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二九章 大戰在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聽完李儒的獻策,董卓托著下巴,沉吟起來。

  對于投毒一事,他其實并不排斥,這樣的手段雖然卑劣了些,但只要能夠毒死敵軍,也總好過陣亡自己的手下將士。

  每有一個敵軍士卒死去,己方的勝率就會隨之提高一分。

  作為老大,董卓想的,肯定是讓手下少死一些弟兄。

  更何況,戰爭從來都是只講輸贏,不論手段。

  此外,董卓也有疑惑。

  據他所知,漳水很寬,是上黨郡內的主要河流,河水為流動性的活水,毒藥少了,估計起不到什么效果。

  而且,投毒的時機,也尤為重要。要是投毒太早,估計毒性就全被沖往了下游。

  李儒對此信心十足:“太師放心,早在洛陽的時候,我就從南方商人手里購買了大量信石。”

  董卓對此不解,信石是什么?

  李儒耐心解釋,信石主要產于南方,是一種類似礦石的固體小塊,煉制方法簡單,只需將其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之后,研為細粉,即可使用。

  方法倒是簡單,只是煉制的時候氣體有毒,為此還死了六七百無辜壯丁。

  李儒知道董卓不喜歡聽這些,所以他也沒說。

  “此行你帶了多少。”董卓問他。

  李儒豎起兩根手指。

  “兩瓶?”董卓試探的猜測起來。

  李儒搖了搖頭。

  “兩壇?”

  李儒又搖了搖頭,隨后很是和善的笑著,糾正起來:“太師,是二十壇!”

  嘶——

  繞是早有心理準備,可在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董卓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同時也慶幸李儒幸好是在自己陣營。

  “別說五萬敵軍,就是二十萬人,我也能讓他們全都趴下。”

  李儒對此很有自信。

  董卓于是又問:“服用后會立刻有反應嗎?”

  “不會。”

  李儒微微搖頭,在此之前,他找人試驗過,服用之后,狀態和正常人無二。可一旦運動奔跑,出熱發汗,就會加劇體內火氣旺盛,因此而滋生毒素。就算是健壯的猛漢,最多一個時辰,也必將內臟劇痛而死!

  這是經過他反復實驗得來的結果。

  用毒這一方面,李儒若是自稱外行,那么其他人都是弟弟。

  早些年間,李儒曾隨過一名游方郎中。一番學習之后,李儒深刻發現,自己對救人之事絲毫不感興趣,倒是對下毒情有獨鐘。

  為此他還特意寫過一本用毒詳述指南,希望能夠留給像他這樣的有緣之人。

  “此毒,有解藥否?”

  “無解。”

  李儒表示沒有。

  即便有,他也沒心思鉆研此道。

  董卓對此嘆了口氣,好歹也是幾萬條人命啊!

  “你說我們搞這種事情,將來會不會遭到報應?”

  “太師放心,所謂報應一事,儒素來不信。我毒死過天子,掘過帝王墳墓,害死的孤魂野鬼數不勝數,即便要遭報應,也該是我來承受。”

  李儒坦然說著,反正他賤命一條,不怕這些。

  “太師只需點頭即可,其他的,我自會處理妥當。”

  李儒如是說著。

  有道是,義不經商,慈不掌兵。

  董卓擺了擺手,道了聲:你去吧。

  得到許可的李儒行了一禮,緩緩躬身退出帳外。

  決戰的前一天深夜,有人在漳水上游投毒。

  天還沒亮,袁軍營寨里就升起了炊煙,管理后勤的士卒開始去河邊打水,然后埋鍋造飯。

  決戰的前一頓膳食,往往尤為豐盛,軍中老卒多戲稱之為“斷頭飯”,因為一旦上了戰場,可能很多兄弟袍澤都再也回不來了。

  文丑今天醒得格外的早,或許是想到能夠擒殺董卓,他心里就按捺不住,滿是興奮。

  巡視了三軍將士,將士們此刻精神飽滿,正喝著熱湯,吃著肉羹湯面。

  將士們狀態不錯,文丑也很滿意,他站在士卒們的中間,大聲說道:“今天,就是我們與董卓決戰的時日。本將軍以前沒輸過,今天也一樣不會輸!到時候,全體聽我號令,都跟我上,誰要是掉了鏈子往回跑,休怪本將軍定斬不饒!”

  “都聽清了沒有?”文丑大喝一聲。

  “聽清了!”

  士卒們齊聲大吼,士氣振奮。

  “來,將軍,喝碗湯吧!”

  旁邊校尉主動遞來一碗熱湯。

  文丑瞥了一眼,沒有接過,而是拎起一壇酒,咕嘟咕嘟的灌了幾口。

  寒冬。

  酒最暖身。

  用過早飯,文丑親率大軍開拔,在此之前,他分了一千士卒給沮授,讓他躲到一邊。

  來到約定的決戰原野,董卓軍顯然來得更早,陣勢已經排開。

  旗幟隊列鮮明,肅殺之氣迎面撲來。

  董卓本人坐鎮于中軍,遠遠就能看到他的那桿董字大纛。

  文丑將手一擺,下令暫停行進,同樣將陣型排開。

  “文將軍,我觀敵軍所列陣型,似是魚鱗之陣。”

  立于文丑左側的楊丑目光凝重,輕聲說了起來。

  “沒錯,此陣側重于防守,弱點只在后方。”

  文丑點了點頭,他久經沙場,這種尋常陣型,他一眼就能看穿。

  “董賊倒也聰明,知道本將軍沒有多少騎兵,所以列出此陣,想從正面阻擋分化我軍的進攻力量。”

  文丑嗤笑一聲,卻也絲毫不懼。

  “將軍,是否需要先行派人攻陣,以觀效果。”楊丑再度出言,尤為的小心謹慎。

  文丑對此表示大可不必,他認真分析了一波當前局勢。

  根據情報,董卓軍應該在三萬人左右,方才目測一番,應該全在這里。

  袁軍三萬,再加上黨軍兩萬,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眼下又不是攻堅戰,所以在文丑看來,根本沒理由怕他。

  “他做初一,我做十五。他用魚鱗,我就用攻擊性最強的鋒矢。”

  文丑提槍催馬上前,神色自負,傳令身旁的指揮旗手,讓他揮旗示意,令將士改變陣型。

  士卒得令以后,迅速揮動小旗,身后三軍見狀,立馬調整站位,全軍由方陣改成進攻性的鋒矢陣型。

  武將的位置居于最前,所以這種陣型,也特別適合戰斗力高的勇將。

  三軍列陣完畢,身處前軍處的文丑望向董卓中軍,眼神熾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