將不惜命,我等便是地獄黃泉也敢走上一遭!”

  正是曾經在斥候小隊中與魏燃一同執行過任務的徐二,他非常清楚魏燃的本事,因此首先出聲以做支持。

  “汴州城外一戰,某家身中狼牙箭,得虧少將軍于傷兵營中相救,這條命便賣給少將軍了,水里火里,必定相隨!”

  此時又有人提到傷兵營,頓時騎兵中有多人動容,魏燃設立戰地醫院的制度,為他贏取了相當一部分軍心。

  再加上他沖鋒在前撤退斷后,絕不相棄的誓言,三千騎兵即便此行疑慮未消,軍心卻也因此穩定,愿隨魏燃出征。

  然而要真正將軍心凝煉如一,士氣恢復往日,魏燃則必須要以實戰證明他的能力,只有讓眾人看到勝利的希望,這支精兵才會真正成為他手中的利劍!

  城內眾人看著魏燃率領三千精騎絕塵而去,都是躬身下拜,此戰勝負,所有希望盡數寄托于此。

  壽寧公主久久未曾收回視線,待身邊侍女提醒后,她才回過神來,組織起城內團練兵與百姓進行基本的城防工作。

  夜晚才回房中,想到后路斷絕,已有將近半月未曾向長安匯報軍情,想必朝中已是疑慮不安。若是將此戰敗回報于朝,只怕會引起極大的動蕩,甚至父皇的病情可能也會因此更加嚴重。

  可是壽寧公主卻不得不想辦法將軍情傳遞回去,此時哪怕是最糟糕的消息,也總比在各種不安當中進行不必要的猜測要強。

  于是她以娟秀的字體,將近日所知的一切紛紛記錄于紙上,并將近日魏燃當著眾人分析的一切包括他領軍出征的事,也詳細敘述下來。

  再連夜叫來一名侍女,崆峒二老戰死后,此人便由皇帝從長安派來。她自幼在宮中長大,將宮中收藏的上乘武學習了個遍。雖名聲不顯卻早已是先天境的高手,原本是暗中保護太子的,現在專門來保護壽寧公主。

  壽寧公主托付她將密信軍報回傳于朝,這侍女頗有疑慮,她知此時兵兇戰危,她若是離開,公主身邊再無有力的高手護佑,因此擔心。

  壽寧公主再三說明利弊,這樣的高手不可待之以威,而當動之以情。此事涉及大唐安危,那侍女終于肯答應,連夜喬裝易容,往長安方向而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